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净业寺的沿革
净业寺位居终南山险峰,东对青华山,南望观音山,与山下其他祖庭不同,比较僻静,是个静修的好所在。
净业寺创建于隋代大兴佛教时期。当时,除了京城寺庙林立之外,京城之南的终南山一带也建起了不少寺院。但隋代的净业寺声名并不显赫。
净业寺的出名完全是由于道宣律师。道宣在这里著述立说,筑坛传戒,开创了中国汉传佛教律宗的法脉。唐高祖时,道宣在仿掌谷修习定慧,作《四分律删繁补缺行事钞》等。太宗时代,道宣曾经被推选参加玄奘译场,对唯识思想有了深刻的了解。离开译场后,大约贞观十二年(642),又常在这里潜心著述,完成了著名的“南山五大部”。道宣在净业寺期间,经常在寺旁山崖禅坐,曾感“天人应供”。距离净业寺不远有沣德寺(又作丰德寺),也是道宣经常去的地方。丰德寺创建于隋,文帝赐名,因为道宣的缘故也成为律宗重地。
唐高宗麟德二年(665),诏令道宣集合京城僧众在净业寺筑坛传戒。乾符二年(667)二月八日,四方律学大德齐集净业寺,道宣首倡依新法为僧众再授具足戒。受戒完成后不久,道宣去世,在寺后山顶上建造舍利塔供养,历代都有修葺。
净业寺山下有灵感寺,也是律宗道场,有道宣衣钵塔。
唐代以后,净业寺逐渐衰落,抱残守缺数百年。明代正统二年(1437),住持僧云秀募资修葺。天顺四年(1460),住持僧本泉和沣德寺住持惠海又重修,以恢复祖业。嘉靖三十四年(1555)地震,道宣舍利塔倾倒,至隆庆时(1567)方重建。清康熙二十年(1681),严安禅师在这里传扬戒法,去世后建舍利塔。康熙五十二年(1737),诸山长老大德发起,重修了道宣舍利塔。嘉庆十八年(1812),住持僧际桂重修殿堂房舍。道光十二年(1832),监院明川法师修葺寺宇,置办田产,立规约碑记。
中华民国十年(1921),有福建籍法师智海来净业寺,目睹祖庭衰败,曾在南洋募缘,为寺院置田产,供养净修戒德。为了继承祖风,在寺院东山谷修建茅棚数处,以供住山修道的僧人。智海法师曾约请在大慈恩寺慈恩学院主讲的丘希明居士,来净业寺教授法相宗经论。虽然做了多方努力,净业寺总体的情况仍是抱残守缺状态。
2.净业寺的建设
1949年之后,净业寺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智海法师返回福建后,由智真法师主持寺务,对净业寺的发展与建设做了不少事情,如改净业寺为十方常住,商请诸山建立十方碑记,以净业寺为十方丛林。净业寺及东沟茅棚成为远近闻名的场所,常有海内外信众来这里,一面寻觅祖师遗迹,一面静修。
1960年之前,净业寺有常住僧人五十多名。东沟一带小茅棚十八处,经常有人静修。当时寺内除一位沙弥较年轻外,其余均中年以上,以自耕勉强维持生活。后组织为农业生产合作社,但粮食仍比较困难。如某年收入粮食仅足供四个月食用,全年缺粮一万六千余斤,须向政府粮站请购。1952年,寺内僧众生活过于困难,政府照顾人民币二十七元。之后每年略有增加,1953年照顾三十元,1954年照顾六十元,1955年照顾一百元,1956年照顾一百元。
净业寺处于山林地带,僧众有植树造林的传统。50年代的僧众造林,计栗子林六十亩,苹果树二百株,核桃树三百株,葡萄一百五十架,柿子树五百余株。
净业寺所处之地称后庵山,亦称后岸、后安,山势崔嵬,如凤展翅,也称凤凰山。寺院不大,占地约五亩。大殿里西边有道宣律师画像一轴。有藏经一部分,残缺,当年智真正曾筹请大藏经。库房墙上有道宣律师略传碑文一小方,是明代天顺年间重刻。殿后有清代嘉庆十八年建造的房舍及钟鼓楼碑一座,又有《置田地碑》,是道光壬辰年立。殿前有残缺的八棱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道光丁亥年立。
净业寺向南的山峰名青华山,山上有卧佛寺,据说为唐代所建,相传道宣律师也在这里传过戒。现有木构大殿五间,为五层楼,最下层为就山石刻成睡佛像,长五丈余,二层为讲堂,三层为五方佛,四层是观音文殊等五大菩萨,五层仍是五间,曾有十余尊铁佛像。所有大殿上下共二十五间,东西寮房二十八间。每年六月十五为传统庙会。
寺东北里许有参牛头祖师舍利塔。寺东南不远有唐代白居易衣冠冢。这些都是古代遗存,有很多历史谜团等待研究。
十年文革浩劫中,寺院被废,经像尽失,道宣塔被拆毁。庙瓦草生,一时消沉。1983年,政府拨款重修,重建道宣塔,恢复了净业寺的规模,并由国务院确定为全国汉传佛教重点寺院。
2000年之后,经住持本如法师的努力,对净业寺的建设进行了新的规划。海南航空集团领衔发起募捐,重修祖庭。在政府的协助和海内外各界的大力支持下,耗费巨资,用时四年,净业寺经历了一千多年来的大修。新建山门一座、山亭五座、斋堂一座、禅堂一座,另对大殿、寮房、山道等等,都做了整修。
经过这次重修,净业寺面貌焕然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