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调适,道可得矣。
——《四十二章经》
人生就像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当我们向前行进而遇到重重障碍时,我们就会沮丧,觉得自己不能再走出一片崭新的天地,再不会有更大的成就。此时,我们应该调适自己的心情,让自己不固执地一条道走到黑。
当遭遇挫折时,我们若尝试着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迂回地走上另一条小路,领略另一番不同的风景,可能就会有新的收获。
有一天,一位老和尚问他的弟子:“假如你走在一条路上,进退皆亡,你该如何?”
弟子听后大感为难,前后皆无生路这可如何是好!
思索良久弟子恍然大悟,心悦诚服地对老和尚说道:“前后皆无生路,弟子当往旁边去。”
在读完这则故事后,很多想法狭隘的人都会感到豁然开朗,是啊,当前方无路时,我们何不从旁边绕过去呢?以此来看问题,以旁观者的角度面对眼前的困境,你会发现天下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曾经有一位老和尚,他身边聚拢着一帮虔诚的弟子。
一天,他嘱咐弟子每人去南山打一担柴回来。弟子们匆匆而去,行至离山不远的河边,放眼望去,个个惊得目瞪口呆。
只见洪水从山上奔泻而下,无论如何也休想渡河打柴了。无功而返的弟子们都有些垂头丧气,觉得无颜面对师父。唯独一名小和尚与老和尚坦然相对。
师父问其故,小和尚从怀中掏出一个苹果,递给师傅说:“过不去河,打不了柴,见河边有棵苹果树,我就顺手把树上惟一的一个苹果摘来了。”
后来,这位小和尚成了师傅的衣钵传人。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太多的启示,世间有太多无法通过的路,也有太多过不了的河。而遇到这种情况掉头而回,是一种智慧。在转身的同时,不气馁,继续用积极的心态看待身边的风景,能够从失败处获得新的收获,更是一种智慧。
在绝境处坦然转身而归,在没有希望的地方发现精彩,只有拥有这样睿智的态度,才能够最终实现人生的突围和超越。融会我国智慧精华的《易经》也有“穷则变,变则通”的句子。生活中的事物不会总是一成不变的,正如王维诗句所写: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当执著地“行到水穷处”时,就需要停下来,有“坐看云起时”时的回头和闲适。
常常会在报纸、网络、电视上看到一些人因为种种原因,一时的失意而选择了轻生。他们不是没有听过“天无绝人之路”这句老话,但是肯定没有深思这句话所带给我们的积极向上的力量。人生的道路很漫长,为一时的环境所迫、条件所困、情感所累是难免的。我们虽不能改变全部,但是至少可以尝试去改变局部。很多时候不是我们面前的路太窄了,而是我们的眼界变窄了。也就是说很多时候堵住我们前进去路的并不是客观的环境,而是我们狭隘的心态。
法国一位年轻的画家雄心勃勃地想让自己的作品一鸣惊人,他认为自己已经完全具备了这样的实力,于是他倾尽家财在一条最著名的艺术大街上开办了一家画廊,他满心欢喜地以为自己离成名已经越来越近了,可是开业半年过去了,他的画廊却一直是无人问津。比起同一条街上那些成名已久、实力超群的大画廊,他这种新开的小画廊根本就是不值得让人一顾的。
直到有一天他发现,在这条街上客流量仅次于几家大画廊的地方,就是那些咖啡馆了。于是年轻的画家灵机一动,没有死守在自己的小画廊,而是将画廊变卖,用所剩不多的钱开了一家门面不大但是布置破费心思的小咖啡馆,他在咖啡馆的四周墙壁上,精心布置悬挂了一些自己的作品,用咖啡的香气将顾客吸引到了自己的店里来。
这一招果然奏效,随着客流量的不断升高,人们也逐渐地熟知了这家咖啡馆的老板原来还是一位画家,出名之后他的作品自然也就不愁销路,很快地销售一空。这位年轻的画家以这样一种独特的方式,在高手如云的艺术大街上脱颖而出。
有句俗话说,不撞南墙不回头。可见,在老百姓的生活当中,即便是固执也要有一个尺度,撞到了南墙,无路可走的时候,就要懂得回头去寻找新的出路,也许在不期然间有更好的果实等着你去采撷。
也有很多人认为“好马不吃回头草”表露出的是一种一往无前的勇气和志气,但其实,其中却颇有点“一条巷子走到黑”的盲目和鲁莽。为了名义上的“好”而不吃草,“回头”又有什么不好?难道你不知道“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和“浪子回头金不换”这两句话的深刻内涵吗?“回头”往往包含着新的机会、新的开始和新的面貌。所谓“进一步山穷水尽,退一步海阔天空”,稍稍改变一下前进的方向,会发现一片更为广阔的天空。
【结语】在现实社会中,面对眼前的死胡同,我们要懂得变通,适时回头,在自己熟悉的领域中发现新的机遇,看到身旁别样的风景,有所获,使得这条崎岖的人生路尽量走得平坦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