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又作「阿须伦」、「阿素罗」等,也是天龙八部之一。
阿修罗的含意有三,一是“非天”,这是说阿修罗有天人之福而无天人之德。二是“无端正”,这是说阿修罗的容貌丑陋无比,但佛经又说,阿修罗男容貌丑陋,阿修罗女却相貌端丽。三是“无酒”,是说阿修罗不饮酒。
在佛教中,阿修罗既是六道(众生轮回的六种趋向,即天、人、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生)之一,又是八部众之一。据说阿修罗生性多疑好怒,争强好胜,常与诸天悍战,是凶狠好战之神。众生若犯嗔疑等,死后就会堕于阿修罗道。但阿修罗又曾作过不少布施功德之事,所以也有不少福德,并成为佛法的守护者。
据《长阿含经》等说,有阿修罗王名罗睺,住在须弥山北的大海底,因见诸天神从他的头上经过,于是怒斥诸天神对他无礼,并发兵大战以帝释天为首的诸天。他们之间的酣战,互有胜负,后来帝释天得到佛的帮助,才大败阿修罗。阿修罗最后归依了佛法,还成了护法八部众之一。在八部护法中,阿修罗地位也很重要。佛经中常讲到佛说法时,有众多阿修罗齐聚周围。因此佛教石窟艺术中,常常出现阿修罗的形象,安置在石窟的门两侧,或窟顶上,以示他护卫佛法之意。
阿修罗形象多为三头六臂,或八臂之相。两手分持日月,以示他的勇猛和力量。山西右玉县宝宁寺明代水陆画中的阿修罗,是一个三面四臂的形像,两臂上举,手中持宝剑,另两臂手指相交于腹前。头上毛发上竖有如火焰,肢体上筋肉凸现,显示了无穷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