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艺术中,不但有佛、菩萨和弟子,还有作为佛的护卫神的八部护法像,称为「天龙八部」。这些护法神,原多是古印度婆罗门教和各种外道的崇拜对象,后来被佛教加以吸收、利用。
天龙八部众包括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迦。
所谓天,就是住在天上的天神。佛教认为只有修习十善、修根本四禅的人们,才能升入天部中。到底有多少天神呢?《经律异相》一书记载:欲界有六天,主要有四大天王,忉利天和他化自在天等;色界二十三天,主要有大梵天(又名鸠摩罗天)、遍净天和大自在天等;无色界四天。在中国石窟造像中很早就出现了天部的形象,以后又不断变化。云冈第8窟窟门两侧,雕出了骑牛的摩醯首罗天和骑金翅鸟的鸠摩罗天;在四川广元皇泽寺第5窟(隋代)八部中,天的形象是一个武士装的天王像。
佛经中的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有一些相似的地方,所以表现的形象也就是传统龙的形式。龙部有八大龙王,在云冈第11窟的顶上就有这种形象。八大龙王中以难陀、跋难陀最为著名,在云冈第10窟的窟门上有二龙王交缠的雕像,即是表现此二龙。二龙的表现形式沿续时间非常长。在敦煌第158窟唐代壁画中的龙已经人形化,但头上戴的冠上有一条龙。
夜叉,意译就是恶鬼。据说这种鬼面目狰狞,能腾飞,能土遁,还常伤人。夜叉又有地夜叉和飞行夜叉之分。如云冈洞窟中常见的塔最下层怒发上冲、形似鬼怪的扛托人像,就是地夜叉。云冈第7、8窟前室窟顶,刻出飞行状手托莲花或博山炉的天人,这是飞行夜叉。
乾闼婆,就是音乐神,它演奏的音乐威力极大。在普陀山普济寺中的乾闼婆形象,头戴八角冠,左手执笛,右手拿宝剑。
阿修罗是一种非神、非鬼、非人而又极其丑的怪物。佛经上说他非常凶恶好战,与帝释天交战,抓住了日、月,不过最后还是皈依了佛法。许多石窟的门两侧,雕出三头六臂或八臂,双手持日月的形象,就是阿修罗王。
迦楼罗,汉文译为“金翅鸟”。据说它两翅相距三百三十六万里,靠吃龙维生。在云冈一些屋形龛的屋脊中央造出的鸟形象,就是金翅鸟。敦煌158窟的唐代壁画中,迦楼罗被人形化,成为了头戴鸟冠的勇猛武士形象。
紧那罗是歌神,相传是能歌善舞的女性,嫁与乾闼婆为妻。普济寺的紧那罗形象是马面或鹿面,半裸体,手中持乐器。另外在石窟中经常雕绘的伎乐、歌舞天人,应该是乾闼婆和紧那罗的形象。
摩睺罗迦,就是大蛇的意思,它也是一种乐神。普济寺的摩睺罗迦做贵族相,头上顶一条蛇,或者是蛇面,手中持笙,或腰系腰鼓而手执鼓槌。
中国早期石窟、佛寺中天龙八部护法像,主要是依据佛经记载造出的。隋、唐以后,开始出现八部护法人形化的造像,可能与密宗经典在中国的传播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