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学与佛学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玄奘法师西行取经,带回经文1335卷,其中因明著作36部。玄奘从贞观十九年(645年)开始译经,两年之后就先后译出新因明专著2部。贞观二十一年译出商羯罗主所撰《因明入正理论》,贞观二十三年译出陈那所撰《因明正理门论》。他在译经初期就译出两部因明著作,可见他对因明的重视。其实玄奘译经的重点是佛经,是译《瑜伽师地论》,因明只是论证佛学的工具。正是因为汉传因明大部分由玄奘大师所译,有些例证也为佛教的内容,多年来国内外有不少学者称因明为佛家逻辑或说因明是佛教论理学等。因明学能不能称为“佛教论理学”或“佛家逻辑”,在于如何正确分清因明学与佛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论域范畴。就此,有必要弄清因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及佛、佛教、佛学的含义和研究范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  因明学、佛学的来源和含义

    因明起源于古印度正统婆罗门哲学派别关于祭祀的辩论。其中正理论(Nyāyā),又译尼耶夜,深入研究了逻辑问题,以五支作法为中心,初步归纳出正确推理的基本规则和错误推理的原因、类型,此称“古因明”。大乘佛教中观学派的龙树全盘否定正理派的逻辑学说。但由于辩论的需要,瑜伽行派逐渐吸取并发展了古因明,使之成为反驳外道、宣传教义的重要工具。5至6世纪的陈那对因明作出过重大改革,他建立了三支作法的“新因明”。7世纪法称又有重要发展,并将“量论”运用于佛教理论之中。我国南北朝时期,因明佛教随经典陆续传入中国。我国唐朝玄奘大师译《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等经典,又将陈那的新因明传入中国。其弟子又据师口授,竞相传习注疏。宋、元以后,西藏地区的因明研习十分盛行,先后共译梵本因明类论著六十六部,西藏僧侣还作了大量注疏,对因明有所发展,许多重要因明著作依赖藏本得以流传至今。后玄奘的弟子又将因明传入朝鲜、日本。汉文佛籍中关于因明的论典主要有:《回译论》、《精研经释》(又名《广破经论》,1939年法尊自藏本转译),《方便心论》、《如实论》、《因明入正理论》、《因明正理门论》、《观所缘缘论》、《因明大疏》等。

    因明,系梵文Heturidyā(希都费陀)的意译。佛教名词“因”(hetu)指推理的根椐、理由,“明”(vidyā)即知识、智慧。是通过宗、因、喻所构成的三支作法,进行推理证明的学问。其中“因”最重要,故称“因明”,它包括逻辑学和认识论(量论)两部分。逻辑部分研究逻辑规则和逻辑错误,逻辑规则是关于宗、因、喻三支及其互相关系的规定,主要有因三相(第一相遍是宗法性、第二相同品定有性、第三相异品遍无性),九句因,合与离等。逻辑错误称为“似”或“过失论”,包括九过、因十四过、喻十过(后来法称有所增减)。认识论部分研究现量、比量等。

    因明产生于古代印度,是印度的一门古老学科,是印度逻辑史、哲学史、思想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明学属于东方思想方法论的范畴。玄奘大师将因明论著由印度传人我国流传至今已经一千多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我国的因明理论在汉、藏等地逐渐形成汉传因明和藏传因明两大系统。汉传因明以《因明正理门论》和《因明入正理论》为主要内容,注重因明论式,在唐代发展极盛。后来禅宗勃兴,因明随慈恩宗一起不受重视,其重要著作或亡失,或流落海外,到宋元明三代逐渐衰微。至清末,因明开始复苏,又有一批因明著作出版。藏传因明几乎翻译了印度全部重要因明经论,主要研习陈那晚期著作和法称著作,对量论尤其重视,世代相传,独立撰写了数百种因明著作。不论是汉传因明,还是藏传因明,在中国思想史上都产生过重要的影响。中国学术界在注疏因明经论和研究因明义理、保存因明资料方面都曾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

    佛、佛教、佛学的含义。佛,是梵音(Buddha)的音译,佛陀的简称。通常人们称释迦牟尼为佛。在历史学家的眼里,释迦牟尼是二千五百余年前印度的一位思想家;在佛教界众人的心里,释迦牟尼是这个世界里佛教的创始人或教主;在佛法里,释迦牟尼是在千千万万无尽世界中、无量诸佛中的一位佛。这里所说的“佛”,是无量诸佛的通义,是广义的。佛教信仰者所指的“佛”是一个理智、情感和能力都同时达到最圆满境地的人格。换句话说:佛是全智、全悲和大能的人。佛陀(释迦牟尼)说法应世的目的,即是在教导众生,开显其本具的佛性。佛的悲愿,是要使众生都成为和自己一样至善无上的佛陀。所以在佛的眼光中,一切人类和众生,同具佛性,一律平等。人成即佛成。

    佛教,是由佛、法、僧三者综合构成的宗教实体。佛、法、僧包含了佛教的信仰目标、信仰理论和信仰徒众,由此三者综合成为更复杂、更全面的系统结构,如由对佛的信仰而产生各种礼仪制度、由法的演变而形成若干宗派、由僧众而有一切清规戒律等。佛、法、僧正是反映了佛教的内涵和外延的规定。

    佛教是当时反婆罗门的思潮之一,以无常和缘起的思想反对婆罗门的梵天创世说,以众生平等思想反对婆罗门的种姓制度,因此很快站住了脚。其基本教理有“四圣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维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它与基督教、伊斯兰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约于公元前6世纪至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卫国(今尼泊尔境内)王子悉达多·乔答摩(siddhārtha Gautāma,即释迦牟尼)所创立。佛教在古印度的发展有几个阶段:最初释迦牟尼自己所说的教义为原始佛教;其后自公元前4世纪左右,佛教僧团因传承和见解不同,发生分裂,形成部派佛教(上座部和大众部);公元1、2世纪间,从部派佛教大众部中产生了大乘佛教(把以前的佛教称为小乘佛教);最后,其一部分派到同婆罗门教互相调合,又产生了大乘佛教。公元前3世纪,由于阿育王的信奉,佛教在印度囤内外得到广泛深刻的流传。公元2世纪时,在迦腻色迦王(kaniska)大力支持下,佛教更加发展。流传于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和中国傣族地区的巴利语经典系,通称南传佛教(属小乘);流传于中国汉族地区、朝鲜、日本、越南的汉语经典系及我国藏族和蒙族地区的藏语经典系,通称北传佛教(属大乘)。而印度本土佛教自公元9世纪,渐趋衰微,13世纪初趋于消灭,19世纪后始渐复兴。欧美各国自19世纪以来,亦多设立佛教团体从事研究和宣传活动。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67年)传入中国,经三国两晋到南北朝四五百年间,佛经的翻译与研究日渐发达,到了隋唐遂产生天台、华严、唯识、禅宗、净土、密宗等带有中国特色的许多宗派。这时的佛教思想对于我国哲学、文学、艺术以及民情风俗都有一定的影响。

    总之,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一个包括本体论、认识论和人生价值论的庞大体系。其中包含着对世界与人类自身的许多真知灼见,尤其在认识论方面还具有颇多的合理性。

    佛学,它是佛教经典中包含的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它涉及人生观和宇宙观、伦理学和认识论等多个领域。一般人的看法是,佛学应该包括戒、定、慧三学。戒,即戒学,戒指戒律,养成好的习惯,防止人们作恶业即防非止恶;定,即定学,定即禅定,修持者思虑集中,观悟佛理,以断除情欲,获得精神的安静统一,即依定得慧;慧,即慧学,指智慧。谓能使维持者断除烦恼、迷妄,以获得解脱和悟的智慧。它既贯穿着佛教道德学说的内容,也广泛涉及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所谓“依戒资定,依定发慧,依慧断除妄惑,显发真理”,就概括了佛教修持者全部的修学内容。戒、定、慧三学是互相联系、依次递进的连续性过程,三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三学包括戒学和定学的实践部分和慧学的理论部分,所以佛学包含了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佛学,为佛教界形成的一门探寻全部人生和整个宇宙的真实本质的理论体系。佛学是科学,随着科学的进步和发展更能询究佛学的稍微高深。

    二  因明学和佛学的性质及研究范围

    任何一门学科的研究对象,都决定着本学科的性质、体系和内容。古代印度的因明学,同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家逻辑学、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逻辑学,三者都与认识论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本质上是同一范畴的学科,即研究思维的形式及其规律,为人类提供认识事物、论证思想的工具性质的学说。古印度的因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逻辑学科,有自己特殊的研究对象。因明的研究重点是论辩技术等思维形式,形式上不完全同于亚氏逻辑,但学科性质相同。因明逻辑的研究对象,决定了它是一门工具性质的学科。作为一门工具性学科,因明逻辑本身没有阶级性,它对不同的阶级、学派、教派和各门具体学科都有用,是具有普遍性的逻辑工具。正因为这样,因明学在古代印度教育中所占的地位,和亚里士多德逻辑在欧洲教育中的地位相同。我国唐玄奘大师在记叙他所见到的古印度教育情况时写道:“开蒙诱进,先遵十二章。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一曰声明,释诂训字,诠目疏别。二曰工巧明,技术机关,阴阳历数。三日医方明,禁咒闲邪,药石针艾。四曰因明,考定正邪,研核真伪。五曰内明,究畅五乘,因果妙理。”(《大唐西域记》1977年10月上海版第36页)说明因明在印度的教育内容中是属基础知识范围,而不是某一教派、学派的科学。

    佛学是依经、律、论三藏,修戒、定、慧三学而探寻人生哲理和整个宇宙真谛的一种学科。

    要探讨佛学在理论上所涉及的研究范围,首先要弄清什么是佛教、佛教的本质、佛教的根本宗旨、佛教产生的原因等等。作为一种在现实人间生存的文化实体、社会意识形态,佛教在两千五百多年的悠久发展史中,受其生存时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条件的制约,其教义教制不断演变,众多宗派,教旨宗风各有歧异。但佛教的根本宗旨,始终未离开释迦牟尼离家出走时所欲解决的问题、所发的誓愿。《大善权经》述释迦牟尼出家时立誓:“我若不断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终不还宫!我若不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又复不能转于法轮,就不还与父王相见!”并发誓:“我今不为生天乐故,亦复非不孝顺父母,亦无忿恨嗔恚之心,但以畏彼生老病死,为除断教来至此耳!”在大乘所集的《佛本行集经》卷十六,释迦牟尼出家时的誓愿中多了这样的语句:“我今为诸天人世间作利益故,发心出家!”“我今欲为一切世间求解脱故,出家修道。”

    佛教徒认为,释迦牟尼出家修道所欲解决的根本问题,亦即整个佛教的主旨,是断除由生老病死而生的种种忧悲苦恼。他不仅为自身,而且为一切众生解脱这种痛苦而开辟一条解脱大道。中国佛教徒把佛教的这一本旨用“了生死”三个字来概括,意味着生死为人生诸苦之本,生死若不了,一切痛苦都没完没了。生死若了,一切痛苦皆了。(了,具有了悟、了结两重含义。)佛教认为,“生死事大”,把生死问题看作人生应给予极大关怀的首要大事,把对这一问题的根本解决,作为安身立命之本。这可谓是佛教信仰的核心。无论是佛典所言,还是历代佛教徒的思想、行径都在表明这一点。

    根据以上所述,佛教在理论上所涉及的范围和佛学的研究对象,可以理解为佛教是那个觉悟者的言教和身教,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学那个觉悟者的言教和身教。佛教在理论上所涉及的范围,即探寻全部人生和整个宇宙的“真实”。

    因明学和佛学的研究对象、任务不同,因明学的内容和佛教教义也无内在的必然联系。因明学是关于思维形式的逻辑科学,是一门工具性质的科学,因明逻辑是没有阶级性的,因此将因明学看作是“佛教论理学”或“佛家逻辑”是不确切的。

    三  因明学、佛学的发展及其关系

    近、现代学者的研究中关于因明的产生提到,因明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公元前7世纪古代印度朴素的唯物主义者早期顺世派。在我国汉译佛教典籍中,顺世派被称为“顺世外道”、世论”,有的也音译为“路伽耶陀”、“路哥耶多”  (Lokayata)等。按这个词汇的梵文原意,是“百姓、人民的观点”的意思,实际上它也的确曾经在古代和中世纪印度的下层人民群众中广为流传,成为他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重要部分。早期顺世派的学说,没有摆脱原始的崇拜,以只承认此岸世界而否认彼岸世界为其特点。他们不仅认为世界是由物质所构成的,而且断定事物的发展变化都是有原因的,这些原因只能在现实世界中去找寻。正是由于他们坚持这种观点,所以又获得了“因论”者的称呼。早期顺世派将朴素的唯物主义应用于认识论,认为只有五官所得的知识是可靠的,其他的证明都是可疑的,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辩论、推理规则的学说。这些学说,现在虽然只有在他们的思想敌人唯心主义各派、各教派的文献中见到片断,但是这些记载的存在,正好证明了早期顺世派在因明萌芽阶段的贡献,证明了早期顺世派在这一方面已留下深远的影响。此后,因明在古印度哲学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中,在不同宗教教派的激烈论争中继续得到发展。佛教第三次结集(公元前2世纪)的主持人目犍连于帝须所著《论事》一书中,述说前3世纪僧团中的各种论争时,就“已露因明端倪”。丁彦博先生在他的《略论因明正理的起源》中认定早在公元前4世纪,就有弥曼差旅(思维派)提供了一些语法和逻辑的术语和概念。尼耶夜派约于公元前第5、4世纪,直到公元第2、3世纪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同尼耶夜派同时平行发展的数论派、胜论派、声论派等哲学派别,也都在构造自己理论体系的过程中,程度不等地对于论辩的立破,推理的正误规则作了研究。各个派别在这一方面的研究结果,虽然也有争论,但更主要的却是互相补充,而由尼耶夜派集其大成。窥基在《因明入正理论疏》中追溯因明学的早期发展史时说:“劫初足目,创标真似;爱暨世亲,咸陈规式。”足目,系梵文AKSapada(阿义波达)的意译,为尼耶夜派的经典《尼耶夜经》的作者。尼耶夜是梵语Nyaya的音译,本义是“引导”的意思。

    《正理经》是尼耶夜派关于分析思想的方法和关于推理论证的方法的总结,它的编纂成文的重要意义,不仅是尼耶夜派学说系统化的一个标志,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是古印度逻辑思想第一份总结。《正理经》讨论的问题很广泛,有关逻辑的内容极为丰富。

    到公元5世纪,即公元480年左右,无著、世亲对因明学又有更大的发展,从而完成了建立这门学科的进程。当时是古印度笈多王朝后期,正是印度奴隶社会由鼎盛转向衰微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前期形成的知识阶层所阐发的各学派、各教派的不同学说,都已逐渐发展成为相当完备的不同体系,彼此之间相互辩难,论争十分激烈。当时那烂陀寺(Nalanda)主持世亲,既要通晓各派学说及其体系,又须探讨各派学说建立其体系的途径和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关于理论方面,世亲继承并发展了其兄无著所开创的唯识理论,建立了与以龙树为创始人的中观宗不同的瑜伽行宗,成为这个影响极大的大乘教派的创立者。在方法论方面,世亲从尼耶夜派那里继承分析思想的基本方法,概括当时实际生活中的论辩材料,写了《论轨》(即《解释道理论》、《论式》二书)。世亲的功绩在于一方面把论辩如何进行、如何判定胜负的规则作了条理化的叙述,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了正理、因明学说的系统性。然而,世亲所陈述的轨式的对象,仍是论辩过程而不是思维过程;而其对于论式组成部分的规定,也还是沿袭了尼耶夜派的宗、因、喻、合、结的五分作法。

    从早期顺世派到尼耶夜派的《正理经》,再到世亲,统括了这一时期的正理、因明学说,称之为古因明。

    以世亲为下限的古因明学说,以后又发生了重大的演变,而由6世纪时的陈那加以总结。陈那所著的《因明正理门论》和陈那弟子商羯罗主(天主)发扬师说而著的《因明入正理论》,是两部专门研究因明学说的著作,是新因明学说的代表作。陈那在《因明正现门论》中,以其独创的见解,分析批判地继承了古因明学说的精华部分,剥离了古因明学说中与推理、论证规则不相干的内容,完善和净化了因明学说的科学体系。陈那的因明学说,代表了古代印度逻辑思想的高峰,开辟了因明学说发展的新阶段。到7世纪中叶,陈那的再传弟子法称,对因明学说又作了较大的发展,法称在其所著《正理一滴论》中,坚决主张喻在论式中不是重要部分,并且更换了论式各部分的次序。法称阐发因明学说的著作,在我国仅有藏文译本,在汉文典籍中没有留下大的影响。到了此时,已有八部有关因明学说的论著问世,使因明学说从内容到形式,发展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它把因明逻辑的五分作法改进为三支作法,使得因明学说的论式益臻完善和趋于定型,更加切合人类思维的逻辑进程。佛教是在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由古印度迦毗罗王国(在今尼泊尔南部提罗拉特科附近)王子悉达多·乔答摩(Siddhartha Gautana,即释迦牟尼)创立的。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由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故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的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佛教叫做“涅槃”或“解脱”。这些说法,包括在“五蕴”、“十二因缘”、“四谛”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

    佛教是当时反婆罗门教思潮之一。它反对“婆罗门第一”,在因果报应和修行解脱方面主张“四姓平等”。主要受到刹帝利、吠舍种姓的支持而得到传播。随着古印度社会的发展,佛教亦得到发展。13世纪初,佛教在印度本土趋于消失,19世纪后又稍有复兴。它的经典由口头传诵到书写成文,在长时期内逐渐形成各宗各派学说,经典繁多,总称之为经、律、论三藏。从前3世纪摩揭陀国孔雀王朝阿育王开始,中经2世纪贵霜王朝迦腻色迦王,佛教向古印度境外不断传播,发展为世界性宗教,在许多国家形成各具民族特色的教派。传入中国大部地区和朝鲜、日本、越南等国的以大乘佛教为主,称为北传佛教,其经典主要属汉文系统;而传入中国的西藏、内蒙古和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区的为北传佛教中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其经典属藏文系统。传入今斯里兰卡、缅甸、泰国、柬埔寨、老挝以及中国傣族等地区的,以小乘为主,称为南传佛教,其经典属巴利文系统。近年以来,欧美各国也有佛教流传。

    在我国,自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时,佛教传入中国内地,魏、晋、南北朝时得到发展,至于隋、唐达到鼎盛,形成天台宗、律宗、净土宗、法相宗、禅宗、密宗以及三阶教等中国佛教宗派。两宋以后,佛教某些基本教义为儒教所吸收,逐渐衰微,但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一定影响。

    因明是在论辩中产生的,是一种具有特殊的、独立的表现形式的论证工具和武器。而佛教是独断的说教,虔诚的信仰,作为佛家逻辑也只能是这种教派的论辩工具。

    四  因明学与佛学并非同一学科

    因明学并非佛家逻辑。因明学与佛教的创始人、来源、研究范围和内容都不同,决定了因明学与佛学的性质、体系和内容亦不同。认为因明学是“佛教论理学”或“佛家逻辑”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是将推理、论证和思维方法的科学与哲学唯心主义的社会意识形态、伦理教诲混为一谈,是不妥的。因明学不是“佛教论理学”或“佛家逻辑”。我们已弄清因明学与佛教的关系,就不难弄清二者不属同一概念。当时佛教的发展情况表明,佛教各教派要在群众中弘传法道,原始佛教是用一种方言以口相传的,往后才被译成当时已发展成为规范语言的巴利文,留下了早期佛教经典。在这个时期中,佛教与因明学的关系不过是一种宗教思想利用当时社会上所达到的论证方法来阐扬自己的教义,二者之间并无特殊的关系。

    公元1世纪时,由于社会、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也由于婆罗门教复兴的影响,佛教内部发生了重大的分裂,作为相对独立的因明学,与这一时期的佛学依然没有正面的联系,而佛教内部却已开始了从群众性宗教转为纯粹哲学思辩的趋势。在尼耶夜派的基础上对推理、论证的方法进行独立的探讨,并把对于这一方面研究的主导地位从尼耶夜派转到佛教徒中来,这是从公元5世纪时的无著、世亲开始的。到这个时期,佛教教义的论理方面,更加退居于次要地位,经院式的思辩色彩愈加浓厚,因而它在群众中的影响也就逐渐衰微。瑜伽行宗的理论是唯心的,但在这个基础上所构成的体系却相当精巧细致,其中对心理分析的个别方面,接近于科学的理解。为了论证这一体系,世亲同时致力于推理、辩论规则的研究,写了《论规》、《论式》两书。此后,经过安慧、护法等人的阐发,唯识理论得到继续发展,但世亲所概括的因明“轨式”,大部分内容只解决辩论中的技巧问题,至于怎样的命题能立、怎样的命题能破、怎样的论式算正、怎样的论式算不正等更带有实质性的问题,解决得不很清楚。“虽纲纪已列,而幽致未分,故使宾主对扬,犹疑立破之则”(《因明论疏》),说的正是这个意思。这也就是说,方法论相对地落后于他们的本体论了。6世纪时从古因明到新因明的革新,完成了使方法论在完备程度上同本体论相适应的任务,而完成了这一重大改革的陈那,又是瑜伽行宗的大师。正是由于这一时期中无著、世亲、陈那等人的关系,因明学与佛学似乎有着一种不可分的联系。这个假象在中国更由译事而加深。大乘佛教龙树派(中观宗)思想的传人,始于后秦时梵僧鸠摩罗什的移译。南北朝梁武帝大同十二年(546年),梵僧真谛应邀来华,传人了瑜伽宗的唯识学说。玄奘以后中国的佛教更以大乘为主流。玄奘归国后所主译的75部1335卷经论中,瑜伽行宗的经典占了很大的比重,而因明学的再次传入又正是从玄奘开始的。玄奘弟子也奉瑜伽行宗,以后更被徒众尊为慈恩大师,是中国佛学中唯识宗(也称慈恩宗、法相宗)的创始人。玄奘的移译,用唯识的语言;窥基的注疏,用唯识的理论,把唯识学说和因明学说糅合起来。由于上述种种因缘,数百年来,就有一些人把因明学与佛学与大乘佛教中瑜伽行宗的唯识学说视作孪生姊妹,其实二者并非同一学科。

    上述种种说明,因明学是一门普通逻辑,它是一门推理、论证和思维方法的科学,从方法论上讲,各学科都可以运用它,佛教学者在运用因明学这一正确的逻辑思维、推理论证方法的过程中,不但弘扬了佛学教义,同时对因明学的形成与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但不能把因明学等同于佛教论理学或佛家逻辑。理由是:    

    1.产生的时间不同。因明学是公元前7世纪时古代印度朴素的唯物主义者——早期顺世派建立的,而佛学是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古代印度哲学唯心主义者释迦牟尼创立的。尼耶夜派在因明学体系的形成中作出过积极的贡献。窥基大疏中说道:“因明论者,唯源佛说。”这只不过是把因明学与佛学挂起钩来,借以树立因明在佛学中的权威地位。因明学体系为尼耶夜派首创,各派运用因明学为自己服务,同时亦为因明学的丰富和发展作出了各自的贡献。但不能将因明学说成是“佛教论现学”或“佛家逻辑”。

    2.二者的科学概念本质属性不同。近年来,佛教在人民群众中广泛流行,研究和信奉面扩大,因明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至公元12世纪尼耶夜派的正理学说在孟加拉盛行,成为一派“新潮正理学”。新尼耶夜在许多方面达到了现代逻辑的水平。所以,不能把因明体系的完善都归功于佛教,也不要把佛教创立和衰亡前后仍在发展的正理逻辑体系从因明学中抹去。因明学与佛家逻辑,从逻辑划分的理论上看,二者不是同等级的概念;从学术与学科产生、发展及历史情况看,二者亦非全同关系。

    3.印度人著书,提到逻辑,都宗正理,并没有“因明即佛教论理学”或“因明即佛家逻辑”这一提法。“因明”为佛教术语,但耆那教归生论派等教派、学派都讲因明,自然不能把因明学说的全部成果视为佛家逻辑。事实上,在印度本土各家各派都在研究因明学。窥基在《因明大疏》中提到:“明者,五明之通名,因者,一明之别称。”就是说因明学的重点在“因”,明乃泛指学科。吕澂先生在《因明纲要》中开宗明义便说,因明是“察事辩理之学”,而“辩察据因,以判真似;故研其法,要在研因”。因明学即是关于因的学问,所以我们不能单看“因明”一词,而要究其内容是否在“研因”。事实上,在古印度研究因明学的学者中也不是统归成“凡是皆谓因明”。正如文轨在《因明入论庄严疏》中所说:“大圣散说因明,门人纂成别部,或以如实存号,或以正理标名。”他没有把正现排除在因明之外,这是符合实际的。

    4.因明学在古印度作为一种普通逻辑工具,各家各派都研究它,运用它为自己服务。在研究、运用中,各教派都从自己的教义出发来论述因明学,因此,因明学在不同教派里就有不同的理论基础。顺世派把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应用于认识论,认为只有五官感觉的知识才是可靠的,其他证明都是可疑的。在此基础上,他们提出了关于辩论、推理规则的学说。胜论派在和声论派关于知识来源的争论中,根本否认圣教量,只承认现量和比量,并且主张通过实践确定其真伪。这既肯定了逻辑存在的意义,也奠定了逻辑的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大乘佛教的陈那新因明的理论基础是唯识学。因此,亦不能把整个因明学体系说成是“佛家逻辑”。

    因明学是印度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世界逻辑史增添了丰富的内涵。它是印度普通教育中的一门独立学科,绝不属于佛学,也不是佛家的专利。

    在《大唐西域记》里,玄奘还记叙在迦腻色迦王时期,为要“具释三藏”举行一次佛教大会,参加大会的人选条件中有一条叫做“内穷三藏,外达五明”,也足以证明“五明”是印度社会上普遍的五种学科,是“外”不是“内”。

    因明学是一门普遍逻辑,用现代汉语称之为“因明逻辑”十分恰当。这样,既尊重印度逻辑史如实情况,又标明各学科性质。佛家逻辑作为一种论辩的理论体系,也只能是逻辑学科的分支。因明学是古印度普通逻辑,它与古希腊亚里士多德逻辑和中国先秦名辩逻辑共为古代逻辑史上的三大逻辑体系。因明学和佛家逻辑亦应正本清源。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