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贞观十六年(壬寅)
谱主事略
玄奘四十三岁,从僧诃补罗国启程,山涧中行二十余日。又历二十余日至*(左口右旦)叉尸罗国停七日。又西北行三日在渡信度河时,因风浪骤起,船倾欲覆,“遂失五十夹经本及花种等,自余仅得保全”。《慈恩传》五。
这时,迦毕试王在乌铎迦汉荼城闻讯,亲自到河边迎接,遂同往乌铎迦汉荼城。玄奘至城暂寓寺内派人到乌仗那国去补抄渡河失落的迦叶臂耶部三藏,因停留五十余天。同时,迦湿弥罗国王听说玄奘在此,“亦忘远躬来参拜,累日方归”。《慈恩传》五。
经文补抄齐全,玄奘偕迦毕试国王继续向西北进发。行一月余至蓝波国境,国王“遣太子先去,敕都人及众僧庄办幢旛出城迎候”。玄奘与国王徐徐行进,在道俗数千人“前後围绕遥赞咏”下进城,寄寓大乘寺。迦毕试国王仿效戒日王之所为,并为向玄奘表示敬意,在此举行七十五天“无遮大施”。会毕,玄奘偕迦毕试国王由此正南行十五日经伐剌拏国,《西域记》十一:“伐剌拏国,周四千余里,国大都城周二十余里”,今Harana(Harnai)地方。巡礼佛教遗迹。从此西北行经阿薄健国案此国《西域记》失载,《慈恩传》五“又西北往阿薄健国”,据比耳英译本《慈恩传》作Avakan,《西域记》十一作从伐剌拏国西北行“踰大山,涉廣川,历小城邑”可能指阿薄健国。行二千余里,出印度境,至漕矩吒国。据《西域记》十一。Jāguda、Jāguda即阿达羅支与Arachosie的同名异地(详见白鸟库吉《西域史研究》上页四四六)。《西域记》十二:“漕矩吒国周七千余里,国大都城,号鹤悉那,周三十余里,或都鹤萨羅城,周三十余里,并坚峻险固也。”据藤田丰八之说当是以鹤悉那为中心之地者(《西域研究》页一六六)。案鹤悉那即《北史》的伽色尼、《岭外代答》的吉慈尼、《元史·西北地理附录》的哥疾宁。其地经烈维《大孔雀经药叉名义舆地考》、康宁翰以及马迦特《伊蘭考》、瓦塔斯等考定为今阿富汗的Ghazni地方。又北行五百余里经佛栗恃《慈恩传》作氏。萨傥那国。《西域记》十二:“佛栗恃傥那国,东西二千余里,南北千余里,国大都城号护苾那,周二十余里。”其地约当今阿富汗迦布羅附近。从此始东出迦毕试国境。国王又为之举行七天大施会,会毕东行至瞿卢萨谤城,才与玄奘告别。国王又派一大臣率领一百余人护送玄奘度过艰险的大雪山。即今之兴都库什山有名的塔瓦克山口,亦即《西域记》十二所载的婆羅犀那大岭。逾岭至安*(左口右旦)罗缚国。《慈恩传》五作安怛罗缚婆国。《西域记》十二:“安*(左口右旦)罗缚国,覩货逻国故地也,周三千余里,国大都城,周十四五里,无大君长,役属突厥。”其国为吐货羅属二十七国之一,地处羣山之中,约当今阿富汗安多罗卜地区。逗留五天,已进入西突厥的势力范围,本年行踪当止於此。案玄奘本年从僧诃补罗国启程经十国,停留二百六十天左右,翻山越岭,跋涉数千里,需时三月左右,估计时日,到此一年将尽。
有关人物与大事
道宣四十七岁,入住终南山丰德寺。《宋僧传》十四。
慧满禅师行化洛州,携四卷《楞伽》以为心要。《景德传灯录》三。
三论学派名僧慧持卒,年六十八。《续传》十四。
慧远弟子行等卒,年七十三。《续传》十五。
乌苌王达摩因陁那诃斯遣使至唐馈龙脑香。《新书》二二一上。
罽宾(迦毕试)遣使馈赠褥特鼠。《旧书》一九八。
史国(佉沙)君沙瑟毕遣使馈赠方物。《新书》二二一下。
十二月庚子,唐太宗宴诸国使节於两仪殿。《册府》九七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