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法多劫难 春风吹又生

作者:出处:
分享到:

 
    盛唐自安史之乱后,渐趋衰落。香积寺也在这场纱窗日落渐黄昏的历史中,承载着落寞。唐玄宗天宝年间(742~756),发生了安史之乱,史料记载,唐肃宗至德二年(757)五月:

    “诏子仪率师趋京城,王师于潏水之西与贼安泰清,安守忠战,王师不利,其众大溃,尽委兵仗于清渠之上,九月,从元帅广平王率蕃汉之师十五万进攻长安,回纥遣叶护太子领四千骑助国讨贼,子仪与叶护宴押修好,相与誓平国难,相得甚好。子仪奉元帅为中军,与贼安守忠,李归仁战于京西香积寺之北,王师结阵横亘三十里,贼众十万阵于北,归仁先薄国军,国军乱。李嗣业奋命驰突,擒贼十余骑乃定。回纥以骑兵出贼之后夹攻之,贼军大溃,自午至酉,斩首六万级,贼将张通儒守长安,闻归仁等败,是夜奔陕郡。翌日,广平王入京师,老幼百万,夹道欢叫,涕泣而言曰:‘不图今日复见官军。’”

    《旧唐书·郭子仪传》的这段战争记载给我们提供了盛唐以后香积寺情况的一些参照坐标:

    香积寺之战是唐军和安史叛军的一次决定性较量。明人有诗歌称颂说“开元之后此出师,胡儿六万首皆碎”。一,经此一役,唐军次日就收复了首都长安;二,香积寺之战旷日持久,自这年五月到九月之间,可以分两个阶段,初战阶段唐军大败,后来由于得到回纥等友军的支持,以阵地战为主要作战方针,并且采用了奇袭办法,经过一阵子形势反复,最终取得胜利;三,双方此战动用兵力近25万,阵地长达15公里,一战打死6万余人,这在中国冷兵器战争史上是规模空前的;四,这两次战役,一次是“潏水之西”, 一次为“京西香积寺之北”,香积寺无疑是当时激烈交锋的主要战场。

    史料有时生硬,不妨把它看作一篇散文:

    这是一座纪念善导大师而设立的庙宇,它叫香积寺,位于唐长安城南的神禾原西北角上。

    站在寺内的塔下望去,脚下是滚滚的潏河,北边远处是依依可见的长安城。

    现在已近中午,郭子仪在塔下肃立远望,远方是安史叛军的大营。安史叛军是一支强大的部队,755年从范阳(今北京附近)起兵,所向披靡,一直到攻下长安。前些日子,郭子仪在长安城西被叛军击败,被迫退回武功。今天,他以天下兵马副元帅之名率领15万大军,来与长安叛军决战。临行时,郭子仪对皇上说:“此行如果不能获胜,臣将以死谢罪”。

    西边望去直到沣水,是唐军驻守之地。前军由著名的安西大将李嗣业领军,中军由郭子仪自领,后军由善计稳健的王思礼统领。这是一个很好的组合,另外还有4000回纥精骑前来助阵。郭子仪吸取了前些日子被叛军击败的教训,认识到唐军的骑兵实力不如叛军,于是坚决要求皇上借来骁勇善战的回纥骑兵以对付叛军骑兵。

    临近午时,太阳如火,突然一声呐喊,叛军大将李归仁率骑兵向唐阵冲来,唐军各种弓弩齐发,如飞蝗般,叛军骑兵只得退回。叛军又冲了过来,唐军照样放箭阻止。反复几次,郭子仪下令唐军反击,于是唐军骑兵乘叛军骑兵后退之际,杀将出去。叛军骑兵果然训练有素,李归仁率领大队叛军骑兵回头杀来,两军格斗,唐军骑兵仍然不敌,叛军杀到了唐军阵内,唐军阵脚已乱。

    香积寺下,唐军诸将面容严肃,前军统帅李嗣业知道郭子仪已向皇帝立了军令状,此仗不能败只能胜。李嗣业说:今天的战斗,如果不以死拼敌,我们全军一个也活不了。言毕,他脱掉盔甲,袒露上身,挥动大刀,冲向阵前。敢阻挡他的数十敌兵,在大刀下,人马俱碎。唐军阵容稳定下来,前军中李嗣业带来的大刀队皆持刀列队而出,如一座墙壁齐步推进,叛军骑兵渐渐的难以抵挡。

    叛军在阵东埋伏有精锐骑兵,准备在战斗中突然袭击,结束战斗,唐军已提前侦知。战到此时,唐军渐占上风,不能让这支骑兵杀过来。于是,唐军中的回纥精骑,接受命令,呼啸而出,杀向阵东。回纥骑兵养兵蓄锐已久,这次前来助阵又有许多好处,个个骁勇善战,拼命搏杀,很快,竟将这支伏兵几乎歼灭已尽。

    李嗣业的大刀队已从叛军阵中杀出,回纥骑兵也前来会合。这时,郭子仪指挥中军冲击搏杀,后军稳固阵脚,支援中军。一场大战杀得昏天黑地,唐军抱有必胜之心,士兵们看见将领们奋勇在前,人人皆斗志鼓舞,拼命格斗。唐军大将王难得眼睛被箭所中,眼皮下坠,箭挡住视线,王难得拔出箭来,扯去上面的皮,血流满面,仍然冲杀不止。这时,李嗣业的大刀队和回纥骑兵又从敌阵背后杀入,叛军已经大乱,李归仁等逃回长安,剩下的叛军士兵被唐军纷纷追杀,到晚上7时,战斗结束,统计战果,被唐军斩杀的叛军有六万,掉入河沟死亡者有二、三万,随李归仁逃回的只有一万余人。

    香积之战,唐军大胜。长安已如囊中之物。当时唐军大将仆固怀恩再三要求追击到长安,一鼓作气消灭李归仁等,因为这些都是叛军的著名将领,放虎归山,必为后患。但身为大元帅的皇太子忧柔寡断,认为穷寇莫追,结果,李归仁等连夜放弃长安东逃。

    香积寺怎么也想不到,历史上让其声名大著的是这场重要的战争,遥想当年郭子仪战后立在香积寺中,必然是感慨万分,因为收复长安对战胜叛军,鼓舞士气有重要意义。一代名将郭子仪牢牢地站在了历史名将的将坛上,为无数后人所瞻仰。

    壮哉,香积之战!

    今天在香积寺偏东北1.5公里地有何家营村,隶属于今天的韦曲街道办事处。当时郭子仪步将何昌期驻于神禾原畔潏水之滨,人们称为何将军营,又谐音为何家营。后来何昌期解甲归田时,将此地修建为山林别业,在此安度晚年。何家营传统古乐非常有名,也许就和昔年何将军在香积寺的戎马生涯有着某种关联。

    与香积寺东临的杜永村,任家寨地域,原有唐肃宗时期宰相李抱玉的墓地。文革中墓地被毁坏。李抱玉主要活动于肃宗和代宗年间,正是大唐安史之乱敌我双方殊死较量的时期,李抱玉后来病逝于公元777年,他生前本姓安,后来因羞耻和安禄山同姓,上书请求改姓,肃宗赐姓为李。他之所以长眠于此,也许和这场唐军历史上辉煌的胜利有关,由于史料缺乏,这只能是一种推测。

    “潏水之西”,大约是今天香积寺村隔河相望的周家庄,杜回等村庄。

    杜回这个地方,相传是“结草衔环”这个成语的出处。春秋时代,秦晋两国发生战事,秦将杜回与晋将魏颗在潏水之西相遇,杜回是秦国的力士,晋军不敌,魏颗苦思破敌良策,是夜昏睡,梦见有一老人对自己说:“将军你救过小女,我自然要知恩图报,请于茅草坡设伏,我助将军擒拿敌将”,魏颗醒来虽觉得好生奇怪,但是还是依计照办。翌日两国交战,杜回的战车果然在这个地方动弹不得,最终被魏颗俘获。魏颗不知为何这般好运气,一问杜回,原来当时杜回在这个结草坡,好像被草物缚住一般,不能动弹。因此才失手被抓。

    魏颗当日晚上,又梦见这个白发老头,方知是当年自己的父亲临死要拿小妾陪葬,魏颗认为殉葬是野蛮的行为,父亲临死的嘱咐不过是糊涂的昏话,并没有听从,还把这个小妾择好人另嫁,这个白发老头正是那个小妾的父亲。

    在今天香积寺周边,就有岔道口、茅坡村,其得名有人说都和杜回这个故事相关。

    由这个神怪故事分析,香积寺以西的开阔丛林地域应该自古就是古战场,郭子仪在此破贼,自是合适的决战地点。

    可以想见,由于战争的惨烈和巨大的破坏性,香积寺当时很难幸免。安史之乱历经八年虽然平定,但是唐王朝元气大伤。藩镇割据,朋党之争,宦官弄权成为唐王朝为之堵心的三大难题。在公元783年,长安又发生了朱泚叛乱。“交水在香积寺之西南。旧有香积堰,水入城中,泚贼之乱,坏龙首、香积二堰,以决其流,龙首复流,香积堰废,中有万回砖塔中裂。”在《新唐书·朱泚传》中,是这样记载的:“官军坏龙首,香积二堰,以决其流,城中水绝,泚役数百人治之。”

    看来,唐军之所以采取这种办法,目的是为了断绝叛军的给养水源。因唐朝的丞相杜正伦建议凿杜以通水利,所以,潏水便西经水磨村旁的碌碡堰(也称香积堰),民间有“冲开碌碡堰,淹了长安县”之说。这个香积堰大概是控制水源和水流量的,无疑也是重要的资源工程,它的废弃,不能不说是香积寺生态环境开始变化的一个原因。

    香积寺遭受的最重大打击,是唐武宗的灭佛运动。唐武宗李炎年号会昌,佛教界将这次灭佛运动称之为“会昌法难”。武宗本人迷恋道教,司马光曾经感叹:“道家符箓起于张道陵,盛于寇谦之,崇而信之则后魏世祖,唐武宗也。”其实,会昌法难不仅仅是皇帝个人信仰喜好的问题,还是佛道之间、佛教与专制皇权之间矛盾冲突的必然结果。佛陀本是来自印度,道教则属于土生土长,两家自创立以来,就存在教义和信众上的矛盾。另外,由于唐初开明的宗教政策,寺庙如雨后春笋,形成了“八百狮子吼长安”的盛况,大批流民纷纷向往释迦,迷恋伽蓝,而僧尼寺院经济的膨胀形成了“土木之功”“金宝之饰”,这些无疑给已经虚弱的唐王朝带来了较为沉重的国库负担,会昌五年(845)武宗下诏毁寺去僧。并且“诏陈释教之弊,宣告中外。”由此给广大的寺庙带来了厄运。

    据统计资料,这次灭佛运动一举“拆寺4600余所,还俗僧尼260500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40000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150000人隶僧尼为主客。”

    对香积寺而言,这次政治上的打击自然是沉重的。宋代进士李复曾在《过香积寺诗》中说:“荒庭老树半空腹,坏塔野禽争暮栖”。北宋张礼在《游城南记》中也说“中多石像,塔砖中裂,院中荒凉,人鲜游者”,虽然是宋人的记载,但是用来说明香积寺走向破败还是较准确的。香积寺在北宋初,经历了一次改名风波。

    宋太平兴国三年(978),香积寺改为开利寺。这个改名持续时间不长,这是香积寺从佛教的神圣道场变成世俗的佛家机构的标志性事件。太平兴国三年是北宋初,刚刚经过五代十国的兵荒马乱,国家经济相当的虚弱,而寺院因为拥有田产,山林,还享受政府豁免赋税,废除徭役的特权,所以政府希望寺庙能够“开源导利”,“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取了这个名字。

    众所周知,北宋政府是“冗兵,冗员,冗费”的格局,外强而中干,宋神宗年间为了解决国家财政危机,王安石变法开始征收寺庙的度化费用,国家和寺庙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大,香积寺又一次恢复了原名。

    宋王朝在宗教上采取开明政策,到北宋中期宋仁宗年间,天下的僧侣已经超过了盛唐。其中,禅宗和净土宗派最为流行,宋初,省常在西湖边成立净行社,信众有千余人,他提倡念佛,而且影响最大的禅宗和其它流派也广泛吸收了净土宗的重要义理,使得净土宗又香火盛旺。

    不过,由于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大批的佛教高僧大德前往江南传道,南方佛教发展很快,而北方则变得相对沉寂了。这无疑对香积寺也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及至明代,香积寺基本还是宋代的气势,明嘉靖时期,当朝进士王鹤曾经游览香积寺,并留下了一首诗歌:

    古塔依萧寺,长川抱潏河。

    林森青霭洽,地僻白云多。

    春意催花鸟,幽情寄薜萝。

    探奇得胜境,税驾自岩阿。

    郊夕牛羊下,村归渔牧歌。

    佛光天上转,僧影目中过。

    问法驯山鬼,裁诗故睡魔。

    三千空世界,到处是行窝。

    稍迟一些的万历贡士赵崡在《游城南》中也描述香积寺“寺颓塔裂,壁上有毕彦雄撰净业禅师塔铭,书虬健有善法,寺北汾阳破安贼时战处。”(汾阳即郭子仪),他也作有《宿香积寺诗》:

    “迢迢御宿川,落落香积寺。

    殿颓塔裂不计年,断碑犹拂开元字。

    开元之后此出师,胡儿六万首皆碎。

    我来宿寺中,

    徘徊动遐思。

    空山日落雨冥冥,

    古木荒村鬼火青。

    尚父忠勋那在眼,

    至今惟有佛灯明。”

    这两首诗比起王维的《过香积寺》名气就差远了,但是我们有幸从中还是可以看到明朝中叶香积寺的大致情况:

    王鹤和赵崡的诗应该是不同的季节写的。王鹤写于春夏之交的白天,而赵崡的应是写于秋冬之际的阴雨黄昏。因此境界各有不同,也给我们提供了不同视角的香积风貌。两首诗中提到的古塔应该还包括佛舍利供养塔和万回塔。从两诗用字看,香积寺这个时期香火并不旺盛,而且里面的基本建筑是颓坏破败,从毁掉的碑石上还能看到盛唐时期的一些衣冠文物。“毕彦雄撰净业禅师塔铭”说明今天香积寺的净业法师塔跟前曾经有一块碑石,后来也遭破坏了。王鹤的诗歌中用几句情景绝句道出了明朝时香积寺的地貌和周边环境,比之唐代王维之时的地僻幽静似乎多了一些暖意。而且危石似乎也具有人间的烟火味道。从“佛光天上转,僧影目中过”和“惟有佛灯明”,及其住宿游客的情况分析,香积寺虽然破败,但是还是维持着正常的佛事活动,最主要的是,从这两首诗歌中,我们可以发现香积寺世俗化的更大表征,就是村庄的出现。

    “郊夕牛羊下,村归渔牧歌”和“古木荒村鬼火青”都清晰传达了这个时期的香积寺周围已经形成村落,并且这些人是依靠打渔和放牧牛羊为生的。所谓的鬼火,是人类与动物身体中有很多磷,死后尸体腐烂生成一种叫磷化氢的气体在空气中自燃的现象。这也暗示我们香积寺当时是有很多坟墓的地方。

    这正给今天的香积寺村的源头提供了证据,现在香积寺的西村看来至少在明朝之前就已经存在了,估计它最初是围绕着河道形成的。后来才逐渐向寺院北面和东面拓展,我们在万历四十六年(1618)的史料中,还发现香积寺的一首诗 (有人认为这首诗是描述牛头寺的):

    野寺荒原上,

    登登径转遥。

    禅房穿树梢,

    珠阁擎山腰。

    坐久花频落,

    谈深鸟故骄。

    淹留从世衲,

    寂寞话前朝。

    从这首诗,我们看到的香积寺佛学色彩似乎多被世俗人情所掩,它建于高处,但是已经不是昔年人迹罕至的所在。花鸟成群,而且也可以随时听到和尚居士的闲聊之声。

    进入清王朝以后,香积寺的状况大致依旧,清代名士洪亮吉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三月,曾与友人游览樊川名胜时,在香积寺用膳,可见那时寺院的斋饭还有一定的口碑。佛舍利供养塔当年镶嵌的“涅槃盛事”四字横额,各刻在八寸见方的青砖上,正书,阳文;两旁又有阴刻于一般长砖上的小字,注明“大清乾隆三十二年岁在丁亥七月吉日”由“住持僧续桂,匠人梁可烈、苗慧礼,为首人王好敏、王谋、周养廒、王光秀众等补修古塔。”

    这些先贤的姓氏基本上是现在香积寺村、与香积寺村毗邻的周家庄村落的大姓。看来,在清中叶,可能寺庙跟前的当地士绅曾经整修维护过香积寺庙。而且今天香积寺古会是阴历7月15日,从这个史料推测也有300年的历史了。直至清朝末年,寺内尚有金石文物,精刻119件,据说是被日本浪人大量盗去,当时有些寺僧保护国宝,曾经冒险掩埋一些,可惜至今也没有寻获。在光绪年间,香积寺大概又经过一次整修。可能当时修复了三间殿,但是这些建筑在其后的岁月中都荡然无存了。

    新中国成立后,香积寺庙大致的风貌是:大殿三间,金刚殿三间,僧房大小四间,钟楼一间,整个寺庙占地三亩左右,大殿内供奉阿弥陀佛坐像一尊,经书数千册;大殿前有六楞石刻陀罗尼经幢四尺许,但刻文已经无法辨认,寺内尚存砖塔四座,佛舍利供养塔只剩十一层,塔顶早裂,大塔南有一六面小塔,高二丈余,上刻“此处蓬莱”四字;又有一四面三层小塔,大塔东是一四面三层小塔,高约三丈,无文字,为净业法师塔。据一些寺僧介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还有小塔六座。大致位于今天寺院的西南角和当时的小学范围内。其中,原小学校门和寺院围墙间曾经有一座四方塔,高两三米,据称叫做张疯子塔。该塔可能是唐塔,也已经在文革中毁弃,其余的塔大约都是明清时期的。可见,随着历史的发展,香积寺的规模日渐缩小,昔日东面的塔院也被逼到西面了。

    图片题名

    005香积寺佛舍利供养塔 

    塔原为十三级,今仅存十一级;原已中裂。现已维修加固。

    不少人误认此塔为善导灵骨塔,其实应为供奉唐高宗御奉的佛舍利供养塔。

    012高僧瓮棺 (现藏香积寺)

    瓮棺葬在新石器时代就有,后一直有延续。此棺花纹精美,棺盖为七级浮图,应为明清时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