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宫中室的鎏金珍珠装捧真身菩萨,是唐懿宗于咸通十二年(871)十一月十四日其39岁生日为供养佛舍利而敬造的。咸通十四年(873),在迎送佛舍利时,此尊捧真身菩萨捧着佛之金骨真身一并请入地宫,永为供养。
捧真身菩萨发现时位于地宫中室汉白玉灵帐后,菩萨高髻,头戴花鬘宝冠,上身袒露,臂饰宝釧,双手捧着放置鏨刻发愿文的鎏金银匾荷叶盤,下着羊肠大裙,双腿左屈右跪于蓮台上,通身装饰珍珠璎珞,花冠过缘串饰珍珠,冠中顶供化佛。荷叶盘上发愿文匾呈长方形,有匾栏,长11.2厘米,宽8.4厘米,栏上贴饰16朵宝相花,襯以蔓草,内饰联珠纹一周。匾上鏨文一行65字:“奉为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皇帝敬造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伏愿圣寿万春聖枝万叶八荒来服四海无波咸通十二年辛卯岁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庆日记”,匾两侧以销钉套环与护板相连。边缘饰一周类杵纹的吉祥草叶,内外缘各饰联珠一周。护板中镂空成三钴金刚杵。四周襯以缠枝蔓草,莲座呈鉢形,顶面八曲,边缘联珠,顶面与底面均鏨成梵文。腹壁由上至下饰四层仰莲,每层八瓣,上两层莲瓣各有一尊像,两侧襯以缠枝蔓草。腹壁一周分别鏨刻持剑、执斧、托塔、拄剑的四大天王。余白处鏨三钴金刚杵。覆莲座双层覆钵形,外层上部饰一周八瓣覆莲,每瓣内务鏨一梵文;中部一周鏨八大明王,均有背光;座下有立沿,饰联珠纹与莲纹一周。内层中心鏨十字三钴金刚杵,两侧各有一行龙,并襯以流云纹。
捧真身菩萨为吉祥天女类的造形。吉祥天,音译作室利摩诃提毗,亦名摩诃室利,又称吉祥天女、吉祥功德天、宝藏天女、第一威德成就众事大功德天。本为古印度神话中之神,系那羅延天之妃、爱欲神之母。后与帝释、摩醯首羅、毗濕奴等诸神,一并为佛教所承攝,成为佛教之护法天神及施福德之女神。早期印度佛教传说此天系毗沙门天之妃,其父为德叉迦,母为鬼子母神。此天之异名众多,大吉祥天女十二名号经,释尊在极乐世界说十二名号,此经呼吉祥天,亦以菩萨称之,可见捧真身菩萨虽是模拟吉祥天女造像,也可称为菩萨。《大吉祥天女契108名无垢大乘经》举出108种名称。考其形象,诸经轨说法不一,一般多作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施无畏印,《金光明最胜王经·大吉祥天女品》特别赞叹此尊之功德,《金光明最胜王经会》与《吉祥悔过会》均以此尊为主尊。以此天为本尊而忏悔罪过之修法,称为吉祥天女法,修此法所用之曼荼羅称为吉祥天曼荼羅。阿地瞿多译《陀羅尼集经第十》说此尊身相为端正红白色,二臂,身着种种璎珞,环釧,耳璫,天衣,宝冠,左手持如意珠,右手结施无畏,坐于莲台,左有帝释天散花供养如天女之像,背后各有一七宝山,天像之上有五色云,云上有六牙白象,象鼻卷着玛瑙瓶,瓶中装有各种宝物,宝物倾灌入功德天顶上。天神背后有十叶宝盖,盖上供养着诸天伎乐散花。像底下右边有咒师,着鲜白衣,手持香炉,胡座供养,坐于白素紬上。捧真身菩萨即依《吉祥天经轨法义》而造像。在唐代,《金光明最胜王经》已广为流传,吉祥天之信仰亦较普遍。《金光明经》叙述由四天王之镇护国家和现世利益之信仰,为朝野所重视。《金光明经》与《法华经》、《仁王护国经》历来为镇护国家三部大经之一。因而捧真身菩萨的造像取法于大吉祥天女的造型,其莲台束腰鏨刻四大天王,不但契合“发愿文”中的祈祷词“八荒来服,四海无波”的镇护国思想,而且与捧真身菩萨“永为供养”的曼荼羅法义相应。因此尊之表法,一是供养,二是护国,三是忏罪消灾,四是增福延寿。佛菩萨像作为供养品,这还是第一次在地宫中发现,这也是唐密曼荼羅特别是在佛舍利供养曼荼羅中最突出的特点。
或曰:此捧真身菩萨乃唐懿宗李漼皇帝自身的象征。因道宣《集神州三宝感通录》曾记载唐高宗李治“令造朕等身阿育王像”。以此先例推论以李为蓝本而造捧真身菩萨像,此说固有一定的道理,不排除造像者可能考虑到此一因素,但缺乏充足的事实根据。
捧真身菩萨的莲台座为一金胎两部融合的大曼荼羅,莲座呈鉢形,鉢乃本师释迦牟尼佛之三昧耶鉢形,不但具有金胎不二之密义,而且显示显密圆融之深旨。可见造此尊曼之阿闍黎,乃深明苏悉地法要之大阿闍黎也。而在唐代传承苏悉地法门者,只有善无畏——惠果一系,由此可以例證,青龙寺惠果的唐密在皇室内道场与法门寺地宫供养舍利的内道场已有充分的发挥。
一、金刚界五方五佛、大日如来三身陀羅尼,十六大菩萨、四大天王
1.金刚界五佛种子曼荼羅
密教诸尊互有大、三、法、羯四种曼荼羅。以五大之色画十界有情之当相,为大曼荼羅。画诸尊表示本誓标帜之物,名三昧耶曼荼羅。书写金顯诸尊内證三摩地功德之梵字,即种子,名法曼荼羅。羯摩为事业義,通涉以上三种曼荼羅。以上三曼动作起来,即羯摩曼荼羅。
蓮座顶面,中心鏨有梵文金刚界五佛种子字:
东方*字,系东方阿閦如来之种子字,即现图曼荼羅之*字。
南方*字,系南方宝生如来之种子字,即现图曼荼羅之*字。
西方*字,系西方阿弥陀如来之种子字,即现图曼荼羅之*字。
北方*字,系北方阿不空成就如来之种子字,即现图曼荼羅之*字。
中央方*字,系中央全刚界大日如来之种子字,即现图曼荼羅之*字。
与日本高野山金刚三昧院藏本淳祐撰《金刚界七集》(大正藏图像第1卷第191页)、京都醍醐寺藏本(国宝)三昧耶形御笔第三傳本《金刚界曼荼羅》图像(大正藏图像第1卷第1185页)、京都醍醐寺藏本(国宝)御笔四种护摩壇三十七尊贤劫三昧耶形《金刚界曼荼羅》图像(大正藏图像第1卷第1164页)、京都高山寺藏本《两界种子曼荼羅》(大正藏图像第2卷别纸四)及阿叉羅帖卷第五《两界种子曼荼羅》(大正藏图像第2卷别纸五)以及日本东密、台密诸多有传承的金刚界种子曼荼羅图像大都是一样的。其所不同者,主要是方向方位的规定法则有所不同。日本东密台密曼荼羅的图像,金刚界曼荼羅以主尊之下为东,胎藏界曼荼羅以主尊之上为东,而此唐密五佛种子曼荼羅则以主尊之左为东,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定方位的傳统,也恰好显示唐密中国化的特点。
2.大日如来三身真言
蓮座底面,沿圆周鏨有大日如来三身梵文咒轮。
3.定门十六尊曼荼羅
蓮座腹壁由上至下为四曾仰蓮瓣,上两层莲瓣内各有一尊相,此即金刚界根本成身会四波羅蜜、内外四供、四攝之曼荼羅。上第一层蓮瓣之八尊为四波羅蜜菩萨及内四供养菩萨,上第二层蓮瓣之八尊为外四供养菩萨及四攝菩萨。按金刚界曼荼羅成身会塔中三十七尊,包括:
(1)五佛:即大日如来,阿閦如来、宝生如来、阿弥陀(无量寿)如来、不空成就如来。莲台顶面的五佛种子曼荼羅即表五佛。
(2)四波羅蜜菩萨,乃大日如来之四亲近,由大日如来所生,表四佛之定德。即金刚波羅蜜菩萨、宝波羅蜜菩萨、法波羅蜜菩萨、羯摩波羅蜜菩萨,此四波羅蜜菩萨分别为阿閦、宝生、阿弥陀、不空成就等四佛之能生养育之母。
(3)十六大菩萨,即:
〈一〉阿閦如来之四亲近:金刚萨埵、金刚王菩萨、金刚爱菩萨、金刚喜菩萨。
〈二〉宝生如来之四亲近:金刚宝菩萨、金刚光菩萨、金刚幢菩萨、金刚笑菩萨。
〈三〉阿弥陀如来之四亲近:金刚法菩萨、金刚利菩蘸、金刚因菩萨、金刚语菩萨。
〈四〉不空成就如来之四亲近:金刚業菩萨、金刚护菩萨、金刚牙菩萨、金刚拳菩萨。
(4)八供养菩萨,有内外之分:
〈一〉内四供养菩萨:金刚嬉菩萨、金刚鬘菩萨、金刚歌菩萨、金刚舞菩萨。
〈二〉外四供养菩萨:金刚香菩萨、金刚华菩萨、金刚灯菩萨、金刚涂菩萨。
内四供养乃大日如来为供养四佛而流出者,外四供养乃四佛为供养大日如来而流出者。
(5)四攝菩萨,乃从大日如来心中流出,将一切众生引入曼荼羅,表授给果地之法的化他之德,即:金刚鈎菩萨、金刚索菩萨、金刚锁菩萨,金刚铃菩萨。
有关三十七尊之出生,经说不一,兹不繁举。但依《秘藏记》所载,内四供养乃四佛为供养大日如来所流出者,外四供养乃大日如来为供养四佛所流出。又十六大菩萨主慧德,故称慧门十六尊;四波羅蜜、八供、四攝等十六尊主定德,故称定门十六尊。据此因将上两图名为金刚界定门十六尊曼荼羅。
4.慧门十六尊曼荼羅
莲座上部第三层第四层仰莲瓣也都是每层八瓣,一瓣一尊,因容积太小,仅以线条示意,并未刻出图像。显而易见,这十六尊就是四佛的四亲近,合共十六大菩萨,表示慧德,称为慧门十六尊,因此将仰莲瓣下两层图名为金刚界慧门十六尊曼荼羅。
权田雷斧《曼荼羅通解》曾提纲挈领解释成身会之法义,其解曰:
中央之一大圆轮,即大金刚轮,表我人之质多心,识大也。中之五月轮,表毗盧遮那五智。金刚界曼荼羅,以质多心为总体,故大金刚轮为总。中之五月轮为别。五月轮者,解脱三界五趣之苦,成就五智圆明月轮之义也。四波羅蜜菩萨者,四佛能生之母也。故置中台。十六大生之位次,以中尊之前、右、左、后为次第。十地者,大日经宗菩萨之次位。十六大菩萨者,金刚顶宗菩萨之阶位也。十地十六生者,开合之异耳。得相攝焉也。
嬉、鬘、歌、舞之内四供,四方之如来为供养大日尊而观者也。东方阿閦字。如来现嬉菩萨以供养大日。阿閦字。佛为坚固菩提心体,初发菩提心者,谁不适悦欢喜乎?故以适悦欢喜之形为供养。南方宝生如来现鬘菩萨供养大日。鬘者,花鬘宝鬘也。宝生如来为福德门之尊故以之为供养也。西方阿弥陀现歌菩萨供养大日。弥陀主智慧门。说法谈义,故以歌为供养。其所持物为纵箜篌。不空佛者,羯摩部尊,司事业之德,故以舞供养。其印为横指于左右手而旋转之状。内四供住金刚轮内,故云内。画云者,表供养云海之義也。四佛各以自己之三昧供养大日。故大日亦供养四佛,而现香、花、灯、涂之外四供。供养阿閦字,以香者,东方为初发心而受得三昧耶戒之方。故以戒香为供养。南方宝生如来为福德聚门,即门修行之尊。故以万行之花为供养,胎藏曰开敷华王。西方阿弥陀为智慧门,即菩提门之尊,故以智慧之灯明供养。北方释迦,出现穢土而利益众生,荡滌其污穢,故以涂香为供养,清穢浊义也。能供养之尊,住金刚轮外,故云外四供。内四供可云正报之供养,即师弟之互相供养也。然亦有傳内四供为大日如来现以供养四佛,外四供为四佛供养大日者(《随闻记》等)。四攝智,为化他之德。盖五脱轮之诸尊,及八供养菩萨为自證,而此等之尊,以化他为德,盖五脱轮之诸尊,及八供养菩萨为自證,因此等之尊,以化他为德,是以曰四攝,出于四门而利益众生之意也。即以鈎召众生界于菩提道场,以索引入,以锁坚固,使不復流转于生界,故欢喜,欢喜即铃也。十六大生有定慧之二:四方之四亲近,云慧门之十六生,为男形;四波羅蜜、八供养、四攝、云定门之十六大生,为女形。今以四方十六大菩萨,约展转顺相缘義释,则菩提心坚固体,云金刚萨埵。已发菩提心,则自行化他自在,故云王菩萨。王为自在義也。得自在故博爱众生而化益,云爱菩萨。博爱众生得所爱故,自他共悦,菩萨以所愿满足而喜悦,众生以得解脱之乐而喜悦也,此为喜菩萨。菩提心发矣,为菩提而修万行,固万行而生诸功德,故万行如如意宝珠,大悲万行之宝云宝菩萨。珠光遍照,破贫穷暗,云光菩萨。安珠高幢,两世间出世间宝,博济众生,云幢菩萨。万善万宝,与众生使满足,故众生悦而笑,菩萨亦笑,云笑菩萨。是大欢喜之相也。乘其悦也。开万有诸法本性清净之真理。使通达自心成佛之理者,为法菩萨。法也者,本性清净之法也,即观音也。已通达一切法本来清净之真理,故示以烦恼系缚之不可不断。故次以振智慧利剑断众生系缚之利菩萨,是即为文殊菩萨也。众生之烦恼斫,成佛之障碍断,故依佛之说法力,可悟息菩提,觉自心实相,因菩萨为说法因,即弥勒菩萨也。为众生说法,教化而使涅槃,此云语菩萨,即为秘密语矣。如斯自證化他之事业满足云業。自證化他事业满足,而着大悲大慈甲胄,保护众生界,云护菩萨。噉食佛地之一障尽,使根本无明怖畏云牙菩萨。牙者,金刚智牙也。经前十五菩萨之地位,拳发心、修行、菩提、涅槃、无尽之万德于一身。而执持勿失云拳菩萨。第十六生成正觉之位也。
5.四方诸天
中院四方之四大神,东南角火天,西南角水天,两北角风天,东北角地天也。依于种子而知之,表地、水、火、风之四大神。持一大圆轮之相也。大圆轮之圆壇,空大也。月丽于空故。《大日经》说圆壇为空大故,是则五大法性之塔也。五大即五智轮。亦含识大而为六大。亦此大圆轮即为识大,色心元来不二故。第二重出贤劫千佛。举现在之千佛,攝过去之千佛,未来之千佛也。又有画十六尊不画千佛者,如三昧耶会等即以十六尊攝千佛,要亦开合之不同耳。第三重外金刚部,二十天间光炎之中画三鈷,一傳云表二十天妃,然此义须四角之羯摩镇壇亦取妃义,不然,妃数不足。故谓四隅之羯摩镇壇,亦名忿怒三鈷,表四大明王。四方之三鈷十六,表十六大护之三摩耶形。此说为可。十六大护者,法护夜叉、阿吒薄俱夜叉等,出《诸尊要鈔》第十五。其形像出《密鈔问答》第十。又四大明王,如降三世会,南北方不动,东南方金刚夜叉,西南方军荼利,西北方大威德。又外金刚部之二十天,攝一切诸天。天有五类,依《秘藏记》,上界天(色无色天)、虚空天(欲界夜摩天以上)、地居天(四天王忉利)、游空天(日月星宿)、地下天(阿修羅炎魔等)是。地下天虽在地下,以其有一份光明与自在者,而称云天。
无论显教密教,都以四天王为护法天王,为外护金刚。四天王在东密胎曼中,居于外金刚部院,实为最外院。此最外院,乃以八方天等护持密教之诸天而成立之曼荼羅。画于最外之四方。八方天之组织,就四天王天来说,北方为毗沙门天,南方为增长天,西方为广目天,东方为持国天。在金曼中,成身会经文未说及外金刚部,所以西藏桑耶寺壁画就未画外金刚部诸天。但弘法大师请去的金曼,则均画有外金刚部,论者谓本于降三世品之所说而加画的。因此,画于根本成身会金刚界最外之诸天,称为外金刚部。四天王在此外金刚部二十天分为五类天中,居于地居天,且独以毗沙门天来表示。在捧真身菩萨唐密曼荼羅中,即在仰蓮座与覆莲座套接中间的腹壁上,环壁一周分别鏨刻执剑、持斧、托塔、拄剑的四大天王像。此四大天王,上承仰蓮座金刚界曼荼羅中央作为外护,亦即金刚界曼荼羅的外金刚部,下盖覆莲座胎藏界曼荼羅中央作为外护,亦即胎藏界曼荼羅之最外院。
关于四天王曼荼羅,地宫中有鎏金四天王银函,还有多种四天王造像,另有专文论述,此处仅将腹壁四天王像展示略说如下:
四天王,系欲界六天王中之第一,天处之最初。又称四大王众天、四天王天、四大天王众天。佛教之世界观中,于须弥山之第四层,有一山名犍陀羅,山有四头,四天王及其部众各居其一,各镇护一天下,故称护世四天王、四镇,其居所则称“四王天”。四天王即东面之持国天、南面之增长天、北面之多闻天。四王天与忉利天合称为四王忉利。
又依《长阿含经》卷18载,须弥山之北面系由天金而成,东面为天银,西面为天水晶,南面为天琉璃,四面各出四埵,高700由旬,距大海有42000由旬,此即四天王所居之宫殿所在。即:东方持国天王能护持国土,住贤上城;南方增长天王能令众生善根增长,住善见城;西方广目天王能以净天眼常观护阎浮提,住周羅善见城;北方多闻天王能赐福德并知闻四方,住可畏、天敬、众归三城,众归城之北尚有伽毗延头苑与那鄰尼池。以上诸城苑林,池塘之间均有宝阶道互得往返。又四天王与天众之寿量为500岁,其一昼夜当于人间50年。
现将四天王的功德述说如下:
东方持国天王,即提头赖吒天,此天王护持国土,安抚众生,故称持国天,又称东方天。四天王之一,十六善神之一,此天王住于须弥山东面半腹之乾陀山,守护东方国土,为护世之善神;
南方增长天王,即毗婁勒叉天,乃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又称南方天。住于须弥山之南面半腹之善见城中,常时观察阎浮提之众生,率领鸠槃荼、薜荔多等鬼神,守护于南方,能折伏邪恶,增长善根,为护法之善神;
西方广目天王,即毗婁博叉天,为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十六善神之一。住于须弥山西面半腹,常以净天眼观察阎浮提之众生,乃守护西方之护法善神,又称西方天。司掌处罚恶人,令起道心;
北方多闻天王,即毗沙门天,为四天王之一,十二天之一。乃阎浮提北方之守护神。住于须弥山第四层之北面。率领夜叉、羅刹等二神众兼守其余三州。由于时常守护道场,听闻佛法,故称多闻。此多闻天王为印度及西域地方所信奉,然有时亦被视为战胜之神而受到尊崇。一般之形像呈神王形。除为十二天像之一外,亦被单独尊崇。又因能赐予福德,故亦为七福神之一。
二、胎藏界中台八叶种子曼荼羅
八叶蓮瓣乃胎藏界曼荼羅中央之三昧耶形,而刻奉金刚界中央诸尊于八叶蓮瓣上,说明金胎不二,也證明此尊捧真身菩萨之造像为金胎合曼之造像。
蓮座下部呈双层覆鉢形,外层上部一周系八瓣蓮,每瓣内各鏨一梵文,莲座下部覆蓮瓣即胎藏界中台八叶种子曼荼羅。除中央主尊胎大日,八叶莲之主尊为四佛四菩萨。此八瓣中之梵文,即为胎藏界中台四方四隅的四佛四菩萨的种子字。
胎藏界十三大院,中台为八叶蓮。大日如来住中台,四佛四菩萨住八叶。八叶莲花,表众生八瓣肉團心,示阿字本不生,显一切众生悉有佛性之理趣。中台八叶为胎藏界曼荼羅的总体。表示因位的九识,与金刚界表示果位的五智相对。胎大日为第九庵摩羅识,宝幢为第八阿赖耶识,开敷华为第七末那识,阿弥陀为第六意识,天鼓雷音为前五识。此九识即本有的五智,第九识即法界体性智。第八识即大圆镜智,第七识即平等性智,第六识即妙观察智,第五识即成所作智。五智是本有之果,对此本有之果的本有因行,为四隅的普賢、文殊、观音、弥勒四菩萨。普贤菩萨表净菩提心,是大圆镜智之妙因,故在东南隅而对宝幢佛。文殊菩萨表第一义空的妙慧,能断第七末那我痴我见我慢我爱四烦恼差别之执,是平等性智之妙因,故在西南隅而对开敷华王。观音表蓮华三昧,以同体大悲,鉴众生之机,隨宜解脱苦恼,是妙观察智之妙因,故在西北隅而对阿弥陀。弥勒表大悲三昧,随众生希願而与之喜乐,是成所作智之妙因,故在东北隅而对天鼓雷音。如是之妙因妙果,乃本有之因果,故离因果而不违于因果。胎藏界之五佛,与金刚界之五佛,不一不异。相传日本山门慈觉大师前唐院之本尊两部曼荼羅中胎曼荼羅,于胎八葉之五佛,画金之五佛(金大日结法界定印),即就本有修生,约其法体本来不二故。地宫唐密胎曼中台八叶种子字,上承金曼五佛种子字,也同样表此法义。
三、八大明王
莲座下部的内层上部,环周也是八瓣覆莲,每瓣内各鏨有一尊明王像。
按东密、台密所傳承的胎藏界曼荼羅,不论是十二院说还是十三院说,即不论是第十二外金刚字还是第十三四大护院,均无八大明王之说及其图像。八大明王系出自达摩栖那所译《大妙金刚大甘露军荼利焰鬘炽盛佛顶经》(略称《大妙金刚经》)。达摩栖那乃晚唐中天竺高僧,密教的大阿闍黎,与智慧轮大阿闍黎同住长安译经,惜无傳记详考。《大妙金刚经》说大日如来入三摩地,变法界为八辐轮,自坐其脐中,而现佛顶轮王像,又化出八方八色轮八佛顶及七宝。《经》又说八大菩萨各现作金刚明王。
在八大明王之前,有五大明王,即不以不动明王为中心,将降三世、军荼利、大威德、金刚夜叉为东、南、西、北,统称五大明王。不空三藏译《仁王护国般若波羅蜜多经》及《陀羅尼念诵仪轨》中,始将金刚波羅蜜、金刚手、金刚宝、金刚利、金刚药叉诸菩随之变化身称为威怒不动金刚、威怒降三世金刚、威怒甘露军荼利金刚、威怒六足金刚、威怒净身金刚,实为五大明王。后来台密在傳承中,以乌樞瑟摩明王(秽积金刚),代金刚夜叉明王,又有以秽积代不动,军荼利代大笑的。因而五大明王与八大明王又相交叉代置。
密教晚期的明王像,大都是忿怒像,而且大都坐獸座或踏诸天夜叉,而地宫唐密明王曼荼羅像,可分两种,一种坐莲座,一般现菩萨相,坐蓮座即显示其为内證之法身如来。一种坐石座或獸座,坐石座即显示其教令轮身之法门也。
此尊捧真身菩萨究竟是何人为皇帝设计造像,现无记载可考。但制造时间,则在发愿文中明确记载为“咸通十二年辛卯十一月十四日皇帝延庆日记”,即公元871年11月14日。在迎送佛指舍利的供养品中,最重要的两件供养品,一是此尊捧真身菩萨,另一就是装置真身舍利的鎏金四十五尊造像盝顶银宝函。这个银宝函正面有“奉为皇帝敬造释迦牟尼佛真身宝函”一行鏨文。宝函底部又有“咸通十二年十月六日,遗法弟子比丘智英,敬造真身舍利宝函,永为供养”的鏨文。说明银宝函制造的时间为咸通十二年十月六日,即公元871年10月6日,同制造捧真身菩萨,可说是同一时间,都在咸通十二年(871),只是银宝函早于捧真身像一个多月时间罢了。两件供养品都是为皇帝供养舍利敬造的,也都是皇室御用的文思院制造的,这其间就必然存在着整体组织与总体设计的内在联系。这从银宝函鏨刻的四十五尊造像为金刚界成身会曼荼羅,捧真身菩萨莲座上部鏨刻金刚界成身会中台曼荼羅这一事实上,可得證明。这两件最重要的供养品,极有可能都是一个人设计的,换句话说,也是遗法弟子比丘智英为皇帝敬造的。但为何又未刻名呢?智英已无傳记可考,但称遗法弟子,可见也是密教大阿闍黎,是否就是智慧轮的遗法弟子,尚难定论,但属于惠果——智慧轮傳法一系,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
至于捧真身菩萨底座内壁的双龙绕杵图,正是表示两部曼荼羅外金刚院天龙八部,不过描绘手法采取了中国传统的形式,说明天龙八部诸天等护卫捧真身菩萨,护衛金刚道埸,护衛佛指舍利。有说双龙象征皇帝。行龙绕于摩杵,表示唐王朝崇密,如作国家护持密法,密法护衛国家解,亦无不可,唯是浅略释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