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十大影响和法门寺的作用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朋友,当你走入佛门圣地——法门寺之际,你可曾想到法门寺文化和中国佛教文化,与印度佛教文化的关系如何?你可曾想到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和作用有哪些?懂得了这些,你才会明白我们的祖先为什么会引进吸纳产生于异国的佛教文化;才会明白,佛教文化何以会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才能明白,法门寺何以有辉煌灿烂的昨天和今天。

    “天下名山僧多占,世上好话佛说尽。”社会上流传的这一俗语,足以说明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重大影响力。为便于人们了解法门寺佛教祖庭地位之神圣和法门寺文化之博大,笔者从宏观上归纳出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十个重大影响和作用,以飨读者。

    (一)佛教思想对中国哲学和社会思想的重大影响

    佛教以其哲学思想深刻著称于世。佛教传入中土后,佛教哲学和中国古代哲学交互影响,不仅推动了哲学提出新的命题和新的方法,从而扩大了范围,丰富了内容;而且,它以独特的思想方法和生活方式,给予人们以新的启发,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得以解放思想,摆脱旧的儒学教条,把人的精神生活推向一个新的世界。

    佛教的“缘起”学说,认为“诸法”即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等某几种物质或性能因缘而生而灭,并在不断运动变化之中。佛教关于宇宙的认识是卓绝的,宇宙在空间上是无边无际,在时间上无始无终,这些思想对相信“天圆地方”“独尊儒术”的中国人来说,无疑是一次振憾人心的“思想解放”和“哲学革命”。佛教的理事学说、心性思想和修持模式等构成为理学的重要来源。中国佛教的禅宗和儒家的理学,就是印度佛教文化与中国固有文化互动产生的两大文化成果。

    (二)佛教“因明”理论对中国逻辑学的重大影响

    印度佛教因明学、古希腊逻辑学、中国先秦的名辩学同为世界逻辑学发展的三大源流。“因明”即佛教逻辑学,产生于公元前五至四世纪的古印度尼耶也派。因明理论主要研究逻辑规则和逻辑错误,还包括认识论部分,就是直觉知识和推理知识。南北朝时传入中土。唐代玄奘“取经”带回陈那《因明正理门论》等后,因明理论迅速传播。唐代著名思想家吕才在研习的基础上,对整个因明理论进行演绎改进,编制了《因明注解立破义图》三卷,使晦涩难懂的因明通俗化,并有一定的发展,使其创新为中国因明理论。

    近代学者汪奠基曾以因明三支法与形式逻辑“三段式”作比较研究,指出:“因明的论证法在辨别论题真伪、证明结论的原则上,确实有一定的优异性”。因明的传入,对于中国人进行逻辑思维和丰富中国传统逻辑学内容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佛教文化对中国文学发展的推动

    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意境、新的文体、新的主题、新的体裁和新的创作理论。

    数千卷由梵文翻译过来的佛典,本身就是伟大富丽的文学作品。如《维摩诘经》、《法华经》、《楞严经》特别为历代文人所喜爱,被人们作为纯粹的文学作品来研读。马鸣的《佛所行赞》带来了长篇叙事诗的典范。近代梁启超先生认为,中国古代诗歌名作《孔雀东南飞》即是受佛教影响而产生的。《法华》、《维摩》、《百喻》诸经鼓舞了晋唐小说的创作;《般若》和禅宗思想影响了陶渊明、王维、白居易、苏轼等人的诗歌,使他们的诗歌创作能于山水、田园、玄言之外推向“理趣”的新境界。变文、俗讲、宝卷和禅师的语录体的产生和发展都和深入民间的佛教文化有着很深的关系。

    (四)佛教文化对中国古代音乐、建筑、美术等艺术的重大影响

    佛教念诵佛经有很强的音乐性,佛教音乐是以静、远、肃穆、平和为审美标准,但反对世俗音乐。梁武帝萧衍亲制梁朝雅乐,开创了佛曲的先声。唐代音乐吸收了天竺乐、龟兹乐、安国乐等来自佛教国土的音乐,出现了繁荣景象。

    塔和石窟是最早也是最有特色的佛教建筑。中国古代建筑保存最多的是佛教寺塔。它们是研究我国古代建筑史的宝贵实物,并且装点了祖国美丽的山河。

    敦煌、云冈、龙门、麦积山等石窟作为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举世闻名,它们吸收了印度艺术和犍陀罗艺术特点而发展成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造像艺术,是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犍陀罗艺术是希腊化的艺术,始于印度贵霜王朝时期的佛像雕刻,繁荣于印度笈多王朝。

    屹立在西北沙漠里的敦煌莫高窟,不愧为中国古代的艺术宫。为北魏至宋元各代陆续开凿,其艺术达到了最高峰。洞窟雕塑在艺术上由简朴到逐渐熟练,在风格上一变原先的“透骨清象”而为神气自如、肌肤丰润、轻淡透体、备极人生的健康和美丽等特点。其壁画从内容到形式都焕然一新,出现了不少构图宏伟、色彩璀璨的巨幅画面。

    佛经中动人的故事常常成为中国艺术家们绘画的题材,历代著名画家如三国时期曹不兴、隋代展子虔、唐代闫立本、吴道之等,都以擅长佛画而传世。唐代王维一派的文人画发展到宋元以后盛行的写意画,与佛教禅宗思想有很大关系。

    (五)中国古代语言学、声韵学、词汇学等的发展,与佛教声明学

    佛教《大藏经》中的“五明”之一“声明”,就是关于语言的学说。印度梵文作为拼音字母,特别重视声韵。

    汉语声韵分平、上、去、入四声。其中平、上、去三声的产生是南朝齐梁之间受印度人韦陀的《声明论》中三声的影响而形成的。我国的“反切”注音法,就是受印度梵文拼音的启发,利用两个汉字注另一个汉字的读音,即分别取上一个字的声母和下一字的韵母注音而拼出另一字的音,按照“声合韵”的原理,注出无穷之字的读音。它始于汉末,汉人应劭注《汉书地理志》已用“反切法”。

    由于作诗押韵的需要,我国古代的“韵”学研究比较发达,早有成部的韵书。唐末出现了“字母”(即声母)。这归功于佛经的传译。

    唐代和尚守温又在十四声例法基础上,依据《华严经》的字母(一说是依据《涅槃经》),参照中国当时流行的语音,创制了三十个字母的汉语声母系统。宋代人又增添了六个,共成为三十六个声母。后来受梵文佛经的影响,产生了精细的等韵学。

    佛经的传译给汉语带来了丰富的词汇和构词方法,给汉语语汇注入了许多新的成份。《大藏经》里诸如“希望”、“谴责”、“充足”、“消化”、“享福”、“援助”、“赞助”、“享受”、“评论”、“机会”、“储蓄”、“厌恶”等佛教词汇逐渐为人们习用,并沿用至今。佛教“六离合释”分析的五种新的构词方法,运用到汉语中,产生了无数的新词汇。据《日本佛学大辞典》和丁福保先生编的《佛学大辞典》统计,新的外来语和专用词多至3万5千余条。

    佛经传译的发达,促进了辞书编撰的繁荣,隋唐以后出现了许多佛教辞典,如唐代义净编写的《梵唐千字文》,是我国最早的双语辞典。宋代玄应、慧琳编撰的《一切经音义》,共125卷,内容丰富博大,不仅为佛教辞典集大成者,还被人们视为研究中国古代翻译史、中西交通史、中外文化交流史、博物学史和古代汉语的百科辞书。

    (六)佛教医学促进了中国传统医学的发展

    中国古代医学十分发达。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医方明”即古代印度医学也传入中国。《大藏经》里包括了许多治疗疾病的医书。

    现在,我国收录的《大藏经》里的佛教医书有《佛说佛医经》、《佛说胞胎经》、《佛说佛治身经》、《佛说小儿经》、《迦叶仙人说女人经》、《说救疗小儿疾病经》等二十一部。佛教医学的“四大”学说对我国中医理论产生了一定影响。近代陈邦贤著《中国医学史》认为:“我国医学,自秦以后,两晋至隋都混入佛家的学说,到了唐宋的时候,医学之学说为之一变。考唐宋医学的变迁,实基于印度佛教的东渐。”

    佛教医学的一些治疗方法也传入我国,如孙思邈《千金方》就吸收耆婆龙树药方十多种。我国古代用金针治疗眼疾的方法,也叫“拔下法”,得自印度僧人。唐代诗人刘禹锡曾专门写诗《赠眼医婆罗门僧》:

    三秋伤望眼,终日哭途穷;

    两目今先睹,中年似老翁;

    看朱渐成碧,羞日不禁风;

    师有金篾术,如何为发蒙。

    天台宗智*(左岂右页)大师的“禅定疗法”,为中国传统医学所吸收,发展为气功疗法,直到今日还为现代医学所应用。

    中国古代医院起源于佛教。唐代出现“悲田养病坊”机构,初为寺院创立,由僧尼主管,费用依靠寺田收入和僧尼的劝募筹集。宋代仍有治病机构“安济坊”,一般为朝廷所设,派僧人管理。佛教重视治病救人,僧侣中涌现了一批名医。如佛图澄曾使石勒暴病气绝的儿子复活过来。唐代和尚智严常到病坊为病人说法,并吸吮脓血,洗涤秽物。志宽和尚把贫病无依者抬到寺院亲为治疗,为患者口吸腹痛的脓血。

    (七)印度天文历算对我国的影响

    在古代世界,印度天文历算颇为先进。《隋书·经籍志》记载,当时流传的印度天文历算典籍有《婆罗门天文经》二十一卷等。唐贞元年间,有西域人李弥乾自天竺带来历算书《聿斯经》二卷。

    唐代名僧不空译《宿曜经》,历举胡语、波斯语、梵语“七曜”名称,说明当时在印度,中亚伊斯兰国家和中国西北边境通用源于印度的七曜历。印度的另一《九执历》与李淳凤的《麟德历》、僧一行的《大衍历》并行,互相参校。

    在数学方面,印度的二进位制,百进位随着佛经传入我国。中国古无数码,宋元之交出现的中国数码及0的应用,据今人推测,这与《开元占经》等佛经有密切关系。中国数学中部分的大数和小数的出现与应用,明显地出自佛经的影响。

    (八)《大藏经》与中国印刷术的密切关系

    印刷术为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但它的发明与佛教《大藏经》的印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国雕版之法是出自佛经之雕印,敦煌石窟发现的唐咸通九年(868年)王玠出资刻印的《金刚经》卷子,是现存世界上第一部完整的标年木刻印本书。北宋毕升发明活字版后,因印刷质量不佳遂半途而废。至公元十三世纪,因印刷佛经需要木活字版,重新运用并大量普及。敦煌石窟发现的回鹘文活字盘是我国最早的活字盘。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是现存最早的活字书籍。公元1340年,湖北汇陵资福寺刻印的《金刚经注解》,是现存最早的木刻套色印本。此后,套印技术为各地书肆广泛应用,使中国雕版印刷术更加绚丽多彩。

    中国五代前的书籍大多为卷子本,阅读不便,后在印度“贝叶经”的启发下,出现了“梵夹本”的装订法,省去了卷子本翻阅时卷舒的麻烦。明代“贝叶经”每页穿孔贯线而成书,它又启发了“梵夹本”向“方册本”线装书的过渡。总之,《大藏经》的印刷,为中国著名的印刷术的发明和改进及传播作出重大的贡献。

    (九)佛教教育对中国教育的影响

    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所始创的儒家教育思想闻名于世界,对中国的教育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佛教传入中国后,印度佛教的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方法也逐步输入中国,并不断地与中国传统的教育相融合,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化的佛教教育体系。

    释迦牟尼要求弟子不但要学习佛法,而且应该“学而不厌博”,吸收当时印度文化的一切精华,教育应该根据各人根基的不同,教导之法不能泥一;他对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几种不同深度的解说来适应各类学人的需要。他身体力行,开创了佛教平等、宽容和圆融的风气,注重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喜欢采用歌咏的形式以抑扬顿挫的声调旋律增强讲学效果,还采用大量比喻、神话、寓言和故事等来吸引学人,强调学人的心理素质锻炼,精神上的净化升华。佛教的这些教育思想和方法传入中国,无疑给中国传统教育输入了新的血液。

    东晋时著名僧人道安开始建立了佛教寺院教育制度。南朝刘宋时竺道生提出了“佛性论”和“顿悟说”,对中国佛教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佛性论”的创见不但肯定了“一切众生皆当作佛”,而且据此推论“一阐提(恶人)也能成佛”,构成了佛教教育的根本思想。“顿悟说”是竺道生思想中最骇世惊俗之论,也是他对佛教教育的主要贡献。

    隋唐时佛教各宗派自创其说,丰富了佛教教育的内容,使教学方式也丰富多彩。天台宗重定慧双修,唯识宗重心识慧学,华严宗重圆融辩证,密宗重隐语念咒观想,律宗重守律持戒,禅宗更是重视“不立文字,直指人心的禅定方法”,等等,使中国佛教教育体系全面确立,讲学仪轨基本定制。

    禅宗重视在启迪人的智慧,培养人获得直觉思维能力,创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学风。正如有人概括地那样:学人未悟前,情生智隔,知有而不知空,“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当他经过良师的教导而见色明空时,就会“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跃悟之后,通体是慧,心光流布,无物无我,性相融通,“见山又是山,见水又是水”了。儒家的书院讲学传统,显然是在佛教禅宗丛林制度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而书院教育是我国古代教育史上最富光彩的学校教育,在世界教育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十)佛教对道德伦理及民俗的重大影响

    佛教的慈悲观、善恶观、轮回观念、自利利他、济度众生、“人世”、“救世”等思想对中国的道德伦理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先秦时期,中国人都以为人死如灯灭。孔子也认为“未知生,焉知死?”对于人死后的情形,就很少去探讨。佛教传入中国后,人们开始相信三世之说,认为生有所从来,死有所从往。从善作恶,定有果报,或报之自身,或报之子孙,或报之今世,或报之来世。佛教三世六道、善恶果报的思想在中国社会逐渐深入人心,与儒家的“仁爱”思想相辅相成,起到扬善抑恶的社会作用。于是人们便注重悔恶除罪、修福祈福。在中国农村一般小康之家,不少人乐于修桥铺路,掘井植树,有人用大缸盛放凉茶供应路人取饮,或舍食救济贫苦。因为这些都被认为能博得佛陀很大欢喜的善行,佛教的传播无疑加强了“礼义之邦”的中国人淳朴仁慈的民风。

    隋唐智*(左岂右页)大师倡导大规模放生,当时天台山临海之民,在他的影响下舍扈梁六十三处为放生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年)诏天下设放生池八十一处。颜真卿撰《天放生池碑》称:“环地为池,周天布泽,动植依仁,飞潜爱护。”各地百姓也起而效仿,竞相举行放生法会。

    佛教还倡导植树造林。唐代明远和尚忧虑淮水及泗水泛滥,说服地方官民,种树一万棵,以防水灾。佛教放生造林的倡导,大大有利于祖国生态环境的保护。

    中国佛教徒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一经形成,反过来推动了佛教向民间的广泛传播,又对中国社会产生了移风易俗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使中国古代的社会风气为之一变。例如火葬的流行,就始于佛教。唐代以绛,一般寺院往往在佛教节日四月初八“佛延节”、七月十五日“盂兰盆节”等或固定日子举办庙会。庙会成了地方居民经济生活和娱乐生活中的重要风俗,促进了地方商品流通和群众文化生活。

    寺院的庙会打破了唐代以前国家严格限制商品经济发展的坊市制度,还萌生了中国最早的典当业。佛教的盛兴,推动了我国茶文化的发展。尤其南北朝及唐代,佛教促使饮茶习俗风行天下。民间还有专门以茶汤开筵的“茶汤会”,举行品茶,鉴评各种茶叶质量和茶艺的“斗茶”活动。

    (十一)几点结论

    佛教文化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远远不至以上十个方面,还有很多。从这里,我们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结论。

    第一、佛教和佛教文化是古印度文明的总结和创新,它含有丰富的思想和知识内涵,是中国的外来先进文化。第二,佛教和佛教文化传入中土,对中国哲学、社会思想、道德伦理、文学、艺术、逻辑学、建筑、语言学、医学、天文、历算、教育、史学、民风民俗、茶文化、印刷术以及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在历史上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曾产生过较好的推动作用。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灿烂的文化遗产

    第三、在佛教传播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文化。中国佛教文化,与中国本土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经历过撞击、“三教调合”、“三教融合”几个阶段,已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三者同共构成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至今还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第四、法门寺因安奉有佛指舍利,是著名中外的皇家寺院和佛教各宗派的祖庭。法门寺和法门寺佛教文化在历史上对中国佛教的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和影响。对法门寺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不可抵估。应充分利用法门寺这些优势,为现代社会和现代化建设服务。

    第五、人们进寺院往往是烧香拜佛,或参观游览,看到的仅是佛教诸神和寺塔建筑,而对佛教文化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关注不多。这是不够的。人们应全面的看待佛教和佛教文化,才能全面的懂得历史,正确的总结历史,指导现实。

    所有前来法门寺的人们,所有关爱法门寺的人们,你们看到或想到这几点了吗?

    由上观之,佛教和佛教文化在中国历史上曾产生过重大影响和作用;那么,作为佛教祖庭和圣地的法门寺,在历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大了!

    这就是笔者写此的意图。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