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奉先寺和武则天有何关系?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奉先寺大像是龙门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造像。大像始凿于唐高宗时期,武则天时期完成。大像完成以后,在像前修建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寺院,即奉先寺。

    奉先寺大像原属奉先寺一部分,名大像龛。后来木结构的奉先寺被毁无存了,大像龛就被习惯称为了奉先寺。

    奉先寺大像的开凿同武则天有着密切的关系。武则天为了夺取李唐政权,利用佛教为她进行舆论宣传,曾为大像的开凿“助脂粉钱二万贯”,并主持工程落成的“开光”仪式。

    卢舍那佛是释迦牟尼的报身佛,意思是光明普照,而且是华严宗(因阐扬《华严经》而得名)的教主。武则天曾亲自参与《华严经》的翻译,并为译本作序,在序中一再重复她做皇帝是符合佛经的预言的。

    奉先寺的卢舍那佛坐像,高度是17.14米,头部高4米。面部表情慈祥而恬静,眉清目秀,眼光中流露出智慧的光芒;嘴角微翘,显出微微笑容;头部稍低,好像在关心注视着礼拜者,使人觉得可敬可亲,同时大像宏大的气魄,令人又觉得敬畏。这种形象正是武则天夺取政权时所需要的。

    卢舍那佛两旁还雕造了两个弟子、两个菩萨、两个天王和两个金刚。这些形象各高10余米,弟子和菩萨安详虔诚,天王神态严肃,金刚气势凶猛。通过这些形象的衬托,主尊佛像显得更加庄严雄伟,令人顿生敬意。

    武则天还指使僧人伪造佛经,并宣称“则天是弥勒下生,作阎浮提主,唐氏合微,故则天革命称周”。龙门在武则天称帝以前就有僧人在惠简洞为她造弥勒像,到她当政时又造了双窟南洞和摩崖三佛龛的弥勒像。武则天帝号为“慈氏越古金轮圣神皇帝”,慈氏就是弥勒,说明她以弥勒自居,这些造像正是为她的统治服务的。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