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三大士”之外,对密宗教理的研习和弘扬以一行和惠果成就最大。一行是密教高僧,同时也是我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古代以佛教为载体的中印文化交流,传来很多印度的天文学知识,对中国的历算很有启发。一行长期跟随善无畏和金刚智学习,写有《大日经疏》,是第一位继承密宗法系的中国籍僧人,同时也熟习三藏教典,培养提高了自己的历算水平。惠果是不空六大弟子之一,熟习胎藏、金刚两部密法,主持长安青龙寺坛场,教授后学,扩大了密宗的影响。日本遣唐僧空海就是惠果的门下。空海学成归国后创立了日本真言宗,被尊为“弘法大师”。日本的真言宗信徒至今系念不忘。
1.一行
一行(673—727),俗姓张,名遂,原籍魏州(治所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北),是唐初名臣剡国公张公瑾的后裔。一行未出家前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名闻遐迩。武三思慕名欲与交往,一行逃匿以避之,不久,从嵩山普寂禅师出家。一行先跟随善无畏,一边学习,一边充当翻译密经的助手,领悟颇多,后作《大日经疏》二十卷,为密教在中国正式传授的标志。此后又随金刚智学习金刚界密法,也深得其要。由于一行后来奉朝廷之命修造新的历书,殚精竭虑,耗时费神,新历造成不久便去世,所以没有时间和精力在密宗法系的传承上作进一步的发展。
一行淡泊名利,一心好学,曾经四处求访善知识。如远赴浙江天台山求学算术,至今天台山国清寺还有遗迹,为一方名胜。开元五年(717),玄宗令一行的族叔奉诏书诏一行赴内宫,在光太殿问以安国抚人之道,同时又亲自用宫籍名册对一行的博闻强记进行了考试,结果非常佩服。开元九年(721),太史频奏日食不效,诏令一行负责改造新历。一行测黄道星度,写《复矩图》,造黄道游仪、浑天仪,派太史官远赴安南(今越南)、蔚州(今河北省西北)等地测量日影。花费了六年的时间,经过精心的研究,编写成《开元大衍历》五十二卷。在我国采用西历之前,一直沿用的是《开元大衍历》的体例和格式。开元十五年(727)十月,一行随驾新丰,不幸病逝。玄宗亲书碑文于石,诏葬铜人原,出内库钱五十万为之起塔,又赐绢五十匹为植塔前松树,谥曰“大慧禅师”。
2.惠果
惠果(752—805),俗姓马,据《惠果行状》记载,惠果是京兆万年人(今西安市东部)。惠果九岁从不空弟子昙贞学习,在青龙寺出家,十七岁随昙贞入内道场,二十岁在大慈恩寺受戒。据《惠果行状》记述,不空对惠果评价很高,见后认为可教,说:“吾于南天竺国散花得此尊,如今无异。异于吾后,弘传总持大教,如我无异。”就传授了惠果大佛顶随求真言及传法阿阇黎之位。惠果不但熟悉金刚界密法,也跟随善无畏弟子玄超学了胎藏界密法和苏悉地法。
惠果的学问人品都得到了朝廷的重视。代宗敕令惠果为内道场持念僧,曾赐紫衣褒扬。惠果辞之,云当年先皇玄宗曾赐紫衣于师尊不空,弟子不敢与师父并肩。代宗赞之不已,称有国师之德行,特别改赐褐衣。
不空之后学贯金刚、胎藏两部密法者,只有惠果一人。其“金胎不二”的思想是对密宗教义的新的发展,作有《十八契印》、《阿阇黎大曼荼罗灌顶仪轨》、《大日如来剑印》等。《十八契印》是其代表作,论述密教修持的根本形式。惠果后在青龙寺东塔院设灌顶道场,教化颇盛,门下弟子众多,著名者有惠应、惟尚、义满、义操等,外国有日本遣唐僧空海、诃陵国辩弘、新罗国惠日等。代宗敕令惠果为内道场护持僧,德宗、顺宗也优礼维渥,经常奉诏入宫为皇族说法,后世称为“三朝国师”。永贞元年(805),惠果于青龙寺去世,空海奉敕为撰写碑文,初葬白鹿原,后迁原下表蔺村,并起塔供养。
3.空海
空海(774—835),惠果弟子,日本真言宗创始人,日本朝廷敕赠“传灯大法师”号。日本赞岐国多度郡(今香川县善通寺市)人。俗姓佐伯氏,母姓阿刀氏,幼名真鱼。十五岁至京都随舅父学习儒学,后入大学明经科,十八岁发表《聋瞽指归》,评判儒释道三教。十九岁入佛门,师事勤操法师,法名教海、如海。两年后在奈良东大寺戒坛院受具足戒,改法名为空海。
唐德宗贞元二十年(804,日本延历二十二年),空海奉命随日本第十七次遣唐使团来唐。途中遭遇海风,辗转漂流一个月后,才于八月十日在福州长溪县海口(今福建霞浦)登陆。十月,得到唐朝官府批准,随使节藤原葛野等一同入京,十二月二十三日到长安。
次年二月,遣唐使团回国,空海被安置在西明寺。空海在长安遍访问名寺高僧,于大兴善寺得知惠果为密法教授师,于是赴青龙寺拜谒惠果,求学密法。永贞元年(805)六月,空海入灌顶坛,受胎藏法,不久又受金刚界灌顶,承接传法阿阇梨位,密号“遍照金刚”。给空海授法之后,惠果即去世,空海又随般若三藏和牟尼室利三藏求学新译经法。
宪宗元和元年(806)八月,空海与日本留学生橘逸势搭乘遣唐使判官高阶远成的官船返日本,随船一起带回了大量的密宗经像法器等唐朝物品。综合空海的《御请来目录》,空海带回日本的物品有:不空等新译的密教经典一百四十二部、二百四十卷;梵字真言赞等四十二部、四十四卷金刚界、胎藏界曼荼罗和祖师影像等十幅;其他的经论章疏还有两百多部,约六百多卷。其中特别有惠果的传法付嘱物:计有佛舍利八十粒,雕刻白檀佛菩萨金刚像一龛,白碟金刚界三昧耶曼荼罗一百二十尊,金铜钵子一具二口,五宝钵子一具二口,牙床子一口,白螺贝一口。据说这些传法物品是金刚智从印度带来,后来传给不空,不空又传给了惠果。另外惠果还赠送给空海不少法器,如五宝钴铃、五宝五钴铃、五宝三摩耶杵、五宝独钴金刚杵、五宝轮、金花银阏伽盏、金刚盘子等,这些法器是大唐朝廷专门的供奉制造工匠杨忠信、赵吴新所造。这些法器至今还保存在日本,是日本国家级的“文化财”。
空海回到日本后,向天皇献上从大唐带回的物品,在京都久米寺讲《大日经》,不久敕令允许弘通真言宗。在嵯峨天皇的支持下,空海入宫讲论,力挫华严、天台诸家。日本弘仁元年(810),住高雄山寺,补任东大寺别当之职,传授金刚、胎藏两部大法。弘仁七年(816),嵯峨天皇敕赐高野山修建寺院,号金刚峰寺,后又赐京都东寺,与高野山同为永久之密教道场。东寺又称教王护国寺,建筑形式与布局,以及佛像造型,悉仿照长安青龙寺。空海从大唐带回的经像法器都珍藏在这里,也以这里为传扬密宗的根本道场,所以空海从青龙寺直接传承的真言宗一系也被称为“东密”,以与最澄的“台密”相区别。天长五年(828),空海创建综艺种智院,教授道俗弟子各种学问,是日本最早的私立学校。承和二年(835)三月二十一日,空海去世,后追赠大僧正,贞观六年(864)赠号法印大和尚,醍醐天皇延喜二十一年(921),追谥“弘法大师”。
空海博学多才,著述宏富,佛学上有《辩显二教论》、《秘藏宝钥》、《付法传》、《请来目录》等,文字学有辞典《大悉昙章与篆隶万象名义》,文学有《文镜秘府论》、《性灵集》等,书法方面留有《风信帖》、《灌顶历名》等墨宝,对中日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