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越窑青瓷之研究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北宋时期的越窑青瓷在日本出土的数量极少,要把握其内容,出土物少是陶瓷器研究的难题之一。在此,我想提示一下从出土物中引出的几个问题。通过对根津美术馆藏品的整理工作,所得到的启示有助于对北宋时期越窑青瓷的理解。掌握其生产地的资料及日本消费地出土的资料,能够更进一步理解生产、需要的内容。

    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占出土物大半的是碗、盘。杯等器形。这种一般性器形,是掌握了特殊品的分布,年代、出土量等的倾向以后,才成为基本的素材,在此置于中心位置。

    1、越窑青瓷的基本分类

    有关越窑青瓷的一般器形,碗盘杯的分类,日本方面分为Ⅰ、Ⅱ、Ⅲ类。

    第Ⅰ类(Fig·1上部),是精制品,使用优质胎土,多通体施釉,刮去底足叠烧之釉,这部分及内凹处多带有痕迹。

    第Ⅱ类,是粗制品,胎土中有黑色斑点。由于部分施釉,并在施釉前使用白色化妆土。第Ⅱ类从形态,手法及质地来看,与第Ⅰ类相比是不同性质的青瓷。由于不是一个系统,其窑址在福建省北部也有分布。

    第Ⅲ类(Fig·1下部Fig·2.3),是直接源于第Ⅰ类的精瓷品。可以考虑如Fie·1那样和第Ⅰ类有系列关系。Ⅲ类是不刮釉土(盒子除外),底足内凹处有痕迹,内底部没有。从Ⅲ类的底足内径来看,使用过小径垫圈。

    Ⅰ、Ⅲ类。只根据腹部残片多难以区分两者。其区别从胎土,釉土的调配到底足形式及痕迹、文字在施纹手法上是易表现的。第Ⅰ类是刮釉足。对此Ⅲ类有细刮足A类及粘贴足B类两种。但AB两种足端边缘,最后要进行调整,所以要区别是相当困难的。

    有关碗盘杯的情形,上述手法是一般性的。

    2、Ⅲ类的出土年代

    若以日本的陶瓷器编年为基准,探讨出土年代的话,Ⅰ、Ⅱ类是以A期8世纪末至10世纪中期(唐未、五代)为主体的,A期还可进行细分。Ⅲ类是以B期即10世纪后半至11世纪中期前后(北宋前半期)为主体的。进而了解在Ⅲ类有“太平戊寅(978)铭文的器物,在此表明了生产年代。

    3、分布与出土遗迹的特点

    Ⅲ类的出土物涉及从东部日本到西部日本的广大范围。主要遗迹有大宰府、福冈市鸿炉馆、博多、有田、汤纳、福冈县筑后国府,佐贺县小川、京都府平安京、石川县净水寺等处。这些遗迹是寺院,官府等公共设施,大体为A期的存续,但相对于A期的陶瓷器,B期Ⅲ类的出土量极少,反映了输入量的减少及贸易的低潮化。

    探求越窑青瓷的盛衰,抓住Ⅲ类陶瓷器的低潮性出土倾向是问题的关键。

    4.北宋越窑青瓷的几个问题

    制作手法问题

    北宋前半期越窑青瓷第Ⅲ类,可以说是在工艺水准方面模仿金银器完成的制品,纹饰方法也有表现。尤其要注意下列制作手法。

    第Ⅲ类碗盘的底足,高且薄,在底端还进行仔细地调整。这种足易破损,还必须注意制作时变形。对此,第Ⅰ类为了在底足下部插入垫圈、施釉之后,使用刮掉叠烧釉的手法。但会破坏底足下部的美观。而第Ⅲ类在底足下部使用环状垫圈。使底端失去负担。采用了避免破坏美观的技术方法。

    根据这一点,有必要探究垫圈,匣钵等窑具及制品上残留痕迹等烧制方法。

    根津美术馆藏品中有“太平戊寅”、“太平戊”及“已”、“永”、“下”(又“戊”)“供”、“吉”等一字刻铭的例物。“太平戊寅”多无纹饰或有弦纹的个体上施以纹饰;刻一字的是有精美饰的上乘器物。

    编年问题

    从唐→五代→北宋前半期的器形变化中,有以下几点要注意。圈足系列是由①圈足→②高圈足→卡②细高圈足变化的。由①→②→③的变化,与刮削足书粘贴足,叠烧足有痕迹十底足内有痕迹的手法变化是一致的。

    表现这个转变过程的上述②例,在中国五代墓中有。Fig·4是浙江省临安水邱氏墓的出土器,器形与③相同,有叠烧足的痕迹。

    中国把越窑青瓷按照地域及窑址群的分布,分为3个系列(A越窑系、B婺窑系、C瓯窑系)。特别是北前半期这些地区的产品特点,是能够分别出来的,有关情况本人提出几点见解。

    据有限的资料来看,我认为A越窑系、B婺窑系的器物有着极其相近的特征。有关C婺窑的资料,本人还无幸看到。但在日本九州大宰府鸿炉馆遗迹的出土品内,有稍微不同的一组器物(Fi8.5)。我想这大体是C瓯窑的制品。其特征是沿袭唐、五代的方法,进行叠烧足釉的刮削处理。但底足端部为锐利的覆台形,与Ⅰ、Ⅲ类的底足相异。不如说这种形态与同期白瓷Ⅺ类(Fig.6)的特点相近。壶类的纹饰是大粗刻划纹,不同于Ⅲ类的明快的纹饰。这种有可能属于五代至北宋前半期。在鸿胜馆SKOL,(土坑),这样的碗与越窑系青瓷第Ⅲ类及北宋前半期白瓷共存。在日本的陶瓷器编年上,被看作是10世纪后半至11世纪初期的产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