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玄奘精神 继承玄奘事业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在中国流传已经两千多年了,历史上的高僧大德非常多,如群星璀璨,照亮暗夜长空。其中有一颗巨星最为明亮,那就是我大慈恩寺的开山祖师玄奘大法师。一千多年来,玄奘大师的神奇事迹一直被世人传颂,在中国被赞誉为民族“脊梁”,在外国被推崇为“世界历史文化名人”。这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也是佛教界的骄傲,更是大慈恩寺的骄傲。

    现在,旧的千年已经结束,新的千年已经来临。我们所处的时代和玄奘大师所处的时代相比,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玄奘大师所处的时代,大唐帝国的国力和影响是世界第一流的,文化也属于世界最先进之列,佛教信徒在社会上的地位和对社会所作出的贡献也是显而易见的,至今人们对古代长安还有佛教的“第二故乡”之称。事实上,现在我们在各方面和世界先进相比,落后了不少,世事也复杂了许多,所以更应当牢记祖训:“菩提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大事。惟其如此,就更要弘扬玄奘的精神,继承玄奘的事业。这里,我想谈两点个人粗浅的看法,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玄奘的成长环境对玄奘的影响

    玄奘是一位人人景仰的高僧,也是对世界历史文化作出巨大贡献的伟人。但是,玄奘是从一个普通的家庭成长起来的。玄奘不是一出生就是大师,“玄奘精神”也是多方面因素和合而成,所以研究玄奘不能不注意他小时候成长的环境。

    我觉得下面几方面值得注意。

    第一是玄奘生长的时代。

    根据唐释道宣《续高僧传》的记载,玄奘生于隋文帝开皇二十年,也就是公元600年。这个时代因为朝廷的提倡和国家的统一,中国佛教出现了一个新的发展高潮,为以后玄奘的佛学事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是玄奘生长的家庭。

    玄奘是河南人,五岁母亲去世,十岁父亲去世,家道中落,生活困难,家庭环境恶化。后来随兄长长捷法师住在洛阳净土寺,刻苦学习。这些经历对形成他坚韧不拔的性格有直接的关系,也使他亲身体验到了世事的艰难和人生的烦恼。

    第三是玄奘在成长时期所受的教育。

    玄奘的俗家本来是个官宦家庭,父亲曾经任江陵令。在玄奘六岁的时候,父亲辞去官职,回到了故乡。《大慈恩寺三减法师传》卷一记载:“(玄奘)年八岁,父坐于几侧口授《孝经》,至‘曾子避席’,忽整襟而起。问其故,对曰:‘曾子闻师命避席,玄奘今奉慈训,岂宜安坐。’父甚悦,知其必成。”从这一段记载中可以看出,玄奘小时候接受的是传统的儒教教育,而且很懂事。听父亲口授《孝经》两年后,父亲去世,跟随兄长长捷法师在佛寺里生活。在长捷法师的抚育下,接受了佛教的信仰并努力学习教义经典。从玄奘生长的时代看,在宗教信仰上,信仰佛教的人非常普遍。因此,玄奘皈依佛门就是很自然的事了。

    二  玄奘的志向和谦逊好学的精神

    玄奘十三岁的时候,官府奉令在洛阳度僧十四名。报名者很多,行业优秀者数百人。玄奘因为年龄幼小,没有取得资格,立于公门之侧。当时想剃度入佛门并不容易,官府要主持考试。考官大理卿郑善果问玄奘为何要出家,玄奘回答说:“意欲远绍如来,近光遗法。”郑善果非常欣赏玄奘的志向,又见他相貌非凡,所以就破格录取了。“远绍如来,近光遗法”,这就是玄奘的志向。年仅十三岁就有这么远大的抱负,确实不一般。唐代佛教为什么那么兴盛,我认为就是大乘教法的因缘。“慈悲为怀,普渡众生”,这是大乘教法的宗旨,也是玄奘毕生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目的。综观玄奘的一生,在困难的时候,在生命难保的时候,或者是在面对世间荣华富贵的时候,都没有动摇过。所以弘扬玄奘精神,也应当立下这样的志向。

    立志难,实践更难。玄奘所处的时代,佛学研究的气氛非常浓,在社会上以懂佛学为时尚。当时正是全国南北统一不久,各地的分歧异见非常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玄奘在受具足戒前后,与长捷法师一起游学请益,遍访名师,虚心向高明者请教。学得越多,疑难也就越多,这才萌发了亲自去西方求学的念头。也可以说,玄奘到印度是为了有更好的学习环境,回国的目的是为了把学得的知识传授给东土。在大慈恩寺一边翻译经典,一边传法。传法也就是传授知识。在玄奘法师的周围,很快聚集了一大批求学的僧人。大慈恩寺像印度的那烂陀寺一样,成为当时中国的佛学学府。薪火传递,流传海内外,发展为唯识宗。在中国佛教的各个宗派中,唯识宗也以讲究学问而著名。

    总之,玄奘的精神包含了许多方面,而立志和重视知识是重要的基础。这对我们今天的西部大开发来说,仍然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作者单位:西安市大慈恩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