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龟毛”,指龟长毛;“兔角”,指兔生角。
在汉地,这两种怪异现象被认为是兵戈战争的征兆。据说,“商纣之时,大龟生毛,兔生角,兵甲将兴之象也。”
佛教用这两种怪异现象比喻“但有名而无实”。《楞严经》卷1里面有这样一句经文:“无则同于龟毛兔角。”
“牛头禅”始祖法融,对“龟毛兔角”一语做了如下解释:“凡之与圣,二俱是假名,假名之中无二,则无有异,如说龟毛兔角也”;“龟喻道,毛喻我,故圣人无我而有道,凡夫无道而有我。执我者如龟毛兔角也。”意思是说:“凡人”与“圣者”都是假名,假名是没有实体的,如同“龟毛兔角”;我体是不实在的,执著于我体,如同“龟毛兔角”。
作为一条成语,一般使用“龟毛兔角”的佛教意义,形容有其名而无其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