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祖庭之二:华严寺

作者:出处:
分享到:

 
    1.华严寺的位置

    华严寺位于西安城南长安县韦曲镇朱坡西的少陵原半坡上,北距西安市区约十五公里,东南距兴国寺二点五公里,距兴教寺七公里,西北距杜公祠、牛头寺二点五公里。这里居高临下,俯瞰樊川,西望神禾原,南观终南山玉案、雾岩诸峰。唐代诗人李白描述道:“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唐代樊川是长安城南著名风景区,是春秋宴乐、夏日避暑的胜地。唐诗人杜牧《望故园赋》中写道:“余三思归兮,走杜陵之西道。岩曲天深,地平木栳。陇云秦树,风高霜早。周台汉园,斜阳暮草。”华严寺南望终南山,诗人岑参的“寺南几千峰,峰翠青可掬”,道尽了它景致最佳处。

    2.华严寺的创立与沿革

    华严寺最早建立于初祖杜顺圆寂之后,时间是贞观十四年,即公元640年。后来又不断增建,形成唐代长安城南樊川八大寺之一。但根据现有资料,华严寺历史上既无创立华严宗的建树,也无弘扬华严宗的有影响的活动。当然,作为华严宗祖师的塔庙所在地,它在华严宗的发展史上肯定也会有很大的感召力,对华严宗的延续和流传起到一定的作用。

    根据有关资料记载,寺内曾有东阁法堂、会圣院、澄襟院及真如塔等建筑。这些建筑估计都不会很大,所以又有资料说,华严寺由初建到以后数百年间,无高大殿堂建筑的记载,而只记有凿原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众居住,所以人们认为华严寺是黄土高原上一座典型的窟洞式寺院。有的资料说这里曾有华严宗初祖杜顺坐定身骨的墓塔、二祖智俨塔、三祖贤首塔、四祖澄观塔。历宋、金、元、明渐趋荒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又发生了少陵原崩塌事件,仅存砖塔两座,其余全毁。1930年陕西大旱,朱子桥居士来陕西赈灾,与佛教界人士瞻礼华严寺塔时,见到元代重修碑内有“修塔即降甘露”的文句,便于塔前发愿“重修两塔,祝愿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桥遂与佛教界人士动工修塔,并建房三间,还在两塔下小堂分别刻两祖像。两塔下部有清宋伯鲁、宋联奎等人所书重修记。

    3.华严宝塔

    华严寺现存两座塔,由于下部少许被淹埋,高度说法不一。东边的是杜顺的灵骨塔。贞观十四年(640)华严宗初祖杜顺和尚圆寂。据说杜顺圆寂时,有两只鸟飞入房中,悲鸣哀切。杜顺尸身一个月后仍肉色不变,一直有异香飘出,为了防止人为破坏,后起塔埋藏。现存的杜顺塔呈方形角锥体,共七层,高约二十一米(此为任继愈主编《佛教大辞典》所说,《西安的名刹古寺》、《陕西佛教旅游指南》、《西安地区名胜古迹》、《陕西名胜古迹》、《陕西胜迹志》、《西京佛教》等则说十三米),平面呈方形,为仿木结构楼阁式砖塔。每层叠涩出檐,檐下均砌两层菱角牙子,檐四角挂风铃,塔身壁面用砖砌成扁柱、栏额、斗拱、昂等。塔上层横额刻“严主”二字,第三层嵌有“无垢净光宝塔”刻石。塔身下有砖筑的龛堂,原放有杜顺石刻影像及像赞,今已不存。另有唐宣宗大中六年(852)刻的“杜顺和尚行记碑”。此碑系杜殷撰文,董景仁草书。此碑现已移往陕西省博物馆保存。

    在杜顺塔西是华严宗四祖清凉国师澄观的灵骨塔。为五层六面仿木结构砖塔,高约十六点七米(《西安的名刹古寺》、《西京佛教》说七层,高七米;《西安地区名胜古迹》、《陕西佛教旅游指南》、《陕西名胜古迹》、《陕西胜迹志》则说五层七米),塔上嵌有“大唐清凉国师妙觉之塔”刻石。因塔西临原畔,长期雨水冲刷,日渐倾斜,1984年再次发生严重的岩坡塌方沉陷,致使澄观塔的塔身多处裂缝,面临倾覆之虞,陕西省人民政府为此拨专款,于1985—1988年将该塔重新搬迁,由原址向东南移动十米就地复原。拆迁时在各层塔心发现有鎏金铜佛像、千佛碑和佛经等,在第三层发现鎏金莲花座观音像一尊,高十三厘米,工艺精湛,还发现绿色石玉瓶一个,内装舍利三十五枚。在塔基下又发现作风迥异、雕刻精美的两层砖塔,约六米高。据记载,元代曾重建清凉国师塔,但从出土的铜佛和佛经来看,却是清初的遗物。由此可见,地上的五层砖塔应为18世纪清乾隆年间,少陵原崩塌时,就所毁坏的元代重修妙觉塔基础上重建的。拆迁中发现的地下这两层风格不同的塔,当是元代重修的残塔。在残塔下还发现了塔心内室藏的石函,函内木盒中藏佛经一卷。在清凉国师塔侧有18世纪清雍正年间加封澄观为“妙正真乘禅师”时立的碑石。

    华严寺现有简易佛殿三间,另有僧舍厨房等建筑。有石与砖新修的台阶可拾级而上。近年来,常有日本和台港地区佛教界人士来本寺瞻礼。1989年10月,日本奈良南法华寺住持高桥禅元等十人专程来西安朝拜华严二祖师塔。日本华严宗有五十一个寺院,信徒六万一千多人,又有一个高等学校。台湾也有海云寄梦法师等专弘华严,并对复兴华严祖庭抱有浓厚兴趣。在国外以及台港地区以及国内弘修华严的大师与团体的倡导与支持下,相信华严寺终将迎来复兴之时。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