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游记》 第十四讲 走进印度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玄奘一步一步走近了心中的圣地印度。一路上,玄奘见到了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并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载。又在迦毕试国住进了一座叫做质子伽蓝的寺庙。玄奘在质子伽蓝的这段时间,还发生了哪些传奇的故事?离开质子伽蓝后,玄奘终于进入了古印度的疆界,玄奘在这个文明古国都观察记载了哪些有趣的事情?

    玄奘从缚喝国往南进入揭职国,这个国家大致在今天的阿富汗境内,玄奘也没有留下太多的记载。再往东南穿越兴都库什山的伊拉克斯奇山,玄奘给了它一个名字叫“大雪山”,大概他一路经过这样的雪山实在是太多了,所以并不太关心这座山叫什么名字,但在《大唐西域记》里,玄奘用了一段非常干净漂亮的四字句来形容这段旅程的艰险:“山谷高深,峰岩危险,风雪相继,盛夏合冻,积雪弥谷,蹊径难涉。山神鬼魅,暴纵妖祟。群盗横行,杀害为务。”这段路有六百里,玄奘穿越了它过后,进入了一个很著名的国家——梵衍那国。

    梵衍那国本身就在雪山之中,是一个重要的佛教圣地,也就是今天阿富汗首都喀布尔西部约一百余里的巴米扬城。玄奘在此逗留了半个月,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记载。梵衍那国无论是货币、文字、风俗、教化和居民的相貌,都和前面的*(左者右见)货逻国接近,这和后来的考古发掘和历史研究是相吻合的。《大唐西域记》记载说这个国家“淳信之心,特甚邻国,上自三宝,下至百神,莫不输诚竭心宗教”,“伽蓝数十所,僧徒数千人,宗学小乘说出世部”。所谓“说出世部”,是小乘佛教十八部派之一,其中心就在这个地方。这里当然有很多著名的寺庙,玄奘都去礼佛,留下了记载。最为重要的是,玄奘留下了关于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的记载:

    王城东北山阿,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东有伽蓝,此国先王之所建也。伽蓝东有鍮石释迦佛立像,高百余尺,分身别铸,总合而成。

    玄奘特别注意到当地的两尊大佛。一尊告一百四五十尺,是在山上摩崖雕刻的石佛,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巴米扬大佛。这个佛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不久以前被人为地毁掉了。另外一尊是铜佛,它是分身合铸的,玄奘注意到了它的技术细节,因为这个佛太大,必须把各个部位分开铸造再合成。玄奘关于这两尊佛的记载可以和波斯的《世界疆域志》相互印证,这是非常精彩的一件事。《世界疆域志》中提到当地有两个佛,一个叫红佛,一个叫白佛,就是指一个铜佛和一个石佛。

    离开了梵衍那国,玄奘往东又进入了茫茫的雪山,不料却迷路了,幸亏得到山里猎人的指引,玄奘才脱险,而前面就是黑岭了。黑岭是中亚胡族和印度的分界岭,这是按照当时的地理和文化概念讲的,不是按照今天现实的政治地理讲的。在当时人的心目当中,翻过黑岭就是离开了中亚胡族的部落和地区,从而进入了印度——这对玄奘当然是有里程碑意义的。

    这一带是中亚和印度交汇的一个模糊地带,其中还有一个不小的国家,叫迦毕试国。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对这里的记载非常翔实可靠,他说这个国家“北背雪山,三陲黑岭”,出产好马和郁金香。玄奘对这里的国王赞美有加:“有智略,性勇烈,威慑邻境,统十余国。爱育百姓,敬崇三宝,岁造丈八尺银佛像,兼设无遮大会,周给贫窭,惠施鳏寡。”既然有这样的国王,这里的佛教当然很兴盛了,“伽蓝百余所,僧徒六千余人”,而且这些佛寺都“崇高弘敞,广博严净”。更为可贵的是,这里的僧人多数是研习大乘佛教的。这里有无数的佛教胜迹,流传着大量的传说。若是没有玄奘的记载,恐怕都逃脱不了被湮灭、失传的命运。玄奘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守护人之一,这样的评价是绝对不会过分的。

    尽管在迦毕试国有漂亮的寺庙,有精彩纷呈的宗教活动,但玄奘在迦毕试国最关注的是一座非常特别的庙,这座庙的名字叫“质子伽蓝”。玄奘不仅在《大唐西域记》里把它放在这个国家下面的第一项予以记载,求法回国后还几次三番地向得意弟子充满感情地谈起过这座寺庙。

    [在佛迹盛多的迦毕试国,玄奘为何单单对质子伽蓝这座寺庙格外关注?玄奘和这座寺庙有什么特殊关系?质子伽蓝,这个名字的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原来,这座质子伽蓝隐藏着一个和中国有关的神秘传说,或者就是历史的事实也不一定。在离开自己的祖国那么遥远的异国他乡,居然有这样的奇遇,着实增加了它的神秘和浪漫。

    在迦毕试国,玄奘受到了包括国王在内的僧俗民众非常热烈的欢迎,很多寺庙都想邀请玄奘入住,相互之间甚至发生了激烈的争吵。质子伽蓝在争夺玄奘的时候,有个僧人说了这么一句话:“我寺本汉天子儿作,今从彼来,先宜过我寺。”这句话毫无疑问吸引了玄奘,在这么遥远的一个地方,居然有一座寺庙是中土天子的儿子,一个皇子造的,这怎么会不让玄奘心潮澎湃呢?当然,玄奘并不仅仅是听到这么一句话就下决心入住的。

    质子伽蓝是这个庙的一个名字,这个庙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名字——沙落迦,而“沙落迦”就是西域语言中的洛阳。换句话说,这座寺庙又叫洛阳寺,这当然太激动人心了。因为玄奘是河南人,洛阳是他小时候生活、学习、游戏、成长的地方,在他远行万里到那么遥远的地方时,突然看到一座以洛阳为名的寺庙,当然是心潮澎湃。我想,这才是玄奘选择入住一家小乘寺庙的根本原因所在。

    那么,为什么又叫“质子伽蓝”呢?据说贵霜帝国的著名君主迦腻色迦在势力极盛的时候,势力一度伸张到葱岭以东,“河西蕃维,畏威送质”。在大家想象当中,人质的生活都很悲惨,而这个质子的生活之好却出乎大家的想象。据《大唐西域记》记载:

    迦腻色迦既得质子,特加礼命,寒暑改馆,冬居印度诸国,夏还迦毕试国,春秋止健驮逻国。故质子三时住处,各建伽蓝。

    也就是说,质子一年四季在贵霜帝国的各地有别墅、行宫,洛阳寺就是根据这位质子的夏季别墅改建的。质子在的时候,这座寺庙是他的住宅,而质子也是个信佛之人,所以他在住宅旁边的山上凿了几个石窟,作为自己打坐修佛的一个地方。一直有传说,质子在这几间石室里藏了大量的珍宝,墙上还有铭文和壁画作说明,而且有药叉在那儿守护,只要有人想盗取,这个药叉就会像变形金刚一样发出各种恐怖的声音,吓阻这些有非分之想的人,玄奘写的《大唐西域记》就讲到这点。但是大家别忘了,《大唐西域记》是呈交给唐太宗的一部著作,而玄奘给自己的得意弟子讲述情形更丰富、更具体,这些都留在《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面。《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里的细节跟《大唐西域记》里面不完全一致。按照《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的记载,质子在建造这个寺庙的时候,就在东门外一座佛像的脚底下,预先埋藏了很多珍宝和金钱,以后他如果回国或者去世了,这些珍宝就作为维修这个寺庙的基金。可见这个质子是一个非常有心的人,而且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这件事在当地不是秘密,有一个恶王也得到了这个消息,就曾经几次三番地带着兵来挖这些珍宝,但是每到挖的时候就会地动山摇。据玄奘记载,神像顶上还有一只鹦鹉像,每当有人挖宝,它就会发出完全不像鹦鹉叫的那种非常凄厉、恐怖的叫声,把这些想盗宝的人吓跑。不仅如此,连这个庙里的僧人想要动用这批珍宝来维修寺庙都不行,所以当他们看到质子的家乡来了这么一位玄奘法师,大家都觉得机缘到了,就去跟玄奘商量,把这个故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了玄奘。

    [庙里的僧人认为玄奘一定有能力帮助他们挖宝,虽然僧人挖宝是为了修缮寺庙,但玄奘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们呢?对于这些僧人的请求,玄奘会作何回答呢?]

    对于这样与弘法有关的事,玄奘当然是责无旁贷,于是就带着这些僧人到质子画像前去祈求,焚香祷告:

    质子原藏此宝拟营功德。今开施用,诚是其时。……如蒙许者,奘自观开,称知斤数以付有司,如法修造,不令虚费。

    意思是说,您当年留下这批东西就是为了给后人用的,现在正当其时。如蒙允许,今天我玄奘监督着来打开,并亲自把它的分量给称好,交给有关部门,我保证每分钱都会花在正当的地方,绝不虚废。

    这段话大概是感动了质子的在天之灵,玄奘说完了以后命人开挖,地也不动,山也不摇,鹦鹉也不叫,挖到地底下七八尺的时候,挖到了一个大的铜器,里面有“黄金数百斤、明珠数十颗”,而玄奘就用这笔金钱对这个洛阳寺重新进行了维修。

    关于质子,玄奘又留下了下面这条非常有趣的记载:

    (印度)土无梨、桃,质子所植,因谓桃曰至那你(唐言汉持来),梨曰至那罗阇弗呾逻(唐言汉王子)。

    不懂梵文的话,这段话听起来跟天书一样,懂梵文就很有意思了,这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一段有趣的事实,而玄奘把它记录了下来。他说印度这一片,包括古代,不出产桃子和梨子,他们把桃子叫做叫Cināni,意思是从支那来的,在今天还这么叫。梨子则叫Cinārājaputra,也就是中国王子的意思。也就是说,印度原本没有这两种水果,正是这个作为人质一度生活在那里的王子,把种子带过去并在那儿种植,桃子和梨子才从中国传到了印度,而这两个名字充分证明了这一段古代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

    [玄奘恋恋不舍地在质子伽蓝住了一段时间,然后往东行进了六百多里,再次穿越了积雪皑皑的的黑岭,终于来到了当时地理概念中的北印度。也就是说,玄奘历尽艰险,屡经生死的考验,抵抗了各种各样的侵袭和折磨,终于到达了他心目当中的圣地——印度。]

    善于观察的玄奘,把在印度的所见所闻,都详尽地记载在著名的《大唐西域记》中。《大唐西域记》绝对是了解这个时期印度最珍贵、最详实的文字资料,这一点没有人可以怀疑。好多印度学者曾经说过,没有玄奘、法显、马欢等中国求法僧人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不可能的,因为印度没有信史的传统,尽管这个民族擅长玄思,擅长各种各样的宗教实践和学说,但他们恰恰不擅长记录自己本国的历史。而在诸多中国求法僧人中,玄奘无疑排在最重要的地位。印度也有很多学者说,印度的历史和文化欠玄奘的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这是包括阿里教授在内的印度专家们的意见。

    《大唐西域记》是玄奘西行求法回国以后写的,所以这部著作是经过他精心的构思和安排的。第一卷主要记载了玄奘经过的西域和中亚的三十四个国家,这些国家并不一定他都亲自去过,有些是得自传闻,但他还是记了下来。第二卷开始就是非常珍贵和有趣的“印度总述”,用了很大篇幅,从十七个方面详细记录了印度当时的情况。里面的很多内容,今天印度还有保存,有些是见不到了。

    第一部分是“释名”,就是解释印度这个国家的名字。这个事情我们在第十二讲中已经说过了,玄奘其实是闹了个误会。只不过,玄奘在这里有一段解释很有意思:“良以其土圣贤继轨,导凡御物,如月照临。由是义故,谓之印度。”他认为印度这个国名有非常好的含义,因为在这块土地上,圣贤接连不断地降临,这个国家对凡俗的指导就像月亮照临。很奇怪,为什么不说像太阳照临呢?这仍是一个谜,反正玄奘留下了这么一段记载。

    第二个部分是“疆域”。玄奘非常准确地描绘了印度的疆域,具体指出了印度当时有七十多个国家和各种小邦国。

    第三部分是“数量”。玄奘观察得非常仔细。我们知道,印度的数学很发达,今天的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印度数字,只不过是印度传播到阿拉伯以后,再通过阿拉伯传播到西方,而学习它的人因为得自阿拉伯,就把它叫阿拉伯数字了。

    第四部分是“岁时”。我们现在挂在口头上的“一刹那”,其实是个梵文的外来词,它到底是多长时间?这个问题一般没法回答,但是玄奘记载了,他后来翻译过《俱舍沦》,里面讲到:“壮士一疾弹指顷,六十五刹那。”这还是没具体说明“一刹那”有多长,玄奘记载说:“百二十刹那为一呾刹那。”而“一呾刹那”我们是知道的,那就是1.6秒,用1.6秒除以120,得出“一刹那”应该是0.0133333秒。尽管我们现在已经不会用这些单位来计数了,但了解我们平常所说的“一刹那”究竟是一个什么概念,也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第五部分是“邑居”。他的观察就更细致了:“地涂牛粪为净,时花散布,斯其异也。”就是说,地面干净的标志是要涂满牛粪,还要在牛粪上撒花。这个是玄奘道听途说的吗?不是,印度的传统认为牛是最神圣的,到今天为止,印度的牛没有让车的,在马路上如果有牛呆着,你就得慢慢走。所以,在印度的传统中,牛粪当然是干净的,无论是你的居室还是讲经的神圣讲坛,都必须用牛粪擦一遍,擦完以后才算干净,没有牛粪反而不干净。

    第六部分是“衣饰”,详细介绍了印度的服装,包括面料、款式,这些记载可以看做是印度古代服装的史料。有些风俗今天还在,比如“人多徒跣,少有所履”,人们都光着脚,很少穿鞋。而有些习惯,今天的印度已经很少看得到了,比如“柒其牙齿,或赤或黑”。把牙齿染黑是过去很多民族都有过的风俗,比如越南的某些民族就有这个传统,很多女孩子以牙齿染黑为美,但是很少听说有人把牙齿染红的。玄奘去印度的时候还有这个风俗,把牙齿染红,一张嘴都是血盆大口。当然,玄奘对印度人的相貌是很夸赞的,并不像叶护可汗跟他说的那样丑,玄奘不这样认为。

    第七部分是是“馔食”,主要是强调印度人的卫生清洁,因此这部分包括的内容不止是饮食。印度留给玄奘的印象是极其讲究食物的卫生和清洁,比如“残宿不再”(隔夜的饭菜绝对不吃),“食器不传”(不共用餐具,瓦、木做的用完就扔,金属做的经常擦拭)。吃完饭了,“嚼杨枝而为净”。这是很特别的习惯,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嚼齿木,一根杨枝,像小指那么粗,把住一头嚼,每天早晨用来刷牙、刮牙,不但刮牙还刮舌头,把舌苔刮干净,这是印度非常独特的口腔保健,是印度的一个传统,如今不再流行。不过,在我国敦煌壁画中,还可以看到嚼杨枝的图像。玄奘还强调,在大家还没有澡浴的时候,身体不得接触(澡漱未终,无相执触)。大凡只要解手,就必须马上洗沐(每有溲溺,必事澡灌)。

    接下来的第八部分是“文字”、第九部分是“教育”、第十部分是“佛教”、第十一部分是“族姓”、第十二部分是“兵术”,这里不专门讲了。

    作为一名佛教僧人,玄奘还专门注意了古印度的“刑法”,这就是第十三部分。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作为一名大德高僧,玄奘为什么会去留意到印度的刑法?印度的刑法又有什么特殊之处呢?]

    由于宗教的原因,印度几乎没有死刑,主要是花钱去赎罪,或者砍掉鼻子、耳朵、手、足,再就是驱逐出国,予以流放。当然,不同的种姓在刑法上有很大的差距,首陀罗骂婆罗门是要割舌头的,这在法律中是有规定的。此外,古代印度的刑罚还有非常奇怪的地方,也就是玄奘所记录下来的:如果有人被告,需要查明事实,一般有四种办法——水、火、称、毒(欲究情实,事须案者,凡有四条:水、火、称、毒)。其实,这就是所谓的“神判”,也叫裁判对证法,这在古印度流行得很早也很久,在公元前后成书的印度著名法典《摩奴法论》里就有明文记载。

    所谓“水”,就是“罪人与石,盛以连囊,沉之深流,校其真伪。人沉石浮则有犯,人浮石沉则无隐”(如果有人告发,没有办法判定的话,就把嫌犯绑上一个口袋,口袋加上块石头往河里一扔,如果嫌犯沉下去而石头浮上来了,那就是有罪的,相反的话就没事了)。其实这个逻辑比较奇怪,主要是看嫌犯会不会游泳、拖得动拖不动这块石头,和犯罪不犯罪没有关系。

    所谓“火”,则是“烧铁,罪人踞上,复使足蹈,既遣掌案,又令舌舔,虚无所损,实有所伤”。这实在是很惨,不知道有什么人受得了:把铁给烧红了,让嫌犯的脚在上头踩,把手按上去,还要拿舌头去舔,如果没罪就会毫发无伤。但印度毕竟是个宗教国家,很讲道理,如果你怕烫,可以换一个办法:“捧未开花,散之向焰,虚则花发,实则花焦。”就是捧一把还没开放的花骨朵,往火焰里扔过去,如果花开放了,那就是无罪,如果花焦了,那就是有罪。

    第三种办法“称”,那就更奇怪了,被告人站在一个秤盘里,旁边搁块石头,“虚则人低石举,实则石重人轻”。不过,这听起来比较人性化,似乎对人没有什么伤害。

    至于最后一招“毒”,那只有听天由命了:用一头黑色的公羊“剖其右髀,随被讼人所食之分,杂诸毒药置右髀中,实则毒发而死,虚则毒歇而苏”。把黑羊右边剖开来后,把各种各样毒药放在里头,吃后如果毒发而死,那肯定有罪;如果再怎么吃都是活蹦乱跳的,那就是清白的。

    《大唐西域记》第十四部分“敬仪”,其中记载了印度表示尊敬的仪式分九等:“一发言慰问,二俯首示敬,三举手高揖,四合掌平拱,五屈膝,六长跪,七手膝踞地,八五轮俱屈,九五体投地。”意思是很清楚的,只有几个地方需要加以解释。“五轮”指的是两臂两膝和头。此外,中国有三跪、九跪之说,印度则最多只有一跪。印度还有很特别的礼节,在中国是见不到的:一是吻尊者之足,二是顺时针绕尊者一到三圈。

    接下来,玄奘还在第十五部分介绍了所谓的“病死”,描述了印度的三种葬仪——火葬、水葬、野葬,还提到一种类似“安乐死”的情形。比如有些老人年岁太高了,或者得了绝症、疾病缠身,太痛苦不想活了,怎么办呢?就由他的家人把他载在一艘布满鲜花的船上,奏响各种音乐,为他颂经,把他送到恒河的中游,让他自己溺水而亡,死在圣河恒河里面,那样就得以超脱了,称之曰“生天”。

    玄奘还用接下来的两个部分介绍了印度的“赋税”、“物产”,这些我们就不一一介绍了。

    [玄奘终于踏上了印度的土地,在这个梦寐以求的佛国圣地,一心求法的他,究竟是怎样开始他的寻访学习的呢?请看下一讲“佛影谜踪”。]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