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精神是什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玄奘精神是什么呢?玄奘研究中心主任黄心川先生,曾将其概括为这样一段话:“玄奘那种真诚向外国学习、勇于开拓的精神,那种历尽千难万险百折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那种虔虔不懈、寻求真理、攀登学术高峰的精神,那种不慕荣利、返回祖国、造福人民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那种工作作风踏实、计时分业的严谨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激励着我们前进!”先生的这一段话,讲得非常精彩,它已被镌刻在铜川玉华山玄奘纪念馆内石碑上。长安佛教研究中心主任王亚荣先生说过:玄奘精神的内涵,是否可以概括为‘奉献’二字?大乘佛教讲普渡众生,为了普渡众生而无私无畏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这种精神对世界上哪一个国家和民族都是值得珍视并大力倡导的。”这话也讲得极好(见拙作《玄奘圆寂后》“序一“)
    
    那么,再要深入一步认真追问:玄奘精神究竟是什么呢?就会使人感到,这的确是一个不易问答的问题,就像问:高山是什么?大海是什么?谁能用几句话说得清、讲得透、表述得全、概括得准呢?因为,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大唐三藏玄奘法师,虽然只活了六十五岁,但他光辉灿烂的生命内涵,实在是因其拼命奋斗而浓缩得太丰富,太坚实了!因而,他好像一块特大型、超重量级的极品钻石。他的志向、人格、品质,实在是太高尚、太伟大了!因而,他又像一块大型的极品天然纯金。

    尤其是,他的胆识、学问、学术造诣和译著成就,实在是太惊人、太高超了!他犯禁出关、舍身求法、勇猛精进、百折不挠的胆识和精神,加之虔虔不懈的追求和探索,使他在佛学研究上,登上了世界最高峰;在翻译佛经的质与量上,均取得了空前绝后的成果(一生译经75部1335卷),并且开辟了一个“新译”的时代。因而,著名学者任继愈说他“一生主要的宗教活动,在于全力从事佛教经典翻译工作,而且非常出色”。历史学家范文澜说:“佛经翻译事业,至玄奘已登上极峰,再没有佛经译家能超过他。”汤用彤教授说:“其译经实为古今之冠。”杨廷福教授说他“是中国翻译史上的巨星”。日本佛学家镰田茂雄说他“在中国译经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不仅如此,他还与弟子窥基法师创立了法相宗,并且使其宗流传海外。的确,玄奘法师一生的成就和贡献,就像一座世界最高山峰,又像一座巍峨高耸的里程碑。他的去世,对于人类历史文化的震动和影响,实在是太巨大、太深远了!他传奇式舍身求法的一生,已被后世演化为妇孺皆知的、十分离奇的神话故事,比他本人真实的历史更为广泛地播布四海。

    玄奘法师圆寂虽然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可人们对他的深刻怀念从未间断,而且,这种怀念已明显呈现出加深加重的趋势。仅在中国,近十年来就先后两次专门为他召开了“第一、第二届玄奘国际学术研讨会”。当今世界上,专门纪念玄奘的地方、组织知多少?仅在中国,就有他的家乡——河南省偃师市缑氏乡的“玄奘故里”和府店镇古滑城玄奘诞生地的“玄奘家祠”、祭祀墓地等;有他在国内的主要纪念地和陕西译经地西安市大慈恩寺、译经和圆寂地铜川市玉华寺、墓地长安县兴教寺;北京法源寺、广济寺、橝柘寺;在国外,日本有元兴寺、兴福寺、药师寺;印度有那烂陀寺等。而纪念组织之多,更是无法细计。人们为了请到其灵骨,致使其播迁变得相当曲折而复杂。玄奘顶骨,今藏于世界上八处地方(南京灵谷寺、玄武湖畔覆舟山;成都文殊院;台湾台北玄奘寺、玄奘大学;日本慈恩寺,岩槻寺;印度那烂陀寺等)。由于人们对于玄奘的异常敬重,早已珍及其所遗存之物、迹。今日,谁要是在什么地方,还能寻得他留存下的一点点遗物和遗迹,也都会被人们惊羡地看成是世界性的大发现了!

    而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什么呢?记得现代人的两句诗,写得相当深刻,大意是:“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以为,千余年的历史已经证明:玄奘法师永远活在人类心中!我以为他至少像毛泽东说过的,是“—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而且不仅如此,他的确还是一个在人类文明、历史文化发展史上具有特别卓越贡献的、里程碑式的伟人。

    试看他几个非凡的行经之处。其到高昌也,国王*(左多右匊)文泰张灯宫门,前后列烛,久候于夜半,并亲自带领千百随从、整肃仪仗,出宫隆重迎接。其到那烂陀寺也,留学六七年,被待以上宾,特别提供“大人米”、龙脑香等高级用品;在这万人大寺之中,享有如此殊遇者,连玄奘这个外国高僧在内,也仅仅只有十人。曲女城大会也,在有五印度十八个国王出席的、六七千信众参加的学术辩论大会上,玄奘一举获胜,被其国大、小乘教分别赞誉为“大乘天”和“解脱天”。会后,玄奘载誉辞归时,印度竟有两个国王(戒日工、迦日试王)先后专门为他举办了各历时达七十五天的“无遮”施舍大会。其中戒日王所办大会,与会僧俗竟达五十万之多,有十八个国王都作了施舍,成为印度历史上最盛大的—次“无遮大会”。其回国也,长安都城万人空巷,朱雀大街人山人海,参观玄奘自印度带来的经典、佛像等,自发的观众排成几十里长的队伍,盛况空前。

    试想,一个古代中国僧人,十七年五万里,九死一生到外国去求法、去留学,吃尽苦头,怎么会取得那么大的成功,受到那么盛大的欢迎、那么隆重的礼遇呢?这一路神奇而闪光的足迹,难道不颇为发人深省吗?记得有位古人说过:人之伟大与否,要看其临终时哭泣者之多寡。玄奘之安葬也,在长安城东白鹿原墓地,附近五百里内,其自发自愿前来送丧者,竟达百万余人。露宿墓旁者有三万之众。如此盛况,谁与伦比?!

    鲁迅先生所高度赞美的“中国的脊梁”中,就有“舍身求法”的大唐三藏玄奘法师在。因此,我以为玄奘法师之所以那么令人敬仰,他的人格的真正魅力,正是他做人的“脊梁”精神。简言之,“玄奘精神”之核心,就是“脊梁精神”。做人就是要做有正气、有脊梁的人,要做中国人的脊梁,要做人类的脊梁;要做一个对中国、对人类极有用的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而作为历史人物的玄奘,他绝不像神话小说《西游记》中所写的唐僧那样慈悲迂阔,软弱无能,处处上当受骗。历史上的玄奘法师,才真正是一个最具有“脊梁精神”和阳刚之气的、大智大勇的英雄!是一个最具有“人”气和“骨”气的天不怕、地不怕、堂堂正正的男子汉!

    玄奘法师圆寂了,他给人间留下的东西太丰富、太精华了。留下了辉煌的业绩和不朽的精神,留下了做人的光辉榜样和极为珍贵的“脊梁精神”,留下了无价的精神珍宝,留下了无尽的思考和启发!

    (作者单位:铜川史志办)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