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画是举行水陆法会时,殿堂上悬挂的宗教画或佛寺、石窟中的壁画和雕塑。水陆法会,全名是「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水陆法会或水陆道场。
水陆法会的缘起,一般传说是梁武帝梦中得神僧启示,醒后得宝志禅师指教,创作水陆仪轨,在金山寺最初举行。宋代水陆法会开始盛行。
水陆法会是一种隆重盛大的佛事仪则,用以追荐、普度“法界圣凡”。现行水陆佛事分内外坛,以内坛为主,内坛依照水陆仪文行事,悬挂毗卢、释迦、阿弥陀佛等像。外坛修“梁皇忏”、诵法华、净土诸经,设“焰口施食”(焰口即面然,为一饿鬼名)等坛。法事以七昼夜为期。
水陆画并无一定幅数,依法事规模而定,最多有二百幅,少则三十二幅或七十二幅。分上、下堂两部分,上堂为佛、菩萨、缘觉、声闻、祖师、明王、护法及印度古仙人、水陆撰作诸大士等像。下堂为天、人、阿修罗、饿鬼、地狱、畜生等六道像及山岳江海诸神、儒士神仙、城隍土地、善恶诸神等像。可以说水陆画是集儒、道、释画的大成而纷然杂陈的一种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