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密三阶段与唐密大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密宗又叫密教、密乘、金刚乘、真言宗等。为大乘佛教的一个宗派,公元七世纪产生于古印度。唐代开元年间传入中国。金刚智、善无畏、不空即“开元三大士”,为中国汉地密宗的开创者。

    密宗的主要经典为《大毗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简称《大日经》)和《金刚顶瑜伽真实大教王经》(简称《金刚顶经》)这两部。称为密宗两部大法,或密宗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大法。

    唐密,广义指唐代“开元三大士”开始在中国汉地所传的,并由一行、惠果、智慧轮等中国高僧发展了的中国化的密教。后由弘法大师空海、传教大师最澄传至日本形成东密和台密。

    狭义的唐密,指从惠果一直到智慧轮这段时期,即公元八世纪后半期至九世纪前半期。这段密宗上承印密,又当唐代中国之机,创造性地发展了密宗教义,使密宗具有中国化的特点。

    唐密在形成与发展中,经历了“金善互授”,“两部一具”,“金胎合曼”三个阶段。

    开元三大士善无畏主修胎藏界法,金刚智主修金刚界法,金刚智弟子不空兼受善无畏的胎藏界法。三大士首创“金善互授”,实为唐密下阶段“两部一具的开端”。

    善无畏弟子一行,兼修金刚界法,撰作通释《大日经》的《疏》和《义释》,标志唐密理论在中国的成熟与传授。不空的青龙寺弟子惠果学贯胎藏、金刚两部密法,为唐密集大成者,创绘金、胎两部大曼荼罗,创制金刚界诸尊金刚名号,完成两部一具之传授。一行与惠果创造性地发展了密教,成为唐密的实际创始人。惠果的弟子遍及海内外,如日本的最澄、空海等。就实质讲,一行实为日本台密的创始人,惠果实为日本东密的创始人。

    法门寺地宫唐密佛指舍利供养曼荼罗的主要组织者是智慧轮,为“上都大兴善寺传最上乘佛祖大教灌顶阿阇黎三藏比丘”(地宫文物錾铭)。他创绘四天王增广像,撰作诸天法二十八使者的道教名称。日本高僧圆珍所授两部秘旨其所传译经轨,即由智慧轮所传,并称智慧轮为“兴善大师”,求解“金刚顶大日苏悉地”等法。智轮轮首创“金胎合曼”的思想,其思想在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唐密大师主要有:开元三大士、一行、惠果、智慧轮等。

    (1)善无畏

    善无畏(637—735年),古中印度摩揭陀国人,印度名输波迦罗,又称“净狮子”。十三岁时继任国王。因兄弟不服,起兵相争,他于平叛后,让位于兄,出家为僧。皈依那烂陀寺长老达摩鞠多,研习密教。习得瑜珈三密及诸印契,并灌顶,号为三藏,密教高僧。八十岁时东行弘法。玄宗开元四年(716年)至达唐长安,被玄宗礼为国师,先后驻锡兴福寺、西明寺。他是中国汉地密宗的奠基者,译《大毗卢遮耶成佛神变加持经》(即《大日经》),授徒传经密教胎藏界,为唐密的开创先驱。与金刚智、不空被合称“开元三大士”。为唐密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2)金刚智

    金刚智,古南印度高僧,印度名跋日罗菩提。七岁出家,先后学小乘、大乘,后从龙智学密教经典。唐开元八年(720年)金刚智携弟子不空,来到唐长安,也被唐玄宗礼为国师,先后驻慈恩寺,大荐福寺等。译《金刚顶经》等,弘扬密教金刚界,为唐密的开创先驱。与善无畏、不空三人被合称“开元三大士”。为唐密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3)不空

    不空,古北印度高僧。金刚智弟子,密号“不空金刚”,简称“不空”。唐玄宗开元八年(720年)随师金刚智同来唐长安,译《金刚顶经》,弘扬密教金刚界,后兼受善无畏胎藏界,首次将两部一具,与善无畏、金刚智三人被合称“开元三大士”,为中国密宗的开创者。为唐密的发展和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

    (4)一行

    一行,为善无畏传法弟子,长安大兴善寺高僧。唐代著名科学家。俗姓张,名遂,魏州昌乐(今河北大名)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瑾之孙。一行聪明过人,学通内外,唐梵经史无不洞明,尤精天文、历算、阴阳、五行之学,名闻遐迩。从蒿山普寂禅师出家,纵游南北,求学名师。一行先是天台学人,在大日法华之比较研究中,创立了法华大日一致之说,实为圆、显、密之矫矢者。后从善无畏受密宗胎藏大法,为《大日经》助译。一行精通密宗大法,撰作《大日经疏》二十卷,《大日经义释》十四卷。其义理严密,深得精髓,引用大量的汉译经典,结合中国佛学的传统思想,来阐明《大日经》的教理,由此建立了完整的中国密宗的教义体系。它奠定了密宗的理论基础,成为解释《大日经》乃至其它密典的权威性著作,对中国、日本、韩国的密教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行又亲受金刚智灌顶,受习金刚界密法,深得其要,撰有《金刚顶经义诀》三卷。

    一行还撰作《大毗卢遮那佛眼修行仪轨》一卷,《标识坛仪法》一卷,《契印法》一卷,是唐密胎藏法的实际完成者。并将中国传统文化道家等思想融入唐密体系之中,著有《北斗七星护摩法》,《七星辰别行法》等。

    (5)惠果

    惠果(公元752—805年),俗姓马氏,京兆府万年县归明乡人(今西安附近)。九岁学法,十九岁受灌顶于不空。二十二岁从善无畏弟子玄超受胎藏大法及苏悉地瑜珈大法。后又从不空受金刚顶大法,成为学贯密宗两部大法,继承“两部一具”法脉的第一人。并融会胎藏界金刚界两部密法奥要,兼及苏悉地法,建立“金胎不二”唐密体系。

    惠果一生弘传唐密,唐代宗敕惠果为内道护持僧,唐德宗、唐顺宗亦优礼维渥,后世称为三朝国师。使青龙寺、大兴善寺名声大扬,成为唐密的根本道场,弟子众多。史称“法灯满界,流派通域。”

    惠果为唐密集大成者。常对门人说:“金刚界、大悲胎藏两部大教者,诸佛秘藏,即身成佛之路也,普原流传法界,度脱有情。”惠果的传法弟子大多同受两部大法。惠果为传法大阿阇黎十年之久,对唐密发展贡献很大,并有许多创新,最终完成了金刚界曼荼罗。撰有《金刚界密号》一卷,为五佛、四波罗密、贤劫十六尊及外院诸天创立金刚密号,以唐言加以标识,是惠果的一大创造,也是密教中国化的显著标志。惠果还首创了金刚界九会和胎藏界十二院曼荼罗绘图等。嘱吩日本僧空海流传,空海回日本后创立真言宗道场,成为东密的开山祖师。

    公元790年,唐德宗迎奉法门寺佛指舍利,惠果受教入内,于长生殿道场持念七十余日。可知塔下功德,即于地宫中图绘两部曼荼罗。法门寺地宫中唐密曼荼罗布置,正是遵惠果当年这一古制。

    (6)智慧轮

    智慧轮是晚唐密宗一代高僧,法门寺塔下地宫唐密佛指舍利供养曼荼罗的组织者和策划者。西域人,梵名般若研迦,生卒年不祥。可能为善无畏的第三代或第四代传承弟子,并受灌顶为阿阇黎。从法门寺地宫智慧轮供施金函和银函錾铭知,他是密教继“开元三大士”后中土传承密法的又一代祖师。传密法于京城大兴善寺,其传教活动为唐宣宗大中年间至唐僖宗中和年间。

    智慧轮还精通梵汉方言,是一个大写经家和译经家。曾著《佛法根本经》一卷、《示教指导》一卷。曾译《般若波罗密多心经》、《陀罗尼仪轨》、《圣欢喜天法式》各一卷。智慧轮为“大兴善寺灌顶院国师”,深悉胎藏、金刚界两部大法,创“金胎合曼”。并创绘四天王增广像,撰作诸天法二十八使者的道教名称。

    公元873年,唐懿宗、僖宗父子迎奉法门寺佛指舍利中,智慧轮施供金、银宝函、阏伽瓶等十余件。他是地宫坛城唐密佛指舍利供养曼荼罗的主要组织者,融汇唐密两部大法之精华,全面表证了佛教的大千世界和宇宙万物的实相。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