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桑耶寺在藏传佛教建筑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作者:出处:
分享到:

 
    桑耶寺坐落于西藏扎囊县雅鲁藏布江北岸,全名「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意思为「天池寺」、「存想寺」。

    桑耶寺建于公元8世纪中叶,是西藏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寺院,是755年莲花生仿照泥婆罗欧丹富多梨寺的形制创建的,其建筑融汉、藏、蒙三种风格于一体,风格独特,建筑瑰丽,气势宏伟。寺内珍藏着吐蕃王朝以来各个时期的文化遗产,是祖国民族文化遗产中不可多得的瑰宝。

    桑耶寺布局较为奇特,它是圆形的,反映的是佛教理想的世界。寺中心的乌孜大殿象征着宇宙的中心须弥山,大殿四面的神殿代表四大部洲,四座神殿左右各有一小配殿,代表八小部洲。大殿南北两侧分别建太阳殿和月亮殿,大殿四角建有红绿黑白四塔,代表四大天王。还有护法神殿、僧舍、经房、仓库等建筑。整个寺院呈椭圆形。

    乌孜大殿气势雄伟,占地面积8900平方米,为桑耶寺的中心殿堂,号称“一切工程合律藏,一切壁画合经藏,一切经咒合密咒”。大殿坐西朝东,底层为藏族建筑形式,中层为汉族建筑形式,上层为印度建筑形式,各具特色,号称“三样寺”,为蒙、印、汉三璧合一的绝世之作。大殿底层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为经堂,后为佛殿。经堂面阔7间,进深4间,左右两侧分列7尊藏传佛教的祖师像。佛殿内四周为千佛像壁画。殿中供有1尊一整块巨石雕成的释迦牟尼像,高3.9米,是建寺伊始留下的宝物。释迦牟尼两侧各有5尊菩萨像和1尊护法神像,是近年新雕造的。大殿中层供有红教祖师莲花生像以及释迦牟尼、无量光佛的合金铜像。大殿上层主供大日如来佛像,两边是八大菩萨,四周为欢喜佛。殿内有许多珍贵文物,其中大殿正门悬挂的大铜钟,为西藏地区铸造的第一口铜钟,是赤松德赞的王妃迎请汉僧大宝监造的。

    乌孜大殿正东的神殿名为江白林,主供文殊菩萨;正南殿名阿雅八津林,主供无量光佛;正西殿名强巴林,主供弥勒像;正北为桑结林神殿,原供有释迦牟尼合金铜像,现今壁画以佛母讲经图为主,还有千佛像。

    乌孜大殿四角外10米各建有一舍利塔,东北绿、东南白、西南红、西北黑,而且形状各异,既有覆钟状、覆钵状、覆锅状,又有四方多角形,颇为奇特。而在桑耶寺椭圆形围墙之上,每隔1米有一红陶塔,桑耶寺简直是一个塔的世界。

    桑耶寺在藏传佛教历史上地位十分重要,它是西藏接纳第一代剃度僧人的寺院,从而成为西藏第一座具备佛、法、僧的寺院,标志着佛教开始登上西藏政治舞台。也许有人已经注意到桑耶寺中莲花生大师的塑像很多,这正是桑耶寺历史的见证。相传吐蕃早期赞普墀松德赞礼聘印度密宗大师莲花生来藏建寺传法时,大师施展法术,刹那间手心中出现一座寺院模型,赞普认为不可思议,不仅更加坚定信佛的信心,而且以此模型建造寺院桑耶寺。所谓“存想寺”就是“不可思议”之意。西藏的这座风格特殊的寺院,历尽千年沧桑,正以其特有的风姿向世人昭示藏传佛教的悠久历史。



<<上一记录              下一记录>>
您是第 位访客!