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佛指舍利面世巧是佛诞日
说来巧极了!怪极了!奇极了!
公元874年农历正月初4,法门寺地宫最后封门,4枚佛指舍利与数千件珍宝被埋入地下,销声隐迹。至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地宫猛然横空出世。这其间1113年,无数次的改朝换代,数不清的风风雨雨,多少次的维修,扩修及改造,都未动唐代地宫的一丝一毫,佛指千年之内安然无恙,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
1981年8月24日真身宝塔坍塌。人民群众再三要求修复宝塔,为此,省人民政府决定拆除残塔,组织考古队进驻法门寺。1987年4月3日,在清理塔基时意外地发现了唐代地宫。4月9日10时12分,第一道石门的铁锁被打开,千年之前的唐代辉煌向世人扑面而来!
4月9日17时10分,第二道石门被打开。4月10日22时15分第三道石门被打开。4月12日22时28分第四道石门被打开。一件件珍宝终于重见天日!之后,考古队便进入了紧张的文物清理工作。
1987年5月5日(农历四月初八),韩伟、王*(左予右予)等著名考古专家在一层层打开八重宝函时,发现第八重宝珠顶单檐四门纯金塔底部小银柱上,套着一枚似指骨的东西。这时澄观、净一法师等僧众正在一边祈祷念经。
“啊,佛指?”不知谁在慢慢地说。在场人们才半响苏醒过来,七嘴八舌地说:“是佛指,舍利佛指!”人们欢呼雀跃。僧众们诵经声一浪高过一浪。
此时正好是凌晨一时,韩伟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四月初八,佛—诞—节!”
佛指舍利重新面世恰是佛祖释迦牟尼第2552个诞生纪念日。真是巧合得令人不可思议!
(二)宝塔坍塌 似祸恰是瑞福
1981年8月24日上午10时,“轰——”的一声巨响从法门寺发出。矗立了四百余年的法门寺真身宝塔在连绵多日的阴雨中半壁坍塌。是祸是福?当时奇事连串,主要有四:
奇事之一:宝塔坍塌,未伤一人。
奇事之二:宝塔约三分之一从顶到底坍塌,剩余部分依然挺立,雄伟壮观。不少外国人看到这半壁塔照,十分婉惜地说:“这半壁古塔要是保留下来,岂不是与萨斯比亚斜塔一样的壮观!”
奇事之三:这古刹轰然倒地的巨响,竟是一次震撼环宇的大发现前撼人心魄的沉钟,敲响了法门寺重放光彩的新纪元。
奇事之四:宝塔坍塌的翌日晨,佛祖的故乡——印度阿育王寺主持慧果大法师报请新德里广播电台向世界发布了如下新闻:
惊悉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省法门寺大圣真身宝塔,由于连日暴雨,于昨日凌晨北京时间3时57分(实为10时—作者)不幸崩塌,印度佛教界同仁向法门寺长老致以诚挚的慰问并转告关切之情……
接着,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新闻媒体或宗教组织及个人发布了此类消息。
一周之后,我国新闻界首次发布这一消息。
正是:一声巨响—古塔涅槃—震惊世界—法门新生—再现辉煌。
怪哉!祸乎?福也!喜也!
佛教徒认为:“盛世现佛骨。”81年宝塔坍塌,是国家改革发展昌盛即临的前兆,是佛指舍利再世,法门寺福田的前兆。
(三)江泽民华国锋来法门寺巧是“同一天”
真是巧得不能再巧了!
1993年6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兴致勃勃地来到法门寺。他拿着“特级一号”佛指舍利,对准灯光仔细观瞻,对大家说:“这是佛光普照啊!”并连连称道:“无价之宝,无价之宝啊!”
在博物馆院内,江主席说唐代许多事与法门寺都有关系,譬如韩愈的谏迎佛骨。并大声吟诵了韩愈的名诗名句: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接待的人员,随行的同志无不拍手叫好。
观看博物馆文物珍宝后,江主席兴奋地对陕西省委书记张勃兴说:“老张,你们这儿真是闻名世界啊,法门寺应该世界有名!”随行还有温家宝、傅全有等领导同志。
1994年6月11日,中共中央委员、原中共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中央军委主席华国锋前来法门寺。不少游人高兴地喊:“华国锋来了。”一位老农习惯地说:“华主席,华主席您好!”华国锋憨厚地摇摇手表示自己已不是主席,不应这样称呼,连连说:“同志们好,同志们好!”
江泽民、华国锋两位中国的新老“元首”,来此佛教圣地,巧为同一天:6月11日。
真是奇得不能再奇了!
人们赞叹:这是洋洋大千世界的造化!
佛教徒们认为:这是法门的缘份!
(四)佛骨“出访”泰国震环宇
1994年,佛指舍利“出访”泰国,又一次轰动环宇。
早在1987年,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曾挥笔撰写了《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的著名史诗:
我昔两次送佛牙,巡游缅甸与楞枷。
举国上下争迎拜,倾城遍野持香花。
今年浴佛迎舍利,雷音普震人间世。
不期佳讯联翩来,宝藏初开法门寺。
我于是夕南天行,七日周游曼谷城。
瞻礼梵宫参白足,佛国王民仁且亲。
福德因缘恒自幸,归家又得扶风信。
从地诵出多宝龛,照古腾今无与并。
赵朴老十余年前写的这首《赞歌》,将其访问泰国和法门寺佛指舍利两件大事联写在一起,竟成了佛指舍利出国赴泰供奉的前兆和佛指舍利在泰盛况的提前描述,其福德因缘与预见性真是不可思议。
1994年11月28日,泰国外长与副僧王、前空军司令亲率恭迎佛指舍利代表团乘专机,赴北京迎奉法门寺佛指舍利,受到李鹏总理和钱琪琛副总理的会见。29日在北京举行了隆重的送迎仪式后,两国政府代表团护持舍利赴泰。下午3时抵达,佛指舍利立即被请放在特制的佛塔彩车上。泰国政府总理川·立派亲率高级官员,高僧大德等虔诚合十,双膝跪拜。彩车驶往佛城府,沿途民众夹道欢迎,犹如佛祖下世来临,顶礼膜拜。
12月1日,泰国王、僧王亲临佛城府礼拜,主持开光。翌日正式对民众开放。信徒们从四面八方涌来,排着长队朝拜舍利。附近国家和地区的人民也远道而来。日不下2万,最多一日达12万人,真乃赵朴老当年形容的那样:
举国上下争迎拜,倾城遍野持香花。
据统计,佛骨舍利在泰85天,瞻礼者220万人次。真不愧中外佛教界的旷古盛事!佛骨舍利为增进各国人民友谊,维护世界和平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五)惊世之举——佛指舍利台湾行
2002年2月23日—3月31日,举世闻名的法门寺佛指舍利(灵骨)应台湾佛教界的请求,经中央政府最高领导层特别批准赴台瞻礼供奉。威力巨大的法门寺舍利文化犹为骤起的佛骨春风,一下子吹暖刮红了中国大陆与台湾两岸!同根同祖的两岸人民共演了一场迎奉佛指舍利的盛事。全世界人民惊呼:这是唐代八皇六迎佛指舍利之后,又一次规模空前的旷世盛举!
2月22日,以著名高僧星云法师为主任的台湾佛指舍利恭迎团,300多名成员亲临法门寺迎请。下午15时30分,在法门寺大雄宝殿前隆重举行了佛指舍利赴台瞻礼供奉恭迎法会。国家宗教局、对台办公室、国家文物局、中国佛协、陕西省政府等负责人,及来自两岸的数千名高僧大德和各界人士参加。23日凌晨5时30分,在国家“特级”保卫措施下,护法佛指舍利到咸阳国际机场。9时乘专机经香港直飞台湾。
大陆方面组成了60多人的护送团和24人的护法团精心护送佛指舍利。国家宗教局局长叶小文亲任护送团顾问,中国佛协副会长圣辉法师任护送团团长,中国佛协副会长刀述仁居士任副团长,法门寺方丈净一法师任副团长。下午13时45分,专机到达台北机场。台湾各地的男女信众及各界数十万人民闻讯早就守候在机场附近或在沿途数十公里的道路两旁,手执标语、鲜花、诵经等夹道热情迎接叩拜。台湾警方出动数十辆警车在前开道护驾。扮饰华丽的舍利彩车在长长的乐仪队、供花队、供香队、法师队、居士队、护法车队、引礼车队、长老车队等护送下,浩浩荡荡地来到台湾大学体育馆。在这里举行了极度隆重的佛指舍利供奉瞻礼大法会。热烈的场面十分罕见,十分激动人心!
佛指舍利先后在台北市台大体育馆、台北县金光明寺、高雄县佛光山、台中体育馆、南投县中台禅寺巡回瞻礼,3月31日经香港返驾法门寺。在台37天,瞻礼膜拜者达400多万。佛指舍利每到一处,万人空巷,顶礼朝拜,十分感人!许多人认为,能目睹佛指舍利,是终生千载难逢、千生罕遇的殊胜。37天中,大陆、香港、台湾三地的新闻媒体破例联手合作,向世界报导播放了全过程实况。特别是香港凤凰卫视台的《一月映三江,雷音震两岸》响彻全球!
台湾是一宗教大省,现有各类寺院4000余座,僧尼约9000多人。佛教人口448万余人。佛教团体林立,号称有“四大山头”、“九大门派”、“五大团体”等。这次迎请佛指舍利中,他们达到了空前团结,行动一致,准备充分,规模宏大。
两岸佛教界民间的这一盛举,确为唐代迎佛骨之后的史无前例,其意义和影响巨大,并远远超过了宗教界本身。“两岸同根,因缘殊胜”、“两岸和平,势在必行!”其功德无量,极大地增进了两岸人民同根同祖、一脉一统的感情与友谊!
正如台湾高僧星云法师所言:“感谢大家聚集在佛陀真身舍利之前,仗着佛陀的慈光,使我们拥有同一种信仰,同一种情谊!感谢佛陀慈光照亮两岸航路,让我们可以彼此往来!我们更要感谢大陆的领导们,以及中国佛教协会的先生们,将珍贵的佛指舍利给我们迎奉到台湾,供养礼拜,充分表现了两岸的同胞之爱!”
总之,佛指舍利访台,为中华民族的统一建立了不朽之功,不可磨灭!人们祈盼台湾当局“不看僧面看佛面”,借着佛指舍利之光,早日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六)历史上曾有两位法师自焚献身法门寺
法门寺佛祖舍利最难以忘记的是,历史上曾有两位名僧为它自焚献身。一位是金代法爽大法师,另一位是现代法门寺住持良卿大法师。他们都是法门寺的英雄。
法爽法师,金代京兆云阳人,法门寺净土院名僧。据公元1210年(金大安二年)法门寺僧众立碑《岐阳镇重真寺净土院燃身和尚爽公碑铭并序》记载,法爽法师,耿直纯厚,从小出家,16岁投嵯峨山习经律论,深通旨义。后又游学四方,备历诸名寺。1181年(金大定二十一年),他慕名瞻礼法门寺真身宝塔,即于当年诣塔前身挂千灯供养佛指舍利。尔后寄锡长安,遍阅藏经,披寻遗教,后又到法门寺修塔院披阅藏教。时以香花幡盖灯烛音乐广陈荐献,又时以香水洗塔,自上而下一一周遍,十分虔诚。1205年,法爽法师为真身宝塔两隅建造二石幢,镌刻经咒,东幢又刻观音像。法爽法师常诵《法华药师品》,愿行真法供养。在法门寺东南四五里处择地筑坛场,建小型宝塔19座(相传阿育王当年遣使来中国建释迦舍利塔19座),拟于1206年焚身供养。由于凤翔府帅阻止,未能实现。1208年(泰和八年),三月十八日,他自积余薪,以布蜡造为巨烛,为佛指舍利,为弘扬佛法,安然举火,于烈焰中自焚。
良卿法师是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之中为保护地宫珍宝而自焚献身的。
1966年7月12日(农历6月13日),是一个阴云翻滚的日子,从宝鸡市来了两卡车红卫兵(被极“左”思潮煽动起来的无知青年学生),狂呼着“破四旧”的口号,进法门寺狂砸佛像,烧毁佛经,乱打古建筑物。他们听说塔下地宫里藏有释迦牟尼指骨舍利和供佛的“宝”物,找来许多镢头、铁锨,到处乱挖。法门寺文物面临着灭顶之灾!
良卿法师,法名永贯,河南偃师人。七岁时于河南铁佛寺出家,1919年受俱足戒,曾任洛阳白马寺后堂监院13年。解放后住终南山南五台佛寺,1953年随澄观、静一、慧明、常慧等住锡法门寺,是解放后法门寺第一任住持,对寺院进行了许多整修。1956年,法门寺定为陕西省第一批重点保护单位。良卿法师视法门寺及其文物保护为自己的生命。
良卿法师正在遭受极“左”思潮的迫害,“特务”、“历史反革命”等帽子向他压来。此时,他面对红卫兵的破坏行为,十分焦急和愤慨。在他劝告不听,阻挡不住的危急时刻,他决意以身殉教护宝。他穿好五色木棉袈裟,拜了拜那残缺不全的释迦牟尼佛祖的塑像,从床下拉出一堆柴草和自己的衣物,又放上被褥,浇上早已准备的煤油,坐在上面,又用最后一点气力将剩余的煤油举过头顶哗哗倒下,双手合十,连念三声“佛祖保佑法门寺”,划着火柴,点燃柴火……霎时,冲天大火燃起,良卿法师在烈火中悲壮自焚。红卫兵看见此等场面,惊得目瞪口呆,放下镢锨,匆匆乘车离去。法门寺宝物得救了。
(七)神秘的佛骨放光之谜
佛骨灵异,即佛舍利“放光”。凡来法门寺的人们,无不对此感到惊奇,不可思议。
1988年11月9日(农历10月初1),重修一新的法门寺正式对外开放,来自20多个国家与地区的高僧和十万名各界人士汇集法门寺。晚零时二分,灵骨舍利在高17厘米的上空出现自己的重影,润润白光,闪烁四射。
1990年3月19日,香港宝莲寺圣一法师等49人来法门寺,在方丈澄观法师、监院净一法师陪同下瞻礼舍利时,忽见方丈头上出现奇妙的顶光,与圣一、净一法师身体成透明状,佛教称为琉璃体。身后砖纹清晰可见。空中出现一“人”字型光练,色彩鲜亮,且把僧人与凡人隔开,僧俗分明,十分罕见。
过去,《人民日报》一位有摄影经验的记者,看到“佛指放光”的照片专程曾来法门寺调查,并回京后以科学手段检验照片的真伪。检查的结果是“不似二次曝光作假”。作为灵异摄影者李本华居士,当时为初学摄影技术,他本人是无力造此天衣无缝的照片的。
后来《中华读书报》两记者也专程来法门寺对此进行了采访调查。结论也是相同的。他们还写了一篇文章《法门寺佛骨放光之谜》,刊登在1997年4月2日《中华读书报》上。
法门寺佛骨灵异,自古有之。仅有文字记载的就不下几十次。
唐道宣《广弘明集》卷十七载:
……大像三吐赤光,流出户外,于是户外千佛像及观世音菩萨亦频频放光,半旬之内,天华再落。
《资治通鉴》卷246,记文宗开成三年:
时有五色云见于岐山,近法门寺。(当时因此法门寺曾改名为法云寺。—笔者)
世界各国也有不少类似的神异现象。
佛骨舍利放光如何看待?按唯物主义看,难以解释;按佛教看,为吉祥瑞兆。也有人说此为类似气功的现象,或暗物质现象,也有人对此真实性表示怀疑等等。众说纷纭,目前难以统一定论。只能有待于后人去破解,只能靠有兴研究的人们去释惑。
笔者认为,对此类现象不应过分宣传,也不必过分敏感和忌诲。只要真实,就应实录下来,让人们去研究探讨。也许,这是人类至今还未认识的现象。
(八)国际新学科——“法门学”诞生
沉沉的法门寺唐代地宫的成功发掘,为人类打开了一座深奥丰厚的知识殿堂之门,一门国际性综合新学科——法门学,在这里兴起!
面对具有巨大价值和历史地位的法门寺文物和文化,国内外专家学者纷纷研究。早在1987年人文泰斗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就慧眼预言:“研究这些文物,需要20年、30年时间。就像敦煌一样,将来法门学一定会成为一门新兴的国际性学科”。
十多年来,法门寺文物及法门寺文化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和丰硕成果。法门寺博物馆举办了7次文化学术研讨会:1990年法门寺历史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2年法门寺佛教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3年法门寺文学笔会;1994年法门寺唐代茶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1995秘色瓷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和唐密曼荼罗文化学术讨论会;1998年法门寺唐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共发表论文近500篇,出版各类书籍40多种。这些学术研究与成果,为法门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法门学的代表作当属《法门寺文化与法门学》。为法门寺博物馆馆长韩金科研究员撰写的大型论著,是对法门寺文化研究的全面总结和集大成者。
法门学是一门涉猎广泛的综合学科,包括佛教、哲学、考古、历史、文学艺术、美术、工艺、旅游等诸多领域。
1.以扶风法门寺为中心,自古代周原至长安的历史文化学,即法门学的发生学;
2.法门寺本身的研究,包括法门寺的历史沿革、佛指舍利供奉始末、法门寺与唐朝廷的紧密关系以及在广大人民中间的影响;
3.佛教的研究。包括中印佛教历史、论理和仪轨的研究,印度佛教如何向民族化和民间化发展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三大支柱之一;
4.唐史的研究。法门寺的历史和文物是唐史最权威和最物化的象征,研究法门寺可以使我们了解唐朝政治、社会变革、经济发展等情况;
5.地宫出土的金银器、丝绸、玻璃器皿、秘色瓷、茶具等文物的科技及工艺研究;
6.中外文化交流史的研究,唐朝对外文化、贸易交流,特别是出土的奇珍异宝所受印度、波斯、阿拉伯等国家影响;
7.文学与艺术的研究;
8.旅游学的研究及其它。
以韩金科研究员为代表的专家学者建立的法门学,一露头就受到社会各界尤其学术界的肯定和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