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把布袋和尚称做「大肚弥勒」?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说起「弥勒佛」,一般人都会想到寺院天王殿的胖和尚,他肥头大耳,大腹便便,笑得眼闭口开,让人觉得喜气洋洋。这个和尚就是人们常说的「布袋和尚」。

    根据《宋高僧传》和《佛祖历代通载》等书记载,布袋和尚本名契此,又号长汀子,是五代时期活动在江浙一带的僧人。传说他形体肥胖,经常在锡杖上挂一个布袋行乞,所得之物就放在袋中。饿了就吃一些,饱了就随便找个地方睡下。他出语无定,但给人预示吉凶则非常灵验。他还能预知晴雨,沾雪不湿,让人觉得很神奇。

    五代后梁贞明二年(916),契此端坐在明州岳林寺一块磐石上,口念“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然后就圆寂了。由于他行动奇特,临死前又念了这样的偈语,所以有人认为他是弥勒转世。又由于他生前总是悠然自得,喜笑颜开,让人觉得非常亲切。从宋代开始,在江浙一带就按“布袋和尚”的形象塑像供养,后来又放到寺院天王殿,使人一进寺门就可望见,让人觉得心中欢喜。

    现存最早的大肚弥勒形象在杭州飞来峰石窟,他席地而坐,右手按一布袋,像刚刚接受了施舍,左手拿着一串念珠。面部表情丰富,笑态憨厚,双耳垂肩,下巴肥厚。腹下束绳,托着时时欲出的大肚子,完全是一个亲切慈祥的老者形象。见到他的笑颜,观者也不自禁沉入欢乐之中。在大肚弥勒两旁,雕刻了十八罗汉,他们形态各异,衬托出弥勒形象的怡然自得。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