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像表达的是怎么一回事?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在中国南方一些大的寺院中,大雄宝殿主尊佛像的背面,往往塑有南海观音和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的塑像,如杭州灵隐寺、上海玉佛寺等即如此。

    据《华严经·入法界品》讲,善财童子是福城一个长者的五百童子之一。当善财诞生时,有种种珍宝自然涌出,所以他被命名为“善财”。当时,文殊菩萨正在福城东的娑罗林中宣扬佛法,于是善财童子去文殊处请教佛法。文殊菩萨指示他到南方可乐国请教功德云。善财找到功德云,功德云又指点他到海云国找海云,如是一而再,再而三,善财童子共参拜了五十三个善知识,最后在普贤菩萨的教化下,终于如愿以偿,获得了正果。

    在中国佛教寺院中还有一种以善财童子五十三参故事为主题的造像非常流行。以此为主题的造像往往被安排在寺院大雄宝殿的北面,与站立鳌头的观音菩萨像一起组成一组群像,这样的群像其实已经有点类似经变了。此类塑像在佛教寺院中很常见,比较著名的如杭州灵隐寺大雄宝殿释迦牟尼佛像后壁的“五十三参”彩绘群塑。这座内容丰富、形象生动的壁塑的主像是足踏鳌背、手执净瓶的观世音菩萨像。围绕菩萨像的周围有许多小小的善财童子塑像,表现《华严经·入法界品》中所说的善财童子历经磨难,参拜五十三位“善知识”,终于得证佛果的故事。在这组大型壁塑中,共有姿态各异的大小佛教塑像一百五十六尊,全为泥塑,部分镀金,姿态各异,栩栩如生。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