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相宗立宗的经典有“六经十一论”、“一本十支”等归纳。所谓“一本十支”,即以《瑜伽师地论》为本,以《百法明门论》、《五蕴论》、《显扬圣教论》、《摄大乘论》、《杂集论》、《辨中边论》、《唯识二十论》、《唯识三十颂》、《大乘庄严经论》和《分别瑜伽论》为支。
玄奘回国后,先后翻译出“一本十支”,并编译出《成唯识论》,奠定了法相宗的理论基础。四大弟子神昉、嘉尚、普光、窥基等,对这些典籍竟作研究,撰写著作注解,各有发挥。以下重点介绍《解深密经》、《瑜伽师地论》和《成唯识论》。
《解深密经》,又名《相续解脱经》、《深密解脱经》。玄奘译为五卷。本经以阐述大乘的境、行、果为中心,共八品。序品和胜义谛相品为序分,其余心意识相品、一切法相品、无自性相品、分别愈加品、地波罗蜜多品、如来成所作事品等八品为正宗分。正宗分可以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前四品,明所观境,第五、六品辨述能观行,最后一品显所得果。这部经译传入中国后,在判教方面,法相宗根据无自性相品,判释迦一代的教法为有、空、中道三时,并根据心意识相品和一切法相品,以三性说、唯识说和阿赖耶识缘起说为一宗的根本教义。
本经译出后深受重视,有圆测的《解深密经疏》、道伦的《解深密经注》、令因的《解深密经疏》等研究著作问世。
《瑜伽师地论》,又名《瑜伽论》、《十七地论》,印度瑜伽行派和中国的法相宗都奉为根本典籍,一百卷,玄奘译。相传这部论是佛涅槃九百年后,弥勒菩萨下降,为无著所宣讲的五部大论之一,也是其中主要的一部。玄奘当年在国内时已看到有关这部著作本分内容的译本,求取学习全文是到印度的重要目的。在印度时,玄奘跟随那烂陀戒贤大师研习,得到了全本,于是回国后专门进行了精心的翻译。并从全本中别翻第四十、四十一卷一部分为《菩萨戒羯磨文》,第六十一卷为《王法正理论》,第四十卷卷末及第四十一卷为《菩萨戒本》。
《瑜伽师地论》的意思是瑜伽师在修行的过程中经历的境界为十七地,故名。全论以如何悟入中道为目的,分别阐述眼、耳、鼻、舌、身、意六识的性质,以及六识所依据感知的客观对象都是阿赖耶识所假现的现象,无自性。全书分为五部分。1.前五十卷为本地分。2.五十一—八十卷为摄决择分。3.八十一卷—八十二卷为摄释分。4.八十三卷—八十四卷为摄异门分。5.八十五卷之后为摄事分。其中第一部分是全书的基础,后五部分是对第一部分的详细解释。第一部分中,把瑜伽师在修行中的经历分为十七地,以境、行、果相摄,明三乘观行的事相。
本书在印度和西藏都有注疏著作流通。中国有窥基的《瑜伽师地论略纂》十六卷,《瑜伽论劫章颂》一卷,遁论编撰的《瑜伽论记》四十八卷,清素《瑜伽师地论义演》四十卷等。
《成唯识论》,又名《净唯识论》,十卷,法相宗所依据的主要典籍之一。由于是译编,其中也反映了玄奘的思想,反映了中国法相唯识学的特点。原作者是印度法护等,玄奘译编,窥基笔受。《成唯识论》是研究《唯识三十论》(颂)各家成果的选编翻译。《三十论》是印度世亲晚年的精心力作,但未及亲自注释讲解便去世了,由其他学者研究注解。最著名的有十位,即亲胜、火辨、难陀、德慧、安慧、净月、护法、胜友、胜子和智月。这些学者对世亲理论的研究各有侧重,在总体上有所发展,如将陈那三分说发展为四分说,主张种子本有新熏合成说。这十位学者的著作共有四千五百颂,玄奘有幸都搜罗齐全。玄奘晚年计划将以上十家四千五百颂的作品都翻译完,后听取了窥基的意见,采取撮其精要来选编的方法,由窥基担任笔受,从而完成了《成唯识论》。
《成唯识论》以护法的理论为主线,兼及将其他各派的观点梳理编纂在一起。全书论证的基本观点是以八识中的“阿赖耶识”为根本,“实无外境,唯有内识”。这种“万法唯识”的认识理论特点,也使得本宗又被称为“唯识宗”。全书的内容分为相、性、位三部分,从不同的角度论证唯识概念的核心和外延。在论证唯识的相中,先批判破斥其他教派和小乘思想的实我实法之妄执,然后解释能变识相和所变识相。在能变识相中按照阿赖耶识、末那识和六识的顺序论述,而所变识相则是三类能变识相的见分、相分的解释。其他还有种子、现行、诸业习气、三性、三无性,从各方面来论证“唯识”思想成立的理论根据。在阐释唯识的性中,指出万法之实相由远离遍计所执的实我实法所显现,于一切位常如其性,所以名为“真如”。此“真如”才是唯识的实性。第三部分是关于唯识的位,即在了解并悟入唯识相、性的过程中所要经历的阶段,以及理解的一般性方法。根据践行的次第分为资粮、加行、通达、修习和究竟等五位。前五位是行,后一位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