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石窟在佛教建筑史上地位如何?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伊河两岸。古称「伊阙」,故该石窟亦称「伊阙石窟」,隋唐之后习称龙门,是中国佛教著名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并称中国佛教石窟艺术的三大宝库。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494)前后。据记载,开凿最早的洞窟是西山南部的古阳洞。孝文帝迁都后,在统治阶级的倡导下,王公贵族带头在龙门掀起了第一次造像高潮,为期35年左右。入唐以后,唐太宗、高宗、武后和玄宗时期又掀起了120年左右的第二次造像高峰。中唐以后,龙门造像渐趋衰落。五代至北宋时期接近尾声。龙门石窟现存大小窟龛密布于东、西两山的崖壁上,计有窟龛2137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多品,佛塔40余座,大多为唐开元(713~741)前作品,武则天时期为多。

    龙门石窟的形制主要有礼拜窟(相当于佛殿窟)和禅窟两大类;若从造像的时代来分,主要有北魏洞窟和唐代洞窟两大部分;若从地理区域来分,主要有西山窟群和东山窟群两大范围。

    龙门石窟中比较重要的窟龛几乎都集中在西山窟群,有北魏窟和唐窟两大类,其中北魏代表窟有古阳洞、宾阳中洞、莲花洞、魏字洞、石窟寺等;唐代的代表窟有潜溪寺、宾阳南北洞、奉先寺、龙华寺、净土堂、极南洞等。其中奉先寺的卢那舍大佛造像是盛唐佛教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东山窟群全为唐窟,主要有四雁洞、莲花洞、看经寺窟、万佛洞以及擂鼓北洞、擂鼓中洞、擂鼓南洞。龙门石窟多数大型石窟与帝王贵族祈求佛佑、冥福有关。如宾阳洞是北魏宣武帝为其父母孝文帝、文昭皇太后而建;古阳洞是拥护孝文帝迁都的文武官僚为求佛护佑而建;奉先寺是武则天为祈佛庇护而建。

    龙门石窟的风格与莫高窟和云冈石窟略有不同,其特点为:窟形单纯,较少变化,题材较为简明突出。北朝造像以释迦牟尼、弥勒、多宝如来、三世佛、七世佛为主。隋唐时期造像的主像大都是阿弥陀佛、弥勒佛,还有卢舍那佛、药师佛等,反映了净土宗的兴起和佛教艺术的日趋世俗化。龙门石窟早期造像具有典型的“中原风格”,即形象身材修长,面瘦颈长,肩胛削窄,眉目开朗,嫣然含笑,衣裙飞扬。这种造像风格是当时南北文化交流的结果,在北魏后期曾风行全国,成为南北朝统一的时代风格。龙门石窟的大量碑刻题记,如《龙门二十品》,褚遂良书《伊阙佛龛之碑》等,是中国古代书法艺术的珍品。造像题记很多都有纪年标志,也是研究石窟艺术发展的重要依据。

    新中国成立前帝国主义分子曾盗走许多石刻精品,较小的佛像大多失去头部。著名的宾阳中洞两块北魏浮雕“帝后礼佛图”,即被盗往西方。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