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窟中最早的年代题记出现在哪里?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中国石窟最早的年代题记保存在甘肃永靖县炳灵寺。1963年第169窟北壁第6龛发现的西秦「建弘元年(420)岁在玄枵三月廿四日造」的墨书题记,是现知国内最早的石窟纪年。

    中国早期石窟,大多没有明确的时间记载,判定其时代,只能依靠观察其风格和特点,并与同时代确定的作品进行比较。最可靠的比较标准当然是附有建造当时年代题记的作品。

    炳灵寺石窟在明代以后逐渐湮没,1951年被重新发现。炳灵寺石窟第169窟为利用不规则天然岩洞开凿而成。窟内除西秦遗存外,还有个别北魏和隋代的作品。有题记的第6龛内塑一坐佛和二立菩萨,墨书题名为无量寿佛、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龛内周壁绘出了释迦牟尼佛、药师佛、弥勒菩萨和十方诸佛,像旁亦有榜题。窟中壁画题材还有说法图、释迦多宝二佛并坐、维摩诘以及供养人等。上述塑像和壁画形象,多为国内同类题材出现的最早实例。

    第169窟西秦塑像的特点是,佛面相方圆,细眉大目,直鼻厚唇,体态粗壮,两肩齐挺,衣纹轻薄贴体;菩萨头不戴冠,面露笑容,安详端庄。窟内壁画,造型朴拙,线描有力。画面以土红为底色,设色以土红、青绿、黄色为主,色调质朴豪放。在画法上,吸收了龟兹壁画表现明暗效果的凹凸法。

    继西秦开窟后,北魏、北周、隋、唐各代续有建造。

    北魏时期的窟龛有33处,多开凿于北魏中晚期。窟内设低坛,在坛上塑造佛和菩萨像。造像题材有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弥勒、七佛、千佛和涅槃像等,造型面相清瘦,形体修长。北周时期开窟2个,造像题材为三世佛,风格平实,造像面相方圆,身体粗壮。

    唐代窟龛现存134处,占炳灵寺石窟窟龛总数的三分之二以上,其中多是摩崖小龛,洞窟数量不多。唐代造像多为石雕,外敷泥施彩绘。主要造像有阿弥陀佛、药师佛、弥勒佛和观音菩萨等。初唐造像人物身材较长,盛唐体态丰满,中晚唐时期则人物体形过于丰腴而近臃肿。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