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麦积山石窟被称为「塑像馆」?

作者:出处:
分享到:

 
    麦积山石窟位于甘肃省天水市东南45千米的麦积山,现存窟龛194个,保存泥塑造像七千多身,是中国泥塑造像最多的石窟,故有「塑像馆」之称。

    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年代,一般认为在公元5世纪。这一时期的佛像面相雄健,直鼻大眼,嘴小唇薄,躯体粗壮坚实。菩萨高冠,披发,袒裸上身,下着长裙,体态浑厚。造像题材主要是三世佛、交脚弥勒菩萨和思维菩萨。

    北魏时期开凿的洞窟数量最多,可以分为前后两期。前期洞窟仍以三世佛造像为主。后期洞窟数量大增,造像题材除三世佛外,出现了一佛二菩萨二弟子或再加二力士的五尊或七尊新的组合形式,此外还出现七佛、立佛、十大弟子和供养人像。造像形体修长,面容清秀。一些洞窟中还保存了壁画,有大型本生故事画和经变画。第127窟的西方净土变,场面宏伟,是国内石窟已知年代最早的大幅净土变。

    西魏时期,开窟造像的势头不衰。文帝文皇后失宠后,在麦积山出家为尼,死后凿崖为窟而葬。这一时期,模仿木结构建筑形式的崖阁式窟进一步发展,窟外雕出八角形列柱和屋脊瓦垅,列柱内为前廊,廊后部凿窟龛。造像题材除三世佛外,还有文殊、维摩对坐,分置于两侧壁。塑像组合中出现了童男童女像,立于佛两侧。造像人物的面相已由清瘦渐趋丰圆。

    北周时期,开凿了较多的洞窟,并有一些规模宏伟的大窟。大窟多为崖阁式窟,其规模之大为前代所未见,第4窟(上七佛阁)堪称代表。此窟为秦州大都督李允信为亡父营造,距地表约50米。窟前凿八柱七间的殿堂式崖阁,列柱内为前廊,廊后部凿出七座方形大窟。窟内造像以七佛为主,佛旁立弟子、菩萨像。造像人物方圆丰满,体态健壮。佛像短颈宽肩,腹部略凸。壁画采用绘、塑结合的手法,增加了形象的立体感。

    隋代在麦积山继续开凿。洞窟主尊多为释迦牟尼佛或阿弥陀佛。造像形体和装饰更趋写实。唐代以后,麦积山山体南侧大面积崩毁,几乎无处开凿新洞窟。现存的唐、宋、明代造像,多是在前代窟内重塑、补塑或改塑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