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四川石窟以密宗造像独盛?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密宗胎藏、金刚两部密法在中国的传承,以善无畏、不空创立的金刚界较盛。特别是不空,师承二部密法,是密宗的主要创立者。不空门下传人以「六哲」为著,而以青龙寺承其法脉。惠果(752~805)学兼二部,时称密宗大师。

    惠果门下弟子众多,流派遍域,其中以回国后创日本真言宗的日本僧人空海最为著名。中国密宗东传海外,在国内却几乎濒于绝响。

    在惠果众多弟子中,剑南(今四川成都)唯上值得注意。空海撰文的惠果碑中说他“钦风振锡,渴法负笈”,评价很高。我们可以推测,唯上学成返川,在成都一带弘法传教,播下了密宗流传四川的种子。此后,即出现了四川密教史上两位祖师式的传教人物——晚唐五代的柳本尊(855~942)和南宋的赵智凤(1159~1249),被称为“唐瑜伽部主总持王”、“六代祖师传密印”。在晚唐至南宋近四百年,他们活跃于川西和川中一带,盛传金刚界五部密法,留下许多遗迹,大足宝顶大佛湾、安岳毗卢洞等处均为其道场。晚唐以后密宗在四川的传布,确实是流传有序,见诸碑史和造像,这是中国佛教史和造像史的重要发现。独具特色的四川石窟密宗造像的高峰,就在这时出现。

    宋代以后,水陆画盛行于四川,现存许多石窟造像为水陆道场遗迹。四川水陆系统是东川杨锷结合密宗仪轨而创制发展,因而造出一系列密宗造像来。

    四川(及重庆)石窟雕刻艺术,数量之多堪称国内各省之冠。据初步调查,全省近五十个县市有比较集中的石窟摩崖造像、窟龛在10个以上的分布地点达120多处。这就是说,全省窟龛总数在一千以上。著名的石窟,如广元皇泽寺和千佛崖,巴中南龛,大足宝顶和北山,安岳卧佛院等,均已被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些石窟造像,大多开凿于盛唐以后。造像的题材内容,有毗卢佛、药师变、炽盛光佛、华严三圣、西方净土变和观经变,各种观世音菩萨(千手千眼、十一面、如意轮、数珠手、不空*(上罒下绢)索、白衣观音等),八大菩萨,地藏与十王变,地藏与六趣轮回变,地狱变,毗沙门天王,八大明王和孔雀明王,诃利帝母,陀罗尼经幢以及宝志和尚、泗州大圣等高僧像。在全国石窟造像中,四川是保存密宗题材最多的一处。这就为研究密宗造像史,提供了一批新资料。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