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人与茶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一

    中国是茶的故乡。饮茶起源很早。唐人陆羽说:“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唐)。”①“发乎神农”虽系远古传说,而“盛于国朝(唐)”,则为事实。宋人张淏也说:饮茶魏晋以前已有,“但当时虽知饮茶,未若后世之盛”,“非但饮茶者鲜,识茶者亦鲜。至唐陆羽著《茶经》三篇,言茶者甚备,天下益知饮茶,其后尚茶成风。”②《茶经》成书於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③故“其后尚茶成风”,则唐人饮茶成风当在唐中期。我们认为这个估计是基本上符合历史实际的。请看下表(见图)。

    下表表明:1.唐玄宗朝始有茶诗。当然,这不是说此前没有饮茶,④只是不象玄宗朝盛行,诗中尚未得到较多反映。2.唐中期(唐玄宗开元末至唐宪宗元和末),茶诗158首,作者58人。3.唐后期(唐穆宗至唐亡),茶诗233首,作者55人。4.结论:唐前期(唐高祖至唐玄宗开元末),基本上无人写茶诗,唐中期吟茶诗成风,唐后期此风更盛。

    又,唐前期问世的一些重要史籍未涉及唐代茶事。如撰自武德七年(624年)的欧阳询《艺文类聚》,其卷82《草部下·茗》载唐以前茗事,无唐茶事。撰於贞观十二年(638年)以前的虞世南《北堂书钞(抄)》,其卷144《酒食部·茶篇》所云茶事,也为唐以前者。“羽著《茶经》”之载。则显系后人补入,不足为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指出:《北堂书钞》“今世所行者,出陈禹谟删补。至以贞观后事及五代十国之书杂入其中,尽失其旧。”成书於唐玄宗时的徐坚《初学记》,未叙茶茗。撰於开元二十七年(739年)的李林甫《唐六典》,同样未叙茶茗。反映唐前期茶的生产尚不发达,饮茶之风未盛。贞元十六年(800年)以后成书的封演《封氏闻见记》云“开元中,泰山灵岩寺有降魔师大兴禅教,学禅务于不寐,又不夕食,皆许其饮茶。人自怀挟、到处煮饮,从此转相仿效,遂成风俗。”⑤《膳夫经手录》云:“至开元开宝之间,稍稍有茶,至德、大历遂多,建中以后盛矣。”因此我们认为,唐人饮茶成风始於开元,盛在唐中期,至唐后期更盛。    

  二

   唐人饮茶成风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茶肆遍天下 《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云:“自邹、齐、沧、棣,渐至京邑,城市多开店铺煎茶卖之,不问道俗,投钱取饮。”人们抄写模勒白居易诗,“持之以交酒茗者,处处皆是。”⑥“处处皆是”,足见茶店各地多有。长安外郭城有茶肆,⑦城外有茶坊。⑧扬州海陵如皋镇有茶店。⑨此外,民间还有茶亭⑩、茶棚(11)、茶房(12)、茶轩(13)和茶社(14)等设施,供自己和众人饮茶。

    二、“茗为人饮,与盐粟同资”(15)  唐穆宗时人李珏说:“茶为食物,无异米盐,於人所资,远近同俗。既祛竭乏,难舍斯须。田闾之间,嗜好尤切。”(16)茶被视作人不能须臾离开的生活必需品,全国同俗。田指农村,闾指城镇,城乡寻常百姓,嗜好饮茶更加厉害。“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西都长安、东都洛阳)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17)安史之乱时,叛军攻打睢阳(今河南商丘),“城孤势蹙,人食竭,以絺布切煮而食之,时以茶汁和之,而意自如。”(18)建中四年(783年)唐德宗从京城逃至奉天(今陕西乾县)避难,镇海节度使韩滉特遣健步“以夹练囊缄盛茶末”进献,(19)“在粮尽生命垂危之际送茶,茶之重要不言而喻。故《膳夫经手录》云:唐人“不可一日无茶”。

    三、唐人普遍饮茶  唐人上起天子,下迄黎民,几乎所有人都程度不同地饮茶。    

    1.皇帝嗜茶  唐中期以后诸帝,大多好茶。命产茶之州将最好茶进贡朝廷,供天子享用。撰於贞元十七年(801年)的《通典》,载当时贡品中有茶者,为安康、夷陵和灵溪等三郡,三百五十一斤。(20)写於元和八年(813年)的《元和郡县图志》,所列贡茶州,是湖、吉、雅等州。(21)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成书的《新唐书》,注明贡茶者有河北、山南东西、淮南、江南东西、黔中和剑南等八道,怀、峡、归、夔、金、梁、寿、庐、蕲、申、常、湖、睦、福、饶、溪和雅等十七州。(22)贡茶的数量日益增多。有些官员另献茶和茶具希恩邀宠。如天宝二年(743年),陕郡太守、水陆运使韦坚凿广运潭成,玄宗亲临,韦坚每舟陈列某郡土特产,豫章郡(治今江西南昌市)则“茶釜、茶铛、茶椀。(23)文宗时,盐铁转运使令狐楚进奉“煎茶具度等”。(24)广明元年(880年)唐僖宗避难幸蜀,常州刺史王枳驰贡阳羡茶。光化三年(900年),西川节度使王建“贡茶布等”。(25)而贡茶不力者,则受惩处。开成三年(838年),顾渚贡焙,“以贡不如法,停(湖州)刺史裴充(职)。”(26)唐天子特喜赏新茶,每岁设清明茶宴,命蜀、吴所产蒙山、紫笋等名茶,务於清明节前,用驿骑急程飞送京师。宫廷还有“斗茶”之戏。开元年间,玄宗“与(梅)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饮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妄何能较胜负也。”(27)有些皇帝殿试制举,召见学士等,给予宫人侍茶汤的特殊礼遇。《独异志》云:“元公德秀,明经制策入仕。其一篇《自述》云:“延英对引绿衣郎,红砚宣毫各别床。天子下帘亲自问,宫人手里过茶汤。”(28)唐文宗尚贤,“尝召学士於内庭论经。较量文章,宫人已下侍茶汤饮馔。”(29)唐宣宗召翰林学士韦澳入宫论诗,“有小黄门置茶,”(30)迎见道士轩辕集,“令宫人侍茶汤。”(31)有些皇帝还将茶作为珍品,赐予王公贵族等,以融洽君臣关系。唐初,皇帝赐予王公贵族者,主要是田宅、奴婢、良马和钱帛等。开元以降,贡茶跻入赐物。永泰元年(765年),大宦官鱼朝恩判国子监事,代宗命“中使送酒及茶果,赐充宴乐。”(32)中书舍人常衮,获“赐茶百串。”(33)兴元年间唐德宗规定翰林学士每年赐新茗等物。贞元四年(788年),又敕会晦日、上巳、重九等节日百僚宴乐,赐翰林学士每节一百千及“酒脯、茶果”。(34)又规定,凡正冬至不受朝,其日“赐茶十串”。(35)大忌,学士进名奉慰,赐茶十串”(36)唐代还有这样故例:“翰林当直学士,每春晚人困,则日赐成象殿茶。”(37)元和八年(813年)唐宪宗以绢千疋,“茶千斤为兴唐观城复道夫役之赐。”(39)唐懿宗每次赐同昌公主馔汤物,“其茶则有绿华、紫英之号。(39)天祐二年(905年),唐哀帝“赐宰相柳璨茶、药”。(40)得到天子赏赐的王公贵族等,感激涕零,视为殊荣,誓死图报。汴州刺史田神玉获一千五百串紫笋茶赐后,特请“大历十才子”之一韩翃为他撰谢茶表,声称“吴主礼贤,方闻置茗,晋臣爱客,才有分茶”,“前朝飨士,往典犒军,皆是循常,非闻特达,顾惟荷幸”,如今皇上赐茶,“忽被殊私”,“岂如泽被三军,仁加十乘。”(41)武中丞(元衡)获新茶虽区区二斤,也受宠若惊,特请著名文人刘禹锡代撰二首谢表。云“猥沐深恩,再沾殊锡”,“责在素湌,实惭于虚受”。表示“既荣凡口,倍切丹心”。(42)请著名文人柳宗元撰同样内容的谢表。武元衡还觉不够,又亲笔写了一篇《谢赐新火及新茶表》说“慈泽曲临,恩波下浃,光烛闾里,荣加贱微,惊欢失图……惟当焚灼丹诚,激励愚鲁。”(43)白居易不止一次获得赐茶,“蹈舞跼地欢呼动天”视为“荣降天上,宠惊人间”。(44)杜牧在《寿昌节谢酒食(集作茶酒)状宣宗生曰》里表示:“杀身粉骨,难酬圣主之恩。”

    2.“王公朝士无不饮(茶)”(45)唐文宗宰相李德裕嗜茶。为饮茶,不远数千里运惠山泉水(详后)。他向一位去舒州上任的亲友求“天柱峰茶可惠三、四角”。(46)其《忆茗芽》诗云:“谷中春日暖,渐忆掇茶英,欲及清明日,能销醉客酲。松花飘鼎冷,兰气入瓯轻,饮罢闲无事,扪萝溪上行。”(47)春暖花开,以茶醒酒,悠闲地在清彻溪水岸畔漫步,何其惬意!兵部员外郎李约,“性唯嗜茶”、很重视茶的用水,“曾奉使行至陕州硖石县东,爱渠水清流,旬日忘发。”(48)《唐才子传》卷六《李约传》云其“与陆羽、张又新论水品特详。”“坐间悉雅士,清谈终日,弹琴煮茗。唐中期,江南有些州驿置茶库,贮茗以备过往官吏饮用。

  《唐国史补》卷下云:一刺史上任,驿吏请其阅驿。“又一室、署云茶库,诸茗毕贮。复有一神,问曰:‘何?’曰:‘陆鸿渐也’。”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时,宦官押领内家三十人至园陵,途宿长乐驿。王仙客为见其意中人无双,命仆塞鸿扮作驿吏“烹茗帘外,仍给钱三千,约曰:‘坚守茗具,无暂舍去。忽有所睹,即疾报来。”(49)御史台有“茶瓶厅”。《唐语林》卷八《补遗》云:兵察常主院中茶,必市蜀之佳茗贮於陶器,“御史缄启,故谓之‘茶瓶厅’”    

    3.文人嗜茶  宋人林洪《山家清供》云:“古人嗜茶者,无如玉川子。”玉川子即唐人卢仝,他能煎茶,擅品茗,他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堪称茶诗绝唱。在他看来,茶不仅可以润吻喉,破孤闷,清肌骨,发文思,除不平,(50)甚至赛过炼丹求仙。如其《忆金鹅山沈山人》诗云:“一片新茶破鼻香,请君速来助我喜,莫合九转大还丹,莫读三十六部大洞经,闲来共我说真意,齿下领取真长生”。“九转大还丹”是道士炼的仙丹,说是吃后能成神仙。“三十六部大洞经”,是茅山派的主要经典,据称读此经可以长生不老,但它们不如一片新茶。其实,唐代文人中,玉川子并非嗜茶之首。白居易就超过他。仅以《全唐诗》所收茶诗而言,白居易47首,卢仝仅2首。白居易一生,尤其是抛官后,对茶的嗜好无以复加。在其晚年,除吟诗、对奕、抚琴、饮酒、读书、拜佛外,便是品茗。白居易吃早茶(“起尝一瓯茗”《官舍》)、午茶(午睡“起来两瓯茶”《食后》)、晚茶(“晚送一瓯茶”《管闲事》)。自称“竟日何所为,或饮一瓯茗,或吟两句诗”(《首夏病问》)。或与友人聚会品茗作乐。如元和十一年(816年),他与元集虚等二十二人,“具斋施茶果以乐之”(《庐山草堂记》)。会昌五年(845年)七位七、八十岁老人於白居易宅,一面饮茶,一面赏景。“山茗煮时秋雾碧,玉杯斟处彩霞鲜,临阶花笑如歌妓,傍竹松声当管弦,虽未学穷生死诀,人间岂不是神仙”(《洛中九老会》)。白居易嗜酒,倚茶解之,经常举头喝酒,引手索茶。他的客人僧俗俱有,置酒备茗,各取所需:“客迎携酒榼,僧待置茶瓯”(《想东游五十韵并序》)庞少尹持鱼酒来,白居易立即备茶摆宴,从容聊天,醉吟花诗。杨郎中茶酒俱好,白居易奉上茶酒;他引茶入禅:“酒渴春深一碗茶,每夜坐禅观水月”(《早服云母散》)。“聊将茶代酒”(《宿兰溪对月》),以为“茶能散闷”(《镜换杯》),但“残茶冷酒愁杀人”(《送张山人归嵩阳》)。都难以解脱心底烦恼。他喜饮浓茶。偏爱蜀川名茶蒙山,视之为故旧亲朋。用水讲究,以山泉、雪水煎茶。外出携茶具,随时煎饮。“携茶上水舟”(《履道新居二十韵》)。偕僧佛光赴香山精舍途次,“船后有小灶,安铜甑而炊。*角仆烹鱼、煮茗”。(51)夜闻贾常州、崔湖州欢宴茶山,赏紫笋斗新,自己正坠马卧床,仍羡慕不已而特意吟诗寄赠。白居易非常羡慕吴兴每春茶山之会,因故来游而感遗憾。在庐山香炉峰下盖草堂念佛,并“斫壑开茶园”。自称“药圃茶园为产业”(《重题》)。他对茶事颇为熟悉。知趁暖泥茶灶,用茶笼子焙茶,以茶水浇花。用炭,会掌火候,将茶煮到沫下曲尘香,花浮鱼眼,浮盛来有佳色,燕罢余芳气,味道极佳。友人知白居易嗜茶,萧员外特地从“难於上青天”的蜀中寄赠新茗。李六郎中、巢兄和杨常州等也先后寄来名茶。他高兴地说:“不寄他人先寄我,应缘我是别茶人”(《谢李六郎中寄新蜀茶》)。白居易甚至在代妻戏贺兄授东川节度使时,也忘不了可能寄蜀茶来。  

    唐代文人,昔日与酒结下不解之缘。唐人作诗,往往饮酒,“斗酒诗百篇”。开元以后,茶在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文人又与它结下不解之缘。如果说,开元以前唐诗中充满“酒”字,那末其后则频添了“茶”字。唐人以极大热情引茶入诗,韵味无穷的咏茶之作,俯拾皆是。什么茶诗、茶歌、茶赋、茶会和啜茶联句等,不一而足。皮日休说:“昔晋杜育有《荈赋》,季疵(即唐陆羽)有茶歌,余缺然於怀者,谓有其具而不形於诗,亦季疵之余恨也”。(52)於是创作了《茶中杂咏并序》、吟《茶坞》、《茶人》、《茶笋》、《茶籯》,《茶舍》、《茶灶》、《茶焙》、《茶鼎》、《茶瓯》和《煮茶》十事;并寄给天随子(陆龟蒙)。陆回敬《奉和袭美(皮日休)茶具十咏》。宋人顾文荐《负喧杂录》云:“联句自唐有之”,“据段成式《庐陵宦》下记载:取斑竹,以白金踏首如茶荚,以递送联句,谓之句枝。或角押恶韵,或煎碗茶为八韵诗,皆谓之杂连。”(53)颜真卿《五言月夜啜茶联句》,邀请不少僧俗之客,於香花芳草庭轩里,皎洁月光下,饮茶吟诗。“流华净肌骨,疏瀹涤心原真卿,不似春醪醉”。何其高雅。据常州宜兴金沙池泉寺碑载:唐文宗时,杭、湖、常三州太守贡茶唱和,杭州太守白居易唱道:“十只画船何处宿,洞庭山脚太湖心”。常州太守贾*(左饣右束)和曰:“殷勤为报春风道,不贡新茶只贡心”(54)。 
  
    文人饮茶,主要不是为止渴、醒酒,而是通过品茗,从中寻觅美感,寄托思想感情与对人生真谛的体验。故其啜茶,尤重环境的幽雅祥和氛周并将饮茶与吟诗、观面、参禅、论道、抚琴、歌舞和对奕等结合起来,风流而清高。微月初上,李德裕收到远方故人惠赠蜀中名茶,立即开缄碾末,特意“半夜邀僧至,孤吟对竹烹”;品尝泛香之碧流后,“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55)一杯香茗下肚,竟能令人多日头脑清晰地吟诗!薛能“茶兴复诗心,一瓯还一吟。”(56)并趁“茶兴留诗客。”(57)将灵感发挥得淋漓尽致。刘禹锡也有体验,他说“诗情茶助爽”(《酬乐天闲卧见寄》)。司空图则云:“茶爽添诗句”(《即事二首》)。周皓宅南亭,是友人常聚首处,飘逸着紫笋茶香。萧颖士“碧天秋霁,风琴夜弹,良朋合坐,茶茗间,进评古贤,论释典已。”(58)喻凫与蒋处士等,“尝茗议空。”(59)杜牧“今日鬓丝禅榻畔,茶烟轻扬落花风。”(60)元八郎中,夜学坐禅,同时饮酒、啜茗,被誉无人能比活神仙。不少文人在年老、多病或仕途坎坷或不入宦海而退隐山林时,茶是精神寄托之一。张籍多病辞官闲居,茶伴其抚琴、种药、吟诗、习佛。他说:“茶过卯时煎。”(61)“僧到出茶床,”(62)不似做官时紧张地趋步朝班,倒也逍遥自在。任处士宅“杉露滴茶床”(朱庆余《题任处士幽居》)。一隐者,“采茶溪树绿,煮药石泉清,不问人间事,忘机过此生,。”(63)胡处士宅,“微风吹药案,晴日照茶巾。”(64)此外,陆龟蒙、杜荀鹤、顾况、戴处士、王处士、蒋处士和李明府等也有类似经历。文人饮茶,除皇帝赐予、友人馈赠外,有些人亲自种、制。韦应物公务之余,“率尔植荒园”,当自种之茶生,欣然命笔《喜园中茶生》。岑参庭院园畦一半植茗。顾况呼儿劈柴,焙制新茶。张籍穿林种茶。陆龟蒙“置小园於顾渚山下,岁下茶租十许,薄为瓯蚁之费。”(65)诗人姚合不种茶,而是“不将钱贾将诗乞”(《乞新茶》)。

    4.僧人嗜茶  唐代寺院与茶关系极为密切。唐代饮茶之风的盛行,与寺院的推波助澜是分不开的。开元以后,寺院普遍饮茶,有的寺院设有茶头,专门掌管茶事。如元和年间僧行满在天台山国清寺“智者院充茶头。”(66)方公院屋檐挂满散发幽香的茶。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壁间空带旧茶烟。”(67)净眼禅师禅房飘散着茶香。孤园寺老僧茶香凝皓齿。庐陵旧寺“茶烟开瓦雪”(郑巢《送琇上人》)。报本寺“茶烟褭褭笼禅榻” (牟融《游报本寺》)。淮海高僧惠泽。嗜茶著称於世,故李洞致书表示愿为其煎茶扫地而学佛。澄秀上座院僧,於林下煮茗一病三年之僧,仍“茶烟熏杀竹”,(姚合《病僧》)其嗜茶之笃可见。江山寺一僧“九年吃茶粥,此事少人知”(贯休《送僧入五泄》)。兴国寺上座号宪超病危,“绝粒罢飡”、仍难舍茗,“唯茶与乳”(69)僧道育挂锡,天台山平田寺,“与僧供湢煎茶。”(70)慈恩寺、荐福寺僧饮茶。西明寺出土石茶碾(71),说明该寺品茗。僧贯休吟茶诗多达十八首,齐己十七首,皎然十二首,齐己等游京口寺,煮茶品味兴致极高,直至残阳未欲回。僧方干、灵一、无可和护国等,也有茶诗,嗜茶可见。僧人除自饮外,还以茶供佛。开成六年(841年),大庄严寺开佛牙供养,“设无碍茶饭。”(72)多宝寺老僧烹茶。“先供佛祖歆”(吕从庆《游多宝寺》)。以茶译经。长安荐福寺是中外僧人翻译佛经名寺,寺僧“啜茗翻真偈,燃灯继夕阳”(李嘉祐《同皇甫侍御题荐福寺》),同茶解除日以继夜译经的疲劳。以茶参禅。僧人坐禅用茶驱睡魔,因“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73)匡山年青僧人“摘芳为药除睡眠”(李咸用《谢僧寄茶》)。“禅心夜更闲,煎茶留静者”(曹松《宿溪僧院》)。饮茶“稍与禅经近”(皎然《对陆迅饮天目山茶因寄元居士晟》)。“时访远公禅,茶影中残月”(齐己《寄江西幕中孙鲂员外》),福州长庆慧棱禅师引茶“斗机锋”。当一禅僧问他“‘如何是暗来底事?’师曰:‘契茶去’。”(74)僧问“从上宗乘,如何举扬?”祥禅师答曰:“今日未吃茶。”(75)以茶待僧。开成四年(839年)扬州江阳县延光寺庆祝僧正入寺,“诸寺老宿於库头官茶官饭,百种周足。”(76)开元年间,释道义至五台山,老僧童子请其“东边寺内啜茶去。”(77)大历二年(767年),释无著入五台山,挂锡华严寺,“於堂中啜茶。”(78)以茶除烦修行闲皎然《饮茶歌送郑容》云:“赏君此茶祛我疾,使人胸中荡忧傈。”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曰:“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不必苦心修行,啜茗就能得道成正果。他甚至认为,茶胜过金丹玉液。以茶吟诗,唐代诗僧颇多,仅《全唐诗》所收有诗之僧即八十余人。其中有些诗僧用茶激发诗情,如贯体,《桐江闲居作》诗,“红黍饭溪苔,清吟茗数杯。”又曾泛舟湖光山色中,“扣舷得新诗,茶煮桃花水”(《上冯使君》)。齐己也常边啜茶,边吟咏。其《寄敬亭清越》云:“鼎尝天柱茗,诗硾剡溪笺。以茶应酬文人。唐代文人喜游佛寺,因寺中多有名画、名字,可与高僧大德谈空、品诗、听琴、对奕、赏花。僧人佐之以茶,有的寺院还专置茶轩,茶房等,如东湖寺茶轩、竹径苔青,幽静高雅,接待文人等。这样的“来往亦风流”(杜甫《寄赞上人》)。天宝年间诗人高适等宿开善寺,晶茶谈佛:“读书不及经,饮酒不胜茶,知君悟此道(一作理),所未搜(一作披)袈裟,谈空忘外物,持诫破诸邪,则是无心地,相看(一作知)唯月华”(高适《同群公宿开善寺赠陈十六所居》)。严维《奉和独孤中丞游云门寺》:“异焚焚香对,新诗酌茗论。”柳公权等登关中南坡兰若,僧义海“中夜围炉设茶、果待客颇勤。”(79)戴叔伦《与友人过山寺》,“谈诗访(僧)灵彻”,“茶香别院风”。僧皎然与裴集、阳伯明“清宵集我寺,烹茗开禅牖,发论教可垂。”(80)僧齐已《尝茶》云:“石屋晚烟生,松窗铁碾声,因留耒客试,共说寄僧名。味击诗魔乱,香搜睡思清。”。贵客来访,主人一面碾茶,一面畅叙离情别绪。品尝味道请新的香茗,既可助发诗兴,又能驱除睡意。长安青龙寺僧以茶招待诗人韩翃。白居易游宝称寺,该寺碾新茶。司空图游寺品茗。朱庆余等在普照寺与僧共尝新茶,在悠悠钟声中欢笑。刘得仁在慈恩寺塔下避暑,边啜茗,边欣赏钟声里西沉的夕阳。张祜於普贤寺与僧“更共尝新茗”(《题普贤寺》),郑谷“多结契山僧曰,‘蜀茶似僧,未必皆美,不能舍之’”(《唐才子传》卷九《郑谷传》。贯林与韩判官饮茶对奕。不少文人喜欢寄宿寺院,读书习佛。有的人夜阅释典,除僧相伴、一豆青灯外,则是一碗香茶。去孟郊《宿空侄院寄澹公》云:“灯窗看律钞,小师别为侣,雪檐晴滴滴,茗碗华举举。”“律钞”是律宗佛经。“小师”当为年青沙弥。寺院有时举行茶会,与文人切磋诗、佛。《资圣寺贲法师晚春茶会》,武元衡等赴之,挥毫吟道:“虚室昼常掩,”心源知悟空。禅庭一雨后,莲界万花中。时节流芳暮,人天此会同。不知方便理,何路出樊笼。”所谓“玄谈兼藻思,绿茗代榴花”,“不复醉流霞”,(81)显示僧与文人引茶诗、佛,比诸佐酒更宜戒酒之僧,文人也更见潇洒。僧人与文人在寺院以外的交游中,同样少不了茶。僧灵一与元居士在青山潭边,用野泉煮茶,坐品观景,以致岩下维舟都不忍离去。皎然《陪卢判官水堂夜宴》,“受君高野意,烹茗钓沦涟”。皎然还晦夜於李萼宅,与潘述、汤上人等饮茶赋诗,并赏花听琴,自视为风流高会。以茶待俗人。唐代寺院,备有香茗招待来寺拜佛和游览的俗人。天宝年间崔侍御宿灌口报国寺,煮茗柴门香。太尉朱崖公游淅右甘露寺,老僧为其“煮茗。”(82)化城寺以茗酌敬李白及族叔。横山寺老衲供茶碗於戴叔伦。青龙寺僧献茶於中书舍人刘某。福先寺用茶果挽留渭南尉蔡希寂。有的山寺用好茶招待前来的道者。以茶馈赠。僧人将茶及茶具作为贵重礼物赠给文人等。匡山僧把自制茶寄赠李咸用。“华山僧别留茶鼎”(李洞《赠昭应沈少府》)。岳僧寄茶林宽。巽上人以林间自采新茶赠柳宗元。“山僧封茗寄。’(姚合《寄张傒》)。

    僧人用茶来源有三:一是天子赐予。唐代宗命临坛大德如净等十四人於安国寺就《四分律》新、旧疏佥定一本流行,为此勒令尚食局供应斋食,其中“用茶二十五串。”(83)贞元八年(792年),北天竺迦毕试国释智慧等奉旨入西明寺译经,唐德宗“赐钱千贯、茶三十串。”(84)开成五年(840年),日僧园仁在五台山大花岩纲维寺目睹唐文宗敕使至,按常例每年敕送衣钵等,施与十二大寺;其中“茶一千斤。”(85)二是俗人布施。园仁从长安回国时,大理卿杨敬之“赐团茶一串。”职方郎中杨鲁士赠“蒙顶茶二斤、团茶一串。”(86)三是僧人自种茶。由於寺院茶的消费量大,前两项来源有限,僧人只好自己动手。沙门刘彦范,“所居有小圃,自植茶”,茶圃被鹿损坏后,颜真卿等名士“悉乐为运石共成。”(87)李咸用《谢僧寄茶》诗,记叙了匡山僧种茶、制茗情形:“匡山茗树朝阳偏,暖萌如爪拿飞鸢。枝枝膏露凝滴园,参差失向兜罗绵。倾筐短甑蒸新鲜,白苎眼细匀於研。砖排古砌春笞乾,殷勤寄我清明前,金槽无声飞碧烟。”著名茶山顾渚,也有寺院茶园,山僧与当地茶农一样种茶、制茗。西山兰若的山僧后檐植茶数丛。许浑在宣城开元寺,与僧元孚上人一起焙制茶茗。武元衡与幕僚遍赏津果寺新茶。唐代僧人长期饮茶、种茶、制茶,知识和经验与日俱增,制茶技艺亦愈趋精湛。吕岩《大云寺茶诗》赞道:“玉蕊一枪称绝品,僧家造法极功夫。”

   5.道士饮茶  唐代道士饮茶虽不如僧人,喜啜茗者也不乏其人,开元年间,道士申元之,常扈从唐玄宗,深得宠幸。玄宗“命宫嫔赵云容为申元之侍茶、药。”(88)唐肃宗赐道士张志和奴、婢各一,志和将其配为夫妻,取名渔僮、樵青,“使苏兰薪桂,竹里煎茶。”(89)玉芝观道士宅,“曲角积茶烟”(周贺《玉芝观道士》),宅主嗜茶可见一斑。道士以茶待客。大历十四年(779年),淄州刺史王园等登泰山,“时真君道士卜皓然、万岁道士郭紫徽,各携茶、果相侯于回马岭。”(90)萧祜游石堂观,“碧瓯浮花酌眷茗,嚼瓜啜茗身清凉”(《游石堂观》)。李商隐《即目》诗,反映了道士用茶伴棋:“小鼎煎茶面曲江,白须道士竹简棋。”道士施肩吾将“越碗初盛蜀茗新,薄烟轻处搅来匀”(《蜀茗词》),比作琼浆。温庭筠《西陵道士茶歌》则生动地描绘了茶伴道士夜读道经的情景:“乳窦溅溅通石脉,绿尘愁草春江色。涧花入井水味香,山月当人松影直。仙翁白扇霜鸟翖,拂坛夜读(一作诵)《黄庭经》。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通杳冥。”既然一杯香茗有“鹤心通杳冥”的神奇功能,故有饮茶成仙之说;“丹丘羽人轻玉食,采茶饮之生羽翼(天台记云:丹丘出大茗,服之羽化)”(皎然《饮茶歌送郑容》)。

    6.军人饮茶  陆贽上疏唐德宗,言“防秋”关东戎士“衣禀优厚,继以茶、药,资以蔬酱。”(90)茶成为数以万计“防秋”军的军需品之一。“当时”边兵衣馕多不赡,而戍卒屯防,药茗蔬酱之给最厚。诸将务为诡辞,请遥隶神策军。禀赐遂赢旧三倍,繇是塞上往往称神策行营,皆内统於中人(宦官)矣,其军乃至十五万。”(92)

    7.有些唐人嗜茶如命“彭会好茶”,无名氏《嘲毛炳彭会》“作赋茶三斤”,即他作一篇赋要饮三斤茶,虽属夸张,但其好茶之笃跃然纸上。毛学士有“茶癖”之称。有些人置专用“茶床”、“茶坞”等。有些人须臾难离茶,即使外出办事或旅游,亦携茶具,随时煎饮。常鲁公出使吐蕃,“烹茶帐中。”(93)陆龟蒙“嗜茶荈,”(94)外出“不乘马,升舟设蓬席,斋束书、茶灶、笔床、钓具往来。”(95)御史大夫李季卿宣慰江南也不忘啜茗,至临淮、“知常伯熊善煮茶,召之,熊执(茶)器前。”(96)至江南。又召陆羽,他也是“挈(自带之茶)具而入。”(97)“野客”至方山寺,因山僧惜净床,便“偷煎茗,”以遂茶瘾。元稹“梦觉茶香熟”(《解秋十首》)孟郊所喜蒙山玉花茶饮尽后,殊感难以生存,不惜折腰,通过周况先辈向朝廷兖兖诸公乞茶,以“救此病劣躬。”(98)    

    8.擅煎茶者受人青眯 由於唐人饮茶成风,煎茶技艺不断提高,涌现不少高手。李约“嗜茶能自煎。谓人曰:‘茶须缓火炙,活火煎。’活火,谓炭火之焰者也。’(99)宾客临门,李约均亲执茶器而煎,颇有人誉。相国窦参获罪,宠妾上清隶配掖庭。”后数年,(上清)以善应对,能煎茶,数得在帝(唐德宗)左右。”她乘机为窦参申诉冤情,使其终被昭雪。(100)如上清无煎茶之艺,窦参也许饮恨千古。 

    9.不善饮茶者遭人白眼  郎士元好大言。曾嘲“马镇西不入茶”。马镇西是镇西节度使马璘。他风闻后不服。遂邀郎品茶。马先食大量古楼子(用羊肉裹椒豉、酥而烤之饼),“士元至。马喉乾如窖,即命急烹茶,各啜二十余瓯。士元已老,虚冷腹胀,屡辞;马辄曰:‘马镇西不入茶,何遽辞也?如此又七瓯。士元固辞而起,及马,气液俱下,因病数旬。”(101)

    10.死人嗜茶  唐人以为人死去另一个世界,仍象生前一样生活。故活时嗜茶,殁后亦然。进士郑总,夜“闻室外有人行声。开户观之,乃亡妾也。召入室而坐,问其所要,但求好茶。总自烹与之,啜”(102)讫而去。元和年间,阴间女於同州(治今陕西大荔)王翥私宅“银炉煮茗”(103)。长庆时,马总在阴间向杜佑乞茶,杜乃促人煎,从吏不许。(104)唐文宗太和中,阴间天王为崔绍煎茶。(106)以钉铰为业的胡生,凡有甘果、名茶,必奠酹宅近古坟。“尝梦一人谓之曰:吾姓柳,平生善为诗,而嗜茗,及死,葬室乃于今居之侧,常衔子之惠。”(106)这些故事虽属荒诞无稽,却是唐人嗜茶的曲折反映。因这些人生前喜茶,如郑总嗜茶,其亡妾“但求好茶”,生前饮茶不言而喻。  

    四、茶被唐人视为“赐名臣留上客”(107)的珍品  以茶待客昔日人们待客以酒,尽管有时置茶,究属少数。唐开元以降,随着饮茶日趋普遍,人们在酒外,增之以茶,有时还茶酒并陈,各取所需使聚会更添色采。“霅上茗芽因客煮(郑良士《寄富洋院禅者》)。”《曲生访宿》,白居易“茶果迎来客。”岑参拜见严京兆,主人奉上“瓯香茶色嫩”(《暮秋会严京兆后厅竹斋》)。天宝年间常州刺史子郑生,於长字邂逅名妓李娃,至其宅,娃母“烹茶、斟酒。”(108)张籍“为客烧茶灶”(《赠姚合少府》)。刘禹锡客至茶烟起。杜荀鹤《山居寄同志》云“待客茶灶就岩泥”。秦系山茶邀上客,雍秀才煮茗献贾长江。王仙客到富平县押衙古生家,让其“吃茶”。太和六年(832年),京兆尹杜悰召见京兆府试进士官唐特、“并命茶、酒。”(109)寿州崔使君至,裴佶姑夫“命茶甚急,又命酒馔。”(110)李嘉祐与从兄弟宴集林园,美酒香茶慰所思。“劝酒客初醉,留茶僧未来”(贾岛《早春题友人湖上新居》一作项斯诗)。储光羲膳茗粥待客。因待客以茶蔚为时尚,未敬茶者,被视为遭人轻视扁难以容忍。元和年间,定水寺僧为虞部郎中陆绍煮新茗,不给李秀才,陆绍质问,僧嘲之,仅给余茶,李大怒而罚僧。(111)

    以茶代酒  有些唐人干脆以茶代酒,於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宴请形式——茶宴,亦称茶宴、茶席、茗宴、茶会等。美酒虽好,能牛饮者少;觥筹交错,喝多了,不免脸红耳热,醉而失态。茶则“不令人醉,微觉清思,虽五云仙浆无复加也”(吕温《三月三日茶宴序》),是上等饮料,对戒酒之僧、女流之辈及不胜酒者均相宜。唐人又将茶宴与赏景、抚琴、对奕和吟诗等结合起来,氛围更显温馨、高雅。当然也有人持异议,王敷《茶酒论》,以拟人艺术手法,让茶与酒争辩孰优孰劣。(112)茶宴毕竟获得多数人的喜爱,而风靡一时。才女鲍氏君微,设宴於东亭,与宴者品茗之余,“远眺城池山色里,俯聆弦管水声中”,“坐久此中无限兴”。(113)钱起《与赵莒茶宴》:“竹下忘言对紫茶,全胜羽客醉流霞,尘心洗尽兴难尽,一树蝉声片影斜。”李洞《和兵部永崇侍郎句筵茶席》“话诗著棋”。钱起《过张成待御宅》,主人“杯里紫茶香代酒,琴中绿水静留宾”,给其留下难忘印象,乃至“欲知别后相思意,唯愿琼枝入梦频。”徐夤“因论沉湎觉前非,便碎金礨与羽厄”,毅然《断酒》,“采茗早驰三蜀使”。孟浩然《清明即事》“酌茗聊代醉”。

   以茶代礼  大历四年(769年),晋陵郡丞尉迟绪,以俸钱修草堂於郡南,“非道统名儒不登此堂,非素琴、香茗不入兹室、是知草堂之贵。”(114)香茗与道统、名儒相提并论,其高贵不言而喻。因此唐人把茶看作比金钱更重的上乘礼物,馈赠亲友,寓深情与厚谊於茗中。杨嗣复收到友人寄的二月茶芽。异常宝贵,认为名茶蒙山、顾渚也休想与其争雄。寿州刺史张镒、赠陆贽百万巨款,“陆贽不纳,止受茶一串。”(115)齐已《谢人惠扇子及茶》:“多谢崔居士,相思寄寂寥。”李群玉《答友人寄新茗》云:“愧君千里分滋味,寄与春风酒渴人”。“太守怜才寄(紫笋茶给)野人”(秦韬玉《采茶歌》。“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郞封寄谪仙家。”(116)知制诰崔蠡,守母丧“四方寄遗,茶、药而已,不纳金帛。”(117)不爱金帛而爱茶。曹邺、刘兼、徐夤、崔道融、薛能和李咸用等,也都收到友人所赠之茶。也有人将茶作为敲门砖,淮西节度留后李希烈,贿赂宦官邵光超黄茗二百斤,以求飞黄腾达。

    以茶送行唐初,与历代一样,送亲友远行,折柳为别,摆酒饯行,以壮行色。开元以后,有些唐人,主要是文人、僧侣,以茶惜别。酒易醉人,不利上路。茶则令人清醒,送僧尤为得体,故张谓说:“饮茶胜饮酒”(《道林寺送莫待御》)。刘禹锡“松花满碗试新茶”,《送蕲州李郎中赴任》。于鹄在茅屋煮茗,送李明府归别业,韩翃为南少府回寿春烹茶。李嘉祐特於招隐寺东峰设茶宴,与赴江州的内弟阎伯钧惜别,并希望香茶能把他挽留。张籍《送晊师》於“九星台下煎茶别”。李洞《和(一作送)知己赴任华州》,“吟诗煮柏茶”。    

    以茶励志  文宗时,洪州建昌县尉刘茂贞,“以大事未毕,茶棘贮心,所请禄奉,唯供粝食”。(118)他以茶像酸枣树刺心,激励自己为荣宗耀祖而发奋图强。

    以茶代奖  光启年间,河南尹张全义屯田洛阳,“有蚕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悉呼出老幼,赐以茶、采衣物”。(119)    

    以茶祭祀  贞元十三年(797年),河南府济原县令张洗,列举新置祭祀济源公的祭器等一千二百九十二事中,有“鹿茶碗子八枚,茶锅子一并风炉全,茶碾子一。”(120)唐末,“村祭足茗粣”(皮日休《包山祠》)。 
  
    五、饮之不足,继之以游  唐人饮茶,可谓多矣。有些人,特别是文人、僧侣,意犹未尽,故将啜茗与游茶山合而为一,旅游增添新景点。在绵延起伏的绿色海洋中,点缀着朵朵如蔷薇的茶花,“茗团睛望似龙鳞”(刘禹锡《寄杨八寿州》)“野茶无限春风叶”(李郢《邵博士溪亭》),“蒙顶茶畦千点露”(郑谷《蜀中三首》,茶山水灵、绿嫩,确乎很美。所以每当三月茶芽茁壮,人们便偕亲携友踏青而来,郑谷至峡中小住,徜佯茶海。杜牧等笙歌画舫踏茶山,他因病断酒,便边品茗,边欣赏茶树如黛、白云溪光交相辉映,“犹得作茶仙”(《春日茶山病不饮酒因呈宾客》)。刘禹锡也说:“何处人间似仙境,春山携妓采茶时”(《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阳羡“绿茗盖春山,长吏多愁罢,游人讵肯还”(李嘉祐《送陆士伦宰义兴》)。皎然“行踏春芜看茗归”(《山居示灵澈上人》)。姚合之弟入茶山,“采茶溪路好,花影半浮沈,画舸僧同上,春山客共寻”,并以所采新茗醒酒,“怡怡太府吟(诗)”(《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所以齐己《送中观进公归巴陵》时,“相忆绕茶丛”的乐趣。张籍难忘与友人游江南茶山采茗寻涧水煎饮的往事。许浑怀念茅山古涵村舍云暖采茶,月明沽酒之日。 
   
  六、饮、游不足、继之以研  唐人对茶,从好饮,喜赏,生出无限情趣。进而深入观察、研究,欲窥其底蕴,以便更好地种植、制作与饮用,开元以后,随着茶生产日益发展,饮茶之风愈来愈浓,对茶本身奥秘的探索也不断加强。总结种、制茶经验和品茗技艺的论著相继问世,据《新唐书·艺文志》载,唐人茶专著有陆羽《茶经》(三卷),张又新《煎茶水记》(一卷)(121)温庭筠《茶录》(一卷)。此外还有斐汶《茶述》、皎然《茶诀》。陆龟蒙“自为品弟书一篇,继《茶经》、《茶诀》之后。”(122)皮日休说:“余始得季疵(即陆羽)书,以为备矣。后又获其《顾渚山记》二篇,其中多茶事,后又太原温从云,武威段*(左石右写)之,各补茶事十数节,并存於方册。茶之事,由周至於今,竟无纤遗矣。”(123)唐人中首先,也是研究茶有突出贡献的第一人是陆羽。他能写出中国茶史上首部经典,除其幼长於饮茶风盛之佛寺,深受薰陶外,更重要的是,陆羽有不羡白玉、黄金、入省进台为官,只为曲尽茶事之妙而奋斗之崇高志向,不畏艰险、风餐野宿地种茶实践,刻苦钻研的精神。皮日休高度评价了陆羽的成就。他说:自周已降,及於大唐茶事,陆羽言之详矣。然他以前,“称茗饮者必浑以烹之,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是他“俾饮之者除痟而去疠,虽疾毉之不若也。其为利也,於入岂小哉(124)”陆羽对中国及人类的伟大贡献,功不可没。唐人通过《茶经》,进一步认识了茶的性质、功能、种制方法,大大推动了当时茶生产和饮用。从今存大量唐人诗文里,可以清楚地看到,唐人的茶知识、煎茶用具及其啜茗技艺在陆羽的书中均能得到印证,并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大大超越了前人,达到了相当高水平,对后世影响深远。
  
    七、茶渗透到唐人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  

    茶在唐人社会生活中几乎无所不在。大如唐与周边少数族回纥、吐蕃茶马互市(125)。以卖茶为幌子进行策反。大顺二年(891年),西川节度使王建围攻成都,派王鹞以“鬻茶於市。”(126)入城游说。参加科举考试时,在试铺亦饮茶。《唐摭言》卷12《轻佻》载:唐末郑光业策试之夜,一同人突入其试铺,求其取水“煎一碗茶。”同书卷三《散序》云:进士榜出,谢后,便往期集院。状元与同年相见,请一人为录事,其余“主茶之类,”“纵无宴席,科头亦逐日请给茶钱”,平时不以数,后每人每日五百文钱。小至重阳、寒食等节,外出游玩均少不了茶。元稹等九九登龙山落帽台设佳宴,置白露雅茶。康录事等寒食夜聚首康氏园林,还持绿茗赏残春。黄山汤院善烹寒食茗。阳春三月,崔书生在户外置酒、茗赏花。(127)游使君邀客观花而未敬茶,被视为乏礼受到嘲讽。《玉堂闲话》云:径州书记薛昌绪,与妻相见,“茶果而退”。有的还把茶作交易筹码。会昌年间,数名长安少年,因酷爱慈恩寺老僧精心栽培的一丛名贵牡丹,将老僧骗至曲江,派人把牡丹掘走,“留金三十两、蜀茶二斤以为报。”(128)民间谚语也增添了茶的内容。如“留未食人吃茶”,“饮后请吃茶。”(129)据《记事珠·敬战》载:“建入谓斗茶为茗战。”《太平广记》卷80《周隐克》引《逸史》云:晚唐前宰相段文昌镇淮南日,“与宾客博戏饮茶,周生连吃数碗,段起旋溺不已。”“不论秋菊与春花,个个能噇空肚茶”(北梦琐言》页84)    

  三

    唐人如此嗜茶,在於他们从长期的品茗中,逐渐悟到茶有诸多特殊功效。唐以前人对此功效有所认识。“《广雅》曰:‘其饮醒酒,令人不眠”。《神农食经》曰:‘茗茶宜久服,令人有功悦志’。华佗《食论》曰:‘苦茶久食益意思。’陶弘景《新录》曰:“茗茶轻身换骨,古丹丘子、黄山君服之,杨坚微时,脑痛,服茶而愈。”(130)而唐人的认识,则大大深入了一步。唐人认为茶有十大功效。1.“茶与醍醐、甘露抗衡。”陆羽说:“茶之为用,味至寒,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若热渴凝闷,脑疼目涩,四支烦懑,百节不舒,聊四、五啜,与醍醐、甘露抗衡也,”(131)醍醐者,酒也。甘露是雾之浓者,被视为天酒,饮之可成仙。饮茶可舒通经络,解热去疼。柳宗元《巽上人以竹闲自采新茶见赠酬之以诗》云:“还源荡昏邪,犹同甘露饭。”2.茶能醒酒、断酒。刘禹锡病酒,以菊苗*芦菔鲊,换白居易的六班茶二囊醒酒。李德裕《忆茗芽》云:茶“能销醉客醒”。杨衡《经端溪峡中》云“搴茗庶蠲热,漱泉聊析醒。”即茶能使神志不清的醉酒者清醒,陆希声《茗坡》:“春醒酒病兼消渴。”朱庆余说:“绿茗香醒酒”(《秋宵宴别卢侍御》)。姚合讲:“试尝应酒醒”(《寄杨工部闻毘陵舍弟自罨溪入茶山》)。薛能云:“尝茶春味渴,断酒晚怀清”(《题汉州西湖》)。3.茶能解饥渴。大历末年,京兆常氏在扬子县饥渴,渔翁赠舟中茶粥。孟郊等煎茶“涤尽昏渴神”(《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茶“祛渴乏,难舍斯须。”(132)杜悰“渴甚,自泼汤茶吃。”(133)4.茶可消夏去暑。唐德宗仲夏微服游西明寺,向在此过夏抄书的书生宋济请茶。(134)顾况:《茶赋》曰:茶,能“发当署之清吟。”5.茶能驱睡魔。吕岩《大云寺茶诗》云:“断送睡魔离儿席,增添清气入肌肤,”一碗香茶竟让人感到茶的清香渗入肌体,心旷神怡。“能令睡思清”(郑愚《茶》)。“涤通宵之昏寐”(顾况《茶赋》)。“解眠茶煮石根泉”(杜荀鹤《题德玄上入院》)。6.茶可解烦恼。“茶为涤烦子”(施肩吾《句》。“为饮涤尘烦”(韦应物《喜园中茶生》)。常鲁公、白居易、刘禹锡等也有同样体验。7,茶能去腻膻。顾况《茶赋》云,茶为“滋饭蔬之精素,攻肉食之膻腻。”8.茶能治病。刘禹锡认为茶效参药石。韩翃称茶堪愈病。毋*(上左目上右巨下灬)说,茶能释滞消壅。”(135)“香堪愈病。”(136)“可消酒肉毒(137)唐人常茶、药并提,不少退隐之士,种茶药疗病养生,“左安药炉右茶具”(吕从庆《山中作》),“捣茶书院静,讲易药堂春”(于鹄《赠李大守》)。9.茶能延年益寿。柳宗元说,茶可“调六气而成美,扶万寿以效珍。”(138)大中三年(849年),东都献一百二十岁僧。宣宗问其何药而效?答曰“臣少也贱,素不知药性。本好茶,至处唯茶是求。或出亦日遇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赐茶五十斤,令居保寿寺。(139)李白说,荆州清溪诸山泉水边茗草,“玉泉真公常采而饮之,年八十余岁,颜色如桃李”,“能还童振枯扶人寿也”(《答族侄僧中孚赠玉泉仙人掌茶并序》)。10.茶能去邪扶正。韩翃说茶“味足触邪。助其正直。”(140)有修身养性之用。唐天子赐臣下以茶,也寓意於兹。茶予人口福,有益养生,故唐人兴趣盎然地吟了大量诗文赞颂它乃“瑞草魁”(杜牧《题茶山》),“草中英”(郑邀《茶诗》),“皇天既孕此灵物”(顾况《茶赋》),“最是堪珍重”(郑愚《茶》)。芬芳清新的茶香不仅令人陶醉不已,甚至连偶而飞过的喜鹊也留连霜枝。

   唐人对茶也有持保留态度的。右补阙母*(上左目上右巨下灬),“性不饮茶”,说其虽有“释滞壅一日之利暂佳,”但“瘠气侵精,终身之累斯大”;人们“获益则归功茶力,胎患则不为茶灵。非福近易知,福远难见。”(141)以善茶著称的常伯熊,“饮茶过度,遂患风气;晚节亦不劝人多处也。”(142)“药王”孙思邈认为:用盐点茶,对人健康危害极大。其《孙真人卫生歌》,云:“慎勿将盐去点茶,分明引贼入其家。下焦虚冷个人瘦,伤肾伤脾防病加。”清人王应鹤在注释此歌时说:“以盐点茶,定碍下焦,克伐生生之气。盖下元丹田,宜温养暖热,方能元气布*(上艹中淮下又),免生疾病。膀胱谓之脬,亦通作胞,其经属太阳,寒水洲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肾命尤生机根本,下焦虚冷,则小便淋数不禁,本元阳气衰弱;况盐系水熬成,润下作咸性,味走下,引茶直达壬癸之乡,与引贼入室何异!……若以盐点茶,则引寒湿之气,克伐生机。湿胜则脾土受伤,寒胜则肾水受伤。夫脾气上行,是为地气上腾,而成生发滋息之功;下行即为虚陷而为邪气。肾水上行,则为水火相交,而成既济之功;下行即为虚冷。茶性清寒,而又以盐导人下焦;是借寇兵以自贼也。以致脂消肉耗血不华,色憔悴无神,与劳损者同一。茶然赢瘦焉,岂非自治伊戚乎。”(143)及至宋代,茶中不再投盐等,完全以茶煎饮或点茶,以保持其本身纯味,并一直持续至今而始终不衰,中国人饮茶进入一个崭新阶段。    

    四

    唐人饮茶方式有二,一庵茶法,二煎茶法。《茶经·六之饮》云:“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庵茶。”苏廙《十六汤品》所云第六大壮汤,“一瓯之茗,多不二钱,盏量合宜,下汤不过六分,万一快泻而深积之茶,”也是讲此法。以茶投鼎煎饮,为煎茶法。陆羽“始创煎茶法。”(144)涉及茶的大量唐人诗文所云煮茶、烹茗,均属煎茶,表明自此迄唐亡,风靡於世的主要饮茶方式是煎茶法。

    唐人煎茶之具已较完备。其煎法,基本上依《茶经》而行,但也不是生搬硬套,而是因地制宜,有所损益,使煎茶法益趋完善、实用。煎茶用具有灶(许浑《送张尊师归洞庭》“杉松近晚移茶灶”,杜荀鹤《山居寄同志》“待宾茶灶就岩泥”)、鼎(李商隐《即目》“小鼎煎茶面曲江”薛能《新雪八韵》“鼎消微是滓”)、瓶(贯休《桐江闲居作》“深炉烧铁瓶”。崔珏《美人尝茶行》“银瓶贮泉水一掬”、炉(鲍君徽《惜花吟》“红炉煮茗松花香”)、铛(齐己《咏茶十二韵》“炉动绿凝铛”,贾岛《原东居喜温琪频至》“茶试老僧铛”)、锅(李洞《题慈恩友人房》“江色映茶锅”)、甑(“安铜甑而炊”(145)李贺《始为奉礼忆昌谷山居》“土甑封茶叶”、釜(《新唐书·韦坚传》“茗、铛、釜”)。煎茶燃料有石炭(贯休《寄怀楚和尚》“石炭煮茶迟”)、兽炭(秦韬玉《采茶歌》“兽炭潜然虯珠吐”)、薪(姚合《葼径》“折薪坐煎茗”)、竹(姚合《送别友人》“烧竹煎茶夜卧迟”)、树叶(曹邺《题山居》“扫叶煎茶摘叶书’)枫枿(贯休《题师颖和尚院》“煮茗然枫枿”)、柏(贯休《桐江闲居作》“火种柏根号”)、松(戴叔伦《南野》茶烹松火红。”皮日休《夏景冲澹偶然作》“茗炉尽日烧松子”)、杉(皮日休《茶中杂咏》“然杉脂香”)。盛茶用具有碗(灵一《妙乐观》“忽见一人檠茶碗”,“挲摩简,桂、广皆植,大若茶碗。”(146)杯(刘真《七老会诗》“玉杯斟处彩霞鲜”。贯休《迎仙阁》“露茗何须白玉杯”)、瓯(齐己《逢乡友》“茶香在白瓯”。顾况《茶赋》“越泥似玉之瓯”)、瓶(“提一瓶茶来”(147),“瓯瓶”(148)、樽(皎然《湖南草堂读书李少府》“茶樽独对余”)、盌(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无由持一盌”,《春尽日》“渴尝一盌绿昌明”、盏(徐夤《贡余秘色茶盏》)此外还有茶托,始作俑者乃唐德宗蜀相崔宁之女。(149)贮茶用具有筐箱(李郢《茶山贡焙歌》“筐箱渐见新芽来”)、茶笼子(“崔造将相退位后,言曰不得诸道金铜茶笼子。”(150))、合(卢纶《新茶咏寄上西川相公二十三舅大夫二十舅》“贮之玉合(盒)才半饼”)、笼(皎然《顾渚行寄裴方舟》“吴婉携笼上翠微”)柜(白居易《宿村曲花下》“斑竹盛茶柜”,张又新《谢庐山僧寄谷帘水》“竹柜新茶出”)。碾茶用具有铁质者(齐己《尝茶》“松窗铁碾声”)、竹质者(“文竹茶碾子,”(151)石质臼(郑愚《茶诗》“夜臼和烟捣,王维《酬黎居士渐川作》“石脣安茶臼”。

    唐茶“色额甚多”(152)《唐国史补》卷下称:“风俗贵茶。茶之名品益众。剑有有蒙顶石花,或小方,或散牙,号为第一。湖州有顾渚之紫笋,东川有抑泉、小团、昌明、兽目,峡州有碧涧、明月、芳蕊、茱萸簝,福州有方山之露(一作生)牙。夔州有香山,江陵有南木,湖南有衡山,岳州有*(左氵右邕)湖之含膏,常州有义兴之紫笋,婺州有东白,睦州有鸠坈,洪州有西山之白露,寿州有霍山之黄牙,蕲州有蕲门团黄。”以及胡茶、桂茶、蜀茗、石廪方、团茶、仙人掌茶、白茗芽、白露芽、茗芽、天柱茗(亦名天柱峰茶)、天目山茶、鸟觜茶、鸦山茶、蒙茶、绿茗、上谷茶、火前春、浮梁茶、岳茶、亥茶、生黄茶、麻茶、碧涧春、绿华、紫英、腊面茶(亦称腊茶(153))、鹰觜茶、绿昌明、浅含黄杂柏茶、江淮茶、越溪茶、剡溪茗(亦称剡山茗)、鸠盘茶、六班茶和研膏茶等。唐人以其中雅州蒙顶茶最为名贵。有人“必市(买)蜀之佳者”(154),次则为湖州顾诸紫笋茶。朝廷清明宴多以蒙顶、紫笋为贡。茶之计量单位为串、斤、角、片、囊、驮、两、封、摸等。最常见者是串,(或作贯、穿)。《茶经·二之具》云:“江东以一斤为上穿,半斤为中穿,四两为小穿。峡中以一百二十斤为上穿,八十斤为中穿,五十斤为小穿。”茶之包装则有“觕茶、散茶、末茶、饼茶”(155)。饼茶为主要形式。

  唐人煎茶,除投茶外,还加佐料。如姜(王建《饭僧》“消气有姜茶”;白居易《招韬光禅师》“红姜带紫芽”;薛能《蜀州郑史君寄鸟觜茶因以赠答八韵》“姜宜著更夸”)、枣(贯休《士马后见赤松舒道士》“堰茗蒸红枣”)、盐(薛能诗“盐损添常诫”)、酥(“皇孙奏节王好诗,如煮茶加酥椒之类”;(156)白居易《晚起》“调酥煮乳糜”;李泌《句》“添酥散出琉璃眼”)、椒、桂(“蒙舍蛮以椒、姜、桂和(茶)烹而饮之”。(157)尽管陆羽认为茶里加除盐外的葱等佐料,“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但“习俗不已”,(158)即唐人执意不改。
  
    唐人饮茶一大特点是喜尝新茶,因茶“以新为贵”,(159)“嫩芽香且灵”(郑邀《茶诗的天子设清明新茶宴》。王公大臣、文人、僧侣等,也尝新茶成癖。张祜、齐己、贾岛、郑谷、喻凫、白居易、刘禹锡和朱余庆等,都赞赏尝新茗之鲜香,乐趣无穷。)

    五  

    茶对唐人,功效可谓多矣。然而唐人不以生活上的需要为满足。随着茶的生产和消费日趋发达,饮茶之风更加强劲,唐人将饮茶升华为一种文化,就是说,把生活需要与精神追求紧密结合起来。使饮茶有益健康、长春,与陶冶情操、和谐人情、有助悟道参禅、吟诗撰文及艺术享受融于一炉。饮茶不再是纯技术操作,不再局限于止渴、充饥,而是赏心悦目的观色、闻香、品味充满诗情画意的高雅文化。徐夤《尚书惠蜡面茶》,将茶的采、制、碾、煎、饮,描绘得美妙动人。你看:春暖·月圆·猿啼·鹊飞·兰舟·金槽·冰碗·香末,从沸铛飘起的缕缕翠烟,在夕阳余晖里袅袅荡漾,超凡脱俗。元稹的《茶》,把诗客、僧家的茶趣刻画得入木三分:“茶。香叶,嫩芽。慕诗客,爱憎家。碾雕白玉,罗织红纱。铫煎黄蕊色,婉转曲尘花。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160)秦韬玉《采茶歌》,则把碾、煮茶的声色,作者的心绪,揉为一体,声情并茂:“天柱香芽露香发,烂研瑟瑟穿荻蔑”,“山童碾破团团月,倚云便酌泉声煮。兽炭潜然虯珠吐,看著晴天早日明。鼎中飒飒筛风雨,老翠香尘下才熟,搅时绕箸天云绿,耽书病酒两多情。坐对闽瓯睡先足,况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 
   
    茶文化的结晶是茶道。唐人已有茶道之说。最早提及“茶道”二字的是皎然,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云:“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其后《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亦曰:“陆羽撰《茶记》造茶具二十四事,远近倾慕。常伯熊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皎然与陆羽是盛唐至中唐人,莫逆之交,皎然专述陆羽及其茶事之诗多至十一首。常伯熊也是陆羽至友,著名煎茶大家。可见唐人茶道在盛唐至中唐已形成,流行於世。“茶道”内涵如何?唐人未加明确诠释。笔者拙见以为:茶道是饮茶之道。道者,道路、道德、道理、法则和规律等意也;故茶道乃是饮茶的道德、道理,或曰准则与规范。它是啜茗与文化的结合体,陶冶情操的手段和一门高深的饮茶技艺。所谓陶冶情操的核心思想,是和谐人情、礼敬师长、精行俭德、修身养性及愉悦人生。关于高深饮茶技艺,唐人已有一整套理论和丰富的实践。陆羽说:“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徱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夫珍鲜馥烈者,其盌数三;次之者,盌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盌;至七,行五盌,若六人已下,不约盌数,但阙一人而已,共隽永补所阙人。”(161)“茶有九难,”是说造茶、茶具、煮茶及饮茶方式等,都有一系列严格要求,违之,则难以煮出色香味俱佳的正宗茶汤,因为我们称唐人的茶道是品位很高的技艺和学问,在于它不是一般地造茶和煮茶的简单操作,煮好就渴,解渴而已。只停留在啜茗上,其风再盛,也是饮不出茶道来的。    

    在唐人的饮茶技艺中,特别重视用水,“啜茗思好水”(常达《山居八咏》)。因茶煎得好坏,与水质优劣关系极大。陆羽曾对天下各种水质进行广泛考查,结论是:煎茶用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162)《煮茶记》所载陆羽识破军士以岸水冒充南零水的故事,充分证明他识水的功底。陆羽还应湖州刺史李季卿之请,判定天下水前二十名(163)。不少唐人也非常重视煎茶用水。唐宪宗时人张又新“喜嗜茶,恨在陆羽后,自著《煎茶水记》”,(《唐才子传》卷六《张又新传》),专论用水。他说,其丈人故刑部侍郎刘伯刍,分宜茶之水为七等,“扬子江南零水第一,无锡惠山泉水第二,苏州虎丘寺泉水第三,丹阳县观音寺水第四,扬州大明寺水第五,吴淞江水第六,淮水最下第七。”张又新亲自验证后认为诚如丈人说。但有熟悉两浙者持异议,说这七水搜访未尽。张又新经家人测试,始信严子滩溪水愈南零水殊远,仙岩瀑布也在其下。唐文宗时宰相李德裕,对饮茶用水既重视又有研究。《中朝故事》载:有位亲友奉使京口,李德裕曰:“还日金山下扬子江中零水,与取一壶来。其人举棹日,醉而忘之,泛舟止石城下,方忆及,乃汲一瓶于江中,归京献之。李公饮后叹讶非常,曰:‘江表水味有异于顷岁矣,此水颇似建业石城下水。’其人谢过不隐也。”他依据自己的考察,认为惠山泉水最好。(164)“茶汤悉用常州惠山泉,时谓之“水递”。”(165)其友僧允躬批评他“辇载慧山泉数千里,不问其费耗,”(166)“无乃劳乎?”(167)李德裕不服,说他无酒色嗜欲,“和尚又不许饮水,无乃虐乎?”皮日休将他嗜惠山水,与杨贵妃爱荔枝相提并论(《题惠山泉》。崔国辅对煎茶用水颇有考究,曾与陆羽较定茶水之品。郑谷经过选择后,偏赏霅溪泉水,说它最宜烹茶。由于条件所跟,爱好不同,一般唐人用水较广,有泉水(“煮茗汲邻泉”(168),白居易《山泉煎茶有怀》)、井水(李洞《宿长安苏雍主簿所》“井锁煎茶水”。贾岛《原东居喜唐温琪频至》“汲井尝泉味”)、河水(白居易《萧员外寄新蜀茶》“渭水煎来始觉珍”)、野水(姚合《和元八郎中秋居》“茶将野水煎”)、湘水(李群玉《答友人寄新茗》“吴瓯湘水绿花新”)、雪水(喻凫《送潘咸》“煮雪问茶味”。白居易《晚起》“融雪煎香茗”。)、窗底水(杜荀鹤《怀庐岳书斋》“煮茶窗底水”)、冰水(“取溪冰,敲其精莹者,煮建茗”(169)贯休《题兰江言上人院二首》“茶煮西峰瀑布冰”),涧水(吕从庆《德山老人送茶至》“引飘旋汲涧中波”周贺《早秋过郭涯书堂》“涧水生茶味”。)瀑水(贯休《和韦相公见示闲卧》“茶思岳瀑煎”。)和浑饨汤(“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左饣右军)饨,漉去其汤,不肥,可以瀹(煮)茗。”(170)

    用何处所产盌盛茶,唐人也有讲究。因盌不同,茶色有别观赏与饮用效果殊异。陆羽最欣赏越州所产青瓷盌,说白、红、褐色瓷盌均不宜茶;“盌,越州上,鼎州次,岳州次,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越州瓷 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红白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红、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171)不少诗文证明,唐人饮茶多喜用越瓷,因其茶色绿,如徐夤《贡余秘色茶盏》云:“轻旋薄冰盛绿云”。

    如何酌茶、饮茶,唐人同样有讲究。陆羽说:“凡酌置诸盌令沫*(左酉右孛)均,沫*(左酉右孛)。汤之华也。华薄者曰沫,厚者曰*(左酉右孛),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滨;又如菊英堕于尊俎之中。*(左酉右孛)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上艹下敷)有之。第一煮水沸,突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水,或留熟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盌,次第之,第四第五盌外,非渴甚莫之饮。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盌,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茶性俭不宜,广则其味黯淡,且如一满盌,吸半而味寡,况其广乎?其色缃也,其罄*(左上必左下土右欠)也,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172)就是说,酌茶时要使各盌茶沫饽(薄厚)均匀,五盌以外茶除特渴不啜,饮茶应乘热连啜。   

   综上所述,“古人亦饮茶,但不如唐人溺之之甚,穷日尽夜,殆成风俗,”并“始自中地,流于塞外。”(173)饮茶之风始于开元,盛于唐中期,更盛于唐后期。茶已渗透至唐人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几乎所有人都程度不同的喜茶、啜茗,随着茶的生产不断发展,饮茶的长期实践,唐人对茶已不局限一般饮用,而升华为一种富有民族特色和时代精神的博大精深的高雅文化。唐人饮茶学问很大。不下功夫,煎不出好茶,品不到美味,难获诸益。皇帝从茶里享受口福,烛耀尊贵,和谐君臣。贵族官僚以茶为高级饮料,养生延年。文人从茗中领悟淡泊超脱的意趣,激发文思,追求高雅的艺术享受。僧侣道士引茶入佛道,使之有助悟道参禅,广结俗缘。唐人茶道是唐文化及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注  释    

    ①(17)(155)(158)(161)《茶经·六之饮》。

    ②《云谷杂记》。 

    ③《茶经》成书年代。学者意见不一,笔者认为建中元年说较妥。

    ④开元以前,茶事史载较少,仅见贞观时成都人朱桃椎,织芒履“鬻米茗易之”(《新唐书》卷196《朱桃椎传》)、中宗朝御史大夫裴谈视老妻施粉如鸠盘茶,安能不畏(《本事诗·嘲茶戏第七》)等。

    ⑤《金石萃编》卷97云:“封演,《唐书》无传,《宰相世系表》亦不列其名。其所撰《闻见记》,卷首结衔题朝散大夫检校尚书吏部郎中兼御史中丞,是其所终之官,计其时,当在德宗贞元间。”此据赵贞信《封氏闻见记校注·序》。

    ⑥《元稹集》卷51《白氏长庆集序》。 
   
    ⑦《旧唐书》卷169《王涯传》。

    ⑧《玄怪录》卷3《采剩使》云:长庆初,长安开远门外数十里处有茶坊,内有大小房间,供商旅饮茶。

    ⑨《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1。

    ⑩《全唐诗》卷547朱景玄《茶亭》。   
 
    (11)《全唐诗》卷837贯休《山居诗》。

    (12)《全唐诗》卷384张籍《和左司元郎中秋居十首》。

    (13)《全唐诗》卷842齐己《怀东湖寺》。 
   
    (14)《文物》1972年第3期。    

    (15)《新唐书》卷182《李珏传》。   
 
    (16)《旧唐书》卷173《李珏传》。  
  
    (18)《刘宾客嘉话录》。  
  
    (19)《唐国史补》卷上。    

    (20)《通典》卷6《食货·赋税下》。   

    (21)《元和郡县志》卷25《江南道·湖州》;卷28《江南道·吉州》卷32《剑南道·雅州》。   

    (22)《新唐书》卷39《地理志三》至卷42《地理志六》。

    (23)《旧唐书卷》105《韦坚传》。

    (24)《文苑英华》卷642令狐楚《进金花银樱桃笼等状》。  

    (25)《古今图书集成》《食货典·贡献部》。《蜀捣杌》云:“贡茶布等十万。”  

    (26)《南部新书》丁。当然,个别皇帝也曾因各种原因罢除贡茶,如《玉海》卷181《食货·盐铁茶法》云:“穆宗元和十五年三月罢岁贡茶。”“文宗太和七年壬辰罢吴蜀冬贡茶。”。   
 
    (27)《梅妃传》。    

    (28)《登科记考》卷27《附考·制科》云:“按德秀开元二十一年进士,此误以为明经。”《全唐诗》卷302王建《宫词》第七首也有一首文字稍异之诗。  

    (29)《唐语林》卷2《文学》。

    (30)《幽闭鼓吹》。而《唐语林》卷1《言语》则云“小黄门置茶床。”

    (31)(39)《杜阳杂编》卷下。

  (32)《旧唐书》卷24《礼仪志四》。    

  (33)《文苑英华》卷594《谢进橙子赐茶表》。

  (34)(35)《翰林志》。    

  (36)《南部新书》壬。

  (37)《金銮密记》。

  (38)《册府元龟》卷54《帝王部·黄老二》。    

  (40)《旧唐书》卷20下《哀帝纪》。    

  (41)《文苑英华》卷594韩翃《为田神玉谢茶表》。  

  (42)(43)《文苑英华》卷594《代武中示谢新茶表》。    

  (44)《文苑英华》卷632白居易《三月三日谢恩赐曲江宴乐状》。

  (45)《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   

  (46)《全唐诗》卷475李德裕《忆茗芽》。  

  (47)《全唐诗卷》475李德裕《忆茗芽》。

  (48)(99)《因话录》卷2《商部上》。 

  (49)《无双传》。  

  (50)《全唐诗》卷388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51)《唐语林》卷4《栖逸》。      

  (52)《全唐诗》卷611《茶中杂咏并序》。

  (53)《说郛》卷18。

  (54)《全唐诗》下编《贡茶唱和》。

  (55)《全唐诗》卷475李德裕《故人寄茶》。

  (56)《全唐诗》卷560薛能《留题》。

  (57)《全唐诗》卷588薛能《新雪八韵》。

  (58)《文苑英华》卷678萧颖士《赠韦司业书》。

  (59)《全唐诗》卷543喻凫《蒋处士宅喜闲公至》。  
  
  (60)《本事诗·高逸第三》。  

  (61)《全唐诗》卷384张籍《夏日闲居》。    

   (62)《全唐诗》卷384张籍《和陆司业习静寄所知》。

   (63)《全唐诗》卷581温庭筠《赠隐者》。   

   (64)《全唐诗》卷244韩翃《寻胡处士不遇》。

  (65)《全唐文》卷801《甫里先生传》。    

  (66)《金石萃编》卷106《台州隋故智者大师修禅道场碑铭》。

  (67)《皮子文薮》卷10《过云居院玄福上人旧居》。   

  (68)《全唐诗外编》上王昌龄《题净眼师房》。  

  (69)《金石萃编》卷107《兴国寺故大德上座号宪超塔铭并序》。

  (70)《宋高僧传》卷23《道育传》。

  (71)《考古》1990年第1期《唐长安西明寺遗址发掘报告》。

  (72)《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3。    

  (73)《文苑英华》卷337皎然《饮茶歌诮崔石使君》。 
   
  (74)《五灯会元》卷7《慧棱传》。   

  (75)《五灯会元》卷15《祥禅师传》。    

  (76)《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1。    

  (77)《宋高僧传》卷21《道义传》。  

  (78)《宋高僧传》卷20《无著传》。  

  (79)《小说闻记》。    

  (80)皎然《答裴集阳伯日月二贤各垂蹭二十韵,今以一章用酬两作》。

  (81)钱起《过长孙宅与朗上人茶会》。

  (82)《桂苑丛谈》。   

  (83)《宋高僧传》卷15《园照传》。    

  (84)《宋高僧传》卷2《知慧传》。  

  (85)《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3。  

  (87)《因话录》卷四《角部》。

  (88)《太平广记》卷33《申元之》引《仙传拾遗》。

  (89)《南部新书》壬。   

  (90)《道家金石略·岱岳观碑(二十)》。

  (91)《新唐书》卷159《陆贽传》。

  (92)《新唐书》卷50《兵志》。    

  (93)《唐国史补》卷下。  

  (94)(122)《全唐文》卷801《甫里先生传》。  

  (95)《新唐书》卷196《陆龟蒙传》。    

  (96)(97)《新唐书》卷196《陆羽传》,《煎茶水记》。   

    (98)《孟东野诗集》卷9。   
 
   (100)《上清传》。

   (101)《唐语林》卷6《补遗》。   
 
   (102)《太平广记》卷352《郑总》。

   (103)《续玄怪录》卷3《窦玉妻》。

   (104)《续玄怪录》卷4《马仆射总》。

   (105)《续玄怪录》卷5《崔绍》。

   (106)《南部新书》壬,《云溪友议》。  
  
   (107)顾况《茶赋》。    

   (108)《李娃传》。

   (109)《唐语林》卷3《方正》。   

   (110)《唐国史补》卷中。    

   (111)《酉阳杂俎前集》卷5《怪术》。

   (112)《敦煌缀琐》顼14。

   (113)《全唐诗》卷七《东亭茶宴》。    

   (114)《文苑英华》卷827李翰《尉迟长史草堂记》。 

   (115)《新唐书》卷157《陆贽传》。

   (116)《刘宾客外集》卷8《尝茶》。

   (117)《太平广记》卷182《崔蠡》。   

   (118)《唐代墓志汇编》《唐故泗州司仓参军诸道盐铁转运等使巡覆官刘府君墓志》引自《千唐志斋藏石》。  

    (119)《资治通鉴》卷257光启三年六月。  

    (120)《金石萃编》卷103张洗《济渎庙北海坛祭器碑》。

    (121)《新唐书》卷196。

    (123)(124)《全唐诗》卷611《茶中杂咏并序》。 
  
    (125)《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新唐书》卷196《陆羽传》。

    (126)《资治通鉴》卷258大顺二年四月。    

    (127)《玄怪录》卷2《崔书生》。    

    (128)《唐语林》卷7《补遗》。   

    (129)《杂纂》卷上。

  (130)《山家清供》。

   (131)《茶经·一之源》。

    (132)《唐会要》卷84《杂税》。    

    (133)《南部新书》辛。

    (134)《太平广记》卷180《宋济》。

    (135)(141)《大唐新语》卷11《褒锡》。  
 
    (136)《文苑英华》卷594的韩翃《为田神玉谢茶表》。   
 
    (137)《中朝故事》。    

    (138)《文苑英华》卷594柳宗元《代武中丞谢新茶表》。

    (139)《南部新书》辛。

    (140)《文苑英华》卷594韩翃《为田神玉谢茶表》。

    (142)(152)(173)《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

    (143)《孙思邈保健著作五种》。

    (144)《因话录》卷3《商部下》。

    (145)《唐语林》卷四《栖逸》。

    (146)《岭表录异》。

    (147)《太平广记》卷385《崔绍》。    

    (148)(149)《唐语林》卷八《补遗》。

    (150)《太平广记》卷243《崔远》。

    (151)《元稹集外集》卷六《莺莺传》。

    (153)《旧唐书》卷20下《哀帝纪》,哀帝敕定为福建贡茶。

    (154)《因话录》卷五《徵部》,《太平御览》卷867《饮食部·茗》。

    (156)《南楚新闻》。

    (157)《蛮书》卷7《云南管内物产》。

    (159)《文苑英华》卷594刘禹锡《代武中丞谢新茶表》。

    (160)《元稹集外集》卷七《茶》。

    (162)(172)《茶经·五之煮》。

    (163)欧阳修在《大明水记》中说,张又新《煎茶水记》讲陆羽为李季卿论水次第有二十种,“与(陆)羽(茶经)皆不合”,“疑羽不当二说以自异。使诚羽说,何足信也,得非又新妄附益之耶”欧在《浮槎山水记》里,又说“又新妄狂险谲之士,其言难信,颇疑非羽之说”。

    (164)不少唐人推崇惠山泉,李绅、李浚、独孤及和皇甫冉等都有诗赞之。

    (165)《唐语林》卷七《补遗》。

    (166)《文苑英华》卷829李浚《慧山寺家山记》。

    (167)《唐语林》卷七《补遗》。    

    (168)《贾长江集》卷5《过雍秀才居》。

    (169)《开元天宝遗事》卷上《敲冰煮茗》。

    (170)《酉阳杂俎前集》卷七《酒食》。  
  
    (171)《茶经·四之器》。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