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
——《优婆塞戒经·禅波罗密品》
大千世界,人来人往,纠纷、不快难免发生,这时,我们没有必要斤斤计较,而应该笑着退一步,正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原谅并不是懦弱,因为原谅远比报复更有力量。
原谅就是约束自己、坚持原则、热爱生活,这是一种风度。有一些事情,自以为攻击了别人,其实受伤的是自己,这件事情就是怨恨。有一些事情,认为是行善于他人,其实受益多的是自己,这件事情就叫宽容。宽容背后是伟大的慈悲,对于有错的人,更应当宽恕他,原谅他,而不应当远离和舍弃。
《六祖坛经·顿渐品第八》记载着六祖惠能遇刺的故事。有一年,惠能与神秀分别在南北二地各弘宗法,两位宗主彼此相互尊重,但门下弟子却各自衍生出崇己抑它的敌视局面来。北宗门徒惟恐五祖弘忍传法给惠能之事广为天下人闻知,遂买通侠客张行昌前往暗杀六祖。六祖知道此事后,便准备十两黄金放在座位间。待夜幕时分,行昌潜入六祖室内,正要刺杀之时,六祖从容引颈就刃,行昌连挥利刃三次,六祖却始终毫发未伤。
六祖劝谏刺客:“以正剑任侠者,不应该有邪心。以邪心用剑者,必无正当的侠行。我只欠你钱债,并未欠你命债!”行昌闻言惊仆于地,久久才苏醒过来,直向六祖求哀忏悔,并希望立刻随六祖出家。
慈悲的六祖先将黄金送给他,并安慰他说:“你暂且回去吧!我担心身边的徒众若知道这件事,必不肯容纳你。日后等你变装再来,我会接受你的!”行昌秉承六祖指示,连夜遁逃而去;后来在其他僧团出家受戒,法名志彻,精进修行。尔后,志彻因对《涅椠经》经义不解,而再度求教于六祖。六祖见面的第一句话是:“我很久就在想念你了,你怎么这么晚才来?”令志彻感愧交加,立志追随六祖弘法利生,以报师恩。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原谅别人,才是真正的强者!因为你战胜了嗔恨的心魔,生命因此更自主、自在与自由。真正的强者不是打败别人,而是战胜自己!外在的敌人或许可以用武力消灭,但是内在的心魔则有赖深刻的自省、清明的智慧与果断的决心,才能加以降服。六大根本烦恼中,古德认为“嗔习”最不易除,所谓:“二十年治一怒字,尚未消磨得尽。”印度圣雄甘地曾要求自己不要怨恨任何人,他说:“我知道这很难做到,所以用最谦恭的态度,尽量达成这项自我要求。”谦卑的人比较无我,无我的人包容性大,就能冤亲平等地善待一切众生!仇恨不但于事无补,反而徒增彼此身心的多重伤害!
【结语】原谅是一种风度,是一种情怀。原谅像一把伞,它会帮助你在雨季里行路。也许原谅一个人有时候比记恨一个人更困难。但记恨别人的同时,为难的又何止是别人,痛苦的还有自己。因此,只有学会原谅别人,才能开阔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