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甘露雨 祖庭又中兴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香积寺在清末民初寺内仅住僧3至5人,有土地80亩,分别由香积寺村和周家庄的村民自种,民国年代寺院之衰,不堪言状。解放以后,住僧增至8人,分得土地28亩,劳动自养。到1963年,寺僧增加到19人,文革中,4位僧人病故,4人还俗,2人参加建厂,9人下放到香积寺村生产队从事农业生产,到1968年,有12人返回寺庙居住。寺内大塔中身因雷击分裂,一片残败气象。

    改革开放以后,香积寺终于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1979年,人民政府为振兴香积寺,拆掉长安县子午镇(今西安市长安区子午街办)的占戏楼,修建了新的占地180平方米的大雄宝殿五间,对佛舍利供养塔进行了加固维修,收回寺周土地30余亩,修筑了长方形的全部围墙,又在大殿之后新建了一座占地130平方米的一进三间佛堂,平整了花园卉圃,开辟始至贾里村至香积寺的宽阔公路,在净业法师塔前开辟了停车场,1987年5月25日,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在香积寺视察,他指出:佛教也要对外开放,因此把寺院的环境殿宇的布局和殿堂的内部装修,搞得要讲究一些,以适应接待外宾的需要。为此,香积寺又修建了贵宾接待室。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香积寺的面貌大为改观。基深台高的佛舍利供养塔凌空高耸。施朱涂彩,拱翘檐飞的殿堂,辉煌壮丽。墙垣高筑,院落清净,神禾原不仅又成为善男信女朝拜的圣地,也成为游人如织的胜境。

    香积寺这座千年古刹焕发了崭新的容颜,这离不开前住持续洞法师和常慧法师的努力。

    续洞法师,字修成,俗家姓周,山西临汾波坊乡人,生于1922年10月13日,他自幼聪慧,后因仰慕佛化,1942年在家乡的碧岩寺出家。1943年,在太原的崇善寺受戒,后布教弘法,不辞辛苦,先后在户县的大圆寺,草堂寺,卧龙寺,终南山的西林寺,观音洞等伽蓝修行,佛法更为精进。

    1962年,他来到香积寺后,躬行农禅,率众为先,希望重振净土祖庭,经不懈努力,先后建成大殿,法堂,天王殿,钟鼓楼,僧房,斋堂等房舍百余间,并修葺供养塔,彩塑金身,香积寺的香火日盛。1980年在续洞法师的倡导和率领下,香积寺成功举办善导大师圆寂1300周年国际纪念大法会,1990年农历四月八日,续洞法师升任香积寺方丈。同年9月19日在续洞法师主持下,传授三坛大戒一次,受戒僧尼、居士共528人。1991年,与省佛教协会合办僧伽培训班,招生100多人。起到承前启后之功,法师于1999年9月4日圆寂,终年77岁。在他主持寺务的阶段,香积寺隐隐已经迈向了中兴之路。

    本昌法师曾经用一幅联语评价续洞法师说:

    树百丈清规,作一日不劳,一日不食之楷模,续老遗德传千古

    倡善导教法,称十念名号,十念愿行本具足,洞公风范芳万年

    常慧法师(1918—1986),俗姓郭,名宝树,字树仁,陕西武功县代家乡郭家庄人。少年入凤翔师范,有教育救国的志向,而立之年在终南山五台紫竹林寺出家。法师修禅精进,且文字功底深厚,毛笔书法颇具神韵,法师还精通岐黄之术,悬壶济世、救死扶伤。曾历任全国佛协理事,长安政协委员,编撰《长安著名寺院考》。

    新世纪以来的香积寺,焕然一新,处处充满着佛家的气魄和韵致。从南至北,依次为汉白玉的石牌坊,精工细作,远处望去气势宏大,前书“香积古刹”,后书赵朴初先生“净土祖庭”镏金大字,在汉白玉的烘托下,金光四射。青狮、白象、金毛吼,三种灵瑞奇兽,各具形态,左右对称,负起牌坊,石工精细,令人赞叹。

    走过牌坊迎面为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广场,广场两侧的石雕一一对应,均为石狮。《传灯录》云:“释迦佛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作狮子吼,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楞严经》也说:“因狮子吼,成阿罗汉。”因此,狮子一直是寺庙的重要象征。香积寺广场的石狮子正把香积寺的庄严烘托出来。广场中央是一圆形喷泉放生池,喷泉四周四只石蛙张口待饮,几只石鲤鱼似在水中翻腾,池水清澈见底。《大智度论》云:“诸余罪中,杀业最重,诸功德中,放生第一。”戒杀放生,一直是净土宗长养慈悲的殊胜法门。

    香积寺的放生池上有斗拱形石桥一座,美伦美奂,天然成趣。越过桥,两侧有石狮一对,高约两米以上,形态逼真,造型独特。沿32级石阶而上,石阶中间巨大的群龙浮雕,形象生动。

    走上台阶,新建成的红墙青瓦山门,佛寺的大门一般称之为“山门”,由于寺院多在山林之处,所以得名。山门一般包括三个门,象征三解脱门,即是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一座为殿堂式,叫山门殿或三门殿。香积寺的山门气势宏阔,屋脊六兽,造型各异,流光溢彩,站在山门前南望秦岭云横,滈水西去,远山近水尽收胸前,美哉此地!

    进入寺院,首先是富丽堂皇的天王殿,弥勒佛和颜悦色居中,面朝南坐。这个弥勒佛意为慈氏,据说它姓慈氏,名无能胜。弥勒出家后成为释迦牟尼的弟子,释迦预言弥勒将继承自己的佛位为未来佛。弥勒佛为未来世界的主宰,其像庄严肃穆,端坐庙宇,在中国,弥勒佛则为一大肚和尚,袒胸露腹,喜眉乐目,笑口常开,这是由后梁时代浙江奉化和尚契此的形象演化的。契此和尚矮胖,大肚,面带笑容,疯疯癫癫,常用竹杖挑一布袋,又称“布袋和尚”,这是佛教中国化的典型产物。有“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的俗联,四大天王分于两侧,也称四大金刚,它们形态不一,怒目而视,惟妙惟肖,生动形象的再现了“金刚怒目”。所谓的金刚,一般指至坚至利,能破一切事物,而自己却不可破。常用来表示法力坚不可摧。香积寺的“护世四天王”,东方天王持国,身着白色,手持琵琶;南方天王增长,身着青色,手持宝剑;西方天王广目,着红色,手缠一龙;北方天王多闻,着绿色,右手持伞,左手持银鼠。它们各守一方,庇护人民,护持佛法。妖魔鬼怪也惟妙惟肖。

    天王殿前的石瓶,制作精良,工艺上乘,极具观赏性。沿天王殿左侧小道为香积寺建筑群的中轴线,两旁古柏高耸,花草清幽,两边碑廊上,镌刻有历代以来高僧大德和文人名流的书法墨迹百余块。

    中轴线向北,碑廊一过,就是左右对称的钟鼓楼。佛钟是我国的创造和独特贡献,它是南北朝时期,为弘扬佛法,我国工匠汲取了印度正圆形金刚铃的特点所创造的。晨昏佛钟,反复三遍,每遍36下,共108下,数合所谓的12月,24节气,72候而成108下。也有说人生108种烦恼,有除却烦恼之意。

    向后在中轴线上是大雄宝殿,俗称“大殿”。为寺院的正殿,“大雄”是对释迦的尊称,指佛有大力量,能降伏“五阴魔”,“烦恼魔”,“死魔”,“天子魔”等“四魔”。大雄宝殿门上悬有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书“大雄宝殿”四字。左右是“庄严国土”、“法轮常转”。殿内宽敞明亮,肃穆庄严,正堂内供木刻阿弥陀佛立像,与一般寺院供释迦牟尼像大为不同;环绕的配像左右两侧是观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佛前安奉日本净土宗所赠善导大师木刻座像,双手合十,佛坛背后的设像,是千手观音,大殿幢幡漫垂,宫灯灿烂,供具整洁,法器备全。全寺僧众30余人,依律如仪,朝暮课诵,香烟缭绕,梵音悠扬,弥陀圣号,广宣十方。

    在寺院的西北角就是现存的唐代建造的佛舍利供养塔。塔前的走廊两侧,栽种着日本国送来的樱树,三月时分,自是“万里长空白云起,美丽芬芳任风飘”的美景。在塔左边,有石碑一块,刻有“香积寺内钟声传,雁塔庭上樱花芳”的绝佳诗句,右侧,是日本净土访华团刻碑。

    “塔”原是埋葬佛骨的坟冢,据说最初的佛塔很少,称之为“八大灵塔”,佛教传入中国后,越建越多,香积寺供养塔是密檐式仿木结构,系青砖砌成,壁厚二米,平面正方形,塔内中空,有木制楼梯可攀缘而上。塔内底层供有日本净土宗赠送的善导、法然二祖对面像,形象逼真生动,塔顶因年久残毁,现有十一级,高33米(原为十三级,实测31米)。塔下有高大的基座,高约2米左右,每边长9.5米。塔身周围原保存有鞍形的12尊半裸古佛。塔底层四面有门,南门楣额上原嵌有砖刻的“涅槃盛事”横额,是清代乾隆32年(1767)修补时所作。塔身四面原来并刻有楷书《金刚经》,字迹雅秀,笔力遒劲,可惜已经遭到破坏。上到塔顶,神禾原风光尽收眼底。2001年,香积寺善导古塔被国务院命名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另外在香积寺寺院外(一墙之隔),有唐净业和尚的墓塔,净业是善导大师的弟子,香积寺的主持者,该塔建于玄宗开元十二年(724),为方形五级楼阁式空心砖塔;底层每边长4.5米,台基高1.8米,通高14.7米。

    香积寺内古树挺立,草色清秀,环境幽深,小径静谧、闲淡雅致,处处体现着佛家的清修观念。站在古塔前,仰望着千年古塔,聆听着诵经清音,几缕清香,几声角铃。

    蓝天白云,高塔巍峨,秦岭翠色,御宿(川)旧貌,樊川新境,滈水西去,世事沧桑,盛景无常,“香积堰”已无,香积古寺犹在,纵观横看,人不如物久,诚哉此语。净土佛国,众香毕集,教化众生,启发睿智,弘法济世,人我同度,千古同在。

    今日香积寺的盛况,要归功于本昌法师秉承先师遗志,弘扬教法的成就。

    本昌法师,号德志,俗名蔡志军,1967年生于甘肃省徽县。1986年于徽县北寺礼续洞大和尚披剃,1990年在净土宗祖庭长安香积寺圆具,继而休息诸缘,潜心修学于僧伽培训班,两年中深入经藏,尤擅唱念佛事。此后即护持道场、率众熏修,热心接引后学。曾先后任西安卧龙寺、草堂寺和甘肃大像山永明寺引礼师及陪堂大师、扶风大明寺戒堂尊证师。

    为增进中日友好、世界和平,2000年4月,法师曾随陕西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团赴日交流,还先后在2001年10月,2002年3月在香积寺成功地举办中日佛教祈祷世界和平法会两次。

    为了祖国统一大业,法师还曾随中国佛协护送团参与法门寺佛指舍利赴台供奉活动。2006年6月赴美访问。所到之处,传教弘法,随缘感化。

    在长住香积寺期间,法师先是发心辅助续洞大和尚恢复古寺、振兴祖庭,成绩卓著,得到僧俗各方面的赞许。先师圆寂之后,本昌法师更是废寝忘食,日夜奔波,以绍隆佛种为己任,着手重振僧纲,规范祖制,扩建道场,广接信众。在他的带领下,常住僧人增至30余人,香火鼎盛,收益剧增。有了积累之后,他大规模改建和扩建寺院,对钟鼓二楼进行彩绘,成为古寺新的亮点。法师还筹措资金200余万元,强化寺院园林建设,广植花木,绿化环境,重新用青砖铺就寺内道路。在2002年农历7月25日,为续洞先师举行圆寂三周年纪念法会,并开辟法堂以西的院落,为先师建筑六边灵骨塔一座。更重要的成绩是:在2004年法师监造了雄伟的青石大牌坊,占地3000多平方米的门前广场,五开间的山门,修通了接连子午大道的进寺公路。短时间内便使香积寺面貌焕然一新,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本昌法师现任陕西省佛协副秘书长、西安市佛协副会长、长安区人大代表、终南山佛协副会长。

    香积寺建设的佛教文化服务中心,以素斋、法器流通、典籍发行为主特色,寺庙计划进一步外引内联,扩大开放,振兴祖庭。

    如今的香积寺院高塔耸立,建筑雄伟,树木葱郁,花香袭人,站在山门回首南望,原野舒展,终南云横,令人心旷神怡,能领略到当年王维诗歌中的神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