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是伟大的佛经翻译家,译籍以唯识为主,给人的印象是,玄奘只是翻译介绍唯识教义。其实不然,他对印度唯识学派的理论有不少新发展,主要表现在他留印期间用梵文写的三部论和他创立的“三境”论。
一 玄奘三论
玄奘在印度用梵文写过三部论:《会宗论》、《制恶见论》、《三身论》。可惜这三部论都未译成汉文,梵文本已佚。对于这三部论的内容,我们只能通过《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成唯识论述记》、《成唯识论了义灯》、《古今译经图记》等得到一些了解。
以清辨为代表的空宗和以护法为代表的有宗曾进行过激烈争论。玄奘的老师戒贤是护法的门徒,师子光是清辨的门徒。玄奘在那烂陀寺留学期间,师子光首先发难,挑起空、有两宗的争论。师子光在那烂陀寺宣讲大乘空宗的重要经典《中论》、《百论》等,攻击大乘有宗。玄奘为了调合空、有两宗的矛盾著《会宗沦》(靖迈著《古今译经图记》称为《会中论》,三千颂)。玄奘熟悉空宗的《中论》和《百论》,又精通唯识教义,所以他具有和会二宗的资本。玄奘认为:“圣人立教,和随一意,不相违妨,惑不能会通,谓为乖反。此乃失在传人,岂关于法也?”〔1〕其意思是说:释迦牟尼佛进行说教,因人而宜,所说教义并无矛盾,不明白的人不能融会贯通,认为佛的教法互相矛盾。其过失在于弘传佛法的人,哪能是佛法本身的问题呢?
《会宗论》讲到,《中论》和《百论》只是破斥瑜伽行派的遍计所执性,并不破斥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师子光不懂得这个道理,认为《中论》和《百论》把大乘有宗的依他起性和圆成实性都破除掉了。
玄奘的《会宗论》写成以后,给他的老师戒贤和其他人看,获得广大僧众的一致称赞,使师子光在那烂陀寺失掉市场,迁住菩提寺。
玄奘的第二部论是《制恶见论》,共一千六百颂。南印度摩腊婆国国王灌顶的老师般若毱多(prajňāgupta,意译慧藏)是小乘佛教正量部〔2〕论师,南印度罗罗国人,安慧的弟子,曾为三代帝王师。般若毱多用正量部教义写了一部《破大乘论》,共七百颂。乌荼国的小乘佛教徒把这部论当作向大乘佛教进攻的有力武器,呈给中印度摩揭陀国的戒日王。戒日王把这部论转绐那烂陀寺住持戒贤,让他选派高僧去乌荼国与小乘佛教辩论。戒贤选中玄奘、海慧、智光、师子光四人。海慧等三名印僧都不敢去,玄奘对他们说:“小乘诸部三藏,玄奘在本国及入迦湿弥罗已来,遍皆学讫,具悉其宗,若欲将其教旨能破大乘义,终无此理。奘虽学浅智微,当之必了。愿诸德不烦忧也。若其有负,自是支那国僧,无关此事。”〔3〕玄奘有信心战胜般若毱多,万一辩论失败,由玄奘这个中国留学生承担一切责任,与印僧无关。大家听了都很高兴,同意前往与般若毱多辩论。
这件事充分表明,般若毱多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小乘论师,使海慧等望而生畏。
玄奘等四人后来又得到戒日王的通知,因故取消与般若毱多的当面辩论。但玄奘并未放弃对般若毱多的批判,他写的《制恶见论》就是批判《破大乘论》的。玄奘的《制恶见论》虽是针对般若毱多的《破大乘论》,但不限于这方面的内容,靖迈著《古今译经图记》卷四说这部论破斥了十八部小乘和九十五种外道。可见玄奘的《制恶见论》是对小乘和外道的总答辩,内容极其广泛。所谓“恶见”,系指外道和小乘的错误见解。
根据当时的形势来看,《制恶见论》把顺世论当作批判对象之一完全是可能的。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期间,有一位顺世论学者向那烂陀寺的和尚们挑战,把该派的四十条理论主张悬挂于那烂陀寺大门口,并说:“若有难破一条者,我则斩首相谢。”〔4〕经数日无人敢应战,最后还是靠玄奘这位外国留学生辩败了这位唯物论者。
从现有的文献记载来看,《制恶见论》的内容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破大乘论》否定瑜伽行派的阿赖耶识,批判《解深密经》的一个偈:“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夫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般若毱多认为,我见与生俱来,人人皆有,所以“恐彼分别执为我”就没有意义了。玄奘对这种理论反驳说,我见有二种:第一种是俱生我见,这就是第七识末那识妄执第八识为我,这种我见人人皆有,但并不障碍圣道;第二种是由于第六识意识妄执分别所生起的我见,这种我见障碍人行圣道。
《破大乘论》还攻击唯识学派的“带相”理论,这种理论是陈那在《观所缘缘论》里提出来的:“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5〕意思是说:阿赖耶识见分生起时,带彼相分生起,这就是所缘缘。“相分”只是一种影像,并无实体。陈那又进一步解释说:“内色如外现,为识所缘,许彼相在识,及能生识故。”〔6〕这里的“内色”就是阿赖耶识的相分。阿赖耶识的相分如果显现在外边,就是识的所缘缘,因为容许阿赖耶识的相分在识上,并能随识的见分而生起。《破大乘论》对此攻击如下:以无分别智缘真如时就不能用“带相理论”进行解释,因为唯识学派认为,无分别智〔7〕和真如都是实有的,无分别智可以直缘真如,并无真如的相分。如认为有相分,就意味着真如假有,这就与唯识理论产生矛盾。
这个问题提得很尖锐,对唯识学派是沉重打击,《宗镜录》卷七十称:“当时绝救经十二年。”“救”是因明术语,当和别人辩论时,为成立自己的论点,一个论据被驳倒以后,又提出另外一个论据,这就是“救”。正量部提出上述诘难后,十二年内唯识学派没人出来答辩。
又是玄奘解决了这个疑难问题。他说:“带”有二义:一者变带,二者挟带。“变带”就是带起阿赖耶识的相分,像是客观事物在显现。所以唯识学派认为,客观事物都是阿赖耶识变现的,都是虚幻不实的。“挟带”是无分别智缘真如时,五分别智直接挟带真如体相,真如之体是实有,而非幻有,但真如的体相是非相非非相,不是有相,也不是无相。
玄奘在此发展了陈那的唯识理论,使之成为印度的唯识正宗,又被中国的唯识宗所继承。
般若毱多站在小乘佛教的立场上,主张“大乘非佛说”,玄奘的《制恶见论》为了批驳小乘佛教的论点,成立“大乘是佛说”的主张,引用《大乘庄严经论》的七条理由。实际上,现存的《大乘庄严经论》共举八条理由:
(一)无记。释迦牟尼在世时并没有预言过“大乘非佛说”。
(二)同行。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同时起源于释迦牟尼时代,为什么小乘是佛说,而大乘非佛说呢?
(三)不行。外道人(非佛教派别)并不按大乘教义修行。
(四)成就。按照大乘教义修行,可以得到成佛的觉悟。
(五)体。如果认为大乘佛教不是释迦牟尼所说,而是以后某佛所说,这就违背了佛教的本来面貌,因为佛教之体是一而非异。
(六)非体。如果认为小乘是佛说,而大乘非佛说,这就讲不通。因为佛说小乘的目的是为了说大乘,小乘有体(实存),大乘必有体,小乘是佛说,大乘肯定也是佛说。如果认为小乘有体而大乘非体,这就讲不通。
(七)能治。按照大乘教义修行,能够对治烦恼。
(八)文异。大乘佛教义理非常深奥,用文字无法表达,不能“随文取义,言非佛语”。
窥基说他查过梵文本的《大乘庄严经论》,只举七条理由。梵文本的《大乘庄严经论》已佚,窥基说的七条理由不知何指。玄奘为了论证这七条理由,每个理由设七个比量,所以《制恶见论》最少有四十九个比量。除了论证七条理由的比量以外,还可能有其他的比量,如“真唯识量”原称唯识比量,就出于《制恶见论》这本书。由此可见,玄奘的《制恶见论》是对因明比量的重要发展。
玄奘的《制恶见论》深受戒日王的赏识,又因为玄奘没能和般若毱多当面辩论,所姒戒日王安排玄奘为五年一度的曲女城无遮大会的论主。这次大会开得非常隆重,参加这次大会的有十八国的国王和各国著名的大、小乘佛教学者及外道学者,把玄奘的《制恶见论》悬挂在大门口,玄奘声称有能破一偈者,则截舌以谢。意思是说:只要有一颂诗被破,就说明我玄奘是胡说八道,要这胡说八道的舌头干什么?所以要截舌。
靖迈著《古今译经图记》载,十八日竟无人应战。戒日王宣布玄奘获胜,请玄奘骑象绕场一周,接受与会群众的致礼。
这次大会使玄奘获得无上声誉,受到大、小乘佛教徒的一致称赞,大乘佛教徒赠给他“大乘天”的称号,小乘佛教徒赠给他“解脱天”的称号。
《古今译经图记》卷四所说的“凡十八日莫敢当者”可能是有些夸张。玄奘回国后,于永徽五年(654年)给小乘论师慧天的一封信称:“昔因游方在彼,迂嘱光仪,曲女城会,又亲交论。当时诸王及百千徒众,定其深浅。此立大乘之旨,彼竖半教之宗,往复之间,词气不无高下。”〔8〕此中“半教”即小乘佛教。大乘佛教自以为是圆满无缺,故称满教,贬称小乘为“半教”。从玄奘的信可以推知,对于玄奘的立论,慧天等小乘论师曾经提过辩难,但辩论的结果是玄奘获胜。
关于玄奘《三身论》的记载很少,《开元释教录》卷八称:“又东印度拘摩罗王因奘通化,初开信门,请问诸佛有何功德。奘赞如来三身利物,因作《三身论》三百颂以赠之。王曰:‘未曾有也!’顶礼归依。”〔9〕可见《三身论》是玄奘度化拘摩罗王而造,内容是赞扬佛德的。
玄奘“三论”中提出的许多唯识观点,是印度佛教典籍中从来没有的,是玄奘对印度唯识学的重大发展。
二、唯识三境
唯识的见分和相分集中地体现了主、客观之间的关系。然而唯识论师对见、相二分的理解各不相同,据慧沼著《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当时有三种不同的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见、相二分同种生,“种”谓种子。“同种生”的观点认为,见分和相分由相同的种子而生,相分是见分所缘的假相外境;第二种观点认为,见分和相分是“别种生”,相分种子不随见分种子;第三种观点认为,见分和相分有时是同种生,有时是别种生,如缘龟毛、兔角等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时,见分和相分是同种生;缘眼、耳、鼻、舌、身五根时是别种生。
“同种生”和“别种生”还有其他方面的差别,虽是“同种生”,见相二分的性质可以相同。如见、相二分的种子相同,其三界系属和种子可以不同。如相分性质随同见分,其实体之性不定。为了说明这些差别,玄奘曾作一首诗:“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等随应。”〔10〕
不知玄奘此诗最初出自何处,有人推测出于他创作的《会宗论》〔11〕。现对三境分述如下:
(一)性境
《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性境不随心”解释如下:“性境者,‘性’是实义,即实根、尘、四大及实定果色等相分境。言‘不随心’者,为此根尘等相分皆自有实种生,不随能缘见分种生故。”〔12〕可见性境相分与见分不同种。
《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卷上末称:“诸真法体名为性境,色是真色,心是实心。”〔13〕《宗镜录》卷六十八对此解释如下:“真色真心俱是所缘,所变相分俱名性境,或能缘而非妄执分别构画,名为真心。真心缘彼真色等境,所变相分方名性境。若心缘心所变相分,相分无实但带质故,性者体也,体性是实,名为性境。”[14)可见“真色”并不等于真实的客观实在,而仍然是相分。
《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末称:“何名性境?从实种生,有实体用,能缘之心得彼自相,是名性境。”〔15〕
根椐《成唯识论掌中枢要》和《成唯识论了义灯》下的定义,性境主要指以下几种:
1、第八识阿赖耶识所变现的相分三境:根身、器界、种子。
2、前五识的相分:色、声、香、味、触。
3、有漏和无漏的定心所缘的相分。
4、无分别智所缘的真如。
5、明了意识与前五识缘五尘时,最初的率尔心中也是性境。
“性境不随心”具体讲有五不随:
1、性不随。能缘见分通三性:善性、恶性、无记性,所缘相分境只有无记性。
2、种不随。见分从见分种子所生,相分从相分种子所生。
3、界系不随。如明了意识缘香、味境时,其香、味二境唯欲界系,不随明了意识通上界系。又如欲界第八识缘种子境时,其能缘第八识唯欲界系,所缘种子便通三界:欲界、色界、五色界。所以第六识和第八识有界系不随。
4、三利不随。“三科”即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宗镜录》卷六十八称:“五蕴不随者,即如五识见分是识种收,五尘相分即色蕴摄,是蕴科不随。十二处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意处收,五尘相分处摄,是处科不随。十八界不随者,其五识见分是五识界收,五尘相分境界摄,此是三科不随。”〔16〕
5、异熟不随。《宗镜录》卷六十八称:“即如第八见分,是异熟性,所缘五尘相分非异熟性,名异熟不随。”〔17〕
(二)独影境
独影境是由见分的虚妄分别变生的相分,因为相分本身没有自己的种子,只能从属于见分,故称“独影唯从见”。独影境的性质、界系、种子等与见分完全相同。
《宗镜录》卷六十八解释说:“独影境者,谓相分与见分同种生,名独影唯从见,即如第六识缘空华兔角过来,及变影缘无为并缘地界法,或缘假定果极迥极略等,皆是假影像,此但从见分变生,自无其种,名为从见。”〔18〕又解释说:“独影者,独者单也,单有影像而无本质,故相名独,如缘龟毛、石女等相,或虽有质相分,不能熏彼质种,望质无能,但有假影,亦名为独,如分别心缘无为相及第八识心所相,及余准此知。”〔19〕可见“独影境”与“性境”完全相反,性境是“有”,独影境是“无”。性境的“有”与人们所说的有客观物质世界是不同的,它说的“有”仍然是识的相分,是识的影像。
独影境分为二种:
1、带质独影。如第六识的独头意识所缘的龟毛、兔角、空华以及过去、未来等,其相分与第六识的见分同种而生,故称独影境。又因为龟毛、兔角、空华等是根本不存在的,属于无质,故称无质独影。
2、有质独影。《宗镜录》卷六十八称:“即第六识缘五根种现,是皆托质而起故,其相分亦与见分同种而生,亦名独影境。”〔20〕
有质独影和无质独影都是主观心识变现的影像,有质独影是幻有,无质独影是无。
(三)带质境
关于带质境,《成唯识论掌中枢要》称:“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中第七所变相分,得从本质是无覆无记等,亦从见分是有复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亦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故。”〔21〕有实本质而又无境之自相称为带质境,这是个介性境和独影境之间的一种境界。《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一解释说:“解第三句,谓能缘心缘所缘境,有所仗质而不得自性,此之相分判性不定,或从能缘心,或从所缘境。种亦不定,或质同种,或见同种,或复别种,名带质通情本。”〔22〕这是说:能缘之心缘所缘之境时,此时的相分境可以是依仗本质而生,又无自性。这种相分境性质不定,或从属于能缘之心,或从属于所缘之境。种子也不定,或与其实质同种而生,或与见分同种而生,或与见分别种而生,这就是“带质通情本”。“情”即能缘心,“本”即所缘境。《宗镜录》卷六十八称:“带质者,即心缘心是,如第七缘第八见分境时,其相分无别种生,一半本质同种生,一半与能缘见分同种生。从本质生者,即无覆性。从能缘见分生者,即有覆性。以两头摄不定,故名通情本。”〔23〕第七识见分缘第八识见分,以及独散意识缘五根、五境时之相分,都是带质境。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1〕《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大正藏》卷五十,第二四四页。
〔2〕正量部(sammatiya),小乘佛教十八部(或二十部)之—,释迦牟尼逝后三百年从上座部的犊子部分出,因自称其理论正确无误而得其名。
〔3〕《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大正藏》卷五十,第二四五页。
〔4〕《大慈思寺三藏法师传》卷四,《大正藏》卷五十,第二四五页。
〔5〕《大正藏》卷三一,第八八八页。
〔6〕同上。
〔7〕无分别智,亦称无分别心,是佛体会真如的智慧,因为真如是无相无分别的理体,所以只能以无分别智进行体会。
〔8〕《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七,《大正藏》卷五十,第二六二页。
〔9〕《大正藏》卷五五,第五五八页。
〔10〕《大正藏》卷四三,第六二○页。
〔11〕见万钧著《关于玄奘法师的会宗论》,载张曼涛主编的《现代佛教学术丛刊》第一六八集。
〔12〕《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13〕《大正藏》卷四三,第六二○页。
〔14〕《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15〕《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16〕《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17〕《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18〕《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19〕《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20〕20《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21〕《大正藏》卷四三,第六二○页。
〔22〕《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
〔23〕《大正藏》卷四八,第七九八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