三论宗的传承与创宗祖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1.三论学说在印度的传承

    三论学说的祖师或者说学说的传承,在印度大致为龙树—提婆—罗睺罗—青目—须利耶苏摩—鸠摩罗什。

    龙树,梵名Nagarjuna,三论学说的创始人,也就是三论宗的初祖。龙树是南印度婆罗门种姓,生活于佛灭度后七百年间(约公元2—3世纪)。龙树生来天资聪慧,幼年即通晓婆罗门经典,年纪稍长,就尽通世间一切学问,“世学艺能,天文地理,图纬秘谶,及诸道术,无不悉练。”在和契友三人一同纵情欲乐,遭受生死磨难之后,悟出“欲为苦本,众祸之根”、“败德危身,皆由此起”的道理,从此出家学佛,皈依佛教,广学三藏经典。当时的印度,正是佛教由原始佛教向部派佛教演变时期,小乘佛教和外道都很兴盛,同时,佛教的部分大乘经典也已开始流行。龙树接受了大乘思想,开始驳斥部派佛教的观点和外道学说,并取得了胜利。后来,龙树感到这些大乘经典还有不足,就到处参访,周游各地,从南印度到北方雪山地带,见到了更深奥的经典,数量也比社会上流行的还多十倍,而且主要是大乘经典。实际上,佛教大乘经典正是经过龙树的弘扬、解释才盛传于后世的,所以,龙树被后世认定为是大乘学说的创始人。此后,龙树又回到了南印度,得到了*(左忄右乔)萨罗国王的支持,创立学说,弘扬大乘。晚年,一直住在东南印度、靠近阿摩罗缚底大塔西北五十公里处的吉祥山。此后,因不断地与部派佛教以及婆罗门派等外道进行辩论、斗争,又因介入当时的政治斗争而被迫自杀。

    龙树一生著述很多,号称“千部论主”。其中,造《大智度论》是解释《大品般若经》的,造《中论》以“八不”之说为中心,多方面发挥宇宙万法当体性空而无碍于缘起的中道之理;《十二门论》以十二门解释一切有为无为诸法皆空之义,皆为三论宗所正依。《中论》属于论战性质,是对部派小乘以及其他学派进行破斥,从而显示自宗的“立破之作”。《十二门论》是《中论》入门的书,解释《中论》的根本道理。

    提婆,梵名Deva,南印度人,也有说是师子国(今斯里兰卡)人,大约生活于佛灭度后八百年间,为龙树弟子,婆罗门种姓。博识渊揽,才辩绝伦,驰名印度,为许多国家所推崇。“赜探胸怀,既无所愧,以为所不尽者,唯以人不信用其言为忧。”后皈依龙树,在与邪道辩论的过程中,被邪师弟子所杀。提婆毕生致力于弘扬龙树的中观学说,著有《百论》,破斥一切有所得的邪计邪执,同为三论宗所依的论典。弘扬缘起性空,与龙树相同。在破斥方面,龙树重在破斥小乘,提婆重在破斥外道。

    罗睺罗,梵名Rahula,与龙树、提婆时代接近,曾著有《中论释》,用常、乐、我、净四德解释“八不”,南朝陈时印度高僧真谛曾翻译为汉文,今已不存。

    青目,梵名Pingalanetra,婆罗门种姓。曾为《中论》作释,在《中论》众多的释本中,鸠摩罗什认为唯有青目的释文最能体现龙树《中论》原意,因而被译介为汉语,与《中论》原偈合为一书。

    须利耶苏摩,梵名Suryasoma,原为莎车国王子,后与其兄须利耶跋陀“委国请从而为沙门”。苏摩“才伎绝伦,专以大乘为化”。当时通晓小乘的鸠摩罗什即拜他为师。苏摩为说《阿耨达经》,阐明阴(即“蕴”)、界、入(即“处”)皆空无相的道理,使罗什由小乘转入大乘,并授以《中论》、《百论》及《十二门论》。

    鸠摩罗什(343—413),梵名Kumarajiva,意译为“童寿”,西域龟兹国(即今新疆库车)人。祖籍印度,家世相国。父鸠摩炎舍弃相位出家,东越葱岭,来到龟兹国,被礼为国师。后与龟兹王妹耆婆结婚,生子鸠摩罗什。罗什七岁时,随母亲出家。由于当时龟兹国主要流行小乘教法,因此罗什童年时期开始学习《毗昙》、杂藏、中阿含、长阿含、增一阿含和《阿毗昙六足诸论》等小乘经典,师从槃头达多等名师,游历罽宾、沙勒等国。此时罗什虽然年齿尚少,但聪慧过人,领悟力很强,在小乘佛教方面已具备了很高的修养,深受其师的推服。十二岁以后,从佛陀耶舍学习《十诵律》,从名德佛图舌弥在寺院修持。特别是后来跟从著名的佛教大乘学者须利耶苏摩遍学大乘经论,如《中论》、《百论》及方等经典,信仰和学问由小乘转向了大乘。罗什曾多次与外道辩论,经常讲经说法,弘传大乘学说,还在说法之余,遍访外道经书,如古印度《四吠陀》、《吠陀舍多论》、五明诸论以及阴阳星算等,从而极大地拓宽了知识面,成为龟兹有名的佛学大师,“道流西域,名被东川”。也正是在这一阶段罗什的名声传到了中原内地。

    据梁《高僧传》卷二记载,鸠摩罗什于二十岁受戒于王宫。不久,即树立了东传佛法的志愿:“大士之道,利彼忘躯。若必使大化流传,能洗悟朦俗,虽复身当炉镬,苦而无恨。”可见鸠摩罗什深得佛教大乘普度众生的精神。这时,内地佛教界及前秦王苻坚已得知罗什名声,当时在长安的道安大师即向苻坚建议迎取罗什。苻坚派大将吕光率兵攻破龟兹,得获罗什。这一年是公元384年。次年苻坚被杀,吕光军队无所归属,遂割据凉州,自领凉州刺史。罗什一直被吕光父子留滞,但吕光并不看重罗什,只把罗什当作一般术士对待,没有为其创造弘传佛教的条件。公元396年,吕光即天王位,建国号大凉。吕光父子盘踞凉州达十七年之久。在此期间,罗什“蕴其深解,无所宣化”。实际上,罗什在凉州的十七年中,最重要的是学习了汉语,所以后来在翻译佛教典籍时才能“手执梵本,口宣秦言”。罗什五十八岁时,后秦主姚兴派大将姚硕德伐凉,破吕隆,最终于弘始三年(401)迎请罗什入长安。姚兴深崇佛法,待之以国师之礼,设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立译场,广揽高僧,修建僧舍,全力协助罗什翻译佛教经论。从公元401年至413年,鸠摩罗什共译出佛教经论七十四部三百八十四卷。当时长安逍遥园、西明阁、长安大寺(草堂寺前身)等处都留下了罗什的足迹。其中,于弘始六年(404)译出《百论》,于弘始十一年(409)在长安大寺译出《中论》、《十二门论》。

    2.三论宗的成立与创宗祖师

    三论宗在中土的传承为:鸠摩罗什—僧肇—僧朗—僧诠—法朗—吉藏。

    鸠摩罗什门下弟子众多,号称三千,影响较大的有“十哲”、“八俊”和“四圣”。“十哲”是僧略、僧肇、僧睿、道融、道生、昙影、慧严、慧观、道恒和道标;前八人为“八俊”;僧肇、僧睿、道融、道生为“四圣”,其中对三论学说的弘扬贡献较大的有僧肇、僧睿、昙影,另外,还有弟子僧导。

    僧肇(384—413),长安人,出身贫苦,以佣书为业。“遂因缮写,乃历观经史,备尽坟籍”,“爱好玄微,每以老庄为心要”。后见旧《维摩诘经》,“欢喜顶受,披寻玩味,乃言始知所归矣”。因此出家,学善方等,兼通三藏,二十岁时,“而名振关辅”。一时竞誉之徒,猜其早达,不远千里,纷纷“入关抗辩”。僧肇才思幽玄,又善谈说,承机挫锐,曾不留滞。后闻鸠摩罗什在凉州,就远道赶去从学,并随罗什法师至关中,一直到罗什谢世都未曾离开。

    罗什门下诸人原来大都学有根基,到罗什译场担任助译僧,随罗什学成后,往往不拘守一家一宗,而以“务博为归”,其中比较“专精”,称得上罗什正传的,要推僧肇。在罗什译成《大品般若经》后,僧肇就把自己的体会写成《般若无知论》给罗什看。罗什十分称赏,言“吾解不谢子,辞当相挹。”承认僧肇对般若理解的正确。弘始十年(408)夏末,同门竺道生出关中往庐山,携僧肇《般若无知论》示隐士刘遗民。遗民叹曰:“不意方袍复有平叔”,非常推服,并呈慧远。慧远叹曰:“未常有也”。公元409年,刘遗民致书僧肇说,此论“推步圣文,婉然有归”,“真可谓浴心方等之渊,悟怀绝冥之肆,穷尽精巧,无所间然”。并还就此论中一些问题与僧肇进行讨论。后僧肇回信答复,通报长安佛法盛况,叙述《般若无知论》的旨趣,并附赠所作《维摩诘经注》。书信往来,传为佳话。弘始十五年(413),佛陀耶舍在长安译出《长阿含经》,僧肇列席,并为之作序。僧肇在罗什门下十余年,被称为秦人“解空第一”。罗什圆寂后,他“追悼永往,翘思弥厉”,更博采众经,著《涅槃无名论》,往复论辩,有九折十演。写成后,表呈秦主姚兴,姚兴“答旨殷勤,备加赞述”,“敕令缮写,班诸子侄”。弘始十六年(414)去世,年仅三十一岁。僧肇写过《般若无知论》、《物不迁论》、《不真空论》、《涅槃无名论》“四论”,另有《宗本义》,发挥诸法缘生性空之理,从而确立了三论宗义。后人集其文为《肇论》,并将罗什、僧肇关于三论的解说称为“关河旧说”,以什、肇并称。吉藏在《大乘玄论》卷三中说:“若肇公名肇,可谓玄宗之始。”几近于将僧肇推为三论宗的实际创始人。

    僧睿,魏郡长乐人,“少乐出家,至年十八,始获从志。”为人“谦虚内敏,学与时竞。”年二十二,博通经论。年二十四,游历名邦,处处讲说,“知音之士,负帙成群。”先在道安僧团,及罗什入关,又在罗什译场参与刊定,并为《大品般若经》、《小品般若经》、《妙法莲华经》、《维摩诘经》、《思益经》、《自在王禅经》、《大智度论》、《十二门论》、《中论》等经论制序。特别是僧睿在《中论》序中曾说:“《百论》治外以闲邪,斯文(指《中论》)祛内以流滞,《大智释论》之渊博,《十二门论》之精诣。寻斯四者,真若日月入怀,无不朗然鉴彻矣。”这是罗什僧团较为明确地认识到了中观学派“四论”之间的内在联系,并把它们当作一个整体予以理解。这对后来三论学说的兴起、三论的独立成宗有着深远的意义。

    昙影,籍贯不明。性虚静,不甚交游,安贫志学,能讲《正法华经》及《光赞般若》。每讲法“辄道俗千数。”后入罗什译场,助什译经。罗什初译出《成实论》,文中“凡争论问答,皆次第往返,影(昙影)恨其支离,乃结为五番,竟以呈什”。罗什曰:“大善,深得吾意”。曾著《法华义疏》四卷,并有《中论》注及序。昙影在序文中深刻揭示出《中论》本义:“其立意也,则无言不穷,无法不尽,然统其要归,则会通二谛。以真谛故无有,俗谛故无无。真故无有,则虽无而有,俗故无无,则虽有而无。虽有而无,则不累于有,虽无而有,则不滞于无。不滞于无,则断灭见息,不存于有,则常等冰消。寂此诸边,故名曰中。”昙影对《中论》的“二谛中道观”的揭示,也正确指出了三论学说的根本纲领,直到吉藏,也没有根本性变化。也由此可见罗什僧团对三论立宗的开创意义。

    僧导,京兆人。十岁出家,从师受业,先读《观世音经》,后读《妙法莲华经》,粗解文义。曾“贫无油烛,常采薪自照”。年十八,博读转多。“气干雄勇,神机秀发,形止方雅,举动无忤。”僧睿见而奇之。后秦主姚兴钦其德业,友而爱之。及罗什入长安,翻译佛经,僧导“参议详定”。后博采经典,著《成实》、《三论义疏》和《空有二谛论》等。僧导的著述显示出汉地僧人对三论学说的理解已非常成熟。后来,僧导来到江南,有弟子僧威、僧音等,因江南佛教义学氛围的影响,逐渐注重弘扬《成实》。

    僧朗,辽东人。于刘宋时入关,研习三论。后到江南,住钟山草堂,遇隐士周颙,即授以所学,周颙因而著《三宗论》。当时,江南盛弘《成实》,三论玄纲几乎断绝。僧朗到江南后,非难了成实论大乘师,并破斥从来视三论与《成实》一致的旧说,使三论重归纯粹。既而入摄山,游于法度门下,后来即继承法度栖霞寺法席。到了梁代,武帝很器重他,天监十一年(512),遣僧怀、慧令、智寂及僧诠等十人到摄山从他咨受三论大义。就中僧诠学有成就,嗣后数代相传,遂有“摄岭相承”的学统。

    僧诠,生年不详。从僧朗受学之后,始终隐居摄山,住在止观寺。他一生只讲三论和《摩诃般若》,以为《中论》是《般若》的中心正解。曾著《二谛章》,已佚。其门下有兴皇寺法朗、长干寺智辨、禅众寺慧勇、栖霞寺慧布,时称之为“诠公四友”,各具独到的见解。由于他们的宣扬使得摄山三论之学越发恢弘。其中传承学统而开辟后来一宗规模的是法朗。

    法朗(507—581),俗姓周,徐州沛郡人,二十二岁出家,游学扬都,初学禅法、律学、《成实论》和《毗昙》。后来,仰慕龙树中观学说,入摄山,从僧诠学四《论》、《华严》、《大品般若经》等。南朝陈武帝永定二年(558),奉敕入京,住兴皇寺,以《华严》、《大品般若经》及“四论”开讲。前后二十五年,讲论不辍,阐述二经及四论各二十余遍。听讲僧俗常有千余。法朗学成于梁,而弘传于陈,成为三论名家,在陈代已成为官方佛学,为三论宗奠定了基础。其知名弟子有二十五哲,吉藏为其中之一。

    吉藏(549—623),俗姓安,祖籍安息,先世避仇移居南海,住在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再移金陵。吉藏的父亲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后出家,法名道凉。吉藏幼年时,父亲带他去见著名的佛经翻译大师真谛,真谛为他取名吉藏。七岁依法朗出家。博览经论,潜心研习。十四岁学《百论》,十九岁时,可以复述法朗师的讲义,一无所遗。三十三岁时,法朗去世。此时吉藏学养成熟,声望日增。在陈末隋初的战乱年代,吉藏与同学数人致力于在荒芜的寺院搜集佛教文献,文疏写本,积满三大间。他勤奋整理、研读,为后来三论宗学说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谓“目学之长无过于藏,注引宏广咸由此焉”。隋朝平定百越,吉藏东游抵达会稽,住嘉祥寺,开始宣讲三论,弘传佛法,听众常有千余人。在嘉祥寺居住讲学十余年,故人称“嘉祥大师”。

    隋文帝开皇末年,受晋王杨广之召,入慧日道场。后杨广又在长安建日严寺,请吉藏居住。在长安期间,隋炀帝次子齐王杨暕,闻吉藏盛名,于大业五年(609)请他莅临私第,邀集长安名士六十余人举行辩论会,并推吉藏为论主。当时有僧粲和他对论,往复四十余番,结果吉藏获胜。唐朝建立后,吉藏被征请为统辖全国僧侣的“十大德”之一,为唐王室所敬重。吉藏在长安先住实际寺和定水寺,后来齐王李元吉请他住延兴寺。唐武德六年(623)五月病逝,葬于终南山至相寺北岩。

    吉藏一生的学说有三变。最初宗承他的本师法朗的学说,深究三论和《涅槃》,继而摄取天台宗的《法华玄义》,最后倾其全力于三论的弘扬。著作《三论玄义》,树立了自己的宗要。在吉藏以前,有所谓“古三论”,有罗什门下僧肇、道融等的“关内义”(即“关河旧说”),有僧朗、僧诠和法朗三世相承的“山门义”。到了吉藏,集三论教义之大成,因此,它的三论学说被称为“新三论”。

    吉藏在长安期间著书立说,完成了创宗立派的工作。隋大业(605—618)四年,他先后撰写成《中论疏》、《百论疏》和《十二门论疏》等“三论”注疏,并完成《大乘玄论》、《三论玄义》、《二谛义》等重要论著。对般若理论作了完整的阐述,创建了三论宗的学说体系。吉藏一生讲三论约一百遍,另外,还讲《法华经》三十遍,《般若经》、《大智度论》、《华严经》、《维摩诘经》各数十遍。著述丰富。

    吉藏弘法五十余年,造就弟子很多,知名的有慧远(蓝田悟真寺)、智凯、乌凯、智拔、硕法师、慧灌等。

    慧远晚年住蓝田悟真寺,盛行讲说。智拔,襄阳人,初为智润弟子,后至京师跟从吉藏研究《法华》,深得吉藏器重。

    智凯,丹阳人。因闻吉藏讲《法华·火宅品》而出家,发色较黑,被称为乌凯。随吉藏住会稽嘉祥寺,是吉藏门下的俊才。

    另一名智凯,是扬都人,闻吉藏在会稽弘传佛法,就弃俗从之出家,并受学三论。后随吉藏入京,专攻子史,曾在内殿佛道辩论时折服了道士张鼎,是一个长于辩论的僧人。

    硕法师从吉藏受学,著有《中论疏》十二卷。其弟子方康受唐太宗之诏,入安国寺宣讲“三论”。并造论疏以解中观之理,别撰《玄枢》二卷,总明三论之旨。现存有《肇论疏》。

    慧灌是高丽僧,把三论宗传入日本,并成为该宗在日本的祖师,为第一传。慧灌的弟子智藏也曾到中国研习三论,为第二传。智藏的弟子道慈,来中国留学十八年,遍学法相、律、《成实》、《华严》、真言及三论,尝入元康之室,其学说传于日本,为第三传。因之三论宗在日本的奈良时代甚为流行。

    和吉藏同时弘传三论的还有同出法朗门下的慧均,著有《四论玄义》,现存七卷。

    又吉藏学统以外,在贞观时代弘布三论的学者有慧因(智辨弟子)、慧嵩、法敏、慧璿(三人为法朗门下明法师弟子)、灵睿(慧嵩弟子)等。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