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枭”,即“鸮”,俗称“猫头鹰”。在我国古代传说中,枭是一种食母恶鸟。其实,猫头鹰以鼠类为主食,间或也捕食小鸟及大型昆虫,本是农林益鸟;但是,由于它长相古怪,叫声难听,又是在天黑以后才开始活动,因此在科学不发达的古代,人们对它极为厌恶,把它视为不祥之物。传说:老枭把小枭们孵化出来以后,已经精疲力尽,无法飞出去给小枭们觅食,饥饿的小枭们就啄食母亲身上的肉来果腹。老枭疼痛难忍,只得紧紧叼住巢旁的树枝,以免自己昏死跌落。当老枭的肉被啄食净尽之时,小枭们已经能够独立生活了,纷纷离巢飞去,只剩下老枭的头孤零零地悬吊在树枝上。我国古代把斩首叫做“聚首”,把灭绝人性的不孝之子叫做“枭子”,都源于这个传说。
“獍”,也叫做“破镜”,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食母恶兽。《述异记》里面说:獍的样子像虎豹而体型较小,“始生,还食其母”。《汉书·郊祀志》的孟康注中说:当年,黄帝为了消灭这种恶兽,曾规定祭祀时都要用獍做牺牲。
印度古代传说中也有一种以父母为食的恶鸟,也叫做“破镜”。《楞严经》里面说:如果鸟错把一种毒树的果实当做自己的卵,孵化出来就是“破镜”,“子成,父母皆遭其食”。
作为一条成语,“枭獍之心”用来形容禽兽一般的恶心。
“衣冠枭獍”,则指穿戴着衣冠的枭和獍,用来比喻凶恶狠毒、忘恩负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