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七年四月三日,陕西法门寺地宫面世,帝王供佛的数千件奇珍异宝轰动海内外。
特别目睹那金碧辉煌的唐宫系列茶具,茶学家们就不仅仅是发思古之幽情了,自此掀开了大唐茶文化研究新的一页……
对于“文化”的解释有数百种之多,本文择其一种,即“文化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茶文化是茶带给人类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以东方古典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的中国茶文化缺少科技文化的特色,倒更靠近人文文化,乃至茶事成为华夏一大人文景观。我们正是由此视角切入以观照大唐茶文化。
一、唐代茶事
中国封建社会由于其超稳定结构,历时达两千余年之久,特别漫长。纵观历史,其黄金时代当推大唐。
李唐王朝三百年,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细而言之如外交、外贸、丝绸、城市建设、佛教传布、文学艺术等等方面,皆达到新的高度,使唐代社会异彩纷呈,某些项目简直是“前无古人,后元来者”,堪称“中华之最”,故史称“盛唐气象”。
就如茶事而言,自“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后三千余年,迄至唐代才有真正的大发展。
唐代,野生茶树已普遍实现人工栽培种植,据陆羽《茶经》所载,全国植茶区遍及42州郡,划定山南、淮南、浙西、剑南、浙东、黔中、江南、岭南等八大茶区。据陈椽《茶叶通史》的估算,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全国产茶200万市担,人均竟达3.64斤,创历史最高水平。制茶工艺有了新的突破,发明了蒸青制茶法,较之魏晋的采叶作饼前进了一大步。唐人用蒸青法制作饼茶(或团茶)和叶茶,使茶叶成为人们喜用的饮品,茶之食用、药用功能渐渐退居次要。为了不辜负茶的好品质,唐人也特别讲究烹煮茶叶的方式,简单的煮而食之为人所耻笑,乱添佐料亦被视为“沟渠中废水”。从有关资料看,唐人烹茶大体有两种方式:
一是陆羽《茶经》所述的“煮茶法”,其法是投茶于釜,煮而饮之。操作程序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投茶、分茶、饮茶。
二是陆羽《十六汤品》所载的“庵茶法”,其法是撮茶末入盏,注汤击拂。操作程序是炙茶、碾茶、筛茶、煮水、撮茶入盏、注水入瓶、注汤入盏、击拂、饮茶。
煮茶法为前朝烹茶方式的推陈出新,阉茶法不失为一种创造,并开宋人饮茶法之先河。资料表明,唐人饮茶仍多用煮茶法。
为了提高饮茶水平,唐人发挥聪明才智,在改进种、采、制、饮的工艺同时搞开了工具革命。蒸青饼茶的七道工序“采、蒸、捣、拍、焙、穿、封”皆有适用工具,且配套成龙。当然并非全由唐人所造,但是唐人改进并创新成当时面貌。《茶经二之具》载有19种饼茶采制工具,包括:
采茶工具:篮;
蒸茶工具:灶、釜、甑、箪、叉;
捣茶工具:杵、臼;
拍茶工具:规、承、詹、芘莉;
焙茶工具:启、朴、焙、贯、棚、育;
穿茶工具:穿;
封茶工具:育。
制作这些工具的材料很普通,不过竹、木、泥、石、铁、纸而已,就地取材,制作简便,便于在广大茶农中推广使用。
随之而来的是煮茶、饮茶器具的系列化,茶具与食具混用的时代最终结束。陆羽《茶经四之器》载有28种茶具,包括:
生火用具:用炉、灰承、笞(ju)、炭*(左木右过)、火筴;
煮茶用具:鍑(釜之大者也)、交床,
制茶用具,夹、纸囊、碾、佛末、罗合、则;
水具:水方、漉水囊、瓢、竹夹、熟盂;
盐具:鹾(cuo)、簋(gui)、揭;
饮茶用具:碗、札;
清洁用具:涤方、滓方、巾;
藏陈用具:畚、具列、都篮。
因为茶事的兴旺发达,唐人渐渐萌生“名牌意识”。特别讲究的茶人,饮必名茶,煮茶之水必是名泉。陆羽总结广大茶人的看法,评定了天下名茶、天下名泉。《茶经·一之源》对八大茶区粗评,定为“上、中、下”三等,又具体到一地,根据土质、气候、生长情况的优劣,如他说“上者生烂石,中者生砾壤,下者生黄土”,又说“野者上,园者次。阳崖阴林;紫者上,绿者次;笋者上、芽者次;叶卷上,叶舒次”。作为茶类,有“天子未尝阳羡茶,百草不敢先开花”,“蒙山顶上茶,杨子江心水”等等说法,阳羡茶、蒙顶茶是上了唐代名茶谱的。陆羽还评定天下之水,排了座次,庐山康王谷水帘水为水状元,由此引发了一场“品水公案”,千余年后才由乾隆皇帝一锤定音。
值得一提的是,连“茶”的名称也是由唐玄宗御批定夺的,成书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的《开元文字音义》正式将“荼”去掉一笔写成“茶”字。
唐代是全方位开放的社会,茶文化亦沿丝绸之路传播国外,茶也成为与毗邻国家交往的一张牌。
唐代茶事也以一个侧面反映了唐代经济文化建设的巨大成就。
二、茶与唐代社会
茶事的兴盛大大提高了茶在唐代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渗透到方方面面,发挥多方面的作用。择其要者有如下数端:
一、开源 唐代茶叶种植面积宽,产量高,唐·封演的《封氏闻见记》载:“茶自江淮而来,舟车相继,所在山积”。唐·李肇《唐国史补》云:“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出”。大路货价贱但量多,名品量少但价昂,这必然给茶农带来可观的收益。朝廷实行茶税制度,为国家开了滚滚财源。据考,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全国产茶高达100万老担(约10万吨),茶叶产值突破400万贯,茶税收入高达40万贯。茶农成为庞大的阶层,人数众多。文宗李昂太和九年(835年),为抗伐苛民太苦的榷茶制度,江南茶农打死了榷茶使,演出一幕雄壮的历史话剧“甘露事变”,为茶农斗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这从另一角度看,茶叶经济既关于国计,也关于民生,其经济地位不可小觑。
二、节流 中唐酒道大行,耗粮日渐增加,人口也日渐增加,贞观初年(约627年)全国约300万户,到开元二十八年(740年)增至841万户,翻了一番多,可粮食生产自安史之乱后一蹶不振。朝廷惊呼“廪食方屈”,肃宗乾元元年不得不无可奈何地在长安发布禁酒令,代宗广德二年(764年)进一步限制全国卖酒户数,以节约粮食,确保人民生活之必需。当时酒价是茶价的六倍以上,饮酒开支太费,连在京城任左拾遗的杜甫也发出“街头酒价常苦贵”的叹息。朝廷一边禁酒一边提倡饮茶,以茶代酒,这于国于民皆有莫大益处。
三、敬贡 茶是唐代重要贡品。《唐书·食货志》载:李隆基“天宝(742~755)中,南岳贡茶,官符星火催春焙,山农苦之。”李适贞元五年规定湖州贡茶分五等,第一等是“急程茶”,必须于清明节前陆运京城,十日行程四千里,为了皇帝尝口鲜,累坏了茶农和驿骑。玄宗为让宠妃杨玉环吃到四川涪陵的鲜荔枝,开辟了“荔枝路”,李适开辟的则是“贡茶路”。因皇帝及权臣嗜茶,无形中又开了一条升官之途。时人讥之曰:“父贵因茶白,儿荣为草朱”。还有一说:“穷春秋,演河图,不如载茗一车”。
四、和亲 茶多子,多子多福,故茶多在婚仪中作聘礼,乃借此象征意义。唐代民俗是否如此,尚不可考,但贞观十五年(641年)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西藏王松赞干布时,陪嫁物中就有茶叶。《西藏政教鉴附录》称:“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此后,饮茶习俗传入并蔚为时尚。李肇《唐国史补》卷下载:
常鲁公使西蕃,烹茶帐中,赞普问曰:“此为何物?”鲁公曰:“涤烦疗渴,所谓茶也。”赞普曰:“我此亦有”。遂命出之,以指曰:此秦州者,此舒州者,此顾渚者,此薪州者,此昌明者,此浥湖者。
赞普竟有如此多的内地名茶,足见西藏茶事大兴,自应归功于茶和亲之功。
五、输边 《封氏闻见记》载:“按此古人亦饮茶耳,……始于中地,流于塞外”,饮茶习俗由南向北推移,并远及边陲。为了满足边民这一嗜好,茶叶作为商品开始销往边疆。与回纥长达数个世纪的“茶马交易”自唐代就已开始。以奶与肉食为主的边民得茶之大益,竟达到“茶为食物,无异米盐”的程度。以茶输边不仅福惠边民,也加强了国力,实乃固边良策。
六、外交 唐代有海陆两条丝绸之路,沟通海外诸国,频繁地友好往来,长安实已成为世界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作为国际交往的商品和礼品,除了丝绸,还有茶叶,茶叶是唐朝廷手中一张迷人的外交牌,它的作用非大刀长矛所能取代。丝绸之路在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丝茶之路。饮茶习俗大约在唐代就已东渐日本、南达东南亚某些国家、西到西亚并续传北非、南欧。
七、奉佛 唐代僧人本有种茶、制茶、饮茶的传统,茶佛一味,茶也就便成为沙门规定的供养品。《入唐求法寻礼行记》载:贞元八年六月八日,天竺高僧释智慧奉旨入西名寺译佛经,所得赏赐就有“茶三十串”。唐懿宗曾亲自为僧彻大师作“赞呗”(法事之一项),内有“十供养赞”,其中有一项茶供养。唐僖宗竟以价值昂贵的金银茶具一套礼敬佛祖。沙门亦设茶堂、茶寮,配备专职茶头、施茶僧,以茶礼待善男信女。
仅此几端已说明茶之功已远非涤烦、止渴、醒脑、健体,在盛唐获得超常发挥,游刃于唐代社会的旮旮旯旯,扮演不同角色,体现多种功能,实在是大自然造化的灵物。
三、唐代茶文化圈
唐代是茶人众多的社会,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因他们文化属性不同,自然而然结成四个茶文化圈。
文人茶文化圈的主体是活跃在文坛的诗人和古文家,还包括画家、书法家、音乐家、舞蹈家。就诗人而言,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有白居易、卢仝、皮日休、刘禹锡、柳宗元、姚合、温庭筠,韦应物、陆羽、岑参、皎然、齐己上人等诗界名流,无不囊括在内,如李白写下了仙人掌名茶诗,杜甫有茶诗3首,白居易50首,并自称“茶叶行家”,皮日休写《茶中杂咏》十首与陆羽唱和。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是古今茶诗的扛鼎之作,传为千古绝唱。诗体有律诗、绝句、宫词、宝塔诗、联句,题材包括咏名茶、咏煎茶、咏饮茶、咏茶具、种、采、制、饮、茶礼、茶功,无不涉及。可以说,在唐代不饮茶做不了名诗人,名诗人不能不写茶诗。画坛亦关注茶事,现存的唐画中与茶有关的《明皇合乐图》、《宫乐图》,还有阎立本的《萧翼赚兰亭图》等,共四幅。
文人雅士们不仅仅是吟诗、作茶画,还著茶书,总结茶艺。他们还参与评茶评水,参与培植名茶,如宜兴贡茶的培植就有出任常州刺史的文人李栖筠一份功劳。
文人的茶事活动还有辟茶室、办茶宴。大历八年(773年)由湖州刺史颜真卿出资,陆羽、袁高、皎然共襄此举,在杼山创建茶室“三癸亭”。办茶宴更是文人热门的雅事,如皎然的“重九茶宴”,吕温的《三月三日茶宴序》,钱起的《过长孙斋与朗上人茶会》、《与赵莒茶宴》,都是记文人茶会、茶宴实况的诗文佳作。
文人茶文化圈的活动地域主要在江南名茶产区和文人相对集中之地,长安更是文人茶文化圈的中心之所在。
僧侣茶文化圈的主体是数十万僧人,其代表人物有一身兼二的诗僧陆羽、皎然、齐己上人,王维修禅宗大概要算上一个,还有陆羽的老师智积和尚,怀海和尚,灵一和尚等人。智积是陆羽学习茶艺的入门师,怀海制定《百丈清规》列入“三奠茶”,灵一留有茶诗“野泉烟火白云间,坐饮香茶爱此山”,赵州和尚更以“吃茶去”为禅宗悟道机锋。茶佛本来就缘份很深,俗云:“吃茶是和尚家风”。北方茶事更是僧人带动的结果。《封氏闻见记》云:“南人好饮之,北人初不多饮。开元中,泰山中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
唐代僧人对茶文化贡献很大,茶由野生变人工培植最先始于僧人,他们利用寺庙土地大种寺园茶。制茶、采茶、饮茶无一不包含僧人的创造。他们办茶会,行茶礼,创名茶,采贡茶,写茶诗,著茶书,又提出茶德主张,从而大大丰富了唐代茶文化的内容。没有僧人,便无中国的茶文化,更无中国茶道。
僧侣茶文化的活动范围自然是僧侣居住地,多在名山古刹,佛门胜地,如法门寺,当年僧人茶事定是相沿成习,中规中矩,颇具大唐文化的色彩。没有这个基础,唐僖宗岂肯以系列金银茶具奉佛并最后封入地宫。
无独有偶,中国茶文化东渐日本也是高僧鉴真和日本和尚空海、最澄担任茶使者,并由寺庙开始波及全社会。
大众茶文化圈的主体是人数众多的平民百姓、贩夫走卒。《封氏闻见记》说:“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嗜茶的程度已是“……溺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不仅形成“比屋之饮”的盛况,还出现了煎茶铺。这是唐茶文化的群众基础,最主要的茶叶消费者,最庞大的饮茶集团。没有他们,茶事不会持久,靠茶充实国库、输边、和亲等等皆是一句空话。
宫廷茶文化圈的主体是上层社会的帝王将相、皇亲国戚。他们人数不多,但代表“官本位”,于茶文化的走向有某种决定作用。天下名茶由他们首肯,天下名泉由他们定夺。这是一批刁钻的茶叶消费者,他们的好恶左右名茶的生产,不断刺激茶农提高茶叶的品质,从这个方面看,他们也是发展中国茶文化的功臣。他们自己的创造则是茶政、茶税和贡茶制度。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唐茶具有风炉、火箸、调达子、茶碾子、碾轴、贮茶盆、盐台、银笼子、茶托、茶盏等,有烹煮器、点茶器、碾茶器、贮茶器、贮盐器、烘焙器、饮茶器,质地是金银和琉璃,虽不够二十四事,但粗具系列,其价值之昂贵令人咋舌。这套茶具是唐宫廷茶文化的实物证据,虽有背于陆羽俭德的主张,但于帝王身份是很相称的,连普通茶具也不同凡响,也足以显示大唐雄风。它反映了唐宫茶文化的内涵是崇佛,崇金贵银,夸富夸贵。用这套茶具烹的茶品当是苏廙所言的“富贵汤”。供养入唐僖宗虽虔诚奉佛,但他忘了佛门尚俭,面对如此奢侈的茶具,佛又岂敢享用?皇帝心中无佛也无茶,只有他至尊至贵的自己,这也符合中国文化的特点,皇帝才是天上、地下真正的最高主宰。
这四个文化圈到后来衍化为四种茶道,即雅士茶道、禅宗茶道、世俗茶道、贵族茶道。(见丁文:《中国茶道》)
四、唐茶道的形成及历史地位
“茶道”一词最早见于《封氏闻见记》:
楚人陆鸿渐为《茶论》,说茶之功效并煎茶炙茶之法,造茶具二十四事以都统笼贮之。远近倾慕,好事者家藏一幅。有常伯熊者,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自此,“茶道”一词用了千余年,但一直无确切定义,有指茶事者,有指茶仪者,有指茶德者,有指茶业者,有指饮茶者,有指茶理者,等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而足。何谓“茶道”?《中国茶道》界说为:
茶道是一种文化艺能,是茶事与文化的完美结合,是修养和教化的好手段。据此权衡唐代茶文化,毫无疑义,业已形成唐茶道,——这是唐代茶文化的结晶和核心。
唐茶道的形成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茶文化大普及 这是茶道形成的前提条件,无唐代的“比屋之饮”亦不可能产生“唐茶道”。
二、茶艺大提高 高在何处?高到茶的制作、烹煮、饮用已非一般技术,而是一门艺术性和文化性很强的技能。唐代茶事就已成为一门艺术,追求茶美(形、色、香、味),水美(清、洁、轻、甘、洌)、器美(茶具)、火美(活火)、饮美(环境、方式)。《茶经·六之饮》指出“茶有九难”,并说:“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珠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区区茶事竟如此之难,这说明唐代茶艺已有很高水准。他们创立的煮茶法和庵茶法,他们的十六汤品,他们的品水文化,他们的名茶意识,都表明唐人制茶是艺术,煮茶是艺术,饮茶更是艺术。
三、茶文学大繁荣 如前所述,出了一批茶诗,这些茶诗包含文化人对饮茶的思考,从各个侧面表现了唐茶道应具备的丰富内涵,如对饮茶环境的要求,对大自然的回归,对茶功的赞扬,对茶德的追求,对饮茶神奇效果的向往等等。因文化人的悟性,使饮茶渐渐由口腹之欲升华为精神享受。不仅得茶之味,还得茶之神韵。
四、茶学专著面世 公元780年前后,陆羽完成了《茶经》三卷的写作,这是中国茶学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它标志着唐代茶道的形成,标志着中国茶学已成为一门独立学科。此后,裴汶的《茶述》,张又新的《煎茶水记》,温庭筠的《采茶录》,苏廙的《十六汤品》,相继问世,扑腾得唐代茶学界红红火火。
五、饮茶有了仪规《茶经》对业已形成的饮茶程序作了总结,在《六之饮》中写道。“天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各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行”就是传碗递盏,一“则”茶汤分而饮之,以茶会友,创造一个和谐、宁静的气氛。日本茶道正是以此为滥觞。当然,陆羽制定的饮茶程序是“通用程序”,宫廷茶、禅茶、茶宴、茶会又是何等情形,有几规几式,尚待研究。今人再现古代茶事务求符合历史的真实,不可刻意加工,有失本来面目。
六、饮茶有了“道”与“德”的标准 陆羽对饮茶人的要求是“精行俭德”。湖北陆羽研究会的欧阳勋先生将其概括为“五字精蕴”,即“清、和、俭、怡、健”,含义是清心养神、和气安性、俭德精行、怡情励志、健体长寿,和日本茶道的“和、敬、清、寂”大体相同,唐末刘贞亮比陆羽前进了一步,提出茶有“十德”说,即以茶散闷气,以茶驱睡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涉及茶功、茶礼、茶德的方方面面。
因此我们确认:中国茶文化发展到唐代,升了一个层次,正式形成了“唐茶道”。
“唐茶道”是中国茶道第一个里程碑,开茶道历史之先河。由于它是大唐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粒璀灿的明珠,它和大唐文化同等的灿烂辉煌。它起点很高,所以宋明茶道只能沿陆羽开拓的路向前跨进一小步,只能有所损益,却无法超越它的高度,正如同后世人写“唐诗”无法比李、杜、白写得更好是同样一个道理。
五、大唐茶文化与法门寺学
现在我们回到文头的小序上。1987年4月3日石破天惊,法门寺地宫文物重见天日。地宫内数千件文物有三大类:佛教文物、唐代丝绸、唐宫廷系列茶具,颇有意思的是唐代法门寺竟是唐代佛教文化、丝绸文化和茶文化的交汇之处。
这决非偶然。茶文化与佛教文化虽然理论不同构,文化不同源,但僧人发现“茶中有佛”,其物性俭,平和,驱睡魔,可抑制性欲,有利于丛林修持,以茶奉佛便顺理成章了,茶入佛门也“见性成佛”,多了几分禅意。两种文化便殊途同归了。
茶文化和丝绸文化都是本土文化,同源不同构。茶发乎神农氏,丝绸则是黄帝时代的“专利”。但它们是“哥们”,在唐代常结伴沿丝绸之路远行。
“法门寺学”只是一个设想,若此学成立,它的主要内容将是以上三种文化,有别于“敦煌学”的框架。
我们法门寺博物馆将充分利用这次划时代的发现,揭开大唐茶文化特别是唐宫廷茶文化的神秘面纱,并将对大唐茶文化作深入的研究,以推进中国茶学向前发展。
小 结
一、唐代已开始普遍栽培种植茶树。饮茶成为时尚,以陆羽煮茶法为主要方式,还有庵茶法。为提高采制品饮的水平,有了方便适用的采制工具和系列茶具。饮茶的普及和贡茶的出现,便有了名茶、名水。“茶”字被确认,种种别称归为一统。茶和茶文化开始向海外传播。
二、茶进入唐代社会,起到开源、节流、敬贡、和亲、输边、外交、奉佛等多种作用。
三、大唐茶文化有四个茶文化圈,即是:文人茶文化圈、僧侣茶文化圈、大众茶文化圈、宫廷茶文化圈。
四、唐茶道形成的标志是唐代茶事大普及、茶艺大提高、茶文学大繁荣、茶学专著面世、饮茶有了仪规、饮茶有了“道”与“德”的标准。
五、唐代茶文化的研究是法门寺学的一个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