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严的最早产生
华严宗的学说集中体现在《华严经》中。《华严经》被认为是释迦如来成道第十四天后在古代印度菩提伽耶的菩提树下,为文殊、普贤等上首菩萨所宣说的自内证法门,但因为当时无人能信受奉行,所以就隐藏起来了。佛陀入灭后大约七百年,来自南印度的佛学大师龙树在龙宫中看见此经有三种本子,其中上、中二本非凡力所能接受,于是只诵记下本十万偈四十八品(或谓三十八品),并亲自写作十万偈解释该经文义,又作《十住毗婆沙论》,注释《华严经》中的《十地品》的一部分,成为历史上最早的华严释论,此后华严教法才重新在印度民间流传。
学术界的说法则与此不同。关于《华严经》的成立年代,今日学界一般认为大本《华严经》成立于4世纪中叶,其中的《入法界品》与《十地品》则在龙树之前已经产生,一般推定其成立于3世纪中叶以前。关于《华严经》成立的上限年代,从最早东汉支娄迦谶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翻译的华严单本经《兜沙经》来判断,可以推定华严的原型,是2世纪初成立的。“兜沙”之义为“十”,里面讲的都是十数的法,主要说十方佛刹都有佛,又说菩萨行有种种十法,如十住、十行、十无尽藏、十回向、十地、十定等,后来出现的《华严》即依此结构陆续组织起来。另据西晋时期竺法护所译出的华严单本经典来判断,华严中的《十住》、《十地》、《十定》、《十忍》、《如来出现(性起)》、《离世间》等品,在3世纪后半叶则已经出齐。所以《华严经》的大部分,可以说是属于第一期的大乘经典。但是,在初期的大乘经典中,它显然是在《般若经》以后产生的。随着华严各种单本经典的不断出现和传播,后来不断增益扩充,华严学说不断丰富完整,并最终发展成为七处八会(即在编经过程中,说经地点换了七个,又集会了八次)的完整结构,即后来成型的大本《华严经》。佛陀灭度后九百年的时候,来自西北印度的世亲大师写成《十地经论》,解释《华严经》的《十地品》;金刚军、坚慧等诸论师亦先后作《十地品》的释论,由此,华严思想开始在整个印度流行开来。
关于华严经典最早出现的地方,从《华严经》的《入法界品》来看,华严的舞台应该在南印度,但其中有关南印度地理的记述却未必正确,因为绝大部分地名都不能确定。现在学术界一般认为《华严经》的编纂者可能在西北印度一带,根据经中“四十二字文”中有Ysa字母,但这个字母并不是印度固有的梵语字母,而被认为是起源于中亚于阗的音,然后于西元1世纪末传到西北印度。也正因为这一点,学术界也有人认为《华严》有一部分可能是在于阗编成的。那时,统一的贵霜王朝统治着印度的大部分地区和中亚广大地区,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空前活跃。《华严经》最早的译者支娄迦谶及其后翻译华严的支谦、竺法护和将《六十华严》带入中国的支法领都是贵霜系统的人,由此也可以推断《华严经》曾广布于贵霜统治的中亚和西北印度一带。其次,华严关于菩萨的阶位说,即“十住”亦即旧的“十地”说,有很多是来自说出世部,而说出世部的根据地被推定是在北印度,这也是《华严经》成立于西北印度的一个间接证据。
2.华严向中国的传播
华严学向中国最早的传播也正是从贵霜时期开始的。自从东汉时期支娄迦谶最早翻译华严类经典《兜沙经》以后,紧接着就是三国时期吴国的支谦翻译华严类的《本业经》。到了西晋时期,华严单行经的弘传进入最胜阶段。现在可以查考的华严传译者有竺法护、聂道真、白法祖三人。其中输入华严学新的思想并保存至今的经典,则只有竺法护的译籍。他的华严学传译共有六部,可划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重译华严中文殊类经典两部,即《菩萨十地经》和《菩萨十住行道品》;第二类是新译的华严中普贤类经典,共有三部,即《兴显经》、《度世品经》、《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第三类是新译的《渐备一切智德经》。这些经典阐释了华严学中关于终极崇拜对象即法身的观念,认为法身为诸佛的本源,无形无相而永恒存在,周遍一切。同时,极力宣传普贤的修行与功德。而《渐备一切智德经》主要论述菩萨修行的十个阶位,是整个华严经典中关于菩萨修行的核心内容,历来受到特别的重视。
东晋时期,华严学在中国的传播也可划分为三类趋向:第一类是重新翻译原来已经入华的华严经典,如祗多蜜翻译了华严类经典《菩萨十住经》和《十地经》,鸠摩罗什翻译了《十住经》,佛陀跋陀罗译出《菩萨十住经》和《本业经》;第二类是圣坚译出《罗摩伽经》,善财游访参学的故事由此在中国开始传播起来,这成为后世中国华严学的一个重要内容。第三类是华严眷属经,即受华严学说影响而形成的一类经典,如鸠摩罗什译的《庄严菩提心经》、竺佛念译的《十住断结经》。东晋以后,这类华严眷属经典明显增多。
国内研究华严宗的权威魏道儒先生认为,在华严宗产生之前,中国华严学经历了华严经学的预备阶段。而华严经学虽然开始于各种华严单行经的传译与研习,但其成熟形态则是东晋时期六十卷《华严经》译出之后形成的。佛驮跋陀罗(359—429)译《华严经》始于东晋义熙14年(418),毕于刘宋永初2年(421)。此经习称《晋译华严》或《六十华严》,它既是域外传入的华严经学成熟形态的第一个载体,也是唐代华严宗人创教的主要经典依据。该经译出于南方,初期流传地区也是以南朝宋齐京城为中心。这个集成本与前出华严类单行经的不同社会境遇,首先表现在它受到上层社会,特别是皇室成员的青睐,从而迅速向社会各阶层传播。当时弘传《华严》的主要力量,不是参加佛驮跋陀罗译场的众弟子,就是直接或间接受其影响的僧人。他们虽然没有把《华严经》作为树立信仰、讲说弘扬和修行实践的唯一典据,但已对其学说多途创用:或运用于宗教仪式,或贯彻于修禅实践;或凭之考校经典、探讨义理,或赖以佐证某种信仰的合理。
北魏永平元年至4年(508—511),菩提流支等人在洛阳译出《十地经论》十二卷,该论虽然只是解说《华严经》中的《十地品》,它对原经某些特点、概念、命题及段落或提示、或强调、或活用、或引申,为研究整部《华严》提供了新思路,开辟了新领域。该论的译出标志着华严经学独立流布时代结束,由此进入经学与论学交融发展时期。由此形成的地论学派则开启了华严学的理论转型过程,为日后华严宗教理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料,开辟了重要的理论通道。
总之,东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华严经学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初步研究华严类单行经,然后是多途创用“晋译华严”,最后是实现华严经学和论学相融后的理论转型。经过这三个有机联系又不断深化的发展阶段,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佛学中国化的路子,为创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华严宗理论体系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