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关智訚生平交游考略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禅宗曹洞一派至南宋末年,随道元之东渡,于南方实已不竞。有元一代,洞宗转弘于北地,雪庭福裕之后,名僧辈出,龙象蹴踏,遂成少林一系,终元明两代,枚繁叶茂,果熟香飘。而转视南方,则临济独盛,洞宗门庭寂寥,可发一叹。至明代中叶,无明慧经得蕴空常忠之法印,崛起于江西。脚下出无异元来、永觉元贤、晦台元镜,于吴、越、闽间,发挥妙道,提撕宗乘。寿昌一系遂大盛于南方,足与北方之少林系相抗。寿昌弟子之中,堪称鼎足而三者,鼓山元贤、晦台元镜、博山元来也。元贤之下出为霖道霈,元镜之下出觉浪道盛,皆为一时龙象,中兴法主。博山元来,脚下儿孙虽众,若言能揭起元来之法印者,其雪关智訚欤?雪关一生精勤自励,掩关悟道,真修实行。虽根性极利而能行靠实功夫,既揭扬宗乘而又兼融净土。于瀛山、博山、鼓山、虎跑、妙行五处开法,弘传曹洞宗旨,虽天不假命,未能广弘远渡。然亦足称博山老和尚门下独角之兽,透网之鳞,的为寿昌一脉之健将,洞宗复兴之功臣。职是之故,笔者勾稽史乘灯录,对雪关之生平行履及与士人之交游作粗浅之论述,以见其功业影响。
    雪关禅师之生平
    雪关禅师,讳智訚,俗姓傅氏,上饶人。参博山元来,于博山闭关六年,终得印可。后于老和尚门下秉拂多年,至四十五岁方出山弘化。历主瀛山、博山、鼓山、妙行等处。至崇祯十年,迁化于瀛山。为说明禅师之生平,特作简谱如下:
    明神宗万历十三年己酉(1585),一岁。
    师讳智訚,又名道訚,号雪关,又号六雪。九月初一日生于江西上饶,姓傅氏,父讳崇俭,母郑氏。
    按:黄端伯《信州博山能仁寺雪关大师塔铭》(以下省称为《塔铭》):“未几,观察使曹公学俭复以鼓山请,于是行。扫寿昌经和尚塔,更名道訚,绍寿昌宗派也。”可知师曾更名道訚。考寿昌一系,寿昌下元来、元贤、元镜为元字辈,而其再传弟子如道霈、道盛、道舟、道独、道雄、道奉皆以“道”为法名(见下图),而独师以“智”为名,故出住鼓山时遂更其名为道訚。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十九有《为六雪禅人入关》、《为六雪禅人出关》、《四公案拈示六雪座元》,知师又号六雪。
    黄端伯《塔铭》又载“师讳智訚,上饶傅公崇俭子也。”又曰:“师生于万己酉年九月初一日。”
    神宗万历二十年壬辰(1592),八岁。
    父崇俭卒,母郑氏送依景德寺长老传公为童子,行顶礼观音大士之法。
    按:曹学佺《博山雪关智訚禅师传》(以下省称为《传》)载:“八岁丧父,母郑氏送依景德寺长老传公为童子。”黄端伯《塔铭》亦曰:“八岁,辞寡母郑氏,依景德寺长老传公。传公矜其体羸,教以礼观音大士。”
    陶成等撰《江西通志》卷一百一十二“广信府”载:“景德寺,在上饶县南里许。(略)宋景德间建,(略)明洪武间立为丛林,嘉靖间少师夏言重修。”
    神宗万历三十八年庚戌(1610),二十六岁。
    此年,师始参博山元来和尚,和尚令看船子藏身话。
    按:《续灯正统》卷四十《广信府博山雪关智訚禅师》:“年廿六,参博山。山令看‘船子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话。”
    神宗万历三十九年辛亥(1611),二十七岁。
    师居博山,约于此年,见磨鼻拽脱,有省,呈偈于博山,未得印可,然颇得老和尚赞赏。
    按:《雪关禅师语录》卷三“鼓山恒如上座请示众”条:“余初谒博山先和尚,蒙击发此事,如中毒相似,寝食都无意味。昼则就蒲团打坐,夜则绕殿柱而行,经八个月,渐觉身心澄莹,昏散并一。偶见槽厂拽磨,忽然磨鼻拽脱,遂尔省入。即诣方丈,呈一偈曰:直下相逢处,繇来绝覆藏。舌头元是肉,嚼破也无妨。师云:子可参禅也,吾助汝喜。”师文中言“经八个月”,故系于是年。①
    又《续灯正统》卷四十《广信府博山雪关智訚禅师》:“久之,一日于槽厂,见磨鼻拽脱,忽然有省。(略)山曰:子参得禅也,吾助汝喜。示以偈,有:‘未及朝天子,回机却有妨’句。因矢志服役,晓夕无违。”
    神宗万历四十年壬子(1612),二十八岁。
    秋,师随无异大师赴杭,礼足云栖大师。
    按:《雪关禅师语录》卷八《云栖扫塔文》云:“不肖自壬子秋,从先师来礼足。”
    神宗万历四十一年癸丑(1613),二十九岁。
    约于此年返博山。呈五偈于博山,山以其风骨太利,不肯。师遂矢志闭关,博山书偈勉之。师入关达六年之久,不看经书,不作偈颂,唯坐禅是务。
    按:黄端伯《塔铭》载:“师复颂寿昌衲衣,连呈五偈。和尚曰:据子见解处,天下人把不住,我却不肯点头。师问:何也?和尚曰:宗门语句如满口含冰,不曾道出水字。子风骨太露,更须死心。师归自云栖,掩关谢客。”文中言师自云栖归,始闭关。师于上年秋至杭州,而杭州至博山,路途耗时,故将闭关定于此年。
    《雪关禅师语录》卷三“鼓山恒如上座请示众”条:“予再拜受教,即闭关六载,思古人‘已明未明,如丧考妣’之语。遂不看经书,不作偈颂,亦不喜见人,唯坐一火箱上,兀如朽株。常置大镜一面,日对跏趺,才觉业识心起,无明种子发现,便指镜中人唾骂。”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十九《为六雪禅人入关》:“翻思昔日云门老,关字相酬最上机。分付博山訚道者,莫教辜负翠岩眉。”
    神宗万历四十六年戊午(1618),三十四岁。
    于此年出关,得元来老和尚印可,居博山为首座。自此,十年服侍于老和尚座下,助其弘化。
    按:《雪关禅师语录》卷三“鼓山恒如上座请示众”条:“师一日见予所作《雪关歌》,因击节称善,乃为予开关,偈曰:始行大事六年雪,顿入圆明一片冰。今日幸亲无缝塔,掣开关锁千万层。时大树堂初起长期,海内英衲咸集,师命予乘拂。”
    黄端伯《塔铭》:“偶作《雪关歌》,博山称善,(略)特以座元属师。”
    《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十五刘日杲《博山和尚传》:“又訚首座至,和尚见其机颖不凡,遂令闭关,时加警策。居六年,以偈呈和尚。和尚曰:是将师子吼者,乃令出关。以偈赠之,置为首座。(偈曰:匡扶大法赖吾侪,正眼从兹触处开。肯信座元一具地,一花端有一如来)。”由此偈,足见无异大师对雪关禅师之期许。
    师之《雪关歌》颇有风致,兹录如次,以见师闭关实修之苦节。歌曰:“天地一蘧庐,古今谁构始?而我揜斯关,安车毛孔里。毛孔不窄关不宽,金乌玉兔时往还。照见幻楼关里事,玲珑八面浑无阻。坐听流泉松下鸣,倒看云影峰头露。青天放眼瞠不睹,石人欬唾生风雨。有时藏身没踪迹,槛外琼枝分野色;有时没迹莫藏身,钓尽寒潭跃浪鲸。此关何为雪呼六,六月红炉飞霰扑。我关不记春与秋,花开叶落山常幽;我关不占天与地,一段光明覆无际;我关非内亦非外,扁舟荡漾游沧海;我关非动亦非静,旋岚偃岳心恒定。万象为关关万象,空合空兮联帝网。卑而不下高不危,疏而不漏暗复朗。谁谓此关小,圆合太虚无欠少;谁谓此关大,只在一尘含法界。法界所有关中聚,笑掷大千为戏具。法界无物关中空,放开捏聚如游龙。龙飞虎步恣腾蹋,板桥忽动霜蹄滑。劈破云门一字关,剔起眉毛还险煞。有问关中主若何,指头无缝全机活。”
    思宗崇祯二年己巳(1629)。四十五岁。
    此年,师受相国郑以伟之请,开法于瀛山。时瀛山古刹破壁萧然,师作《破院歌》以自乐。
    按:《雪关禅师语录》卷三“信州瀛山语录”载:“师于崇祯己巳,受相国郑方水(即郑以伟)居士请,瀛山开法。”曹学佺《博山雪关智訚禅师传》云:“己巳受瀛山之请,瀛山古刹,四壁萧然,作《破院歌》以自乐。”
    思宗崇祯三年庚午(1630年),四十六岁。
    此年秋,博山和尚迁化,师奔丧。丧事毕,众推继席。自是主瀛、博两山。
    按:《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十五吴应宾《中兴信州博山能仁禅寺无异大师塔铭》载:“漏当子夜,(元来)坐脱翛然,崇祯庚午季秋之十有八日也。”又刘日杲《博山和尚传》载:“九月初书成,遂示疾。至十七日,有星大如盘,霣方丈鸱吻间。中夜,和尚召訚首座至榻前,反复宗乘奥义,因相与大笑。(略)和尚索笔大书曰:历历分明。掷笔趺坐而逝。(略)大弟子智訚,饫餐法乳,堪称入室。”由此可知,博山老和尚坐化于此年九月十八日。
    曹学佺《传》云:“居无何,博山和尚迁化,师奔丧。丧事毕,众推继席。自是往来瀛、博两山之间,提示不倦。”
    思宗崇祯五年壬申(1632),四十八岁。
    应曹学佺、林弘衍之请,于鼓山涌泉禅寺结制,期满,还博山。于此年,更法名为道訚。
    按:《雪关禅师语录》卷二“鼓山语录”载:“崇祯壬申,总宪能始曹公(即曹学佺)、农部得山林公(即林弘衍)及众乡绅请,师于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开法,以六月初三日入院。”
    曹学佺《传》:“壬申春,予同诸公以鼓山延师,结制于是,演法鼓山,玉莹珠回,玄风遐播,期满,还锡博山。”
    黄端伯《塔铭》,载:“未几,观察使曹公学佺复以鼓山请,于是行。扫寿昌经和尚塔,更名道訚,绍寿昌宗派也。”
    思宗崇祯九年丙子(1636),五十二岁。
    正月,师至杭州,为云栖大师扫塔。春,黄端伯、余大成请师出住杭州虎跑,应之。又请师重兴妙行。
    按:《雪关禅师语录》卷八《云栖扫塔文》:“维崇祯九年,岁次丙子正月望,越十一日,博山法孙某某,谨以瓣香素馔,致奠于云栖先师太莲池大和尚常寂光塔。”
    《雪关禅师语录》卷三《妙行语录》载:“崇祯丙子春。司理海岸黄公、中丞集生余公,洎武林众缙绅居士,请师重兴妙行禅寺,以三月念五日进院。”
    曹学佺《传》称:“丙子春,中丞余大成、司理黄端伯以杭之虎跑请师,应之,大弘祖道。”
    黄端伯《塔铭》载:“丙子,赴请武林,弘扬祖道。”
    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五十三岁。
    此年初,居武林,妙行经师之经营,规制冠于东南。
    秋示微恙,乃谢院事,鼓舟南迁。孟冬朔旦,行抵瀛山。十月十一日示寂,世寿五十三,法腊三十一。著有《摘灯录》、《炊香堂诗文书》。侍者传善辑有《雪关和尚语录》六卷。后经法孙开诇重编为《雪关禅师语录》十三卷。
    门弟子有元锡弘恩、云岫成峦、颖学弘敏等。师迁化后,元锡弘恩继住博、瀛二山。
    按:曹学佺《传》载:“继而妙行请师重建,经营二载,大殿落成。师曰:吾今可以谢喻弥陀矣。”黄端伯《塔铭》亦载:“再兴湖墅妙行道场,经营岁余,庄严佛事,独冠东南。”
    曹学佺《传》:“丁丑秋示微恙,乃谢院事,鼓舟南迁,孟冬朔旦,行抵瀛山。病体尫羸,群心汹汹。乃作遗书,谢诸檀越。(略)师弹指一声,遂微笑而逝。弟子弘恩、成许等迎归博山,建塔莲花峰之西原。师示生万历乙酉年九月初一日,示寂崇祯丁丑年十月十一日,坐三十一夏,享年五十有三,有语录六卷。”
    性统《续灯正统》卷四十《广信府博山雪关智訚禅师》:“所著有《摘灯录》、《炊香堂诗文书》,复语录若干卷。”《雪关禅师语录》卷八《题赠方子凡居士卷》云:“按下云头重整顿,炊香堂里细推敲。”方子凡为武林居士,可知师居武林时有炊香堂,《炊香堂诗文书》或即编于居杭之时。曹学佺《传》称“有语录六卷”,可知师之语录,最初即为侍者传善所辑《雪关和尚语录》六卷。而嘉兴藏《雪关禅师语录》十三卷,或题为“侍者成峦、传善录,法孙开诇编”,或题曰“侍者成峦录,法孙开诇编”,而成峦亦为雪关弟子,故可推知,侍者传善与成峦分别辑有师之语录,故法孙开诇勘校异同,辑为十三卷之《雪关禅师语录》。
    为霖道霈《还山录》卷四云:“夫箕畴五福,寿居其首者,福之本也。苟其本弗立,则余之四福谁为享受乎?故寿居首也。我辈沙门释子,居山林岩谷之间,他无所事,惟道是谋。远尘离党,钵食衲衣,美其菜根,乐其幽寂。寿虽若可缓,然非寿亦无以竟其道业。由是观之,寿为世间福德之本,亦出世间道德之本也。可弗重欤!”“非寿无以竟其道业”,信哉斯言。无异元来生于万历三年(1575),卒于崇祯三年(1630),寿仅五十六岁。而雪关生于万历十三年(1585),卒于宗崇祯十年(1637),年仅五十三岁。元来万历三十年(1602)出住博山,而雪关四十五岁方出山住持,至1637年即迁化。师徒二人,出山主持仅三十余年。转视元贤一系,元贤生于1578,卒于1657,年八十岁,1635年开堂说法。弟子为霖道霈,生于1615,卒于1702,年八十有八。自元贤1635开堂至道霈1702示寂,师徒二人主持达六十七年。而元镜一系,元镜生于1577,卒于1630,年五十四。弟子道盛生于1592,卒于1659,年六十八。元镜于1615年开法,至道盛之卒,师徒主持亦有四十四年。元来一系,至雪关之后,渐至衰落,虽原因有多种,而师徒二人,年寿皆短,亦其中原因之一也。博山、雪关可谓因寿而未尽其道业者也,若天能假年,于洞宗之兴当有更大贡献,惜哉!
    雪关禅师与士人之交游
    雪关禅师一生弘化于赣、闽、吴越,重兴湖墅妙行,固由师之愿力与人格力量之感化,然亦赖于各地居士之鼎力助成,佛法付嘱王臣大夫,是言非虚。与师所弘化之地相应,其所结交之居士亦可大略分为信州、安庆居士群、闽地居士群及武林居士群。②
    一  信州、安庆居士群
    师生于江西上饶,而初出家于上饶之景德寺,后于博山能仁寺得法,又主博、瀛二山多年,故与此地之居士交往颇多。而安庆府与信州毗邻,其地之居士与师亦多有交游。兹分述如下:
    1.郑以伟
    郑以伟,字子器,号方水,上饶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进士。授检讨,天启中以礼部左侍郎协理詹事府,直讲筵,后告归。崇祯二年(1629)初召拜礼部尚书,久之与徐光启并相。崇祯六年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恪。有《灵山藏集》、《冱泥集》。生平见《明史》卷二五一。
    郑以伟与雪关之师博山和尚即有交游,《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十八有《与郑方水大宗伯》,可知,郑氏素与博山一系有缘。郑方水对雪关多有提携,崇祯二年郑氏召拜礼部尚书,即请雪关开法于瀛山。《雪关禅师语录》卷十三《二老亭》序曰:“予欲于殿后半冈之上,结一草亭,思命名‘万山一览’。时相国郑方水居士以诗来约云:便欲结亭成二老。予乃欣然更之名‘二老亭’焉。”可知二人常有诗往还。《雪关禅师语录》卷九有《与郑方水太史》,卷十一有《谢相国方水惠磁瓯》,足见二人来往之密切。
    2.吴应宾
    吴应宾,字尚子,号客卿,翛庵、观我、学易斋,门人私谥宗一先生,桐城人。少颖异,日诵千言。登万历十四年(1586)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以目眚告归,家居四十载,唯闭户著述。天启初以理学召,不赴,加左春坊右谕德鱼翰林侍读。著有《中庸释论》、《感应篇注》、《学易斋集》等。生平见《江南通志》卷一百六十四,《明诗综》卷六十。
    吴应宾为明末重要佛教居士,与憨山德清交往有年,天启三年,德清示寂,次年应宾为撰塔铭。③而德清于万历四十四年,曾亲访吴应宾于桐城。④又曾于万历丙辰(四十四年,1616)为紫柏真可撰塔铭,称:“睹面缘悭,闻名种熟,清净明诲,私淑有年。”⑤
    吴应宾为博山元来弟子,⑥曾为元来《锡类法檀》作序,⑦元来示寂,吴应宾又曾为撰塔铭。⑧足见其与博山老和尚关系密切。
    吴应宾对雪关禅师颇为赞赏,其所撰《中兴信州博山能仁禅寺无异大师塔铭并序》称;“智訚是师尊重弟子,齿光心印,具体而微。诸监院次及于事,夹辅门庭,咸正无缺。博山营勋区宇,成照为魁。别治邵武二蓝:曰广福、曰宝安。则成正为师,分身扬化。”⑨
    《雪关禅师语录》卷九有《答吴观我太史》称吴应宾曰:“惟是大居士,夙莳往熏,圆机活眼。兼于海内尊宿,多参承法印,故践真蹈实,人咸仰是毘耶后身,愚窃景如华严知识。虽未亲聆謦欬,亦尝于撰述中私淑大教多矣。”
    3.蒋臣
    蒋臣,字一介,又字一个。初名姬胤,字子卿,桐城人。崇祯中举贤良,授户部主事。生平见《御选明诗·姓名爵里七》,《江南通志》卷一三五。
    蒋臣与元来有交往,《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二十有《示蒋一个居士荐母》,卷二十九有《与蒋一个文学》、卷三十四有《与蒋一个居士》。
    《雪关禅师语录》卷九有《答蒋一个文学》,卷十二《寄蒋一个居士》云:“江左才名称独步,肯教选佛让丹霞?石头扪著麟生角,燕市飞来骏踏花。砖亦可磨光作镜,珠元无价照盈车。截流自可追香象,虽在风尘逾出家。”
    二  闽地居士群
    雪关禅师曾于思宗崇祯五年(1632),应曹学佺、林弘衍之请,开法于鼓山涌泉禅寺,故与闽地士人多有交游。
    1.张瑞图
    张瑞图(1576—1641),字长公,一字果亭,号二水,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仕至建极殿大学士。善画山水,尤工书,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齐名。后入逆案坐徒,赎为民。卒年七十二,有《白毫庵集》。生平见《明史》卷三零六。
    张瑞图与寿昌一系甚有渊源,崇祯元年(1628),曾为无异元来《宗教答响》作序,署曰“弟子张瑞图”。⑩可知其为元来弟子。而又于崇祯八年(1635),请永觉元贤开法泉州开元寺。(11)
    《雪关禅师语录》卷十一《和相国张二水白毫庵韵》载张瑞图作《庵居集》,“乃亲作小楷寄余,年高兴逸,笔法精绝。余固宝为眉山之带,留镇三门。因步韵赓和,以缀其末,大似投璚报李,不善献酬,博居士一粲可也。”雪关步张氏韵达六十首。《雪关禅师语录》卷九、卷十、卷十二皆有《与张二水相国》,与张瑞图谈论法道。
    2.曹学佺
    曹学佺(1574—1646),字能始,号石仓,又号泽雁,侯官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天启间官广西参议。崇祯初,起副使,辞不就。唐王时官至礼部尚书。明亡,入山自杀而死。年七十三,谥忠节。有《易经通论》、《周易可说》、《书传会衷》、《春秋阐义》、《蜀中名胜记》、《石仓历代诗选》、《石仓集》等。生平见《明史》卷二八八。
    曹学佺与博山无异有交往,《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十四有《和曹能始大参韵》、《次曹能始大参韵示诸同行者》。曹氏与永觉元贤及憨山德清亦有往还。如《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二十四《谢曹能始宪长来山见赠》,《憨山老人梦游集》卷十八有《答曹能始廉宪》。天启年间,觉浪道盛亦受曹氏之请,开法于兴化。(12)
    思宗崇祯五年,雪关出主鼓山涌泉寺,则因曹学佺与林弘衍之清。《雪关禅师语录》卷二“鼓山语录”载:“崇祯壬申,总宪能始曹公、农部得山林公及众乡绅请师于福州鼓山涌泉禅寺开法,以六月初三日入院。”《雪关禅师语录》卷十有《与曹能始大参》,卷十二《寄曹大参能始》称曹氏“心事冰壶湛,词名天苑葩。”卷十三《似总宪曹能始》:“住山虚挂道人名,何意追从白傅盟。石鼓有缘思欲击,天龙未许枉烦迎。身将到处云为伴,面对高谈风自生。金粟堂前今咫尺,狮弦应听不凡声。”表达禅师对曹学佺之思念之情。雪关禅师还曾到过曹氏所建之石仓院。(13)由以上所述可见,禅师与曹氏之关系非同一般。
    3.林弘衍
    林弘衍,字得山,闽县人,号守易。生平见《全闽明诗传》卷五十五。
    林弘衍为闽中之重要佛教居士,与永觉元贤关系非常密切。林得山卒,元贤作《挽林得山兵宪》,其诗云:“忆昔相逢剑水滨,乍瞻芝宇如天人。慷慨披襟谈国事,卓哉意气压群英。首将石鼓相付嘱,订交泉石廿余春。山门倚重若城堑,再造论功莫与京。”(14)可知元贤之出主鼓山,实由林氏之请,而林氏二十余年为元贤护法卫道,交情可谓不浅。林氏与元来弟子长庆道独亦有往还,《宗宝道独禅师语录》卷五有《与林得山宪副》。(15)
    雪关出主鼓山,乃受林得山与曹学佺之请,《雪关禅师语录》卷十三有《留别林得山民部》,当是雪关由鼓山返博山时所作。
    三  武林居士群
    崇祯九年(1636),雪关禅师出主杭州虎跑,同年又重兴妙行古刹,与居于此地之居士,交往甚多。
    1.黄端伯
    黄端伯(1585—1645),字符公,一作元功,号迎祥,自号海岸道人,江西新城人。明崇祯元年(1628)进士,次年授浙江宁波推官,曾于此抗击倭寇。崇祯五年(1632),服丧于家,三年服满,改任杭州推官。崇祯十年,考选北上时,又逢父丧,居家七年。后因杵益王朱慈炱而弃官为僧,避居庐山。崇祯十七年(1644),清兵入关,崇祯自缢,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称帝,端伯出仕为礼部仪制司主事。福王弘光元年(1645)五月,南京失守,黄端伯誓死不降,为清人所杀。谥忠节。著有《易疏》、《东海集》、《庐山集》、《瑶光阁集》等。事迹附见《明史》高倬传,《江西通志》卷八十四。
    黄端伯一生崇信佛法,《浙江通志》称:“黄端伯,(略)崇祯中授宁波府推官,清介独立,执法不阿。布衣蔬食,货利不撄其心。人呼为‘黄佛子’。”(16)《五灯全书》将其列为寿昌弟子,而《续灯正统》则将其列为博山元来法嗣。黄氏为元来《剩录》作序时言:“先寿昌,于法门寂寥之际,言中有响,脚下无私,使洞上一宗复振,厥功伟哉!(略)余再谒博山于寿昌,特蒙印契,遂以事先寿昌者事之。”(17)由黄氏自述可知,其对寿昌慧经与博山无异皆以师事之。黄端伯又曾参临济宗雪峤圆信,并请圆信于径山开法。(18)
    思宗崇祯年间,端伯正于杭州为官。崇祯九年(1636),雪关禅师出主杭州虎跑乃由黄端伯、余大成之请。而据《雪关禅师语录》卷十《与黄海岸居士》:“榷关蠲风,使者护送,俾妙行木料,速如神运。大士威灵赴感如此,且见同事摄化之妙。其仰庇,则诚无量,若称谢,即涉于施受,恐居士亦绝倒矣。昔须达布金,祗陀舍树,共成功德,不知才经营时,兜率天宫庄严先就。然则妙行未成,公之住处,逸多老子先为敷座。”可知,雪关重兴妙行,黄端伯曾予大力支持。而雪关居杭之时,端伯多次请其说法。黄氏还曾邀雪关与雪峤圆信西湖泛舟,促进临济与曹洞之交流。(19)
    2.余大成
    余大成,字集生,法名道裕,江宁人。思宗崇祯四年为山东巡抚,晚年与黄端伯结社于杭州,著有《五灯化》、《四梦稿》等。生平见《明史》卷二四八,《居士传》卷四十。
    《五灯会元续略》及《五灯全书》皆将其列为无异元来弟子。博山和尚入主金陵天界寺,即由余大成诸人之请。(20)又与雪关之同门古航道舟禅师有交往。(21)
    雪关入主杭州,余大成与黄海岸实力主之,雪关居杭之时,余集生多次请其说法。《雪关禅师语录》卷九有《复余集生冏卿》、卷十《与余集生居士》、卷十一《寄余集生居士时谪岭南》,卷十二《如意颂赠余集生居士》,卷十三《寄冏卿余集生》、《春日偕余集生居士访金台法师》等。
    3.钱龙锡
    钱龙锡(1579—1645),字稚文,号机山,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五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屡迁少詹事。天启四年,擢礼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明年改南京吏部右侍。天启时,忤魏忠贤削籍。崇祯初起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福王时复官还里卒,年六十七。有《竞余存稿》。生平见《明史》卷二五一,《文渊阁大学士钱公传》(朱彝尊《曝书亭集》卷六十四)。
    雪关居杭日,钱龙锡多次参访。如《雪关禅师语录》卷二:“孝廉闻子将、严印持、邹孟阳、王元建、方子凡同钱机山相国,沈彦威、余集生两中丞,李仲休鹾伯,钱淇水二守,梁维章光禄请上堂。”《雪关禅师语录》卷十有《与钱机山相国》、卷十《与钱机山相国》、卷十《复钱机山相国》、卷十一《与华亭钱机山相国》等。
    4.闻启祥
    闻启祥,字子将,钱塘人,少为诸生,从冯梦祯学。举万历四十年乡试,性淡荡,鉴裁敏,品题精,为文风流婉约。笃信佛法,曾随云栖修净土。卒年五十八,著有《自娱斋集》。生平见《闻子将墓志铭》(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五十四)。
    据《宗统编年》卷三十一载:“癸酉六年(崇祯六年,1633)夏,藏和尚(汉月法藏)住净慈寺。藏受杭州兵辖蔡云怡,护法闻子将、严印持、忍公等请,开堂净慈。”(22)可知,闻启祥为临济宗汉月法藏之护法。雪关在杭,闻子将也曾多次参请问道。《雪关禅师语录》卷四有《答闻子将居士问》。
    雪关禅师在杭之时,与其地之居士交往甚多,除以上所举之外,尚有岳衡山、冯际明、洪清远、钱从卓、李仲休、严印持、邹孟阳、秦心卿、沈时可、严忍公、严无敕、顾霖调、方子凡、钱瑞星、周朗垣、李仲休、邹孟阳、邹仲锡、闻子有、钱公积、沈英多等人。
    清释性统《续灯正统》卷四十《广信府博山雪关智訚禅师》评论雪关禅师云:“师鹤立牛行,赋性宽厚,色庄容敬,望者意消。说法不假思议,落笔无半点尘。故士大夫乐与之游。”(23)证之上文,此言非虚。
    *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副教授。
    ①全文所引《雪关禅师语录》皆为嘉兴藏本,不再说明。
    ②此处居士之分类,略按其籍贯,然其中有生于某地,而与雪关禅师之交往在另一地者,皆依交往之地归属。如黄端伯虽为江西人,然其与雪关之交游多在杭州,故将其列入武林居士群中。
    ③德清:《憨山大师梦游全集》卷第五十五附录吴应宾《大明庐山五乳峰法云禅寺前中兴曹溪嗣法憨山大师塔铭》,《禅宗全书》第五十一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④福善记录、福征述疏:《憨山老人年谱自序实录》卷下(万历)四十四年丙辰称:“秋八月,(略)桐城访吴观我太史,吴本如中丞,欲建庵以留。”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藏珍本年谱丛刊》第五十三册,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版。
    ⑤真可:《紫柏尊者全集》卷首吴应宾《紫柏大师全身舍利塔铭颂》,《禅宗全书》第五十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⑥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十五《中兴信州博山能仁禅寺无异大师塔铭并序》:“余小子瀹。得师亲系衣珠。从云栖优婆塞。称博山菩萨弟子。”《禅宗全书》第五十六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⑦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首《锡类法檀序》,《禅宗全书》第五十六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⑧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十五《中兴信州博山能仁禅寺无异大师塔铭并序》,《禅宗全书》第五十六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⑨同上。
    ⑩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首,《禅宗全书》第五十六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11)元贤:《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三十林之蕃《福州鼓山白云峰涌泉禅寺永觉贤公大和尚行业曲记》载:“乙亥(崇祯八年,1635),往寿昌扫塔,归过建州,为净慈庵,著《净慈要语》。是冬,张二水相国、吕天池侍郎,仰师道化,率众请入泉州开元寺。”《禅宗全书》第五十八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12)纪荫:《宗统编年》卷三十二载“(道盛)时年方三十,曹能始诸公,请于必化开堂。”《续藏经》第一百四十七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公司,1993年版。
    (13)智訚:《雪关禅师语录》卷十三有《石仓园为曹能始大参赋》。
    (14)元贤:《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二十四,《禅宗全书》,第五十六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15)道独:《宗宝道独禅师语录》卷五有《与林得山宪副》,《续藏经》第一百二十六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公司,1993年版。
    (16)沈翼机编修:《浙江通志》卷一百五十二,《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7)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首,《禅宗全书》第五十六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18)净柱:《五灯会元续略》卷四《径山语风庵雪峤圆信禅师》,《续藏经》第一百三十八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出版公司,1993年版。
    (19)《雪关禅师语录》卷四《答径山语风禅师问》“师赴司理黄海岸居士招,西湖泛舟,时径山语风老宿在座。”
    (20)元来:《无异元来禅师广录》卷三十一《复南都见任众居士》、《复南都众乡绅居士》,《禅宗全书》第五十六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21)元贤:《永觉元贤禅师广录》卷十八《博山古航舟禅师塔铭》载:“丁丑春,师(道舟)乃莅彼建天王殿,仍修诸屋,以僧众乐于放逸,梗化者多,乃谢去之。王京台太卿,延至西禅过冬。明年余集生中丞、黄元公司理,乃请归回龙。”《禅宗全书》第五十八册,台湾文殊出版社,1989年版。
    (22)纪荫:《宗统编年》卷三十一,《续藏经》第一百四十七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
    (23)性统:《续灯正统》卷四十,《续藏经》第一百四十四册,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1993年版。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