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华寺有「六祖道场」之称?

作者:出处:
分享到:

 
    南华寺位于广东韶关市曲江县马坝的南华山畔,依山面水,景色宜人,是全国重点寺院之一。

    南华寺建于南朝天监三年(504),初名宝林寺。唐代曾一度因皇帝的封敕名而改名为中兴寺、法泉寺。北宋开宝二年(970)赐名南华禅寺,相沿至今。因禅宗六祖慧能在此弘传南宗禅,故又称“六祖道场”或“祖庭”。

    南华寺建筑布局严谨,在中轴线上依次有曹溪门、放生池(五香亭)、宝林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灵照塔、六祖殿等主体建筑,两侧分布着一些附属建筑。整个建筑群占地达1.2万平方米,格局主次分明,格度谨严。

    南华寺之所以驰名海内外,与禅宗六祖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据《传灯录》的记载,创建宝林寺的梵僧智药当初开山立寺时就预言:“去此百七十年,当有无上法宝,在此演法。”而此预言恰恰就落在了慧能的身上。慧能在光孝寺公开自己禅宗法嗣的身份受戒后,在曹溪驻锡长达37年,大兴佛法,直到唐开元元年(713)圆寂。以至于曹溪实际上已经成为了六祖慧能的专称,而南华寺也就成为禅宗,尤其是南宗禅的祖庭。因此南华寺有着众多的与六祖有关的文物古迹。

    在诸多的珍贵文物中首推第一的就是六祖的真身像,堪称南华寺的镇寺之宝。此像现在六祖殿中,通高约0.8米,六祖“结跏趺坐”,双手叠置腹前,作冥想入定状。此像为慧能弟子方辩所塑,极为传神,充分表现了六祖哲人的睿智与脱俗气质。据专家考证,这尊六祖坐像确实是在六祖的肉身的基础之上,加工塑造的。其方法是将六祖的肉身用一种特殊的方法制成“中国式的木乃伊”,再以夹苎漆塑法加工而成。在历代僧人的精心保护下,这尊六祖真身像经历了1200多年的沧桑巨变之后,仍然保存下来,其价值是无可估量的,是南华寺的镇寺之宝,也是中国的国宝。

    在南华寺的珍贵文物中,还有一件与六祖有关的,那就是唐中宗赐给六祖的千佛袈裟。这是一件极为罕见的传世唐代刺绣精品。在杏黄色的绢底之上,用金线绣出1000尊各种手印的“结跏趺坐”式的佛像,而且眉目清晰可辨;像周围用其他颜色的丝线绣出佛的背光及十二条龙蛟。绣工之精湛华美,令人叹为观止。

    另外,在南华寺还残存有中国唯一的宋代木雕五百罗汉像。这些通高50厘米左右的木雕罗汉群塑像,是1963年从大雄宝殿中3尊高达15米的大佛腹中发现的。根据罗汉像上的铭文,可知这些罗汉像是北宋庆历三年至八年(1043~1048)雕造的。这些雕像不仅雕工洗练精湛,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而且是极珍贵的历史文物。

    除此之外,南华寺还有唐代的锡杖泉、宋代的灵照塔、元代的千人锅等诸多的古迹与文物。近年来,南华寺对大雄宝殿内的“横三世佛”及五百罗汉全部重新装金,使这座千年的古刹重放异彩。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