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经藏史话
佛经是佛教典籍的通称,为佛、法(经)、僧佛门三宝之一。现存的佛经包括汉文的、藏文的、巴利文的及其它文字的。据汉文佛教典籍的总集《大藏经》所收,总数已达两万卷以上,然而,其中真正为释迦牟尼所作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后人托佛名义编的经、后人论释教义的各种论著、以及种种佛教史籍。
释迦牟尼在弘扬佛法的45年里,一直采用口头传法的方法。在他生前,他的佛教学说没有整理成文。释迦涅槃后,他的弟子为了继承他的事业,开始以集体记诵和讨论的方式整理他的学说,于是有释氏身后的数次结集,以整理创教人的方法整理其学说,并发扬光大。
佛教东传实际上就是佛经东传,然而印度佛教作为外来文化要入中国,首先要突破的是语言障碍,译经便至关重要。
现存最早的汉文佛经是摩腾和法兰在洛阳白马寺所译的《四十二章经》,译于汉明帝永平十年(67),所以“白马驮经”便成为学术界认同的佛教正式东传汉地的起始时间。
在摩腾、竺法兰之后,支谦也译出了《四十二章经》,安息僧人安世高在汉桓帝建和二年(148)之后译出《安般守意经》等39部,大月氏僧人支谶译出《般若道行》等14部,支谦译出《信摩诘经》等49部,大月氏人竺法护在西晋武帝时期译经156部,十六国时期道安译经并编辑《综理经目录》,记东汉至梁共译佛经450部1867卷。此后译经不止,以唐为盛,唐代新译经2476卷,出现著名的“四大译师”:玄奘译75部1335卷,罗什译98部425卷,真帝译16部46卷,不空译110部143卷。
译经的结果加速了佛教的传播和深入人心,写经刻经及雕印经应运而生。据统计,仅从汉武带至高宗,一百年中写经就达800藏之多,自隋炀帝至明熹宗约一千年里石刻佛经1000多部15000余块。雕版印刷佛经始于唐代,传世之作有唐懿宗咸通九年(868)木刻印刷的《金刚般若经》,现存大英博物馆。宋以后雕印大藏经硕果累累,先后有:
《开宝藏》:始刻于宋太祖开宝四年(971),收佛经1076部5048卷,共480帙。后有所增补,到北宋末累至6628卷653帙。
《契丹藏》;始刻于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历30年完成。较前藏增补《华严经隋品赞》。
《崇宁藏》:始刻于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至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完工。共1340部6108卷,共580函。
《毗卢藏》:始雕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完工于宋高宗绍兴十八年(1148),历时36年。继后续刻,到元大德年间(1297—1307)止,整个印刷活动持续近一个世纪。此藏在元代供养于法门寺。
《园觉藏》:南宋孝宗淳熙二年(1175)完工,共5940卷。
《赵城藏》:金熙宗皇统九年开雕,金藏6900余卷。
《碛砂藏》:约在南宋理宗宝庆、绍定年间开雕,完工于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共6362卷。
《曾宁藏》:元世祖至元十五年(1278)开雕,至元二十六年(1289)完工,供养于法门寺。
此外,还有元代官刻本《大藏经》,《弘法藏》,明代刻的《供武南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武林藏》、《万历藏》、《嘉兴藏》,清代刻的《龙藏》,清末至民国编印的《频伽藏》、《普慧藏》,历史上还编印了不少少数民族文字的大藏经。
建国后的惊人壮举是正在运作的集历代诸版藏经之大成的《中华大藏经》(简称《中华藏》),由“中华大藏经编辑局”承编,收正藏一万余卷,续藏一万余卷,新编若干卷。这是佛门盛事,也是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工程,将在佛经出版史上写下最辉煌的一页。
第二节 法门寺藏经纪略
佛经是传法、弘法的主要手段之一。从法门寺建立之日起,就有佛经的收藏。然因年代久远,东汉至南北朝五六百年间法门寺藏经情况已难究其详。但史载有“太白二三沙门”前往法门寺“摄心住持”,且“精诚克孚”,想必不能不诵经,法门寺亦不能不藏经。
关于藏经的最早史料见于唐武则天时的《唐千佛碑》,碑阴刻《大般涅槃经》,碑无存,《扶风县石刻记》记元代黄树谷题录云:
碑地法门寺,白石娟致可鉴,圭首,碑高今尺三尺五寸,宽一尺八寸,上刻千佛,圭道处刻一稍尊大佛、两侍佛、两狮、阴刻《大般涅槃经后分》卷上,凡十七行。两侧刻众佛名,共二十二行,无款识。以内中日月字作卍,故知是唐则天后时碑也。波磔神肖黄经,刻匠亦天真浑雅。在唐初叶,颉颃虞诸有过之无不及,何论冯承素以下,而偏晦其名。呜呼!此所以为高也,关中唐碑此推上上。
《大般涅槃经后分》2卷,叙说佛入灭前后事迹。文多同于《长阿含游行经》之说,类小于涅槃之义,为供养舍利必备经典之一。唐麟德年中(664—665)南天竺僧若那跋陀罗与唐僧会宁于南海波陵国共译,仪凤初送长安流布。
唐永昌元年(689)《法门惠恭大德之碑》载:惠恭“敬镌《遗教经》、《般若心经》各一部。”《遗教经》,又名《佛临般涅槃经》,《佛临般涅槃略说教戒经》、《般若心经》,全名《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唐玄奘译,为内容庞大之《般若经》浓缩本。
据唐大历张彧撰《大唐圣朝无忧王寺大圣真身宝塔碑铭》记载,唐肃宗曾重修寺之门楼及钟经等阁,由此可见当时的法门寺已有专门的“藏经阁”以供养佛教经典。
唐宣宗大中十年(856),法门寺立石幢,上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这是见于记载的又一石刻佛经。据《重修法门寺真身宝塔纪略》云,此经幢于1939年重修法门寺塔时“已坏成三段,分置荒草中”。
唐代法门寺瑰琳宫二十四院,包括“藏经院”,这是写经、译经、讲经及供养佛经的道场。偌大个法门寺岂能无藏经之所?可佐证其事的有唐僧澈撰《大唐咸通启送岐阳真身志文》载:“洎武皇帝荡灭真教,坑焚贝多”。“贝多”是树名,梵文的音译,亦称贝多罗,毕钵罗树,阿输陀树,菩提树,道树,觉树等。叶可裁为梵夹,用以写经,后以“贝多”代指佛经。此文说明法门寺藏经很多,相当多的佛经毁于唐武宗会昌五年(845年)的“法难”。
至五代时,法门寺藏经得到充实,据《大唐秦王重修法门寺塔庙记》:天复十九、二十年(919—920)四月八日,秦王李茂贞“遣功德使特进守左卫将军上柱国陇西县开国伯食邑七百户,李继潜、僧灵明□大师赐紫沙门彦文,首座普胜大师赐紫沙门寡辞宣奉丝言,敷传圣恳两件,施梵夹金刚经一万卷。盖自王昼夜精勤躬亲善葺,不坠祗国之教,普传贝叶之文,塔前表旋十方僧众,受持兼香烛相继路岐”。敦煌藏经沿五代写本《偈法门寺真身五十韵》其中一诗曰:
金经雕岂易,宝偈显难思。
众缘沾士庶,万卷放僧尼。
宋金时代募刻大藏经风气炽盛,金承安五年(1200)《法门寺藏经碑》是一通十分重要的碑石,内云:
……贝叶灵文半满,……搜索穷四十九年,□□□五千余卷,自尔有转轮法藏□王垠,并诸贤圣集记,不啻万卷。从古□□,故不朽耳。本院大讲经者□有僧崇□,门人永显、永贤、师僧义全,等。于皇统元年间,纤率众人,修完未足,偶遇兵革,损坏散佚仅二千卷。至大定二十四年,主僧义高虑恐灭此法灯,何由破彼昏暗,适值敬法之贤如实赞助,意令不或□始终,修葺积有岁年,一志坚成,岂云小补。
这段文字详述了金代法门寺藏经的始末:早在金皇统元年(1141)之前,法门寺僧经49年之搜索,获经5000余卷。此项工作始于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作为“皇帝佛国”的法门寺不仅以佛陀真身还要以藏经之宏富冠盖丛林。此时法门寺藏经总数逾万卷,金初着手修补,但未及完工,因陕西境内的宋、金战争,法门寺沦为战场,典籍损失大半,仅余2000卷。金大定二十四年(1184)法门寺僧再次补修,并终于补足经藏。法门寺藏之修造,与解州天宁寺雕造,在赵城广胜寺的《赵城藏》几乎同时完成,是目前可知金代又一部大藏。
金大安二年(1210)立《岐阳镇重真寺净土院燃身和尚爽公碑铭并序》记载:金泰和五年(1205),法爽于真身宝塔两侧曾造二经幢,镌刻经咒于其上。
1981年秋,法门寺真身宝塔半壁坍塌,塔上暴露一批珍贵经卷。经过清理,发现元刻《普宁藏》579卷,与大量《普宁藏》残卷,同时发现有《毗卢藏》16残卷。
此后,明宪宗成化八年(1472)铸铁钟一口,重3600个,通体阳文,上铸《金刚经》,铸经于铁器上在法门寺还是首次。真身宝塔内有一装藏佛像,像体内藏明刻《金刚经》一部。明万历(1579—1609)年间,鉴于24院难以维持,藏经于塔上,使法门寺佛经得以劫后复出。
清代法门寺有手抄本《妙法莲花经》7卷,此经简称《法华经》,属大乘经典,有“经中之王”的美誉。该抄本7卷,同装一函,无千字文编号和版号。经折装,版高20.5厘米,宽39厘米。年版20行,折为四面,面5行,行17字。纸质细光,薄厚两种,呈深蓝色,经压光涂蜡。卷首用金粉线描佛像三尊,塔形牌匾一面,上书竖文两行:“皇园永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辉,法轮常转。”卷首用墨粉《妙法莲花经弘传序》署名“终南山释道宣述”。
民国年间维修法门寺塔时的写经,有朱子桥手书石印《金刚般若波罗密多经》,宋广静手书《妙法莲花经》,刘盥训手书《金刚般若波罗密名经》,李秉鉴手书《佛说父母恩难报德经》等。
关于前朝法门寺藏经,1939年康寄遥始作疏略之论。并写入《重修扶风法门寺真身宝塔纪略》一文,内云:
塔上藏经,初为尘所埋,此次取下,共装两小箱余,不但无一整部,几无完整之一册,约二百余卷,决非宋版,纸张色似明物。然数卷后,刻有大德元年,又至元六年、至元二十六年,某僧题字样,当系元代刻印。又背卷经背,草写洪武七年某书,为父母作功德,其字潦草,旦在经文背乱写,尤不敬。不过以此或可推知系明洪武七年以前之物,或系以前所藏者,至万历七年修塔时,仍在塔上,当时卷数或足,其所以现有如是少者,或系顺治十一年地大震,不无毁坏散遗耳。康文虽有不准确之处,但记录了1939年的发现,乃有一定价值。但文中对藏于塔上的《毗卢藏》和《普宁藏》只字未提。
建国后,法门寺的经藏出现一段相当长的空白期。
1980年,法门寺住持澄观法师被邀往陕西省图书馆善本部整理佛经,昭示着否极泰来,法门寺经藏将开始新的一页。
1981年,真身宝塔坍塌,塔上经藏被抢救。
1986年,清理残塔时,同时清理塔上残存的藏经。
1989年,佛陀教育基金会向法门寺施赠《大正藏》。
第三节 法门寺藏宋刻《毗卢藏》
我国木版大藏经的雕造,包括宋太祖开宝四年(971)的《开宝藏》、辽兴宗景福元年(1031)的《契丹藏》、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的《崇宁藏》这三部存世仅有少量残卷。此后,宋徽宗政和二年(1112)始雕《毗卢藏》。这四部前二者是卷轴本,后二者是折叠本。《毗卢藏》是我国第二部折叠本大藏经。据调查,《毗卢藏》在日本宫内省图书馆珍藏有30卷,北京图书馆有不多几卷,福州开元寺有26种66卷,但多为残卷。
关于《毗卢经》的雕刻情况,《大金积经》卷十八“师”字函刻题记云:
福州众缘寄开元寺,雕经都会蔡俊臣、陈询、陈靖、刘渐与证会住持沙门本明,恭为今上皇帝视延圣寿,文武官僚同资禄位,雕造《毗卢大藏经》印板一幅,计五百余函。时政和壬辰岁十月□日,劝缘沙门本悟谨题。这段文字说明雕印局设在福州开元寺,故又称“福州开元寺本”。
《毗卢藏》的刊刻时间向有多议,各执一说。《毗卢藏》始刻于北宋末年,多持政和二年始刻说,《一切经音义》卷一“阶”字函题记云:
敷文阁直学士左朝汉大夫潼川府路都干辖安抚使,知沪州军州举学士兼管内劝农使赐紫金鱼冯楫,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舍俸添镂经板三十函,补足《毗卢大藏》,永翼流通,劝缘福州开元禅寺住持慧通大师了一题。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一染字函刻经题记:
福州开元禅寺住持,传法赐紫慧通大师了一谨募众缘,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文武官僚同资禄位,圆成雕造《毗卢大藏经》版一幅,绍兴戊辰八月日谨题。从上可知,绍兴戊辰年,即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在慧通大师了一时完成《毗卢藏》的雕造事业。
法门寺发现的《毗卢藏》,有《大般若波罗蜜多经》15残卷,《大金刚经》2残卷;《大方广佛华严经》1残卷;千字文编号始“天”终“汉”。经折装,版高24.7厘米,宽65厘米,每版30行,拆为5面,每面6行,每行17字。
第四节 法门寺藏元刻《普宁藏》
《普宁藏》为元代白云宗编刊,先后参与者有普宁寺住持道安、如一、如志、如贤、如莹等僧人。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由大明庆寺寂堂思宗师首倡雕刻,始雕于元世祖至元十五年,完成于至元二十六年(1289)。
我国传世的《普宁藏》,以山西崇善寺藏本较多,但主要是前半部,南京、昆明有零册散本。日本的《普宁藏》始于“感”字号之《宗镜录》,无新补之《秘密经》;而法门寺发现的《普宁藏》共计570多卷,其中15卷为全帙,余皆残损。千字文编号始“天”终“泳”。折装。版高24.7厘米,宽65厘米。每版30行,折为5面,每面6行,每行17字。纸质细光,不洇水,呈淡褐色,似经压光,涂蜡,字体刚劲,刻印俱精。刻经题记均出现卷末。全以“藏经局”出现,末署普宁寺住持之名。其时间在至元十五年至至元二十六年之间。在这批残经中,发现刻工多人,其中姓名俱全者62人。
在这批经卷中,只有《菩萨本生鬘论》一卷全,余均残,千字文编号始“丁”终“遵”,经折装,版高24厘米,宽55厘米,每版30行,每面6行,每行17字。据其中《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耶般若波罗蜜多理趣经》函题记,为元大德年间松江僧录管主八在余杭翻刻。还有元弘法所增《秘密经》30卷,《秘密经》为《普宁藏》续刻部分,属于《普宁藏》。
雕刻《普宁藏》之原因,据其中《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411“生”字函题记称为元成宗大德元年(1297),江淮福建等处释教总统佛智弘辨大师、讲经律论沙门苑吉祥以法门寺、兴国寺、洪福寺缺少大藏,专为三寺施印30部。题记曰:
窃以释迦应运,昙华示现于前二千年;尊者集经,贝叶传持又后五百岁。根深蒂固,源远流长。读诵受持,作众生标月之指;解说书写,为像教济川之舟。亘三世以同遵,支千古而无对。耿光斯道,复有伟人。法喜伏睹;宣授江淮福建等处释教总统佛智弘辩大师古佛重来,宰官出现。提法门之正令,玉洁冰清;总释老之宏纲,云行雨施。得诸佛之智慧,弘四辨而具八音;演百法之宗乘,利十方而益三际。普使人天敬仰,广效树石流通。岐山法门,乃受经之精舍;汴水兴国,又学法之招提;及故友得让洪福,实古邠弘教佛刹。三寺皆缺大藏,一心印施经文。言念在兹,食息糜懈。百法唯识,三处三十部以增添;四众齐心,三论二六时而讲演。琅亟耀日,宝盖施空,因果难量,历勋莫尽。遍刹海而弘宣真教,历尘劫而常转法轮。新集鸿因,恭祝皇帝万岁;仍期胜利,仰愿太子千秋。祈国界四海晏安,福檀门千祥鼎至。师僧父母,咸吾上乘,思有含灵,同开藏觉。大德元年月日古邠劝缘讲论沙门喜吉祥谨题,宣授江淮福建等处释教总统智佛弘辨大师讲经律论沙门苑吉祥谨施。这段题记详述了雕经的目的和宗旨。贝叶传持乃佛门大事,如“标月之指”,如“济川之舟”,而弘扬像教(佛教)之一法就是刻经。题记并进而说明,《普宁藏》是专为充实法门寺、兴国寺、洪福寺的藏经而雕刻的,还交代了印经时间是大德元年,施经人是苑吉祥。
毫无疑问,7世纪后法门寺《普宁藏》的发现,不仅为《普宁藏》增加了新版本,也为研究法门寺历史提供了新资料。
附:法门寺宋、元藏经遗存
一 宋元版藏经残部目录、题记
不退转法轮经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
胜思惟梵天所问经 大萨遮尼乾子爱记经
佛说象腋经 大度集经
佛说转有经文殊师 利巡行经文殊尸利行经
佛说造立开像福极 经佛说口佛说
曼珠宝利咒藏中较量数珠功德经 不空口索神变真方经
海龙王经 佛说观普贤菩萨法经
诸佛要集经 未曾因缘经
贤劫经 佛说华手经
二 宋刻《毗卢藏》目录
大宝积经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三 元刻《普宁藏》目录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 放光般若波罗蜜多经
摩河般若波罗蜜多经 小品般若波罗蜜多经
圣天主所问经 大宝积经
文苑朱说般若会 佛说□□□菩萨念佛三昧分经
宝星陀罗尼经 大乘大方等日藏经
大方广佛华严经 华严十地品
普曜经 法华三昧经
瑜珈师地论 大乘阿毗达摩集论
般若灯论 大乘庆严经论
大庄严经沦 摄大乘论释
口定藏论 长阿含经
长阿含经第二 分转轮圣王修行经二
天清佛经 中阿含长寿有圣天经
增一阿含经 中阿含长寿有圣天经
别译杂阿念经 佛说焚纲大十二冗经
佛说尸迦罗越六方礼经 起世因本经
佛说进学经佛说贫穷老公经 得道梯登锡杖经佛说三摩竭经
佛说萍沙王五愿经 正法念处经
佛本行集经 本事经
佛说懈怠耕者经 佛说五恐怖世纪
佛说弟子死复生经 摩诃僧祗律
十诵律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口刍毗奈耶 根本说一切有部比丘尼毗奈耶
尼律学处 □□□□切有部毗奈子杂事
四分律藏 解脱戒经
根本说一切有部百一羯摩 尼羯摩
戒因缘经 佛说大爱道比丘尼经
阿毗昙八寸建复论 说一切有部法蕴足论
阿毗达摩集异门足论 说一切有部集异门足论
阿毗达摩认身足论 仅事分阿毗昙
阿毗昙毗婆沙论 阿毗达摩大毗婆沙论
说一切有部发智论大毗婆沙论 大毗婆沙率
说一切有部人具舍主化本颂 阿毗达摩顺正理论
阿毗达摩藏显宗论 说一切有部显宗论
阿毗昙甘露味论 舍利佛阿毗昙论
大唐三藏对教序五事毗婆沙论 革卑婆沙论
四谛论 佛新行之赞
佛本行经 撰集百缘经
出曜经 累维要略法,十二游经
四阿含暮抄解 法句经序
劝发诸主要偈龙树菩萨劝戒王颂 诸经要集
出三藏记集序 大唐内黄录
古今译经图 一切经音义
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 高僧传
续高僧传 广弘明集
比丘尼传 法苑珠林
佛说大乘□王所问经 法集要颂经
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 法集名数经
多罗菩萨一百人名陀罗尼经 广大连华庄严曼荼罗天一切罪陀罗尼经
佛说大摩里支菩萨经 □□□□曼荼罗经
大乘黎娑檐摩经 佛说金刚香菩萨大明成就仪轨经
佛说最上根本大系金刚不空三昧大教三经
御制秘藏□ 佛法未曾有正法经
佛说福利礅子因缘经 一字夸特佛顶经
菩提场所说一字顶轮三经 海意菩萨所问净印法门经
大乘中观释论 佛说大坚固婆罗门缘经
大宋高僧传 宗镜录
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破僧事 菩萨本生□记
大乘集菩萨学论 辩证论
四 元刻《秘密经》目录:
佛说如来观议秘密大乘经 大乘理趣波罗蜜多经
大宋新译三藏圣教序 大乐金刚不空真实三昧
耶般若波密多理趣经 佛说大乘智印经
佛说法乘义决定经 佛说大乘菩萨藏正法经
菩萨□论 施设论
大元至元法宝勘□录 天□峰和尚广录
五 宋、元版部分藏经刻经题记
《师八》卷十八
福州从缘寄开元寺雕经都会蔡俊臣、陈珣、陈靖、刘渐兴证会,住持沙门本明恭,为今上皇帝祝延圣寿,文武官僚同资禄位,雕造毗卢大藏经印版一副,计五百余函。时政和壬辰岁十月日劝缘沙门本悟谨题。
《藏》卷二百三十五
杭州路南山普宁寺大茂经局伏承,嘉兴路里汇村居奉佛弟子费道源,施财助刊半卷。次承,湖州路乌锁普静寺戒阁梨蒋氏一娘、圆座主丁坟、圆山主清经、沈大百、七娘、金四九道、丘四一、公息塘、吴十五道、沈十七道姑共十员,助宝钞壹拾陆贯贰百文,刊造尊经壹卷。功行仰报,四恩三有。至元十九年正月日住山释如一题。
《律二》卷二百进八十三
大藏经局伏承,嘉兴府路嘉兴县奉贤乡三十九都坡界刺史、泾东居奉佛弟子陈宥圭家眷等,舍助米壹拾伍硕,刊造大般若经壹卷。所集殊勋,祝献诸天三界,祈福荫祐家庭吉庆,长幼□宁者。至元十六年八月日杭州路南山普宁寺住山释道安题。
《雨六》卷三百五十六
杭州路南山普宁寺大藏经局伏承,湖州路崇德县廿六都奉佛弟子薄万一道助刊叁纸,新陈庄官傀元吉叁纸,报本庵僧如常二纸,陈九道姑二纸,徐廿八道壹纸,凌器一道二纸,沈三道壹纸,米氏百七娘叁纸。功德各荐考妣,往生乐邦者。至元十九年二月日住山释如一题。
《丽九》
大藏经局伏承,嘉兴府路嘉兴县奉贤乡庵主,谨尊经二卷,舍到银壹拾叁两,准壹拾玖贯伍佰文宝钞。功德资严圆寂沈公庵主,晋灯品位。戊寅年闰十一月日杭州路南山普宁寺住山道安题。
《水三》卷四百三十三
大藏经局伏承,安吉州城南获江演教浣比丘无一舍利,净财刊大藏经一卷,报答四恩三有,不尽功勋,报荐先考邵若、先妣沈氏、先兄一宣教、先娣邵氏、先兄灵宝大师,承此良因,同登净土。已丑年正月日南山普宁寺僧。
《出》卷四百五十九
大藏经局伏承,平江路吴江县乌镇北栅通济廨巷优婆塞、屠智开、英道明,共施净财,刊造大藏般若经版一卷。所集功德上答四恩三有,父母宗亲,比沾利益者。至元十六年二月日南山普宁寺住山释道安题。
《夜二》卷五百四十二
大藏经局伏承,湖州路至孝乡狮子山优婆塞、苑道如,发心舍在山杉木壹契梢*(左木右弃),宝钞入局,助刊大般若经叁卷,所集功德等用祝延圣寿,保国安民,占合四恩,下资三有,仍保其身,修行有绪,进道无魔,见生福寿,增崇他报,二严俱备。至元十六年十月日杭州路南山普宁寺住山释道安题。
《弱》卷十二
杭州路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局伏承,潮州路乌程县常乐乡十九都晟舍居住奉佛弟子闵汝霖同妻郑妙净,与家眷等,谨施净财,刊大藏尊经壹函。所将功德仰报,普资三有法界,冤亲俱沾胜利者。至元二十二年十一月日住山释如贤题。
《八九》版九末
杭州路南山大普宁寺比丘崇礼,尝闻诸佛之心与众生之心无异,良因众生舍本从末,一心之理,违背时常,展转沦湑,曾未知觉。是以世尊垂悯应迹中夫于无说中说三藏教。俾诸有识,咸获本心。切念崇礼,宿乘何善,得产人伦,获预缁流,深生庆幸。其奈身虽入道,心想攀缘,念念迁移,那能□往。倏穿异趣,求教何门。幸逢刊藏,因缘躬刻尊经一卷,以斯胜利。投入释迦本师誓愿海中,等与众生开佛知见,伏愿佛力加被,法所摄持,师友良明,善言策发。启创宿舍善种,圆成此世功勋。顿忘淫怒痴心,增长戒定慧。然愿四生、六道、八难、三涂、多生,父母及亲冤,咸杖此缘成正觉。比丘崇礼,谨题。至元二十六年十月日大藏经局比丘明坚,杭州南山大普宁寺住持比丘如贤题。
《暑六》卷一百八十六
大藏经局伏承,陕西东路京兆府感宁东开北坊街居奉佛弟子张裕同室人胡氏一宅等,谨施净财入局,命工刊四大部经,各二片。以此功德上答四恩三宥,法界有情同登。己卯至元十六年二月日南山普宁寺住山释道安题。
《得八》卷□□□八
杭州路南山大普宁寺大藏经局伏承,湖州路乌程县德政乡钱村居奉佛子弟子丘廿六娘、丘五娘,共施净财,刊开尊经壹卷。功德伏愿忏除罪瑕,求生净土者。至凶二十二年六月日住□山释如志题。
《日二》卷八十
大藏经局伏承,平江府路吴江县乌镇北长扇优婆塞、钱千六道人施财,刊造大般若经半卷。所集功德上荐先舅戴华公。庵主钱千七道人、戴道明,施财各刊四纸半。所集良因,各人上荐考妣,神仪超登彼岸。至元十六年二月日南山普宁寺住山释□□题。
《宁一》版17末
杭州路观音净性寺住持僧维宙谨发主成心,施中统钞叁锭,命工刊雕大藏秘密经三卷。以斯功德上报四恩,下资三有,保持色身轻利,法乐弥隆,进道修长,叨佛荫者。大德十一年岁次丁未良月日观音净性寺住持僧维宙题。
附:粘纸题记
上师三宝佛法持之德皇帝太子诸王覆护之恩,管主八誓报四恩,流通正教,累年发心印施汉本大藏经五十余藏,四大部经三十部,华严大经一千余部,经律论疏钞五百余部,华严道场改进百余部,津济焰口施食仪轨、梁皇宝忏藏经目录、诸杂经典,不计其数。金银字书写大华严法等经,共计百卷。装严佛像金彩供仪,刊施佛像图本,斋供十万余僧。开建传法讲席日逐自诵大华严经一百部。心愿未周,钦睹圣旨,于江南浙西道杭州路大寿寺雕刊河西大藏经板三千六百二十余卷,华严诸经忏版,至大德六年完备。管主八钦此胜缘,印造三十余藏,及华严大经、梁皇宝忏、华严道场忏仪各百部,焰口施食仪轨千有余部,施于宁夏永昌等路寺院。永远流通,装□□□□□□若白伞盖三十余件,经咒各千余部,散施土蕃等处流通诵读。近见平江路,碛砂延圣寺大藏经版未完,遂于大德十年闰正月为始,施财募缘,节续雕刊已及一千余卷。又见江南闽浙教藏经版,比直北教藏缺少秘密经律数百余卷,管主八发心愿,敬于大都弘法寺,取到经本,就于杭州路立局命工刊雕圆齐,装印补足。直北腹里五台、关西、四川、江南、云南、高丽等处大藏教典,悉命圆满。集斯片善,广大无为,回向真如。实际装严无上佛果菩提、西方教主无量寿佛、观音菩萨、势至菩萨、清净海众菩萨祝延。(下缺)
(注:部分题记系唐代藏经,数量太少,不便立专节。因同时发现于明代法门寺塔,为了便于介绍,归于本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