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艺术的主要特点和遗迹是什么?

作者:出处:
分享到:

 
    藏传佛教艺术,包含内容至广,举凡佛学、因明、艺术、医学、天文、建筑、历算、文学等领域,都留下了丰富的遗产。

    藏传佛教及其艺术是西藏化了的佛教和艺术。它是在西藏本土艺术的基础上融入印度佛教艺术、汉族佛教艺术,创造出富于高原风采的佛教建筑、雕塑、壁画、唐卡(卷轴式绘画)、酥油花等造型艺术,堪称世界屋脊上独树一帜的宗教艺术。

    藏传佛教艺术中,首先值得称道的是建筑艺术。无论是达赖喇嘛居住的拉萨市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班禅喇嘛居住的日喀则市扎什伦布寺,还是被称为“拉萨三大寺”的哲蚌寺、色拉寺、甘丹寺以及山南的桑耶寺、后藏的萨迦寺,都以其气势磅礴的规模和独特的建筑结构,矗立在万山环抱的西藏高原上。它们不仅在中国建筑史上,甚至在世界建筑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呈现在人们面前的藏式宫殿和寺院建筑,大都集藏族传统的碉楼式总体布局、内地汉式梁架结构和印度尼泊尔式内外部装饰特点于一体,表现出雄伟、坚固、富于装饰趣味的特殊格调。

    保存在西藏宫殿、佛寺的造像和绘画作品,同样具有引人注目的艺术魅力。其造像所用的材料,有木、瓦、泥、铜、银、金等,包括浮雕、半浮雕和圆雕等多种形式。内容兼容显、密两宗佛像,多具藏传佛教自身的一些特点,如观音像作男身,罗汉为十六罗汉,多塑造“欢喜佛”双身像等。藏传佛教绘画艺术(壁画和唐卡),同样具有鲜明的特点。它融合各种艺术流派、佛教宗派及地方风格,形成富于装饰效果、色泽艳丽、意匠丰富的藏族绘画格调。

    元代以后,藏传佛教艺术逐渐向外传播,明、清时期更遍布国内各地。因而藏传佛教艺术的遗存,已不仅限于西藏本地,还包括四川、甘肃、青海、内蒙古等藏族聚居地区以及北京、承德、杭州、敦煌等汉文化传统发达的地区。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