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宗与人生》 002立地成佛——放下压迫生命的重负 忍耐是一种修养

作者:王希龙出处:《佛教禅宗与人生》
分享到:

 
    忍辱般若密非忍辱般若密,是名忍辱般若密。

    ——《金刚经》

    忍耐是一种修养,它不是把自己逼到墙角,而是跳脱现有的格局,看到更宽广的未来。我们不要让自己落到忍无可忍的地步,而要不断地转换心境,持续地化解内在的紧张感,在坚忍不拔的过程中,激发出自己从来都没有发觉到的能力,咬紧牙关,就是一种坚忍的态度。

    学会忍耐,在忍中积蓄力量,前方才会一片光明,例如,蚕忍受茧的束缚,默默积蓄力量把梦想留给明天;蚌忍受砂石的磨砺,用血肉模糊的痛苦换来纯净无暇的明珠。它们之所以坚定不移地忍耐着外界的束缚,因为他们明白,一时的痛苦,一时的忍耐是对灿烂梦想的铺垫,是对未来最强的支持,忍耐之下生命再没有不可承受的重量。

    有位修行者,脾气非常暴躁,他想把这个坏毛病改掉。可是又觉得强行克制自己的脾气太难受,且见效太慢。

    于是,他花钱盖一座庙宇,为了显示自己改掉急躁脾气的信心和决心,特别在庙宇大门的横匾上刻上“百忍寺”三个大字。做完这些后,这位修行者便开始向周围人表示,自己已经改掉了急躁的毛病,人们也都相信了他。

    有一天,一位过客向修行者询问庙宇横匾上的字。修行者说:“百忍寺。”

    过客再问一次,修行者口气略有不耐,大声说:“百一忍一寺。”

    过客又问了一次:“请再说一遍。”修行者终于按捺不住,说了句:“百忍寺,笨蛋。”

    过客笑了,说:“你才说三遍就受不了了,那建百忍寺又有什么用呢?”修行者听后十分惭愧。

    忍耐是一种实际行动,是练习心性的方法。忍耐不是像故事中的修行者一样,说说了事。真正具有忍耐品行的人,有一身定力,能够自制,能够约束情绪。

    忍耐是一种修养,是在经历了暴风骤雨的洗礼后,磨炼而成的一种涵养。我们要具有忍耐的品格,使自己的意志更为坚定,在为人处世中沉稳而不焦躁,能够以坚强的心智和从容的心态去笑看人生。

    古人云:“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弗乱其所为!”许多世界冠军、许多优秀的成功人士以及许多文学家、思想家,都曾经受过身心上的痛苦,都曾在最困难的时候,默默地告诫自己说:“忍耐,忍耐,再忍耐!”正是因为学会了忍耐,他们才会在后来取得辉煌的成就。

    在《金刚经》里面,提到过去有位忍辱仙人,在深山修忍辱行。

    一天,当时的国王歌利王带了好多的宫娥彩女,到山中去打猎。国王在停下来休息时,竞不知不觉睡着了。宫女就到处游荡,一看到忍辱仙人,就好奇地到他跟前,听他讲佛法。

    歌利王一醒,看不见大家,心想:这班人到那儿去了?一找,竟然包围着一个出家人,这还得了!

    “这出家人大概是不怀好意。”歌利王这时难免不心生怒火。于是命人把忍辱仙人“割截身体”,不但把他身上的肉割了下来,连他的耳朵、鼻子也割掉,接着是割截四肢。

    这个忍辱仙人尽管遭受到如此残酷的凌虐,却因为他是修忍辱行的,毫无反应。

    歌利王问他:“我这样对待你,你恨我吗?”

    “我不会恨你。”忍辱仙人回答,接著又说:“我不但不恨你,将来我成道了,第一个还要先度你。”

    忍辱仙人更进一步向歌利王说:“我还可以证明,我绝对没有恨你,假如我真正没有怨恨你的心,我的身体可以立刻复元。”

    果然,不可思议的事出现了,忍辱仙人的身体即时复元了!

    自控之力,就是人的忍耐力,是人能够克服困难、承受外力的基本素质,是坚忍品格必不可少的要件。在这个故事中,忍辱仙人是修道之人,必然有异于常人的心性,但是他的忍耐确实伟大,里面包含的是爱,而非仇恨。作为一个身体健康的普通人,我们要学习做一个坚忍的人,学着面带微笑,从容迎接生命旅程上的风吹雨打。

    忍耐是一种眼光和度量,能克己忍让的人,是深刻而有力量的,是雄才大略的表现。忍耐是人生的大学问,是人类最伟大的品质之一。一个人如果学会了忍耐,就会成就一翻丰功伟业。例如,楚霸王项羽是英雄,但他没有成就事业,因为他不懂得忍耐。

    与楚霸王相反的就是后来打败他的韩信,曾经有个地痞侮辱他说:“你敢杀人吗?你若敢杀人,那你就先杀我;要是不敢的话,就从我裤裆下钻过去。”

    面对这奇耻大辱,韩信硬是从他裤裆下钻了过去,围观的人都讥笑韩信懦弱。但是韩信深知“包羞忍耻是男儿”的道理,何必急急忙忙以一种对抗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并非软弱不可欺呢。

    试想:假如韩信一时冲动刺死那个年轻人,情况又会怎样呢?或许韩信的命运可能是另外一种情形,自然就不会有后来的封侯拜将了,历史也许就会重写!

    因此说,忍耐不是悲观失望,而是等待时机;不是放弃退却,而是以退为进。忍耐不是对人生的苛刻,而是在人生处于低潮或困惑时采取的保护性措施!

    每个人都应该掂量掂量自己,面对从肉体到精神上的全面折磨,你有没有那样一种宠辱不惊的“定力”与“忍耐力”?对于任何人来说,无论遇到什么事情,哪怕是违背自己本意的事情,都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不得有过激的言行,否则,你有可能前功尽弃。

    【结语】学会了忍,也就对生命的境界又更上了一层,对事业的成功多走近了一步,更靠近了人生那吸引我们不断前行,并憧憬许久的梦!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