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曼荼罗?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曼荼罗(Mandala)为梵语音译,是密宗图像之一,意为圆轮具足、聚集、坛城、轮坛等,是将密宗佛、菩萨尊像集中造出,以备修行时供奉。

    曼荼罗形式或方或圆,中央画本尊佛或菩萨,本尊的四方、四隅各画一菩萨,是为中院。中院周围画一、二层菩萨或护法像,成为外院。创作曼荼罗,需严格遵照本尊经轨中所规定的仪则,如依据《大日经》所绘的胎藏界曼荼罗,据《金刚顶经》所绘的金刚界曼荼罗,一幅中层层描绘众多佛菩萨,名为“普门(都会)曼荼罗”。以药师、弥勒、观世音、阿弥陀等为中心的较简单的曼荼罗,名“别尊(一门)曼荼罗”。居庸关券顶的元代石刻,就是尊胜佛顶曼荼罗。持诵大乘经典如《法华经》、《仁王般若经》等绘制的法华、仁王曼荼罗等,名为“经法曼荼罗”。描绘密宗法器、手印,名为“三昧耶曼荼罗”。

    现存曼荼罗作品,较早的是唐代日本求法僧空海(弘法大师),于贞元年间(785~805)在长安请供奉丹青李真等绘制的《胎藏界大曼荼罗》和《金刚界曼荼罗》。前者所绘有十二院、十三院等,中台院及其上下的释迦、文殊、虚空藏院等相当于佛部,观音、地藏院相当于莲花部,金刚手、除盖障院相当于金刚部。后者所绘为九会曼荼罗,即以成身会(诸尊大曼荼罗)为中心,包括三昧耶会(描绘法物、手印)、羯摩会(描绘梵字真言)、大供养会(描绘诸尊威仪)、四印会、一印会、理趣会(描绘金刚萨)、降三世会(描绘降三世明王)、降三世三昧耶会。此外,北京昌平元至正五年(1345)的居庸关云台雕刻,西藏萨迦寺、白居寺的曼荼罗壁画及北京、承德、西藏等地的曼荼罗唐卡、雕刻,安西榆林窟的西夏曼荼罗壁画等,都十分珍贵。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