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宗的创立与传承

作者:出处:
分享到:

 
    1.五祖体系的确立

    华严宗作为一个宗派,其学说到底开始于谁,历史上基本没有争论。宗密最早提出华严宗创始于杜顺。宗密之后则形成五祖相承的完整序列,即始于杜顺,继于智俨,成于法藏,承于澄观,续于宗密。

    2.初祖杜顺

    杜顺又称法顺,雍州万年县(今属陕西西安市)人,生于陈武帝永定元年(557)。十八岁出家,从因圣寺僧珍禅师受持定业。后来在庆州、清河、骊山、三原、武功等地传教。当时盛传他有种种神异的事迹,所以《续高僧传》把他的传记编在“感通类”,并说唐太宗仰慕他的神德,引入内禁,隆礼崇敬。《佛祖统纪》卷二十九、卷三十,则载有唐太宗和他的问答,说唐太宗称他为“帝心”,后世遂有“帝心尊者”称号。他曾游历四方,劝人念阿弥陀佛,著有赞咏净土的《五悔文》。在华严方面,传说他著有《华严法界观门》、《华严五教止观》各一卷,为此宗在观行方面的无尽缘起说和判教方面的五阶次第说奠定了理论基础。杜顺于唐太宗贞观十四年(640)在南郊义善寺圆寂,时年八十四岁,葬于樊川的北原。其门下弟子有达法师、智俨、樊玄智、动意等,其中智俨最为出色。

    3.二祖智俨

    智俨,俗姓赵,天水人。炀帝大业九年(613),即智俨十二岁时,杜顺到他家里,请求把智俨给他作弟子,智俨父母欣然应允,杜顺就把智俨交高足弟子达法师教诲。后来有两位梵僧来游,智俨从学梵文。十四岁时,出家为沙弥。那时正是隋末兵乱,他往北方从摄论学系的法常听受《摄大乘论》,不到几年便洞解精义,为法常同门的僧辩所称赞。二十岁受具足戒后,到处参学,后来又从名僧静琳参学,感到佛教的经典和派别很多,难以遍学,因而在经藏前发誓,信手探取,获得《华严经》第一卷,于是决定专学《华严》。当时智正正在至相寺开讲此经,他便去听受。经过一年,觉得还有疑义,更遍览藏经,搜寻各种疏释,获得北魏慧光所撰《华严经疏》,对此经所说“别教一乘无尽缘起”的义旨有所领会。后来又遇到一位僧人,告以要深入一乘,必须先理解十地中六相义。他便从事六相义的研究,作疏解释《华严经》的义理,即《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略称《华严经搜玄记》。那时他才二十七岁。这部著述直到他晚年才在至相寺弘传。《续高僧传》中称他“神用清越,振绩京皋”,可以想见他当时宣传经教的情况。后来又在终南山云华寺讲说《华严》,宗风大振。时人称他为云华尊者,或称为至相大师。法藏就在这时投在他的门下。智俨于唐高宗总章元年十月二十九日在清净寺圆寂,年六十七岁。后世称他为华严宗二祖。据《华严经传记》卷三说,智俨所撰经论的义疏一共有二十余部,章句都很简略,而解释却很新奇。现存的有《大方广佛华严经搜玄分齐通智方轨》十卷、《华严一乘十玄门》一卷、《华严五十要问答》二卷、《华严经内章门等杂孔目章》(略称《华严孔目章》)四卷、《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略疏》二卷。还有著作多种,均已失传。其中《华严经搜玄记》是解释《华严》本经,显示一经的教相及观行的方轨,后来法藏的《华严经探玄记》即系祖述此书而作。《华严孔目章》是指示一经的大纲。《华严五十要问答》是解释一经的要义。《华严一乘十玄门》是根据经义建立十玄缘起的新说,为法藏的《探玄记》、《华严教义章》等阐发十玄所据。因此,华严一宗到智俨就已教相和观行粗备了。智俨的门下有薄尘、法藏、慧晓、怀齐(又作济)、义湘、道成等人,而传承他的华严学说并加以发扬光大,实际创立华严宗的是法藏。

    4.三祖法藏

    法藏(643—712)本是康居国(现在的中亚地区)人,祖父侨居长安,因而以康为姓。十七岁时,入太白山求法。后来听说智俨在云华寺讲《华严经》,就去听讲,因设数问请教,为智俨所赞赏,从此列为门徒,前后数年,在至相寺随智俨听受华严妙旨。智俨圆寂前把他付托于弟子道成、薄尘,既而就长年婆罗门请授菩萨戒,讲《华严》兼讲《梵网》。高宗咸亨元年(670),法藏年二十八岁,经道成、薄尘等京城耆德连状荐举,度他为僧,隶属太原寺。此时法藏只受了沙弥戒便奉诏在太原寺讲《华严经》。后来,又在云华寺开讲,有旨命京城十大德为授具足戒,并把《华严经》中贤首菩萨的名字赐给他作称号,一般称为贤首国师。此后,他请来长安的中印度沙门地婆诃罗补译晋译《华严经》的《入法界品》内的阙文,又奉诏和地婆诃罗及道成、薄尘等同译《密严》、《显识》等经论十余部,合共二十卷。武后天授二年(691),于阗沙门提云般若(译云无智)在魏国东寺译经,他也列席译场,提云般若译出《大乘法界无差别论》,他特为作疏,发挥新义。证圣元年(695),于阗沙门实叉难陀(译云喜学)在洛阳大遍空寺,重新翻译《华严经》,他奉诏笔受。长安三年(703),义净等华梵14人,先后在洛阳福先寺及长安西明寺,共同翻译《金光明最胜王经》等二十一部,他奉诏证义。中宗神龙二年(706,或作元年),南印度沙门菩提流志(译云觉爱),在大内林光殿翻译《大宝积经》,他也奉诏为证义。法藏还用晋、唐两译《华严》对勘梵本,补充缺漏,使华严得以文续义连,遂成至今通行的版本。新译《华严经》告成,武后诏令法藏在洛阳佛授记寺宣讲。前后讲新旧《华严经》三十余遍。中宗、睿宗都礼请他作菩萨戒师。睿宗先天元年(712),在长安大荐福寺圆寂,年七十岁。葬在神禾原华严寺的南边,秘书少监阎朝隐为作碑文,概略地陈述他一生行化的事迹,这就是现存的《大唐大荐福寺故大德康藏法师之碑》。智俨所创教相和观行的新说,得到法藏详尽的发挥,才使一宗的教观建立周备,所以法藏是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世称他为华严宗三祖。

    法藏的著述,据说约百余卷,其中关于《华严》的著述,现存的有《华严探玄记》二十卷、《华严经文义纲目》一卷、《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略称《华严教义章》,又称《华严五教章》)四卷、《华严经旨归》一卷、《华严策林》一卷、《华严经问答》二卷、《华严经明法品内立三宝章》(《十世》、《玄义》等章同卷)二卷、《华严经义海百门》一卷等。已佚的有《新华严经序注》一卷、《新华严经略疏》十二卷等近二十种。法藏继承了智俨的法界缘起思想,用缘起因分、性海果分二门阐明宇宙万法的实相。性海果分就是诸佛的境界。缘起,就是法界缘起,其相状为无尽圆融。宇宙万法,有为无为,色心依正,过去未来,通通互为因果。因此,一法为因,万法为果;万法为因,一法为果。自它互为,能所缘起,相资相待,圆融无碍。所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举一尽收,以一尘为主,诸法尽伴;相即相入,重重无尽。

    法藏的门下“从学如云”,其中知名的弟子有宏观、文超、智光、宗一、慧苑、慧英六人。其中慧苑为上首,他继承师业,作《续华严经略疏刊定记》十五卷。其后大历中(766—779),钱塘天竺寺有法诜(718—778),据说是慧苑的弟子,撰有《刊定记纂释》二十一卷(一作十三卷),以评释慧苑的学说。他的弟子有太初、正觉、神秀、澄观。

    总体来看,法藏的主要贡献是:1.进一步发挥了其师智俨的华严学说,完善了华严学的理论体系,成为华严宗的实际创立者,推动了印度佛教的中国化和中国佛教理论体系的发展;2.参与翻译众多佛教经典,尤其是《华严经》的翻译,促进了中国佛教经典体系的进一步完备;3.以其卓越的学识获得皇室的赏识和重用,对提高佛教地位和影响起到了明显的作用;4.对许多经典曾做过详细的讲解和阐释,著成的疏论约一百余卷,这些著作为当时和后世中国人理解佛教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从而推动了佛教在中国的进一步传播;5.培养了众多弟子,史称其门下“从学如云”,这些富有学识的高僧对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均起了很大的作用。

    5.四祖澄观

    澄观(738—839),俗姓夏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十一岁依宝林寺霈禅师出家,至德二载(757)从妙善寺常照受具足戒。乾元中,依润州(治所在今江苏镇江)栖霞寺醴律师学相部律,复回本州依开元寺昙一习南山律,又往金陵依玄壁法师传关河“三论”。大历中复于瓦宫寺习《大般涅槃经》及《大乘起信论》。又就淮南法藏法师学新罗元晓的《大乘起信论疏》。后到钱塘(今浙江杭州)天竺寺依华严学者法铣法师温习华严大经。大历七年(772)往剡溪,从成都慧量法师复习“三论”。大历十年至苏州,从湛然习天台《摩诃止观》、《法华经》、《维摩经》等经疏;又谒牛头山惟忠、径山道钦等,究学南宗禅法;复见慧云,学北宗禅法。因此,他在佛学方面,律通南山、相部,禅通南北二宗,教则“三论”。而尤重法藏之华严教学。大历十一年,游五台山、峨嵋山后返居五台山大华严寺,专修方等忏法。尝讲华严宗旨于大华严寺、崇福寺,名震京国,声达帝听。他认为华严旧疏文繁义约,不便初学,遂发愿撰华严新疏。历时四年,撰成《大方广佛华严经疏》二十卷。以后又为弟子僧睿等作《大方广佛华严经随疏演义钞》(后世把疏、钞合刻称《华严经疏钞》)。贞元十二年(796)应德宗之召入长安,与罽宾三藏般若共译出乌荼国王贡献之《华严经》后分,贞元十四年,译成《大方广佛华严经》四十卷,世称《四十华严》。帝大悦,赐紫袍及“教授和尚”之号。旋奉诏于终南山草堂寺作疏解释,撰成《贞元新译华严经疏》十卷。贞元十五年(一说十一年)德宗圣诞,召入内殿,阐扬华严宗旨,帝朗然觉悟,谓“以妙法清凉朕心”,遂赐号“清凉国师”。曾立十愿以自励,依此赐号而称清凉十愿。顺宗即位,亦礼之为国师,朝野悉慕高风。宪宗元和五年(810),答宪宗之问,述华严法界之义,以深惬帝旨,加号“僧统清凉国师”,任国师统,并敕有司铸金印。他历经九朝,先后为七帝讲经,受到德宗、顺宗、宪宗、穆宗、敬宗的尊敬。开成四年(839)示寂,世寿一百零二(一说元和年中示寂,寿七十余)。葬于终南山石室,相国裴休撰碑文。

    澄观的主要贡献在于以下几个方面:1.祖述师说,中兴华严,这应该是他在佛教方面的最大贡献。他继承法藏的五教判释与十玄缘起说,并加以发挥。于是华严一宗,得以复盛;2.思想深刻,富有创新,进一步发展了中国佛教的理论体系。例如,他汲取天台一念三千的性具说,发展了华严性起的教义。他早年广泛参学,因此禅宗、天台、起信的思想,对他的影响甚大。他以南禅菏泽一系所主张的灵知之心,来解释起信的本觉思想,并将法藏五教判释中之顿教,看作是禅宗的思想,使华严思想与禅宗融通。他的思想,经其弟子宗密进一步弘扬,对中唐以后的中国佛教思想,影响极为深远;3.著作宏大,种类丰富,对后世中国佛教乃至整个中国思想文化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相传所著疏记有四百余卷,除上述各书外,尚有《大华严经略策》、《入法界品十八问答》、《三圣圆融观门》、《华严法界玄镜》、《华严经纲要》、《新译华严经七处九会颂释章》、《华严心要》、《华严玄谈》等;4.深受皇室推崇,对保持佛教的社会地位以及推动佛教的传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5.培养了一大批佛门英才,得其法者一百余人,著名的有宗密、僧睿、宝印、寂光等,其中以宗密最为突出。

    6.五祖宗密

    宗密(780—841),世称圭峰禅师,圭山大师,谥号定慧禅师。唐代果州(四川西充)人,俗姓何。年少之时,即博通儒书。宪宗元和二年(807)二十八岁,赴京参加贡举考试,偶然造谒菏泽神会系下的遂州大云寺道圆,言下相契,便放弃科举考试,从其出家学佛,当年便受具足戒。又依道圆之劝,参谒净众寺神会之弟子益州南印禅师,再谒洛阳报国寺之神照。元和五年(810),游方到襄汉,遇澄观弟子灵峰,授予澄观所撰《华严经疏》及《随疏演义钞》,遂昼夜研读,认为此疏辞源流畅,义趣深邃。于是作书寄疏主澄观,遥叙弟子之礼,并述其所解,遣弟子玄圭、智辉送往。澄观答书称赞,希望见一面印证所解。他就亲自到长安礼觐。这时宗密三十二岁,澄观已七十四岁。自后二年间,昼夜随侍。元和十一年正月,止于终南山智炬寺,自誓不下山,于此遍览藏经三年,撰有《圆觉经科文》二卷。后来入长安,住兴禅寺。穆宗长庆元年(821)正月,游清凉山,回到鄠县(今户县),住终南山草堂寺,潜心修学,起草《圆觉经疏》三卷。后到丰德寺,撰述《华严经纶贯》五卷。其后又迁寺南圭峰山一偏僻小庙,专事诵经修禅。太和二年(828),文宗邀入内殿,问佛法大意,对答欢喜,皇帝赐紫方袍,敕号“大德”。以后又累次召入内殿问法。朝臣及士庶归崇的也很多,特别是宰相裴休常受他的教旨,深入堂奥。会昌元年(841)正月六日坐化于兴福塔院,世寿六十二。宣宗即位(847),追谥“定慧禅师”。

    总体上看,宗密的主要贡献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宗密起初传承菏泽宗的禅法,精研《圆觉经》,后来又从澄观学《华严》,从而能融会教、禅两系,他针对当时禅门之徒互相诋毁,著《禅源诸诠集》一百卷(现仅存序),集录诸宗禅语,提倡“教禅一致”,这种思想奠定了唐末至宋代间的佛教基础。2.他著作极为丰富,思想非常深刻,既极大地深化了中国佛教的理论体系,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其中华严类著述现存的有《华严经行愿品疏钞》六卷、《华严经行愿品疏科》一卷、《注华严法界观门》一卷、《注华严法界观科文》一卷、《原人论》一卷、《华严心要法门注》一卷等。3.培养了一大批很有作为的佛门弟子,据说“持服执弟子礼,四众数千百人矣”,据《景德传灯录》卷十三所载,著名的弟子有圭峰温、慈恩寺太恭、兴善寺太锡、万乘寺宗、瑞圣寺觉、化度寺仁瑜等六人,此外还有见于《遥禀清凉国师书》的玄圭、智辉等。

    7.五祖之后的传承

    宗密圆寂后,随即便发生了会昌法难,华严宗和其他宗派均受沉重打击。经过彻微、海印、法灯数传,到宋初,经长水子璇的努力,此宗才得以复兴。子璇(965—1038),嘉禾(一作钱塘)人,初从天台宗的洪敏学《楞严》,既而参谒禅宗临济门下的慧觉,后来住在长水,专究《华严》,开讲《普贤行愿品疏钞》及《华严法界观》等,并曾用华严宗的义旨疏释《楞严》,而以弘传宗密之学为主。弟子净源(1011—1088),晋江人,初到五台从承迁学《华严》,又到横海从明覃学《华严合论》,后来回到南方,师事子璇,听受《楞严》、《圆觉》、《起信》等经论。神宗时(1068—1085),住钱塘慧因寺,著有《金师子章云间类解》、《妄尽还源观疏钞补解》、《原人论发微录》各一卷。又曾抄录澄观的《大疏》并注解《华严》,题作《华严疏钞注》一百二十卷(现存五十八卷),再次中兴本宗。弟子义天(?—1101),本是高丽王子,元祐初年(1086),来到中国,师事净源,三年后携带大量经典回国,极大地推动了华严一宗在海外的传播。随后又有本嵩、法秀、宝印、祖觉、惟白、复庵、清了、道亭、观复、师会、希迪、义和、鲜演、戒环等相继敷扬华严。

    元代至元年间(1280—1294),丽水盘谷在杭州慧因寺讲《华严》大意。同时有五台山祐国寺文才(1241—1302),受具戒后,参华严之学,弟子有五台普宁寺了性(?—1321)、玉山普安寺宝严(1272—1322)继承法席,并弘清凉之教。同时讲授《华严》的,有绍兴宝林寺大同(1289—1370),古庭善学(1307—1370),苍山再光寺普瑞等。

    明代有隰州石室寺圆镜,常为大众讲说华严教义。又有苏州华山祖住(1522—1587)在京口万寿寺敷讲《大疏钞》。嘉兴东禅寺明得(?—1588)先后多次敷讲《华严悬谈》及《大疏钞》。又有李贽(号卓吾)著《华严合论简要》四卷;方泽著《华严经合论纂要》三卷。宝华山洪恩三演《大疏》、七讲《悬谈》。明末云栖祩宏(莲池)、憨山德清、蕅益智旭,也都研习过法藏、澄观的华严思想。

    明末清初,德水明源以振兴华严宗为己任,住锡杭州慈云寺,著有《五教解消论》、《论贤首未知圆义解》二篇。其弟子续法(1641—1728)嗣其法系,遍研法藏、澄观、杜顺等人的华严义学,曾集录华严一家的纲要为《贤首五教仪》六卷,又略为《五教仪开蒙》一卷,并作《贤首五教仪科注》四十八卷,《法界宗五祖略记》一卷、《贤首十要》二卷、《华严宗佛祖传》十四卷等。清初在北方弘传华严教义的,有大义、来舟(自称贤首二十八世)、通理(1701—1782)等;在南方弘传华严教义的有巢松、一雨、蕴璞、昧智、心光、佛闲、读彻等。到了清末,杨文会(1837—1911)为刊印单本藏经,广求古佚本,于是华严一宗的著述如智俨的《搜玄记》、法藏的《探玄记》等,从海外复归,因而辑录为《华严著述辑要》、《贤首法集》等。文会广究诸宗,而尤服膺贤首的教义,尝自称“教宗贤首,行在弥陀”。此后相继有月霞(1858—1917)、应慈(1873—1965)、其禅(1916—1995)等法师大力宏阐华严思想。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