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藏传佛教信仰是大多数藏族人的精神支柱
佛教发展历史悠久,体系严密,影响深远,对世界和人类的许多问题作出了自己的解答。藏传佛教同样给信徒提供了自己的世界观、价值观,解答了人生的意义,受到信徒们的遵循,且成为大多数藏族人的人生指南。信徒的许多宗教行为都是为来世美好的憧憬作准备。
佛教承认有各种生命形态,承认鬼神的存在。藏传佛教将藏区的地方神灵纳入到该体系之中,并注入了佛教的精神。无论以什么面貌出现,但人们相信神的能力大于凡人。因此,祈求神灵保佑,是藏传佛教信徒共有的心态。
佛教对精神、物质的看法及人生的意义等方面,同样深深影响着当代的藏族人。
与历史上相比,当代西藏不断经历着现代文明的冲击,尤其是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世界观不再是整齐划一的。宗教的神圣性在减退,宗教有边缘化的趋势。
(二)佛教思想对藏族社会伦理道德的影响
每个民族的伦理道德往往缘于其传统的文化,而在历史上,藏传佛教作为藏族文化的核心,藏族的伦理思想、道德实践与佛教文化息息相关。藏传佛教为人们提出了较为完整的道德规范,并通过宗教信仰强化了规范的约束力,甚至上升为法律效力。在当代,西藏佛教的伦理思想仍然是人们的行为规范,成为判断人们行为的标准。
藏传佛教利益众生、行善止恶的道德观念和道德实践,在建设和谐社会及社会的团结稳定等方面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样,藏传佛教的理道德观念与现代社会公民的道德观念、公民的义务并不矛盾,这也是藏传佛教在现代社会能够存在、延续的重要原因。
(三)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影响及存在的长期性
西藏原是全民信教,现在就藏族而言不能说是全民信教,因西藏在和平解放以后,培养了一大批藏族干部、共产党员,很多人成为无神论者。但是,占藏族人口绝大多数的农牧民仍然是藏传佛教的基本信徒,虽然他们之中信仰的程度有差异,然均具有一定的宗教信仰或者宗教观念。藏传佛教作为一种历史文化现象和一种现实存在,在当代的西藏社会仍然是一种巨大的潜在力量,发挥着诸多的社会功能。
藏传佛教是藏族传统文化的核心,而信仰习俗与民族习俗融为一体,宗教文化仍然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体,宗教文化与民族文化重叠在一起,不分彼此,意味着藏传佛教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并根植于民族文化之中,因而它的存在也将是长期的。
(四)藏传佛教宗教上层人事的社会地位
藏传佛教的高僧大德历来在藏族社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高僧大德去世后形成了活佛转世系统,并往往成为某一寺院的寺主,或某一地区的宗教领袖。自上个世纪80年代恢复活佛转世制度以来,使许多著名的活佛转世系统又得以延续。
当代西藏的许多活佛在藏传佛教的事务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有的担任佛协的领导,有的担任民管会的主任,受到僧人的爱戴。
除了转世活佛外,一些品学兼优,精通显密的高僧大德也会受到信徒们的尊崇。
(五)宗教信仰成为公民个人的私事
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贯彻实施,使公民完全享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在旧西藏不存在选择信仰与否的问题。在当代西藏,寺院主要作为一种宗教活动场所,举行宗教活动,信徒参加与否完全出于自愿。平时的宗教活动由信徒自己决定,不会受到宗教团体的干涉。因此,在当代西藏,人们在宗教活动的参与、钱财的支出等方面,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家庭之间、个人之间、城乡之间,对宗教信仰政策的了解,以及显示出的宗教热情和参与程度均有所不同。因此,真正意义上的宗教信仰自由已成为事实。
家长在培养孩子途径的选择上,绝大多数愿意选择学校教育。就已经成为宗教职业者的青年僧人而言,同样拥有还俗的自由,这种现象在许多寺院中曾发生过。
如果作纵向比较,当代西藏民众的宗教信仰有所淡化。如果与内陆地区作横向比较,西藏仍是宗教信仰十分浓厚的地区。
(六)藏传佛教积极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1.僧人关心藏传佛教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西藏社会进入了一个较快的发展阶段。以藏传佛教为主的传统文化的发展迎来挑战,但同时又迎来机遇。与民主改革前相比,藏传佛教在西藏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新的特点,寺院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密切。
政府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制度要相适应,宗教必须要维护国家的统一,维护人民的利益,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民族团结。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对现时代藏传佛教的发展起着导向作用,并推动着藏传佛教的改革力度,使之在发展的过程中跟上时代的步伐。
2.寺院推进民主化管理
推进民主化管理,是当代藏传佛教发展的一个重要变化。封建法规及特权已在寺院中彻底废除。民主化管理虽然处于探索阶段,但它的意义在于民主、平等的现代观念进入了古老的寺院,拉近了与现实社会的距离,使普通僧人也有了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
3.僧人喜欢学习和掌握现代知识
与传统的僧人相比,现在僧人的知识结构在发生变化,寺院组织的政策法规学习,使僧人的法律意识、政策观念在不断的增强。同时,年轻僧人对现代文化知识有着强烈的兴趣,除了藏语以外,自学汉语和英语的也不在少数。
现代的电器产品已进入许多僧人的生活中,对他们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许多寺院允许僧人观看健康向上的电视节目,使僧人了解世界有了一个新的窗口。个别僧人拥有电脑,并可熟练地使用和上互联网。利用一切现代科技产品为宗教的发展服务,是当代国内外的一个趋势。现代的通讯工具手机,在拉萨地区的僧人中已经比较普遍了。有些僧人掌握了开车等技术。总之,要适应现代社会,寺院管理及教育制度需要有一个现代化的过程,且目前已现端倪。
(七)藏传佛教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
西藏的许多藏传佛教寺院历史悠久,不仅是重要的文化遗产,而且已成为西藏重要的旅游资源。
旅游业的发展,除了带动西藏的经济发展外,对藏传佛教寺院也有积极的影响,寺院从封闭走向了开放,僧人也可更多地了解现代社会。
(八)僧人队伍年轻化
现在西藏的僧人队伍普遍以中青年为主,大多数是上个世纪80年代宗教政策恢复后出家为僧的,此前出家的健在者也都在六七十岁以上,僧人队伍的年轻化也是当代藏传佛教发展中的一大特征。
在僧人队伍年轻化的同时,又出现一个新情况,由于国家政策规定未年满18周岁的公民要接受义务教育,不能出家为僧。因此,在西藏的寺院中少年僧人很少。对此,许多老年僧人担心,长此以往寺院将后继无人。认为只有从小在寺院中接受熏陶,才能培养出戒行精严的高僧,才能接受完整的佛学教育,否则l8岁以后才出家为僧,唯恐难以忍受寺院的清苦生活。
(九)西藏佛教与两岸四地内之间的联系不断加强
近年来,随着西藏社会的改革开放,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对包括藏传佛教在内的西藏文化有了了解。甚至在内地和港澳台的民众中有不少藏传佛教的信仰者,不少西藏的高僧大德在内地有汉族弟子,这是近年来藏传佛教出现的一种新情况。内地来藏信徒往往较为富有,布施的份额较大,为寺院的修缮等提供了一定的帮助。这种现象的出现,其意义不仅限于信仰层面。一方面说明藏传佛教的内在魅力,一方面也加强了藏传佛教与外界的交流,同时也增强了民族之间的了解和团结。
西藏社会千百年来的政教合一统治,使宗教渗透到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民俗等各个领域。因此,在西藏解决好宗教和民族问题是重中之重。
在西藏解决好宗教问题,关系到反对分裂,维护祖国统一,国家安全,加强民族团结,顺利进行西藏跨越式发展等重大问题。同时,积极引导西藏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新时期西藏宗教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大课题。
1.宗教信徒应当成为爱教爱国者
热爱祖国,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反对“西化”、“分化”,加强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宗教历来在形式上似乎是超政治的,但事实上不可能脱离政治。因此,我们在观察宗教问题时,要善于区分宗教与政治的关系,分清是非;旗帜鲜明。维护祖国统一,拥护党的领导,这是一切社会组织和每个公民的最基本的政治要求。
2.宗教信徒应当成为优秀文化的传播者
宗教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种积淀,其中存在着不少优秀的东西,在哲学、艺术等领域留下了很多优秀遗产。但它作为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也留有不适应现代社会的糟粕和陈规陋习。所以对待宗教文化,必须批判地继承,汲其精化,去其糟粕。我们应该科学地对待宗教文化,寺院应当成为弘扬优秀文化的场所,每位僧尼应为成为优秀宗教文化的传播者。
3.宗教行为和礼仪必须适应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
每个宗教都有不同的教义教规和礼仪,但是,其中的一些礼仪的确存在着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问题。比如宗教节日多,活佛和僧尼多,这些现象加重了人民的负担,阻碍了藏区社会的发展。再说,近年来某些地方出现跨地区的宗教活动,一旦被他人所利用,往往影响社会稳定。作为西藏这样一个民族和宗教问题突出且社会影响很大的地方,宗教作为社会的一部分,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4.发展是解决宗教问题的基础
发展是解决西藏所有问题的基础,也是解决西藏宗教问题的基础。佛教在西藏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与各个历史时期的经济制度相联系,形成独特的经济实体。宗教问题从来就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与经济、政治等方面相互交替,关系密切。在以发展来解决西藏宗教问题的过程中,要防止偏面追求经济效益,忽略政策原则。作为西藏社会一部分的各寺院,也应为西藏经济建设作出努力,弘扬宗教文化中有利于社会发展和健康文明的内容,调动其积极因素为社会发展和稳定服务。
5.科学管理是西藏宗教祥和及适应社会的关键
任何宗教活动都应当在法律所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在西藏,一些寺庙存在管理薄弱,民管会分散,寺规不规范,不健全等诸多因素。编内僧尼管理混乱,戒律松弛,教风不正的情况比较严重。有的僧尼是非不分,成了反动势力的工具,干扰正常宗教活动,扰乱社会秩序。
在西藏各寺庙编外僧尼较多。据调查,三大寺庙超编僧尼有600多人,其中大部来自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外地来僧尼绝大部分以学经为目的,遵纪守法,但也有极少数不常在寺庙学经,披着宗教外衣,借高僧活佛之名进行非法宗教活动,骗取农牧民的钱财,影响极坏。
修行是藏传佛教较高层次的一种文化的追求。西藏各地修行僧尼较多,且流动性大,而且修行内容和时间也不一样,给宗教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和难度。
僧尼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普通公民一样有遵守法律,受法律保护的权利与义务。僧尼们作为教职人员,在享受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前提下,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宗教活动,有维护正常宗教秩序的责任。
加强编外僧尼的管理。西藏是编外僧尼、游方僧尼最多的地方。编外僧尼和游方僧尼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寺庙和社会的稳定。编外僧尼无论来自何地何寺,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宗教政策,必须经当地有关宗教管理部门批准,并应持宗教部门颁发的从业证书。必须加强对编外僧尼的属地管理和依法管理。
加强对僧尼的爱国主义教育,僧尼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义务。爱国主义教育要讲藏族的发展史、讲科技、讲法律、讲宗教政策,讲爱国护教的统一性。
总之,宗教适应社会主义社会有利于寺庙自身的发展,适应本身是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历史上似乎还没有出现过超越现实制度的宗教,也没有脱离经济而生存的宗教。从宗教的复杂性、民族性、国际性来看,它又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团结和社稳定。因此,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使宗教成为稳定的因素,意义重大。
(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