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泉州开元寺在诸开元寺中首推第一?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开元寺以唐玄宗「开元」年号命名,在公元8世纪曾经盛极一时,千载之后的今天,仍有十余所开元古刹存留至今。

    在以“开元”为名的历史悠久的古寺名刹之中,泉州开元寺无论规模之宏大、建筑之华丽、文物之珍奇,都堪称独步一时,在诸寺中首推第一。开元寺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开元二十六年(738)诏改今名,相沿至今。历代不断增修扩建,五代至两宋时期,寺周有支院120余所。朱熹曾撰联称“此地古称佛国,满街皆是圣人”,可见其盛况之空前。元代时并为一寺,赐名“大开元万寿禅寺”,成为福建境内最大的佛寺胜地。全寺的建筑布局分为东中西三部分,寺内现存建筑多为明初的重建物。中轴线上依次分布着紫云屏(照壁)、天王殿、拜亭、大雄宝殿、甘露戒坛、藏经阁以及东西长廊等主体建筑。东翼有准提寺与东壁寺,西翼有尊胜院、水陆寺等。在东西两大广场还有镇国、仁寿两座塔耸立。寺院的规模宏大壮观。其中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与双塔都是独具异彩的地方,游人切莫错过。

    天王殿(山门)为面阔5间、进深3间的悬山式建筑,现存建筑为1935年重建。24根唐代风格的梭形的巨大石檐柱上,有雕纹涂彩的斗拱与殿翼欲飞的鸟形雀替,而明间两柱间的雀替则构成了游龙戏珠的造型。屋脊正中装饰有一五层小宝塔,鸱尾处有两条昂首望塔的腾龙,构成“双龙护塔”。屋脊的其他部分有凤、狮、马、博古、花卉等彩绘砖雕,也是异彩纷呈。殿内的塑像设置十分独特,与寺院常规的弥勒与四大天王不同的是,此殿只有左右两尊4.5米高的天王坐像,即密迹金刚与梵王。这并非是标新立异,而是寺院早期规制的流韵,今已罕见。

    天王殿北廊毗接的卷棚悬山式方亭为拜亭,亭北为2800平方米的花岗石铺砌的大广场,即为拜庭。这里是旧日泉州官员朝圣祈拜的场所。庭院中有8株古老的榕树,为寺院平添了几分脱俗的气息。

    走过拜亭,就来到寺内的主体建筑大雄宝殿。在殿前高出庭院1米多的月台的东南西三面的束腰上,嵌有72块青石浮雕,图案为风姿各异的狮面人身像。这原是明代印度寺院中的遗物,是中印文化交流中的珍品,如今成为了佛教寺院中的装饰。这样风格的装饰,在所有佛教寺院中,堪称独一无二。

    开元寺的大雄宝殿又称紫云殿。有心人可能已经注意到,开元寺内称“紫云”的地方很多,诸如寺前的照壁称“紫云屏”,天王殿门上悬有“紫云”匾等。原来这关系到开元寺的由来。据说开元寺所在地原为一片桑园,园主叫黄守恭,他梦中见到和尚向他募地建寺,黄不舍,信口说“若桑树开莲花,我就献地建寺。”岂料几天以后,园内的桑树果然开满了莲花,黄只好献地,献地时约好以和尚的袈裟所能覆盖的范围为限。而和尚的袈裟竟神奇地变成了一块紫云,盖住了整个桑园120亩。开元寺也就在此破土动工,奠定了后世的规模。

    大雄宝殿面阔9间,进深6间,重檐歇山顶式建筑。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现存为明代的遗物。殿宇巍峨壮观,尤其是此殿有一百根巨型石柱支撑殿堂,有龙柱,又有海棠柱、圆柱及方柱,俗称“百柱殿”。其中殿后檐廊下正中的2根十六角的青石柱,雕有24幅印度教大黑天神的神话故事以及花卉蕃草图案,为元代的遗物,也是明代从废弃的印度教寺院移置到此的。在大殿柱头铺的仰莲护斗上挑出一块,上面附刻有24尊带翅膀的乐伎飞天,为国内建筑装饰中少见的艺术珍品。实际上,这种带翅膀的飞天梵名应为耆婆耆婆,汉译为共命鸟,皆为人首鸟身的美丽女郎。共命鸟下半身嵌在柱榫中,两肋露出鸟爪,上身前倾,平伸的两臂捧有各种的文翰宝卷及乐器,尤其是她们的翅膀并非简单的装饰物,而是拱顶的支撑物。柱头上的耶12尊体型较大的共命鸟头戴的花冠之上,有花钵盂形的升头,顶托着粗大的桁梁,在建筑结构上起着雀替斗拱的作用。这些拱上的装饰,既是殿内所供诸佛的侍伎,又为殿内建筑构件及艺术装饰,一物三用,确实是非同寻常的装饰精品。

    殿内供奉的是密宗五佛,胁侍分别为文殊、普贤、阿难、迦叶,以及观音、大势至、关羽、神将、梵天与帝释等,均高6米左右。殿后亭正中供有密宗六观音中的首席观音——圣观音,左善财,右龙女,两翼为真人大小的十八罗汉。

    大殿后面的甘露戒坛是中国三大戒坛之一,为康熙年间重建的五重檐八角攒尖顶式的建筑。戒坛的立柱斗拱及四面铺作桁梁上,有24尊飘带飞舞的飞天乐伎,其作用与大雄宝殿内的耆婆耆婆一般无二,只是其手中所持的乐器颇有闽南地方特色,为泉州古乐的真实写照。戒坛中部的戒台高3.7米,分为5层,最高的一层是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的卢舍那佛,以下逐层为金刚春、索、爱、语四菩萨,还有释尊、阿弥陀佛、寒山、拾得、千手观音、神像、力士等27尊神像。坛座的束腰部分有64龛,供奉有护三皈五戒的诸神主牌。台上还有一高2米的释迦牟尼真身舍利石幢,幢内据说安置着释迦牟尼的7颗真身舍利,为佛门之至宝。

    寺内中轴线最北端的藏经阁藏有许多珍贵文物,素有“百宝楼”之称。另外寺内西廊北端的“桑莲古迹”及西院碑林区的吉祥祝福的麒麟壁,都是开元寺内不可多得的奇观异宝。开元寺内的东西双塔也极具特色,两塔相距200米,东为镇国塔,西为仁寿塔,合称“紫云双塔”,皆为宋代的5层八角石塔,为中国仿木结构石塔中的佼佼者。尤其引人注目的是西塔的第4层东北壁有1尊猴行者的浮雕,顿具几分《西游记》中孙悟空的形象。但它的建造年代早于《西游记》三百多年,海内外学者有人因此提出“孙悟空生于福建”的观点。此外,塔上的其他浮雕,诸如唐三藏、金龙太子、梁武帝,以及秦叔宝、尉迟恭等,也都丰满传神,堪称艺术精品。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开元寺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在日本、东南亚也盛名远播,每年都有大批华侨及东南亚各国人士来此观光、进香、朝拜。1983年西哈努克亲王至厦门,曾专程至此焚香礼拜。今日的开元寺已经成为联系中外友谊的桥梁和纽带。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