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人类的文化,从一定意义上说,可以分为宗教文化和世俗文化两大类型。在宗教文化中,佛教文化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试图以中国汉地佛教文化体系为例,就佛教文化体系的结构与核心作一初步的探讨。我想这对于深入把握佛教文化的内在特质、基本精神、特定功能和未来走向,是有意义的。

    探讨佛教文化体系,首先要对什么是佛教、文化和佛教文化作出明确的界说。佛教,狭义地说,就是佛所说的言教,即“佛法”;广义地说,作为重大的社会历史现象,它既是一种观念形态,又是一种社会实体,它是由佛教信徒及其组织、佛教思想文化和佛教仪式制度三种基本要素构成的系统结构。文化有不同层次的意义,主要有三种:一是狭义的文化,专指艺术而言。二是广义的文化,泛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一切。三是通常意义的文化,指和政治、经济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意识形态或观念形态。我认为从不同意义上去研究文化都是有其合理性的,这里我是取第三种意义论文化。由此,我认为所谓佛教文化,就是指佛教的意识形态、观念形态,也就是主要指佛教的思想文化部分。所谓佛教文化体系,就是由佛教诸意识形态因素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的整体。

    佛教文化体系是一种有机的结构体,其间包含着丰富而复杂的内容,表现出特定的功能。就内容的重要类别来说,有神学、哲学、道德、文献、文学、艺术、科学和社会心理等,也就是说,这些构成佛教文化体系的基本内容。

    神学  广义而言,佛教是神学的一种类型,狭义而言,佛教神学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关于佛教诸神,即佛、菩萨、罗汉的学说,其中主要是颂扬他们智慧的高超、道德的完善、神格的伟大、法力的神奇,描述他们修行得道过程中虔诚的发心、坚定的意志、艰苦的历程、圆满的成就;叙述他们对众生的说法、开导、恩赐、救度。二是关于佛国世界以及地狱的学说,如西方极乐世界无限美妙、清净、快乐,地狱则是无尽的黑暗、恐怖、痛苦。关于诸神与鬼神世界的学说,是佛教作为一种宗教的根本特征,也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

    哲学  佛教是世界上所有宗教中哲学思想最为丰富、广博、深刻、精致的宗教,其主要哲学内容有三大部分:一是人生哲学,佛教是基于对人生的观察、审视、反思而创立的,其目的是追求人生的解脱。释迦牟尼对人生的价值、人生的本质、人生的法则、人生的理想境界以及达到理想境界的成功之路,都作出了系统地论述,体现了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对人的生命归宿的安顿。佛教在后来的发展进程中,又大大地丰富了心性学说,对人的本性、本能、欲望、情感、烦恼等的形成、分类、关系、转换、心性修养的方法都作出了细致的论述,是古代心性学说最为丰富的教派。二是宇宙哲学,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由对人的观察进一步发展为对自然界的观察,佛教对宇宙万物的生成、宇宙的结构、现象与本体的关系,现象与现象的关系,不同派别都各自提出了颇有特色的学说。三是认识论。对人生和世界的认识,就有一个如何认识的问题,佛教对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认识的方法、方式、过程等问题提供了不同于一般认识论的特殊认识论形态。

    道德  佛教非常重视伦理道德实践,从一定意义上说,佛教的宗教修持就是一种道德修养。佛教把持戒看作学佛的基础,所谓戒律就是道德律条。佛教道德行为的准则是“诸恶莫作”、“诸善奉行”,强调大慈大悲、利己利他、爱人如己、自觉觉人。佛教在中国的流传中,还日益重视忠、孝,尤其是孝的观念,竭力与儒家的伦理纲常相协调。佛教的戒律如不偷盗、不妄语、不邪淫,以及所提倡的道德准则,部分地反映了调整人际关系、维护人类生存的客观需要。

    文献  佛教文献是指佛教经籍和有关著述,其中包括大藏经、中国各宗要籍、史传、经录、类书和杂著等。大藏经内容是经、律、论三部分,有汉文、藏文、蒙文、满文、西夏文、傣文和巴利语系的文本,其中又以汉文大藏经最为重要。佛教文献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总数达两万数千卷之多,是自古以来各宗派、流派、学派中拥有文献最多的,而且内容广泛,如宗教、哲学、道德、文学、艺术、历史、政治、经济、科学、民俗等无所不包,几乎涉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全部和自然科学的部分内容,是研究印度、中国乃至东方文化的不可或缺的资料。

    文学  文学和艺术是狭义文化的内容,也是一般人通常所指的佛教文化的基本内容。的确,佛教文学是灿烂辉煌的,佛教艺术是绚丽多彩的,一部分佛教典籍极富文学色彩,如《法句经》、《百喻经》、《本生经》、《佛所行赞》、《楞严经》、《维摩经》、《法华经》和《华严经》等,都是古代文学名著,上述佛典的汉译本,文笔优雅流畅,堪称翻译文学的杰作,形成了中国文学的新体裁。中国佛教中具有文化素养和文章技能的知识分子撰写的大量议论文、僧传、语录、诗歌,是出色的文学作品。同时,应当指出的是,具有高度文学性的佛教典籍为中国文学创作贡献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命意遣词的方法,以及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学说,对于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和民间文学等文学形式和艺术技巧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为古典小说《西游记》、《封神演义》、《红楼梦》等的创作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佛教的俗讲、变文,则直接推动了后来的平话、宝卷、弹词、鼓词、戏曲等通俗文学艺术的形成。禅宗影响了一部分中国文人的思想和生活,也影响到中图文学,尤其是诗的创作内容和表现方法。佛教的般若学或禅学等提倡的“言语道断”说、“顿悟”说、“现量”说、“境界”说,以及“以禅喻诗”,成为我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的重要内容。佛教还为中国文学语言宝库增添新的词汇,中国汉语史外来成语的十分之九来自佛教,许多佛教用语逐渐演化为日常用语。通过佛教传入的声明学(训诂和词汇学)还影响了汉语体系的发展。

    艺术  佛教艺术蔚为大观,从其源流来说,小乘佛教只以金刚座、菩提树等的雕画作为佛陀的象征,大乘佛教转而塑造佛像供养礼拜,推动了佛教艺术的兴盛。密教艺术则重视与宗教仪礼相结合。从一般艺术的分类来说,佛教艺术主要是建筑、雕刻、绘画、工艺、音乐等。建筑包括塔、石窟、寺院、幢等。雕刻,如印度旁遮普的阿旃多石窟、柬埔寨吴哥窟、印尼爪哇的婆罗浮图,我国云冈、龙门、敦煌等石窟,都是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绘画,佛教重视佛画,有本生谭、佛传图、壁画等。我国自南北朝以来,历代从事佛画的名家辈出,宋代以来禅画大兴,禅僧的水墨画表现出特有的风格,影响深远。工艺,主要是各类道具的制作,如尊像的庄严具、供养具、乐器等,其材料有金、银、铜、玉、石、木等,往往反映出古代最高的工艺水平。音乐,佛教音乐起源很早,但在小乘佛教时期并不发达,大乘佛教为了庄严盛大的供养法会,佛教音乐遂获急遽的发展。由于汉梵语音不同,约在三国时经过“改梵为秦”,用中国的音调来配唱经文,形成了中国佛教音乐,迄至唐代,臻至鼎盛。佛教艺术极大地丰富了中国古代艺术,是传统艺术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没有佛教艺术,中国古代艺术将大为逊色,有的类别可能成为缺门。

    科学  佛教对于医学和天文学也作出了贡献。唐代义净法师在《南海寄归内法传》中就曾经介绍过印度的医学和健身方法。我国佛教寺院多在山区,僧人兼治疾病,又重视乐善好施,济世治病,所以,有的寺院设有专科,有诊堂、药室为患者治病。有的僧人有秘方、妙术,能治某些疑难病症。佛教也重视对天象的观察,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有的僧人,如唐高僧一行就是精通历法和天文的天文学家。此外,佛教对于印刷出版和造纸技术的进步也是有贡献的。

    社会心理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潜意识,是不见于文字著作表达的内在观念、观点、愿望、习惯、趋向、追求。由于佛教的长期流播、宣传,经过历史积淀,泛化为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在中国,佛教带来的社会心理主要是轮回观念、命运观念和鬼神观念。佛教宣传因果报应理论,强调“未作业不起,已作业不失”,人们现世的一切都是前世作业的结果,而今世作业又决定来世的命运。这种业报轮回说和中国传统的报应观念相融合,长期存积在人们心理中,又形成了一种异常顽固的命运观念,人生的一切都被归结为“在劫难逃”,受命运支配。佛教以佛、菩萨和地狱、饿鬼为两极的形象结构,也在人们的心理中造成强烈的震荡,崇敬佛、菩萨,畏惧地狱、饿鬼,求神拜佛,消灾延寿,祈求来世解脱,成为俗文化层民众的普遍心理结构,并深刻地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此外,佛教最基本的戒条是不杀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提倡布施、忍辱,由此也催生人们的同情心理和宽容精神,崇尚平等博爱、助人为乐、酷爱和平。佛教文化所包含的社会心理,在历史上产生过重要的,复杂的作用。    

    上述就是我们所理解的佛教文化体系的主要方面、基本内容,这些方面、内容互相联系、互相制约而构成一个整体。其中神学是信仰的对象,哲学是理论的根据,道德是实践的准则,文献是说法的载体,文学艺术是形象的说法,科学是济世的手段,社会心理是观念的积淀。虽然不同方面文化内容和功能不同,但又是互相交渗、密不可分的。如神学与哲学、哲学与道德,以及神学、哲学、道德与文学艺术,都是交织在一起的。如此,佛教信仰的对象、理论、实践、宣传、心理各具不同功能,又融会一体,构成一种文化系统。

    佛教文化体系内容复杂,是具有层次性的结构,它的划分有多种标准和方法,我倾向于把佛教文化体系层次作两种区分,一是高层和底层两个层次,二是高层、中层和底层三个层次。

    从佛教文化的构成特征来看,一类是高层文化,一类是底层文化。所谓高层文化,是一种学术思想。属于高层次的,其特点是都有文字记载,即有文字载体,如佛教文化中的神学、哲学、道德、文献、文学、艺术、科学,都是如此,都有文字的说明,属于高层文化。所谓底层文化,是指没有文字记载的社会心理。社会心理既有内在性,又有外现性,随处可见,表现为社会行为,但因没有文字记载而显得模糊不清。这两层文化也可称为佛教文化体系的高层结构和底层结构。

    从佛教文化的价值作用来看,则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高层文化,是思想性、学术性最强,在整个佛教文化体系中居于指导和支配地位的文化,如神学、哲学、道德、文献就属于这种高层次的文化。这几类文化是佛教文化体系中的主导要素,代表佛教的基本精神,左右佛教的发展方向。二是中层文化,内容富于形象性、实用性,在佛教文化体系中居于中介的地位,如文学、艺术、科学就属于这种层次的文化。文学、艺术是神学、哲学、道德的形象表述和体现,科学如医学是配合宗教修持和教义传播的有效手段,最能直接打动信徒的心灵,感染信徒的情感,影响信徒的行动,由此而积淀转化为社会心理。三是底层文化,即社会心理,是在佛教文化体系的底层,作为基础而起作用的。底层文化并不是不重要,没有社会心理作为信仰基础,佛教的高层文化和中层文化就会局限在狭小范围(少数佛教知识分子和僧侣),失去基础而难以发展。这三层文化也可称为佛教文化体系的高层结构、中层结构和底层结构。

    佛教文化经过印度、中国、朝鲜和日本等国家的长期流传演变,形成若干流派。每一流派有许多学说,不同流派有不同的学说,同一个论题有不同的学说,在如此纷纭繁杂的每一个学说中,又有许多观念、观点、范畴、命题,是文化内部的元素、单元,是构成文化的基本要素。无论是高层文化,还是底层文化,都包含这种文化元素,文化元素是不同层次文化的基础内容。佛教文化体系就是由各种文化元素构成的、具有不同层次的、复杂的有机整体。我们通过分析文化元素,进而分析不同层次,就能把握佛教文化体系的整体结构。

    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是什么呢?我认为从一般的意义上说,佛教神学、哲学和道德都可以说是核心,从严格的意义上说,佛教哲学是核心,为什么说佛教哲学是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呢?  
  
    从佛教哲学的价值和功能来看,首先,佛教哲学是佛教世界观的理论体系,凝聚着佛教学者的最高智慧,体现了佛教的最高理论思维,表达了佛教对宇宙人生的根本看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其次,佛教哲学对宗教实践起着指导作用。佛教的全部修持活动,可以说都是实践佛教哲学。再次,佛教哲学深刻地影响了佛教信仰观念、道德实践、文学艺术和社会心理,有人说,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是神学,是宗教信仰。一般说来,这也是正确的,但过细思索,则不准确,因为原始佛教虽承认天神,但否认创世主、救世主,是重在宗教道德实践以求精神解脱的宗教。在尔后也是由于哲学思想的变化而推动了信仰观念、实践的变化。例如,在哲学观念上,大乘佛教学者,不仅如小乘佛教主张“人无我”(人空),而且强调“法无我”,“法”即事物,事物也是空的,宇宙万物都没有独立的永恒的实体,“一切皆空”。正是由于这种高层文化的根本观念的变革,导致了佛教在追求解脱的目标和宗教修持方法上的巨大变化,由此又带来佛教文学艺术的空前发展,这是显著的史实。

    从佛教文化的层次结构来看。如前所说,无论是把佛教文化分为两个层次或三个层次,哲学都是居于高层次的文化。在高层文化中,哲学与神学、道德学说相比较,实际上又处于最高的层次,因为无论是佛教信仰观念,还是佛教道德理论,归根到底是哲学理念所决定和支配的。

    那末,佛教哲学的基本思想,即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观念是什么呢?

    佛教哲学思想,包含人生哲学、自然哲学和认识论三大部分,内容丰富多样,归结起来,主要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两个方面,也就是说,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是佛教哲学的核心内容。    

    佛教派别众多,源远流长,但以下几个基本命题是各派基本上都承认的,在佛教文化史上起了主要作用,具有最普遍、最重要的意义。  

    因果报应  佛教思想的理论基石是缘起论,即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原因和条件和合而生起的结果,因产生果,有因必有果。人生也是这样,是一种因果关系的体现,受因果报应律的支配。人生根据自身的行为,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中轮回流转,永无终期。    

    人生是苦  从缘起论和因果律的理论出发,佛教认为人生生死流转不止,是莫大的痛苦。人生无常,不能自我主宰,毫无自由。人的生老病死的自然变化过程就是苦。人间世界犹如火宅、苦海,芸芸众生,囚陷于熊熊火宅之中,备受煎熬;沉沦在茫茫的苦海之内,饱尝苦难。    

    一切皆空  小乘佛教主张“人空”,大乘佛教进一步主张“法空”,即不仅人是空的,一切客观事物也是空的。大千世界,森罗万象,都是因缘和合而起,都无自性、无实体,是毕竟空无的。把事物视为实有,是一种妄执,是错误的。

    出世解脱  由于一切因缘和合的事物都是无常的,人生是苦,一切皆空,众生就应当看破红尘,追求出离世间,与世无争,无所追求,舍弃一切执著,达到寂灭境界,以求得解脱。这种出世解脱,称为“涅槃寂静”,是人生摆脱苦难的唯一出路,也是最高的理想境界。

    上述四个命题中,一切皆空是对事物的观察、看法,属于事实判断,其他三个命题是对事物的价值观,属于价值判断。而一切皆空,不仅是与人生是苦相辅相成的,而且是为追求出世解脱的理想境界论证的。可见,价值观是佛教哲学文化的根本问题。佛教的上述价值观是佛教思想根本特征之所在。    

    佛教哲学思想的又一重要方面是思维方式。佛教哲学思维方式是佛教用以观察,认知和体证人生和一切事物的方法与形式,对于如何认识事物以及得出结论,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佛教的思维方式多种多样,有分析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直觉思维等,但其中最为重要的直觉思维。佛教直觉思维又有众多的具体形式,但其中又以般若现观和禅悟最为重要。

    般若现观 所谓般若是指明见一事物及道理的佛教高深智慧,因被认为能断惑证真、度化众生而称为“佛母”。般若作为高级智慧,既是一种指导观察一切事物的根本观点,又是判别是非善恶的基本方法,也是所证悟的理想境界。般若思想是大乘佛教经典的中心思想,般若是大乘佛教的新思维,是大乘佛教用以把握事物实相的根本方法。般若类别很多,具体方法也很多,其中最富典型意义的是“现观”。所谓现观是运用般若智慧直接与对象交通,直观认识对象,体会对象,与对象合而为一,中间没有任何间隔,没有通常的思维活动,无需语言概念的中介作用。“如人饮水,冷暖自知”,现观所产生的对对象、境界的感受,是难以用语言形容,表述的。现观,是大乘佛教的直观和直觉兼备的思维方式,它具有直接性、整体性、契合性、不可说性和神秘性的特征,以体悟宇宙万物的性空幻有,进而达到寂灭清静的理想境界为目的。现观作为一种思维定式被广泛提倡和运用,对于佛教信仰和佛教修持有着重大的意义。    

    禅悟  佛教各派一直重视禅修,主张通过调息、调身、调心以收摄精神,进而在禅定的基础上,进行观照、观想,以认识、体悟真理。中国禅宗尤为重视禅悟,并获得巨大的发展,迄今影响很大。所谓禅悟,虽然禅宗各派创造了千奇百怪的形式,具体主张各不相同,但是其实质是提倡心净自悟,即心即佛,无论是机锋、棒喝、还是呵祖骂佛,都是为了寻求心灵的自我解脱。在禅宗人看来,人人都有佛性,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不昧的,排除妄念,直显心性,返本归原,就是佛。禅悟,就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直觉反思。它是在内心突破语言文字和逻辑思维,超越自我经验、情感、意志,依靠非理性的直觉反思,既觉察本心的清净(佛性),又觉察万物的性空(真如),从而在瞬间克服主观与客观、主体与客体的对立,突破时空的界限,洞察自我与万象,大彻大悟,成就最高的精神境界。禅悟思维具有自得性、随机性、突发性和意会性的特征,它和般若现观有相通之处,虽然般若现观侧重于对客体的观照,禅悟则着重于对主体的反思,但是两者相辅相成,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佛教哲学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作为佛教文化体系的核心内容,最集中地表现了佛教文化的基本精神和独特风貌。

    中国人民大学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