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球佛骨热

作者:出处:
分享到:

 
    1987年5月7日,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刚刚结束对泰国的访问,稍事休息便匆匆乘机赴陕,去法门寺赡拜佛骨。这位80高龄的佛界泰斗连连点头赞叹:”伟大!伟大!真是伟大的发现!了不得!”当夜趁兴挥毫,赋长诗一首,题曰《扶风法门寺佛指舍利出土赞歌》。

    在此后不久举办的瞻礼法会上,赵朴初用充满智慧的佛家语言论述唐塔地宫的伟大发现,他说:

    《妙法蓮花经》中说:佛,以一大之因缘故,出现于世。这颗佛指舍利自从唐朝安奉在法门寺宝塔地宫,历时1113年之后,才又出现于世,这也是一大因缘。它象征着佛陀慈悲之光重新升起,隨着舍利同时出现的大量唐代文物,展示了亚洲古代文化、智慧的灿烂光辉。我们就是在佛陀的慈悲与智慧的光辉照耀下,举行这个盛大的法会。愿参加今天法会和未亲身参加法会而从电视、广播、报刊中听到和看到法会的佛门弟子,为亚洲和世界的持久和平,为全人类的进步和幸福作不懈的努力。以我们的心声向佛舍利和宝塔作虔诚的供养。

    《人民日报·海外版》以《地宫珍宝,辉耀中外》为题介绍法门寺,文中写道:

    ……这四枚佛指舍利重现于世,不仅是世界文化史上的一件喜事,也是世界佛教界的一件盛事。……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量价值极高的文物珍品,令人眩目称绝。121件唐代宫廷金银器供养器物,富丽堂皇,工艺卓绝;400多种(颗)珠玉宝石,玲珑剔透,耀眼夺目;17件玻璃器皿,晶莹透明,斑驳灿烂;14件失传千年,神秘莫测的秘色瓷,釉色细润,光可鑒人;包括武则天绣裙在内的唐代丝织品,层层叠叠,光灿夺目……其文物数量之多、品类之繁、质量之高,保存之完好,在中国考古史上是罕见的。它是至今发现唐代等级最高、历史背景清楚、纪年明确,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物。这批稀世珍宝湮没千年之后,今日又重见于世,目睹这批文物,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眷眷爱国之情怎能不油然而生?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的历史文化,在这批稀世珍宝面世的同时,人民政府修复宝塔,扩充寺院,修建了法门寺博物馆。为了使陈列、保存条件与唐代帝王珍宝相匹配,按照唐阿育王塔内铜浮层的形制,建成了25米高,2500多平方米的三级仿唐閣,与法门寺真身宝塔相呼应。这一独具特色的仿唐建筑被评为陕西省八十年代十大建筑之一,1990年两次荣获国家建筑行业最高荣誉鲁班奖。另外还修筑了贵宾接待、影视、学术报告多功能仿唐大厅等。仿唐大门、围墙等建筑勾画出博物馆近40000平方米的唐式庭院。草坪、松柏、名贵花草等,使博物馆四季常绿,生机盎然,使游人心旷神怡。为了弘扬华夏民族历史文化,珍宝閣精品陈列,既突出了佛教文化的主题,又全面体现法门寺历史、考古和文学艺术大略框架。一进入帝王级大铜门,陈列序厅的大幅照片、灯光箱等,再现了发掘现场历史幽深的状况。陈列严谨、庄严肃穆的法门寺地宫把人们一下子引入千年的文化之宫,仿佛进入了大唐的历史境地。展览大厅为封闭式,顶灯若明若暗如群星灿烂,各展柜东西南北依次隐现,使人宛如置身夜间大宇宙,抑或是唐代地下皇宫。在中厅,阿育王塔居高临下,铜浮屠巍然屹立,四大天王和护法金毛狮站立两边,佛指舍利宝函耀眼夺目,这里为法门寺文化的主题,再现了佛典的神圣记载,揭示了法门之迷。从西大厅开始,法门寺历史沿革以珍贵的北魏《千佛碑》、唐中宗《下发入塔铭》、唐懿(僖)宗《志文碑》为序,以碑石,佛像,佛经等宝物再现了法门寺两千多年历史延续,勾画出法门寺文化在华夏文明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从地宫文物开始,珍品陈列依次展开,这里以紧锁地宫1113年的第一道石门铁锁,拉开了这座华夏最大佛塔地宫的帷幕。唐咸通十五年地宫最后一次封门时的衣物帐碑,使人们对2499件稀世珍品的名称、质地、重量、包括皇帝等在内的唐皇族供奉人等一目了然。

    漆木器的陈列既象征佛教世界的须弥山、三千大千世界,以同时为安置佛指舍利的香舆宝地,其气象之庄严使佛教僧众双手合十,顶礼膜拜。在北厅,800多件丝(金)织物的照片、灯光箱再现了这一世界奇迹,一旦条件成熟,珍品将专题展示而震动海内外。秘瓷系列以考古新发现的姿态展现在灯光台上,考古学家从这里可以纵观这一群标准器,其每一个结论都将填补历史空白。而琉璃器组的陈列,气势磅瞒,这些珍品在其原产地的东罗马等国已于公元7世纪就荡然无存,而这里一件件完好如新,玲珑剔透;同时,它以典型的伊斯兰文化说明了唐王朝当时的尊贵地位,又说明了中外文化的碰撞和交流。东大厅为金银器群,这里再现了高于帝王等级的佛舍利生活用具,有唐懿宗亲笔书就的“隨真身,御前赐”鎏金大银盒,有考古界发现的第一枚鎏金银香囊、密宗重器鎏金大熏炉(台)、团花鸳鸯大金盆等。完整的唐鎏金茶具群陈列使日本游人惊叹不已,他们的茶文化源于中国,这里就是明證。在蜿蜒而上的三层展览大厅,金银宝石精制的供养器群按当年的佛教仪轨依次展开。唐咸通十二年大和尚澄依为唐懿宗敬造的鎏金捧真身菩萨,以密宗造像的最高等级体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绝的制造工艺,许多佛教考古的中心器物在这里闪光夺目。在中央部位,佛骨宝函的五大系列按照发掘次序、佛教文化仪轨,肃穆庄严地依次显现。在这里,唯物主义者看到历史和现实,必然和偶然的巧合;而佛教僧众则为佛祖因缘显圣神秘莫测而顶礼膜拜。在陈列的最高最后阶段,以佛教法器系列为依托,其中三枚锡杖以佛教历史的最高形式作为总结,特别是长1.96米的鎏金十二环银锡杖为佛祖释迦牟尼之最高等级法宝。登临展厅第三层,推开南门,眺望太白山巍峨苍茫,北部三观山、东西美水、七星河由远及近,环閣一周,居高临下,古周原、法门镇尽收眼底,人们的文化享受又进入新境界。

    1988年11月9日,法门寺对外开放。十余年来,每年海内外百万人云集法门寺,参观探求、交流,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

    法国前总理希拉克称“秦俑”为“世界第八奇迹”,有人称法门寺为“世界第九奇迹”。

    1988年3月27日,在中国历史博物馆首次展出部分法门宝物,参观者络绎不绝,美国沙可乐美术馆馆长羅覃先生先后看了两次,激动地对记者说:“我去过世界上许多国家,参观过许多展览,这是我看到的最好的一次展览!这批文物真是太精美了!”

    斯里兰卡是著名佛国,此时正发生内乱。该国驻华大使在参观后说:如果佛骨能在我们国家展出一周,就会立即平息正在发生的内乱。

    1988年5月14日法门珍宝在陕西省博物馆展出,历时3月,参观者达40万人,创该馆历史上专题展览接待人数的最高纪録。当时在西安访问的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参观了展览,题词道:“这是一个很了不起的历史展览,从中可以了解到许多中国古代的秘密。这是一个无愧于古都西安的展出,从中可以引起人们对中国的兴趣和向往。”

    1988年11月9日,法门寺正式向海内外全面开放,并同时举行“释迦牟尼佛祖真身舍利瞻礼法会”,东南亚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以及港台的高僧大德、善信居士、四方游客前来观礼,参观者连5万人之多。

    1994年12月2日至1995年2月22日,佛指舍利巡礼泰国曼谷,展出85天,仅12月5日一天就有10余万人参观佛指。

    冷落了千余年的法门寺因地宫文物的发现而吸引了各个阶层的人士,从党政要人到平民百姓,从学界名流到田野父老,从土著村夫到彼岸洋人……影响层面之广之深,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使法门寺热成为热点中之焦点。

    抚今思昔,千余年前,法门寺足足火爆了两百年,而后将大唐气象浓缩在不过几百平米的唐塔地宫里,一沉寂便是千年。千年等一回,是偶然中的必然,法门寺重造辉煌——创造比盛唐更为火爆的局面,不仅在中国,而且要让佛骨旋风横扫全世界,让法门寺这个中国佛教,一跃而成为世界佛教的祖庭。

    而这一切还仅仅是法门振兴的开始,这场佛骨旋风将会越刮越猛,吹遍世界每个角落,无论僧俗,都要感受佛陀的存在,景仰往古的先哲。

    1949年7月,法门寺回到人民手中,五星红旗插在古刹山门前,但称此为“法门新生”尚不够确切,因为这一划时代的历史事件并未改变古刹的历史走向。但它毕竟是宗教道场,新政权允许其存在,限制其发展。由解放军的炮声响徹古寺到真身宝塔坍塌这30余年间,法门寺曾经历了三个阶段:50年代的小恢復、“文化革命”年代的小破坏、“新时期”初期的小发展。

    1987年4月3日,法门寺唐代地宫面世,数千件李唐王朝供佛珍宝显现耀眼的光芒。然而能让法门寺再造辉煌、走向世界的事件是1987年5月5日第一枚佛骨面世,(共发现“一真三影”4枚佛指)这一天是释迦牟尼2552年诞辰日,即农历四月初八日。这是一项伟大的发现,自此,中国西北一隅渐被世人遗忘的法门寺经千年沉寂后刮起一股猛烈的佛骨旋风,并昭示它将成为世界佛教祖庭和朝拜中心!

    于是法门寺开始了它新的历史纪年!

    地宫发现的意义在延伸,已不仅仅是宗教,它已自然而然地乘上改革开放的航船,服务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