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民间密宗信仰研究》 第一章 密宗在中土的流传 二、密宗文献的翻译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三国时期东吴译经家支谦可能是最早的汉译密典者,他所翻译的《佛说无量门微密持经》是中土密宗历史上最早传译的一部密典。从三国时期到中唐,这部经不断被传译,先後有十六次之多。吕建福先生说:“这部经之所以屡被传译,其中最主要的是宣扬了陀罗尼的巨大功效,为人们趣入菩提提供了一条捷径。经中说如何於诸法中道正观而趣入佛菩提呢?说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持诵陀罗尼。”①

    此後,最著名的密宗文献传布大师是西晋时期的竺法护。他译有《决定总持经》、《海龙王经》、《舍头谏太子二十八宿》经等,大力宣扬陀罗尼的功效。

    十六国时期,龟兹僧人帛尸梨蜜多罗译有《大孔雀王神咒》、《孔雀王杂神咒》等,昙无谶译出《大集经》、《金光明经》等,法众等人译出《方等陀罗尼经》。此时,有人开始从各种经文中摘抄出伪经,如《七佛八菩萨神咒经》等等。

    南北朝时期,陀罗尼信仰开始流布在大江南北。当时来中土的西域僧人大多精通咒术,热衷於翻译密典。昙摩蜜多译出《虚空藏菩萨神咒经》,慧简译出《药师琉璃光经》,达摩摩提译出《观世音忏悔除罪咒经》,僧迦婆罗译出《八吉祥经》、《孔雀王陀罗尼经》、《舍利弗陀罗尼经》,菩提流支译出《护诸童子陀罗尼经》。由於陀罗尼咒经的流行,这个时期出现了一些抄集的陀罗尼密典,如《杂咒集经》等等。

    隋唐以後,持明密教开始传入中土,它以失名所译的《牟梨曼陀罗尼咒经》为标志。在此前後,阇那崛多师徒译出《佛顶咒经并功能》、《大云轮经请雨品》等。从翻译的角度看,密宗文献的大量翻译是隋唐时期特别引人瞩目的事情。入唐以後,著名的密典传译大师是智通,他译有《千眼千手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千转陀罗尼观世音菩萨随心咒经》、《清净观世音普贤陀罗尼经》等等。此外,迦梵达摩译有《千眼千手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阿地瞿多译有《陀罗尼集经》,佛陀波利译有《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从“开元三大士”——善无畏、金刚智、不空开始,纯正密宗在中土流布起来。然而,在民间流布的密宗依然是早期的持明密宗,这从敦煌抄本中就可以看出来。根据李小荣先生的统计,敦煌文献中以“完整”抄录体形式记录的密宗文献有《摩登伽经》、《佛说八阳神咒经》、《灌顶经》、《七佛八菩萨所大说大陀罗尼神咒经》、《佛说檀特罗麻油述经》、《佛说祝毒经》、《大方等陀罗尼经》、《佛说摩利支天经》、《佛说护诸童子陀罗尼咒经》、《陀罗尼杂集》、《大法炬陀罗尼经》、《佛说咒魅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不空羂索咒经》、《不空羂索神咒心经》、《持世陀罗尼经》、《六门陀罗尼经》、《八名普密陀罗尼经》、《救济苦难陀罗尼经》、《十一面神咒心经》、《佛说痔病经》、《陀罗尼集经》、《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佛说七俱胝佛母心大准提陀罗尼经》、《不空羂索神变真言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姥陀罗尼经》、《如意轮陀罗尼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陀罗尼神咒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治病百药经》、《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观世音菩萨秘密藏如意轮陀罗尼神咒经》、《佛说随求即得大自在陀罗尼神咒经》、《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金刚顶经曼殊师益菩萨五字心陀罗尼品》、《金刚顶瑜伽趣般若经》、《观自在如意轮菩萨瑜伽法要》、《佛说七俱胝佛母准提大明陀罗尼经》、《佛目大孔雀明王经》、《佛说大吉祥天女十二契一百八名无垢大乘经》、《救拔焰口饿鬼陀罗尼经》、《金刚顶经一切如来深妙秘密金刚界大三昧耶修习瑜伽迎请仪》等七十种,另外还有许多“摘录体”形式的密宗文献②。

    五代时期,战乱频繁,诸雄割据,佛教的流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密宗依然不绝如缕。陆游《南唐书》卷一八《浮屠传》:“後主退朝,与后顶僧伽帽服袈裟,课诵佛经,胡跪稽颡,至为瘤赘。手常屈指,作佛印。”③龙兗《江南野史》卷三《後主传》有类似记载。进入宋代以後,社会渐趋稳定,密宗经典的翻译事业十分红火。吕徵先生曾指出:“(宋代所翻译之佛经)就其种数而言,几乎接近唐代所译之数。”④而所翻译的佛经主要是密宗文献。其中,较为重要的有天息灾所译《大方广菩萨藏文殊师益根本仪轨经》二十卷、《大摩里支菩萨经》七卷,施护所译《一切如来真实摄大乘现证三昧大教王经》三十卷、《佛说无二平等最上瑜伽大教王经》六卷,法天所译《妙臂菩萨所问经》四卷、《佛说金刚手菩萨降伏一切部多大教王经》三卷等等。有些佛经属於重译,但所依据的底本更为完整。例如,《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宋译本文句几乎比唐译本多出一倍⑤。

    宋代民间以捐刻密宗神咒为大功德。出土於杭州雷峰塔的《宝箧印陀罗尼经》上有题记曰:“造此经八万四千卷。”⑥宋仁宗嘉祐八年虔州任世衡及妻印造《佛顶心观音菩萨大陀罗尼经》五百卷⑦。

    密宗在元代得到统治者的支援和尊崇,其发展盛极一时。管主八曾搜集刊刻历代未入藏的密宗经典,这对於密宗在中土之流布,具有重大的意义。此後,明清两代虽然也有一些密宗经典的翻译工作,但由於藏传佛教的流行,中土的密宗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而这种变化不是本书所要讨论的内容。

    ①《中国密教史》第104页。

    ②参阅李小荣《敦煌密教文献论稿》第2—20页,人民文学出版社,2003年。

    ③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64册第488页,台北,1986年。

    ④《宋代佛教》,《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386页,中华书局,1979年。

    ⑤参阅许地山《大中磐刻文时代管见》,《燕京学报》第18期。

    ⑥崔成实《雷峰塔的造像砖》,《文物》1983年6期。

    ⑦张中一《郴县旧市发现宋代经卷》,《文物》1959年10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