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贪爱生忧。由贪爱生怖。离贪爱无忧,何处有恐怖?
——《法句经》
这首经文的意思是说,从贪而产生忧伤与悲哀,从贪而生出恐怖与害怕,若远离贪爱,哪里还有忧伤与恐怖?人生来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各种欲望。很多时候,这种欲望过强就成了贪欲。我们的情绪很容易被这种贪欲左右。在不知足的状态下,钱多了想再多,官做大了还想更大,房子宽了还想更宽,出了名还想更出名……于是,贪婪占据了人们的大脑。
在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家商场里发生了一起重大的盗窃案,最后盘点的结果是丢失了8块金表,总价值达到了16万美元,在案发地这是一笔很惊人的数目。盗贼的作案手法很专业,现场也没有留下什么线索,案件的侦破一度陷入了停滞。就在这时,一位纽约的商人来到了这里,他要同当地的一家批发商做一笔生意,他随身携带了5万美金,用来作为结算的货款。他在入住饭店的第一天,就将这笔钱存入了饭店的保险柜。
在第二天早上,这位商人来到饭店的餐厅吃早饭,听见临桌的两个人正在谈论前阵子沸沸扬扬的金表失窃案,听了两句后这位商人也没有在意,吃完早餐就离开了。
中午吃饭的时候,他再次听见邻桌的人在议论此事,这一次他听说有人只用了一万美金就买到了两块失窃的金表,转手之后净赚了3万美金,谈论的人以非常羡慕的口气说:“要是我能遇上该有多好啊!”
到了晚餐时,商人在一天内第三次听到了关于金表的议论,他不禁心想:“哪有那么好的事情啊!”
吃完饭回到自己的房间没过多久,商人就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一名男子用神秘的语气对他说:“你对金表有兴趣吗?老实说我知道你是做大买卖的人,这些金表在本地不是很好脱手,你要是愿意,我可以给你个优惠的价格。品质方面请你尽管放心,你也可以去附近的珠宝店做鉴定,怎么样?”
商人听后怦然心动,在巨大的利益驱动下,他约了电话里的人面谈,最终以5万美金的价格买下了4块金表,商人满怀着巨大的喜悦回到了自己的房间。第二天天一亮,他就迫不及待地带着昨晚买到的金表,去一个朋友那里联系脱手的事宜。他的朋友接过他的表看了半天之后告诉他说:“你买到的这几块表都是仿制品,全部加起来也就值几百美元。”
原来自从这个商人一进入饭店,他就被一个犯罪团伙盯上了,他们知道这个商人身上带有数目较大的一笔美金,就伪装成顾客在商人的周围谈论金表的传言,通过各种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商人的判断力,并最终欺骗了他。
在生活中,因为贪而吃亏的人比比皆是,这些人无一例外地在贪欲的熏陶之下,变得目光短浅,迷失了方向、降低了判断力水平。在贪欲的驱使下,人们往往会只看到眼前的利益,忽视掉这后面隐藏的危机,结果以失败而告终。
有一群猴子喜欢偷吃农民的大米,而它们又是一种很难捕捉的动物。多年来,人们想尽办法,用装有镇静剂的枪去射击或用陷阱去捕捉它们,但都无济于事。因为它们是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特别聪明。
后来人们就去请教生物学家。生物学家根据这种猴子的习性做了一个实验,找到了一种捕捉猴子的十分有效的方法:实验者把一只窄口的透明玻璃瓶固定在一棵树下,再放入大米。到了晚上,猴子来到树下,就把爪子伸进瓶子去抓大米。这瓶子的妙处在于猴子的爪子刚刚能够伸进去。等它抓一把大米后,由于握着拳头并紧抓着大米,爪子怎么也抽不出来,而那个装大米的玻璃瓶又被牢牢地固定在树下,因此猴子无法拖着瓶子走。贪婪的猴子十分顽固,或者说是太笨了,它始终不愿意放下已到手的大米!第二天,当生物学家把它抓住的时候,它依然不愿放手。
如同贪婪的猴子一样,在股市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的画面:本来已有了数千元、数万元的利润,因贪欲过盛而浪费最好的抛盘时机,以至于行情下跌被牢牢套住,从赢利走向非赢利,从非赢利走向亏本,从亏本走向血本无归。为什么会这样?只因当初的贪欲之心驱使而成。还有一些生活本来殷实平静的家庭,受到别人的怂恿及贪欲心的驱使,想获得更多的物质享受而盲目入市,结果大亏变得一贫如洗。于是,我们就看见了股市里那些形形色色的捶胸顿足、大声悲叹、高声哀呼、痛哭悲泣、甚至跳楼自杀的人。
贪欲就像一条锁链,一个牵着一个,永不会断开。贪欲又如同一把干草,点火之后,拿着这支火把逆风而行,火就会愈烧愈大,很快就会烧到手心,若不放手就会祸及自身。所以人要学会控制自己的贪欲,看淡世间的名利。
诸葛亮在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诫子书》中写道: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是要儿子看清世间的名和利,只为“接世”,也就是要他保持一颗淡泊从容的心境。淡泊,就是要人们超脱红尘的诱惑、世俗的困扰,平淡地看待世间的一人一事,豁达地面对人们的一得一失。如果说贪欲是抓住一些东西,那么淡泊则是放下那些东西。因为眼前的繁华美景,只不过是过眼云烟,一切都将尘归尘,土归土。与其辛苦地追名逐利,不如放下心头的贪欲,任世界物转星移,沧海桑田,做一个安贫乐道、淡泊明志的人。这样心胸自然开阔,活得也会快乐很多。
【结语】生活中,是什么让我们不能心胸开阔,整日被忧郁、烦恼、焦躁、痛苦所占据?是贪欲。贪欲心会为我们带来许多的痛苦及失望,但它又极其具有诱惑力,我们要以淡泊应对。这就要求我们放下贪欲。只有放下贪欲,才会远离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