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窟造像题材和佛教宗派有什么关系?

作者:出处:
分享到:

 
    佛教发展到隋唐时期,由于对教义不同的理解和寺院经济的发达,产生了不同的佛教宗派,不同的宗派按各自的思想安排窟中的形象,并且随其兴衰,窟中形象相应有所变化。

    佛教宗派主要有天台宗、净土宗、唯识宗、华严宗、密宗、禅宗和三阶教等。

    天台宗是隋代智*(左岂右页)创立的,《法华经》是该宗主要的教义根据。中国早期北朝石窟中的许多造像题材,与《法华经》在当时的流行有关。敦煌隋代洞窟中开始出现“法华经变”壁画,到了唐代“法华经变”壁画大增,其中以盛唐时期最多,而且很多窟内整整占一壁面,画面更加完整,表现更为丰富。五代时期“法华经变”壁画数量减少。

    净土信仰在中国流传很早,在石窟中也早有表现。如云冈北魏晚期洞窟中出现了“愿托生西方妙乐国土”的铭记,麦积山第127窟在北魏晚期画了“西方净土变”壁画。但是净土题材在石窟中大规模的表现,还是在净土宗创立之后。

    净土宗是隋唐之际创立的,主要经典为《阿弥陀经》和《观无量寿经》等。敦煌隋代洞窟中出现了“阿弥陀经变”壁画,到了初唐数量急增,规模扩大。盛唐时期,“观无量寿经变”壁画超过了“阿弥陀经变”的数量。西方净土这种题材在敦煌一直到五代和西夏还有比较多的表现。

    华严宗因其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唐代法藏创立。华严宗的教主为卢舍那佛,这个大像是龙门唐代造像中最大的,而且是皇室所凿,足见华严宗在当时之势力。敦煌在盛唐开始出现“华严经变”壁画,中、晚唐为其高潮,五代和宋也有绘制。

    密宗是唐玄宗时期创立的。龙门东山擂鼓台北洞出现了唐代晚期的密宗主尊大日如来像,还有四臂、八臂观音、千手千眼观音等密宗造像。敦煌初唐以后出现十一面观世音、不空*(上罒下绢)索观世音等像,中唐时期开始出现“密严经变”、“如意轮观音变”等密宗题材的壁画,五代、宋、西夏时期这些题材继续沿用。大足石窟五代、元和两宋造像以密宗像为主。元代受喇嘛教影响,杭州飞来峰元代石窟造像多为密宗题材。

    禅宗是唐代创立的,所奉经典主要是《金刚经》和《楞伽经》等。在龙门的擂鼓台中洞武周时期雕了25尊罗汉像,看经寺有29尊罗汉像,这些罗汉雕像是为了表现禅宗师承关系的。敦煌从中唐开始按禅宗的经典绘制了“金刚经变”、“楞伽经变”和“思益梵天问经变”等壁画,有些题材到五代和宋仍比较常见。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